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苗刘之变”是如何发生的?对宋朝有哪些影响?

“苗刘之变”是如何发生的?对宋朝有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2/12 20:22:54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3月的一天,一切看上去都如往日一样,风轻云淡,岁月静好,王渊退朝回家,正骑着马,路上走呢,突然闪出一队人马,没等王渊整明白是咋回事,人头和身子就分了家,这队人马随后包围了宦官康履的住处,康履恰巧在宫中办事不在,士兵们见了没胡子的男人就杀,顷刻间斩杀一百多人。

之后这队人马直扑皇宫,守卫皇宫的禁军首领是苗傅,见到这队杀气腾腾的人马前来,毫不犹豫打开宫门,守宫禁军与这队人马兵合一处,包围了宋高宗赵构的住处。宋高宗吓得体似筛糠,壮着胆子扒墙头问话。

这队人马的首领是刘正彦,他之前已经和苗傅谋划好了,兵变的口号就三个字“清君侧”。因为不满王渊和康履相互勾结,才发起兵变。宋高宗不得已只好交出康履,任由叛军乱刀砍死。这还不算完,两人一琢磨,万一赵构回头整我们事咋办?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皇上也拿下,于是就逼迫宋高宗退位,禅让给三岁的儿子赵旉,由哲宗孟皇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大权全部被苗傅和刘正彦掌握。这次兵变史称“明受兵变”,又称“苗刘之变”。

赵构这辈子经历也真是丰富,十来岁先是做了金国人质,经历了靖康之变,意外做了皇上,年纪轻轻被人逼着退位,整日里被金兵打得找不到北,老了老了还得禅位,一辈子就一儿子还被吓死了。。。。。。

要说这个兵变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因为他任用亲信。

赵构当上皇帝,本身就是个意外,不是其他人都被掳走了,根本轮不到他,所以他自己之前也没有过做皇上的准备,这一下子当皇上了,可身边没自己人可用啊,怎么办?

好办,他康王府的宦官们,这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带过来用,康履就是原来他康王府的宦官头子,王渊则是对他有拥立之功,这两个人他特别信任。

但这两个人呢,仗着皇上宠信,做事就有些太过高调,所以这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时间一长,牢骚和怨言在这些勤王将领中就开始蔓延,刘正彦和苗傅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最终引发了这次兵变。

宋高宗赵构此时才刚刚二十二岁,这个年纪就开始享受退休生活?是不是有点早?

不甘心退位当太上皇的赵构于是悄悄与宰相朱胜非密议,派人召集前线的张浚、吕颐浩刘光世等人回师平叛。驻守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的礼部侍郎、节制军马张浚与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同签书枢密院事、江东安抚制置使吕颐浩决议起兵讨伐。

大将张俊首先表态,他赶到前敌指挥部平江,与总指挥张浚会面,两人决定要匡扶社稷,并分头写书信,号召各地勤王平叛。吕颐浩、刘光世、韩世忠等人纷纷表态支持高宗。

韩世忠还自告奋勇愿任前部。由于韩世忠的军队在先前的沐阳阻击战中消耗很大,手下无兵,张浚还特意让张俊借出两千兵交给韩世忠统率。而苗傅和刘正彦也想争取韩世忠这员猛将,当时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和儿子都住在杭州,本来是绝好的人质。

宰相朱胜非生怕韩世忠投鼠忌器,便故意怂恿苗傅派梁红玉去劝说韩世忠归顺。苗傅头脑简单,傻了吧唧的竟然同意了,结果放跑了梁红玉,梁红玉母子日夜兼程,一天就到达平江。

等苗傅再派人去给韩世忠封官许愿时,韩世忠就毫无顾忌地对使者说:“老子只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径直向杭州进兵。苗傅和刘正彦闻讯后,惶然不知所措。这二人毫无头脑和远见,在宰相朱胜非的建议下,竟然又同意宋高宗复位。

