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对文官和武将都不信任 崇祯为何对宦官十分信任

崇祯对文官和武将都不信任 崇祯为何对宦官十分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90 更新时间:2023/12/17 10:17:43

还不了解:崇祯和宦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生性多疑,不信官武将,为何却很信任宦官?

明思宗为人多疑,这一性格表现在政治上,是对文武百官不信任。时人李清在其《三垣笔记》一书中记载说:“上(指明思宗)每阅章疏,必召皇太子同观,且语之曰:‘凡阅科道疏,须观其立意,或荐剡市恩,或救解任德,此立意处。若铺张题面,娓娓纸上者,借耳,无为所欺也。明思宗对官吏的看法既是如此之糟,那就不可能对之全心信用,于是,便转而重用身边的家奴—一宦官。他自己曾经公开承认:“文武各臣,朕未尝不用,因其蒙狗,勉用内臣耳。”

崇祯墓碑

明思宗在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对于宦官曾经大加约束,不予重用。天年间,许多边镇派有宦官,这时他下令将之撤回。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尽撤各边宦官的决定正式作出,他对兵部说:“先帝于宣、云、关、蓟、宁远、东江等处,督抚而外,分遣内臣协同镇守,一柄两操,浸寻滋弊。比来内外督臣,意见参商,嫌隙阴构,得且相蒙,失且相卸。封疆事岂能堪此?宦官观兵,古来有戒。朕今于各处镇守内臣,一概撤回,一切相度机宜,约束吏士,无事修备,有事却敌俱听督抚便宜调度……各内臣都着回京。”

接着,明思宗又对宦官干政作了种种限制。如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命内臣俱入直,非受命不许出禁门”;二月,“谕戒廷臣结交近侍”。明思宗在这一时期约束宦官,不加重用当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他刚刚从宦官魏忠贤手中夺取了政权,为了取得朝廷大臣的支持,巩固自己的地位,便不能不反天启年间重用宦官之道而行之。但是由于他内心里不信任朝廷大臣,这种约束宦官、不加重用的局面,是不可能持久的。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兵进入内地骚扰,京师戒严。至此,明思宗遂因不信任百官,认为他们“不称任使”,而重新起用了宦官。十一月十日,“遣乾清宫太监应朝监视行营”。十七日,“遣太监冯元升核军,毕,诏下户部发饷。又命太监吕直劳诸军”。十二月,以“司礼太监沈良佐、内官太监吕直(提)督九门及皇城门,司礼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提督京营”。

崇祯影视形象

此后,宦官“衔宪四出”,越派越多。崇祯四年九月,命太监“唐文征提督京营戎政,王坤往宣府,刘文忠往大同,刘允中往山西,各监视兵饷”。十月“命太监监军,王应朝往关、宁,张国元往蓟镇东协,王之心中协,邵希诏西协”。十一月,以太监吴直监视登岛兵饷。崇祯六年五月,明思宗谕兵部:“流贼蔓延,各路兵将云集,一切功罪勤惰,应有监纪。特命内中军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与山西内中军陈茂霖,会同各抚道,分入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军中,监纪功过,督催粮草。”

除去监军督饷之外,宦官们还被派去督察钱粮税务、茶马、司法等政务。如崇祯四年九月,以太监张彝宪“有心计,令钩校户、工两部出入”,“为之建署,名曰户工总理”。同年十一月,“以太监李奇茂监视陕西茶马”。崇被六年四月,“命司礼监太监张其鉴、郝纯仁、高养性、韩汝贵魏伯绶等赴各仓,同提督诸臣盘验收放。崇祯九年(166年)六月,“命司礼监太监曹化浮同法司录囚。崇祯十二年二月,以司礼太监崔琳清理两浙盐课及各项赋税。

明十三陵

崇祯十四年八月,明思宗临太学,“先期”令司礼监太监王德化“率群臣习仪于太学”。宦官之出,侵夺了官吏将领的职权,也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正常秩序的维持,因而遭到朝臣的反对。而明思宗却坚决不改,凡与宦官发生冲突者,明思宗在处理中总是偏向宦官方。如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监视登岛太监魏朝,因给事中庄鳌献所上“太平十二策”内有撤监视的内容,于是要求将自己罢免;而明思宗却驳回魏朝的申请,将庄鳌献谪为浙江布政司照磨,不久,“复下刑部狱”。但明思宗对宦官也不是信而不疑,其性格既然多疑,对宦官也不可能例外。

