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后太子去了什么地方 他们为什么一次次被处死

明朝灭亡后太子去了什么地方 他们为什么一次次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4/2/10 23:04:21

对明代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灭亡后,大明的太子去了哪里?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的被处死?

1644年,紫禁城火光冲天,大明王朝宣告终结。

皇帝自缢前,杀掉了所有后宫女眷,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三个皇子。虽说,皇权覆灭,但是,流落在外的三个皇子却成了朱家王朝的最后希望。只要他们活着,哪怕不能在有生之年重回紫禁城,就算是为皇室血脉开枝散叶,大明也有复兴的可能。

李自成的百万起义军迅速占领了京城,昨日的明代已成“前朝”,天下在一夜之间易主。作为前朝遗孤,三个流落在外的皇子是各方势力重点关注的对象,没过多久,三个皇子就被李自成的部下抓了起来。

李自成是纯粹的反贼,他不会做出宋代皇帝安顿柴氏后裔的蠢事,之所以留着三位皇子的性命不杀,只是因为,他想除掉吴三桂。而这三位有着朱家血脉的皇子,正好是牵制吴三桂的绝佳筹码。令李自成措手不及的是,吴三桂根本没给这些明代遗孤面子。

之后,他对李自成的起义军大打出手,还联合清军共抗闯王。李自成在连番攻击中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放弃繁华的京城。在撤军之初,三个皇子仍被起义军挟持着,可是,随着起义军逐渐被各地明代残余势力与追兵打散,这三位皇子趁乱逃跑,行踪成谜。

虽然,他们都消失了,但是,身为“皇子”的政治价值仍在。

入主中原的满族人假仁假义的将崇祯皇帝安葬,并对外宣称:“进入山海关是为了替明代报仇,还承认明代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并不以其他残余的明代势力为敌。”

在这样的环境下,三个皇子的身价水涨船高,倘若,他们能在此时站出来,向满人索要失去的天下,想必,入关的满清统治者根本无法拒绝。毕竟,满人是打着“靖难辅国”的旗号入主中原,倘若,不归还明代的江山,难免会陷入到舆论声讨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朱太子”就站了出来,在清代的早期统治中闹出不少风波。

在一个深夜里,前朝国丈周奎家门前,一个仆人把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赶了出去。那个年轻人站在大门前不住叫骂,周家主仆则隔着院墙与之对骂。巡夜的士兵发现后,立即过来盘查。那个年轻人自称:朱慈烺,是消失已久的太子。

巡夜的小兵根本不敢自作主张,连忙将这个年轻人“请”到刑部,请求上司定夺。刑部官员认为,这个年轻人是真的太子无疑,所以,逐级上报,听候多尔衮差遣。而周奎一家则立即上书朝廷,说:“这名年轻人就是个骗子,并非朱慈烺。”

多尔衮哪里了解真正的太子相貌如何?

所以,他只能找来一群前朝太监进行辨认,最终,几乎所有太监都说年轻人就是太子无疑;为了进一步验证,多尔衮又找来十几个曾经的太子身边的锦衣卫前来辨认,没想到,这十几个贴身侍卫一见到年轻人就跪了下来,并信誓旦旦的说这就是前朝太子。

多尔衮顿时觉得头昏脑涨,这太子出现的太不是时候了。满清刚刚名正言顺的占领了北京,没想到屁股还没有坐热,紫禁城真正的主子就回来了,这让满清统治者做何感想?倘若,朱慈烺还活着的消息传到各地,那么,前朝官员和老百姓必定会拥立朱慈烺登基。

而此时,清代的统治尚未稳固,没准努尔哈赤的基业会随着太子复辟烟消云散。对于满人来说,不论年轻人的身份为何,他都是个“冒牌货”,也必须是“冒牌货”。但是,多尔衮没资格指认太子是假的,所有满人都没有这个资格。于是,他只能自导自演一场辨别太子的闹剧。

多尔衮先是让太子的亲戚前来辨认,随后,又叫来前朝宫人辨认。前朝的皇室们均认定这个年轻人就是太子,长平公主最先站出来指认,周奎破口大骂,并打了长平公主一记耳光;前朝晋王心里明白了几分,改口说:“自己并未见过太子真容,不能确认年轻人的身份。”

最终,第一批被召进皇宫中指认太子的太监们均被处死。似乎,太监们的死给后来者提供了警示,第二批前来指认的太监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这个年轻人是假冒的。多尔衮听取了太监们的意见,第二年四月,狱中的“假冒”太子被处死,这场轰动全国的太子案宣布结案。

但是,有趣的是,满清代廷还特别昭告天下:“倘若有人能够提供真太子的行踪,朝廷必会将太子迎回紫禁城‘恩养’,提供行踪的人将会得到重赏。”这份诏书一度在全国掀起寻找太子的热潮,老百姓都认为太子若重回紫禁城,就算不能拿回江山,也会被优待。

可是,所谓的“恩养”究竟是什么呢?

