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何要重用贯高?原因是什么

刘邦为何要重用贯高?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63 更新时间:2024/3/3 21:57:32

权利是欲望的代名词,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汉高祖刘邦,虽然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但他却是个脾气令人难以捉摸的人,有时候礼贤下士,有时候又特别缺乏教养,尤其喜欢侮辱那些他瞧不上的人。说好听点,这叫性情中人,说难听了,其实就是耍流氓。

刘邦曾差点遭遇刺杀,在刘邦盛怒之下,曾向赵国发布诏令,有敢于继续追随赵王张敖的人,一律夷灭三族。

当时有并不在逮捕名单上的赵国郎中田叔等十几个人,自发用铁圈锁住脖子,自称是赵王的家奴,冒死跟着赵王一起来到了京城。

而有一人是刺杀行动的主导者,但后来刘邦却打算要重用他,刘邦一生心狠手辣,晚年为何要重用刺杀他的反贼?原因其实很简单。

事情要从公元前201年说起,当时韩王信经不住匈奴铁骑的攻打而投降,并且勾结匈奴攻打太原。于是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前去征讨,开始连连胜利,没想到中了匈奴冒顿单于的诱敌深入之计,刘邦率领的部队,被匈奴的主力精兵围困在白登山上,断绝了与汉军主力的联系。

在白登山上没有水源,又无险可据,经过7天后刘邦等人已经是饥寒交迫。最后采用了陈平的计谋,派出使者去贿赂冒顿单于的老婆,请她在冒顿跟前说好话,刘邦这才脱离了危险。

从逃脱白登山围困险境后的刘邦,从代郡南下返回中原,途中来到赵国的都城襄国。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他早晚亲自供给刘邦饭食,且礼节十分卑下,尽女婿之礼。但反观刘邦态度傲慢,动辄就是辱骂,对这位尊敬他的女婿很是怠慢。

这时候,故事的另一个主角登场,他就是赵国国相贯高,他曾经是张敖父亲的门客,他很生气的说:“我们的大王太懦弱!”并建议张敖说:“天下豪杰四起,有能力者先立为主,现在大王对待皇上十分恭敬,而皇上对大王却十分无理,请为大王杀了他。”

但张敖却是咬破手指回答说:“先生说的大错特错!先王亡国,多亏皇上才得以恢复,使恩德传至后代,一丝一毫都是陛下所致,请先生别再说了。”

对于张敖的说辞,贯高和十几个人商量到,他们的大王是个忠厚长者,不肯背叛道义。但他们作为臣子不能容忍自己的王受辱,所以想杀了刘邦,并相约与赵王无关,。事情成功归于赵王,失败了则是自己承担。由此可见其忠情。

据《史记》记载,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於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轞车胶致,与王诣长安。

在赵国的邯郸郡有个柏人县,贯高等人得知刘邦将要经过那里,于是便策划了刺杀刘邦的行动。他们在刘邦一行将要住宿的柏人县驿馆中,于夹壁墙中埋伏刺客,准备等刘邦入住休息之后下手。

但没想到刘邦在经过柏人县的时候,心血来潮,问左右这是什么地方。当听说是柏人县时,忽然心有所感,口中念叨:柏人,柏人,逼迫于人。

于是他们没有留宿就离开了。

次年,贯高的仇家得知了他们的阴谋,于是将其告发了。于是刘邦下令逮捕赵国谋反之人。其他的十余人都争着要自杀,唯独贯高骂道:“谁让你们如此!现在大王并未预谋,却要一并逮捕,你们死了,谁来为大王开脱?”

于是谋反之人与赵王一起被囚车押往长安。

在审讯之中,贯高受到严刑拷打,被皮鞭木棍抽打多达数千下,血肉模糊遍体鳞伤,并且还被锥子刺扎得浑身上下再也找不到可以下手之处。可是即便是到了这种地步,贯高始终没有改口招供,始终坚称是自己策划的刺杀行动,而赵王毫不知情自然是没有参与其中。