故宫一角

然而,他在实践上对宦官的确是大加重用。其故安在?原来是他以为宦官易于对付,不足为虑。时人杨士聪在明思宗死后曾就此评论说:“先帝(指明思宗)既以独断诛魏忠贤,收倒持之柄而自操之,遂谓此辈由我操纵,故厌薄朝臣,则以中官参之。”同时人谈迁也曾指出:“(明思宗)直谓三尺在我,此曹(指宦官)亦何能为!”明思宗既然对宦官并不是彻底信任,这就使之在重用之中,也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加以防范。这防范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加以监视。

所以当时的人曾说:“上性多疑,有监视,又有视监视者。”

标签: 历史崇祯宦官

更多文章

  • 三国武将文鸯的百人斩是什么样的 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三国,文鸯

    还不了解:三国文鸯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鸯的百人斩真的有那么恐怖吗?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各方斗智斗勇争取战场上的胜利。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三国的武将们,甚至还有人专门给武将做了一个排名,但是对于谁才是第一猛将却一直存在争议。

  • 顺治帝活了24岁跟他生了17个孩子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顺治帝活了24岁跟他生了17个孩子有关系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妒英才”这个词说清朝的顺治帝一点都不为过。爱新觉罗.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6岁登基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他也十分有作为,假如他在位期间能再长一点,或许“康雍乾盛世”前应该还要加一个“顺”字。在这要提到的一点,不管是

  • 关羽号称万人敌 关羽为什么连荆州都镇守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关羽,荆州

    还不了解:关羽和荆州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号称“万人敌”的关羽,却守不住一个荆州,究竟有何原因?纵观刘备帐下武将,关羽无疑是名气最大、军事才能出类拔萃的一位名将。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谋士庞统在入川途中战死,原本留守荆州的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统军入川作战

  • 诸葛亮刚死刘禅就废除丞相制度 刘禅就这么怨恨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诸葛亮,刘禅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废丞相, 不给诸葛亮立庙, 刘禅怨恨诸葛亮?最近看到一个问题:诸葛亮死后,老百姓要给诸葛亮立庙,刘禅不同意,所以得出结论:刘禅怨恨诸葛亮。接着举出论证,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各种要求,这个不准做,那个要问谁谁谁之类的,

  • 历史上关平的实力怎么样?与庞德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关平,三国

    说起关平,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平是关羽的儿子,在正史记载中,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在演义中,是义子,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儿子。关平长时间跟随关羽,学得一身好本领。在襄樊之战中,庞德抬棺战关羽,并口出狂言。值得注意的是,庞德遇到关平,看不起关平,出言侮辱

  • 海兰珠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海兰珠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海兰珠与皇太极有着一段不凡的爱情故事,皇太极作为君王,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他唯独宠爱海兰珠,对于皇太极来说,海兰珠是他不能缺少的一个女子,而且海兰珠还是唯一一个死后让皇太极日益憔悴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不能封后的宠妃。

  • 崇祯杀死魏忠贤之后 明朝为什么就垮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崇祯,魏忠贤

    对崇祯和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何明朝就垮了?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兵马踏破城门。崇祯帝带着一把大刀冲进后宫,杀死了诸多后妃和皇子公主,之后又到煤山上找到一棵歪脖子树,结束了自己失败的一生。此时,距离魏忠贤被处死不过十七年的时间。魏忠贤把持朝政期

  • 杨展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杨展,明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古代历史上,在清朝灭亡以前都是君主集中制,意思就是整个国家中,最大的就是皇帝,皇帝想砍谁的头,谁就难逃一死,而在混乱的军阀年代中,各个军队的统领,如若抓住了地方的将领,为了示威,大多数不肯投降的将领,最后的

  • 她是清朝一位皇贵妃,后代出了两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她是清朝一位皇贵妃,后代出了两位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皇贵妃这个位置是比上面的低一位吧,这个位置算是只在皇上皇后之下,是极受皇上喜爱的妃子才能够拥有这个封位。毕竟皇后都是早就定好了的,但皇贵妃就看皇帝喜欢哪个了,虽然名字上比贵妃多了一个皇字但绝对比贵妃品阶高,如果后宫还是皇后存在的

  •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你知道是多少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你知道是多少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从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她体型肥胖,正巧她处于以胖为美的时期,这也决定了她能脱颖而出。杨玉环在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