四月初一,宋高宗还行宫复辟,与隆祐太后御前殿垂帘听政,恢复建炎年号,赵旉被立为皇太子。高宗复位后,故意任命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为淮西制置副使,让他们离开朝廷。

苗、刘二人怕朝廷追究其罪责,向高宗索要免死铁券,高宗知道二人学识浅陋,在铁券上写着“除大逆外,余皆不论”。

此时,韩世忠、张浚等军队打败了苗刘军苗翊、马柔吉部,苗傅和刘正彦见大势已去,半夜从涌金门带着2000兵马逃之夭夭。韩世忠第一个冲进宫中,拜见宋高宗于内殿。宋高宗拉住韩世忠的手,嚎啕大哭,随后其他兵马相继赶到,叛军全部清除。

之后的就是给参加平叛的诸功臣加官晋爵:吕颐浩任尚书右仆射(右相)、兼中书侍郎;刘光世为御营副使;韩世忠、张俊为御营左、右军都统制;张浚则破格提升,知枢密院事。此时,张浚才三十三岁,是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级别的大臣。

韩世忠也因为此次平乱立下首功,大得宋高宗的好感。所以,尽管后来张浚、韩世忠和岳飞一样,坚决主张抗战,严重违背宋高宗投降求和的意图,但宋高宗仍念着他们当年救驾的旧情,对这两人格外优容,而不是像对岳飞那样要除之而后快。苗傅和刘正彦出逃后,尚书省即下令各州县捕捉,接着又悬重赏缉拿,并命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率军追讨。

苗傅和刘正彦二人经浙西逃入福建,到浦城时,刘正彦被韩世忠俘获苗傅干脆脱下军服,隐姓埋名,藏匿在建阳(今福建),结果被当地土豪唐标发现,执送韩世忠。

这俩智障者拿出免死铁卷,还想着能留活命呢,韩世忠说谋反就是大逆不道,杀你没毛病!韩世忠将二人押解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凌迟处死。整个事件怎么看都像是一场闹剧。

事件的发起者苗傅和刘正彦,本身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主张,无非就是觉得高宗处事不公,赏罚不明,自己受委屈了,王渊康履太过跋扈,头脑一热,想一出是一出,之后又是昏招頻出,“挟天子以令诸侯”都不懂,放走梁红玉,又同意高宗复位,还要什么免卷。“明受兵变”虽然像一场闹剧,但却对宋高宗以及其后的南宋朝廷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改变了南宋的历史走向。

金人还没能夺了他的皇位,但自己身边的武将却随时可以做到!武将的权力过大,对皇权是天大的威胁,这个事件彻底改变了赵构对于武将的态度,以及南宋的对外政策。受此惊吓后,他充分认识到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极端正确性,从此不再信任武将。

为了避免武将掌握军队实权,他宁可舍弃娘老子与金国委曲求全自甘做小,也不支持北伐恢复。这就为岳飞被杀埋下了伏笔。

从正面看,这个事件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降派势力。叛乱者指斥朝廷重用投降派,部分将领遇敌不战,使高宗意识到了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其后,高宗迫于金军的无休止入侵和社会上的抗金呼声,重用张浚、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将臣,全力抗击外侵,取得几次大胜,既震慑了金军,又赢得了民心,稳固了政权。

后期虽然还是以议和为主,但通过以战求和,为议和增加了筹码。其次,抑制了宦官专权势头的复苏。叛乱者的除宦诉求和行动,给朝廷敲响了警钟。

叛乱平息后,朝廷专门下诏,禁止宦官勾结军官以及贿赂借贷、役使禁兵、干预朝政,并裁减宦官人数,这些措施,对抑制宦官专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三,促进了南宋政权的吏治改革。针对叛乱者指出的部分官员骄横枉法、用人、赏罚不当等方面的政弊,统治者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全面实施仁宗时期的法律制度;赏赐标准提高,条例约束放宽。