当刘邦听闻贯高被审的情况,也不由得对这个人物表示赞叹。

于是他相信女婿没反,便下令赦免了张敖。而且刘邦对贯高这人忠心护主,讲义气有担当的品格十分欣赏,因此决定也对他实行赦免,还打算重用。

但贯高却毅然决然的割喉自杀了。刘邦听说了贯高的死讯,深为惋惜以及感慨。而贯高的忠义壮举也使得他闻名天下。

那么,为何连开国功臣都能毫不犹豫的斩杀的刘邦,却会愿意去重用曾打算要刺杀自己的人呢?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些人其实本质不坏,并且也有才能,而此时的刘邦年迈,而继位者还年幼,于是他必须为将来打算,因此收买人心也就是必要之举了。

标签: 历史贯高汉朝

更多文章

  • 曹操俘获吕布后,为何先缢杀再枭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吕布,东汉

    199年2月7日,吕布被部下叛变,城破后被曹操俘获,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98年年底,曹操亲自率兵攻打吕布,战争在下邳城持续了三个月,虽然曹军占据明显优势,但是吕布也颇有武力,下邳城始终不能拿下,于是曹操决定放水围城。吕布军中顿时上下

  • 看完嬴政的书信后,吕不韦为什么选择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吕不韦,秦国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著名商人,也是个政治家,对嬴政统一六国的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回到封地洛阳赋闲在家,收到秦王嬴政一份措辞严厉的书信,内容并不长只有三句话。可是,吕不韦看后脸色大变,不久之后便服毒自杀。于公来说,吕不韦曾是秦国丞相,扶立秦

  • 如果没有法正与庞统的辅佐,刘备能得到益州与汉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法正,庞统

    假设一开始就没有法正和庞统辅佐,刘备会怎样?还能得到益州和汉中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和汉中,与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势,法正和庞统作为谋臣,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两人都英年早逝,法正去世时45岁,庞统去世时36岁,令世人遗憾。庞

  • 彭城之战是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刘邦为逃命三次把孩子推下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大战,发生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此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接

  • 三国事情张辽、徐晃实力如何?关羽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关羽,三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张辽和徐晃都是曹操的爱将,位列五子良将,他们勇猛善战,武艺高强,深受曹操的喜爱和重用。在演义中,张辽和徐晃都是一流猛将,武力水平不相上下。然而,在关羽的眼里,张辽和徐晃两人的武力却相差很大,也就是说,关羽“抬高”张

  • 索尼是清朝的开国重臣 临死前到底做了什么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清朝,索尼

    对清代索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索尼去世前,布了一个什么局?索尼是清代的开国重臣,他一手推动了清代政治体制的变革,将权力集中一统到皇帝身上,有效解除了亲王重臣对皇权的威胁,巩固了清王朝的政局。因为有他的辅佐,皇室才能够在顺治帝去世后,顺利将权利交到康熙的手上。那么在多尔衮

  • 赵高为什么要害死胡亥?和刘邦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赵高,秦朝

    赵高,秦朝权宦、丞相,后世对他的印象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阉宦,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5万楚军在巨鹿全歼王离军队,又逼迫章邯的二十万大军投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军队尽毁。另一方面,刘邦率领2万兵马攻下武关,兵锋直指

  •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他们最后为何没有帮助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项羽,诸侯王

    对项羽和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为何都不帮项羽?首先,开宗明义说下所谓的项羽“分封诸侯”到底是咋回事。在常人被历史误导的认知中,这分封诸侯,无疑是项羽凭借巨鹿之战大胜的威风,对手下人进行封赏的结果。换个说法是,项羽用巨大的威望,还有兵力优势,将胜

  • 韩信被吕后弄死后 韩信的尸体被埋葬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汉朝,韩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死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吕后杀死韩信后,韩信被葬于何处?关于韩信的事迹,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聊一聊韩信身后之事。明代万历29年,山西地方志《灵石县志·古迹·丘墓》篇明确记载:“韩信岭在县南二十里”,韩信埋葬之处被更名为韩信岭。尽管《史记》、《汉书》、《

  • 传说郑袖与屈原曾经有一段恋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郑袖,屈原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郑袖与屈原的故事。有传说道,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曾与大才子屈原有过一段深情的爱恋。有的说是郑袖迷恋屈原不得,于是因爱生恨,勾结靳尚设下阴谋诡计陷害屈原,致使其被发配边疆。屈原才因此郁郁不得志,写下众多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