在清军扫清所有残余的明代势力后,原本被“恩养”在京城的十几个明代藩王全都横死。清廷对前朝皇族进行了大规模的肃清,这才让老百姓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所谓“恩养”!

正当京城被太子案闹得满城风雨时,由前朝遗老组建的南明王朝也冒出一个朱慈烺。

有个年轻人流落到南方,对外宣称自己是逃亡的太子。听说此事后,南明代廷第一时间将这名年轻人“请”进皇宫。南明皇帝朱由菘派老太监李继周前去迎接年轻人,李继周见到年轻人后,觉得面前的年轻人十分眼熟,且器宇轩昂,就跪下磕头说:“奴才给小爷请安。”

年轻人说道:“我见过你,但是,我忘了你的名字。”李继周立即报上姓名,希望年轻人能与自己回宫。年轻人又问道:“你让我随你进宫,是要让我当皇帝吗?”李继周哪敢妄言,只能老实答道:“这种事我一个奴才怎么会了解呢?”得不到准确回答的年轻人拒绝进宫。

过了一段时间,朱由菘面见群臣,说道:“有个年轻人自称是先皇的儿子,倘若,他的身份是真实的,那么,我会将他视同己出,也会抚养优待,不能让先皇的血脉受委屈。”注意,朱由菘的说法十分巧妙:

首先,一句“自称”就已将此事拟定了基调;

此外,朱由菘并未许诺将皇位还给朱慈烺,而是说要抚养优待。

紧接着,朱由菘派出两名太监,去年轻人的住所辨别真伪。

两名太监一见到年轻人,立马走过去抱住他失声痛哭,他们看年轻人的衣服非常单薄,还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其遮寒。当然,这两名太监已认定面前的年轻人就是朱慈烺。朱由菘听说这件事后不置可否,只是赐李继周自尽,随后,处死了两个太监,算是表了态。

南京老百姓听说太子就在城内,纷纷要求南明代廷迎回太子。至于,年轻人的身份,朱由菘从三个太监的表现上已猜了个大概,但是,他根本不可能将来之不易的皇位拱手让人。为了拖延时间,朱由菘再次进行了冗长的辨识行动,他派出一批有一批官员前往年轻人的家中。

名为探望,实则辨别真伪。当然,并不是每个明代遗老都曾目睹过太子的真容,所以,对年轻人的身份大家纷纷莫衷一是。朱由菘不想让事态随意发展,索性就将年轻人“请”到宫里,命令侍卫严加看管。朱由菘拿捏不定,最终,只能找来马士英等一众官员商讨。

马士英早就察觉到朱由菘的态度,立马借坡下驴指证年轻人就是假冒太子,还说出三个理由:

首先,太子离开李自成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来南京避难,反而在南方流窜?

其次,听说太子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表情严肃且不善言谈,然而,此人却很健谈。

最后,京城的满清代廷也在审理太子案,不知北方的太子是真是假。

马士英一口咬定年轻人就是个冒牌货,一边建议朱由菘询问年轻人其他两个皇子兄弟的生辰年月以及深宫里的制度,另一边请来三个曾教育过太子的官员前去辨认。最终,审问开始了,年轻人拿着紫禁城地图,将每个宫殿的作用与居住的人物娓娓道来。

此时一个官员突然发问:“公主现在身在何方?”年轻人说道:“我不了解,我觉得她已经死了。”而当三位曾经教育过太子的老师出现时,年轻人只认出了方拱乾。方拱乾便问年轻人当年授课的地点与内容,结果,年轻人都没答对。

此时,又有官员问嘉定伯的真实姓名,年轻人答不出来。后来,杨维垣指认年轻人叫王之明,是曾经驸马都尉的侄孙,根本不是什么太子。

最终,年轻人被认定为假冒的太子,南明太子案告破。

由于,这场案件的审理太过扑朔迷离,结果,各地官员和百姓均表示不服。南明王朝本来根基就不牢固,太子案使原本格局不稳的南明王朝更加松散。没过多久,清军大举南下,朱由菘仓皇出逃,被关进监狱中的年轻人王之明被老百姓救了出来,且以朱慈烺的身份成了南明皇帝。

但是,惋惜的是,这个年轻人登基不满五天,南京城就被清军攻占,最终,这个年轻人也被押赴京城处死,到死也没人了解他究竟是不是真的朱慈烺。

其实,除了众人皆知的南北太子,还有不少关于太子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太子未死,被当年东宫讲读之一李士淳带回其老家广东省梅州市,并采访到李家后人保留的东西可供参考:

首先,三百多年来,至今在李家后人所处的梅州,都会在农历三月十九拜太阳,此举实为纪念崇祯。其次, 李家现存明末修建的世徳堂,其建筑竟采用皇家规格,楹联隐含“保明”二字。还有,李家保留的一块石碑,上有“赵云阿斗兼孤命,仁贵征袍护主来” 。

参考资料:

【《南北太子案》、《崇祯朝野记》、《明季北略·卷二十》】

标签: 历史明朝太子

更多文章

  • 纪晓岚个杜小月最后都没有在一起 纪晓岚为啥不娶杜小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清朝,纪晓岚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纪晓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纪晓岚和杜小月为何结果不能在一起?想必《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应该瞧过,剧中的人物你们也非常熟悉,简单介绍剧里的主要人物,纪晓岚、和珅、乾隆皇帝、杜小月等等,除去我们所知纪晓岚与和珅是死对头之外,对剧中纪晓岚和杜小月的

  • 朱元璋利用案件屠杀功臣的时候 汤和为什么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朱元璋,汤和

    对朱元璋和汤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聪明人汤和:没被朱元璋除掉,保下了命又为后代积下了福。明代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了大都。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如何处置开国功臣集团?朱元璋先是在建国之初答应了予以功臣

  • 清朝作为入住中原的外族政权 清朝为何没有分封拱卫皇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清朝,分封

    清代是异族政权,为什么不把那些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稳定统治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从历史上看,分封制不常见,但影响很大。西汉的刘邦和明代的朱元璋就热衷于此,但两者又都有些差别。不过当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在尊王攘夷的思想指导下实施分封制度,用来抵御

  • 朱元璋在屠杀功臣的时候 朱元璋为何会放过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朱元璋,徐达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徐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朱元璋尽灭勋贵,为何放过他?作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被赐封三代王爵,朱元璋都是他的头号铁粉,他就是明初第一帅才,徐达。徐达和朱元璋二人,15年兄弟、18年君臣,朱元璋在建立明代后大杀功臣,却唯独放过了徐达,

  •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有表面的那么简单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明朝,灭亡

    对明代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明代会被清代覆灭,真有表面这么简单?提到明代,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宦官,在中国的历史上,明代确实是封建朝代中宦官乱政最严重的一个朝代。明代的灭亡除了因为明代后期的宦官当权和农民起义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明代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导致人

  • 和珅不是和纪晓岚是好友吗 和珅被处死前纪晓岚为何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和珅,纪晓岚

    还不了解:和珅被处死前为什么不求纪晓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被嘉庆皇帝处死后,果真应验了那一句话,伴君如伴虎。和珅的死亡可以说是乾隆、嘉庆的阴谋。乾隆一方面了解和珅的错误,但和珅了解皇上需要什么,并且皇上也十分的受用,皇上也了解和珅只是一个没有他也新的贪官而已,留着

  • 戚继光那么厉害为何会被万历弃用 原因都在张居正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明朝,戚继光

    对戚继光和万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戚继光战功卓著,为何遭万历皇帝弃用?戚继光是明代后期的名将,他在嘉靖年间平定东南沿海的倭寇,立下了大功,万历年间他又来到北方,驻守蓟镇,兴修长城防线,抗击蒙古的入侵。当时,戚继光与辽东的李成梁并称为“南戚北李”,成为明代当时最厉害的两位

  • 历史上有李德全这个人吗 雍正毒死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对雍正和李德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为什么毒死李德全?首先表示,李德全在历史上是并没有出现过的,而是电视剧里面构造出来的一个虚拟人物,为何雍正会毒死李德全呢?在历史书中有一个人,可以说是李德全的原型了,这个人就是赵昌,赵昌这个人呢,是前朝康熙爷的一个忠心耿耿的手下,可

  • 明朝太子能稳坐位置几十年不到 明朝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朝,太子

    明代的太子,为何能在储君之位上,坐一二十年时间而不倒,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太子本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人尊敬的明日之主,然而事实上,太子却是一个被放在阳光下的活靶子,成了众皇子及大臣们攻击的主要对象。历史上有许多太子在位多年,最后却倒在了登

  • 雍正皇帝上位之后 雍正为何先对隆科多和年羹尧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对雍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为什么先对隆科多和年羹尧下手?乾隆登基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他在与竞争对手的斗争中,也在对竞争中的同僚进行了严厉的打压。在我们看来,雍正应当是在对敌进行攻击之后,才能对同伴进行攻击。然而,康熙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先是对隆科多、年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