标签: 历史宋朝赵构

更多文章

  • 赵云救主又追随刘备多年 赵云地位为何比不上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赵云,三国

    还不了解:赵云地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两度救主,追随刘备多年,为何地位一直不如黄忠?说起赵云,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个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少主阿斗,一声“吾乃常山赵子龙”响彻人间的白袍小将。虽说赵云在长坂坡面对曹操百万军队好不胆怯,七进七出的事情乃是演义杜撰,但他从乱

  •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到底有没有失宠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乌拉那拉氏继后端庄秀美、性情贤淑,深得太后喜欢,在太后的帮助下坐上皇后,而且慢慢的乾隆觉得对她有愧疚该给的也都给继后了,如果乌拉那拉氏不是那么要强的话,其实是可以善终的乌拉那拉氏虽不如孝贤皇后(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两个人的感情很好)那样出身显贵,也不如高贵妃笃生名门望族,但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是侧

  • 李世民的陵墓都经历过哪些事?为何多灾多难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广袤千里的关中平原北部,突兀着一座海拔高达1188米刺破青天的山峰,它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把它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嵕,它因而得名九嵕山(或称“九嵏山)。唐朝初年,唐太宗带兵打仗和狩猎,多次经过九嵕山一带,非常喜欢九嵕山的挺拔奇绝和美丽风光!唐太宗贞观十年(635年),虞世南上书唐太

  •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曹操的印象为何那么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曹操,汉献帝

    还不了解:曹操和汉献帝关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是大家都熟知的三国风云人物,其“宁教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世人对他“印象不佳”呢?当然了,受罗老先生《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主线影响是一大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他“挟

  • 武则天去世前,为什么还是将天下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705年,武则天病危,她临死前拟下一份诏书,将皇位传给了李旦。这也结束了自武则天登基以来,李家和武家持续15年的太子之争。让人疑惑的是,武则天既然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朝,按理

  • 娄昭君是什么人?六个儿子出了三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南北朝,娄昭君

    在我国历史上,想要当上皇帝并不容易,很多皇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皇帝,所以自己直接继承了王位,有的皇帝可能是因为自己谋权篡位,对之前的皇帝不满意,所以才当上了皇帝。不管怎么说,当上皇帝的过程肯定是相当曲折的,因为如果不能服众的话,这个皇帝还是会被人赶走,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女人,他所生了六个儿子

  • 武则天本是李世民的妃子,为何两人没有孩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唐朝,武则天

    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让世人充满了对她传奇一生的好奇。世人对她的评论大多是双面的,一些人认为她很残忍,而另一些人认为她很聪明,有很好的手段。今天,小编想谈谈她的手段和高情商,这从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武则天进宫不是她自己的选择,而是因为她父亲的原因。当时,她的父亲很看好李渊,认为李渊将来一定

  • 为什么关羽会拒绝刘备的封赏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熟悉三国的想必都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而刘备作为关羽的大哥,也作为蜀汉的领袖,封赏关羽时关羽却不接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汉寿亭侯”含金量实在太高了,因此刘备没有必要另外给关羽封侯。关羽所封的这个“汉寿亭侯”是他投奔了曹操之后,袁绍和曹操之间进行了

  • 巅峰时期的董卓实力有多强?十八路诸侯拿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董卓

    东汉真正名存实亡始于董卓: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为了对付十常侍,出了一个昏招居然召地方诸侯进京为外援,此举正中野心勃勃的董卓下怀,当时的董卓在赶赴并州出任并州牧的路上(董卓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他早已料到天下必将生乱,于是滞留在河东观望局势,不得不说他赌对了),所以第一个赶到洛阳

  •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清朝,顾贞观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的文学成就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贞观、性德作词主张“舒写性灵”,其词极情之至、质朴自然、雄于学养而又能创新出变,秦赓彤在《弹指词·序》中说:“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