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陆绩才谋如何?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的陆绩才谋如何?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4/2/21 2:36:51

陆绩,字公纪,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俗话有云:“见水弯船,见火烧柴。”说的是做人做事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能刻板迂腐,另外遇到突发事件,也要懂得处变不惊,从容不迫。

而实际上他不但才学超群,更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有志之士,此人生于东汉末年,三国前期,在《三国志》中他与凤雏先生庞统竟是忘年之交,而在《三国演义》中,他又成为了卧龙诸葛军师无情打压的对手。

他一辈子都想着成为像管仲那样一国之贤明丞相,甚至连三国魏、蜀、吴的结束时限都被他在临终之前,算得精准无比,可惜他却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幸运,至少实现了自比“管仲、乐毅”,一展抱负的夙愿。这位预言家却是天妒英才,竟在三国鼎立正式开始的前一年,便带着无限遗恨,撒手人寰。

这位奇才究竟是何人呢?其人姓陆,名绩,字公纪,乃江东吴郡吴县人,也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地界,他的爸爸陆康,在东汉末年做过庐江太守,即今安徽庐江。陆绩六岁的时候,随其父在九江郡治所寿春县(非如今江西九江),举行的一次官宴之中见到了名位高贵的“淮南王”袁术。

袁术拿出了只有干越(江西)产的蜜橘摆放在桌案上,这蜜橘品相美观,其味甘甜无比,在当时可谓“高档水果”,在座的宾客们没有不流涎注目的。

陆绩这样一个孩童更不在话下,他就在人们觥筹交错,喝得不亦乐乎之际,跑到了袁术身边偷偷从桌上拿走了三个橘子,并藏在了怀中,等到宴散人去的时候,他爸爸陆太守带着他上前向上级领导袁术告辞的时候,不想作揖拜别动作太大,致使藏好的橘子竟从宽大的衣服当中掉了出来,落在了地上。

袁术作为比他哥哥天下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还尊贵的一方霸主(袁术主母嫡出,袁绍妾室庶出),起身瞋目,望着陆氏父子二人,不怒自威,满座宾客都不敢支声,他对着陆绩问道:“陆郎作为今日之嘉宾,为何还要偷偷怀揣着蜜橘离去呢?”年幼的陆绩吓得已不敢动弹,只好强挺着脖子跪在地上,回答了四个字道:“欲归遗母!”

也就是带回家给妈妈吃,因为妈妈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奢侈”的水果,袁术听了之后大为震惊,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能如此镇定机敏,这时他又瞧了一眼陆太守,心想自己已准备在江淮代汉自立,创建“仲家王朝”。

而不是后世有些人,肤浅而又可笑地认为,他在袁家排行第二,不敢僭越到他庶长兄袁绍之上,于是按照“伯仲之序”,以“仲”为名建号开国。

袁术看着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听候发落的庐江太守陆康,心中想道:“虽然我已经是天命所归,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四方群雄并起,众心未必肯服,陆康虽是我下属,但他却是朝廷任命的一郡之守,如果今天因其子不教,降罪于他,使他挂印辞官,而后朝廷再派新任,更不可测了,不如当下以恩威慑服其心,为我所用也!”

于是强装笑脸对陆绩说道:“陆郎年幼便如此知孝,长大必成大才也!”陆氏父子听了之后,冷汗直冒,袁术又叫人准备一箩筐蜜橘让陆绩带回家去孝敬母亲。后来到了元朝末年,元顺帝年间,福建大田县广平村人郭仪祖创作了《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孝》,“陆郎怀橘”也被作为典故选入其中。

当时孙策在吴郡招贤纳士,名士张昭、张纮、秦松都成为他幕府之中的上宾,陆绩也作为谋士在其帐前效力。当时大家都在讨论四海之间不能安泰,只有强者以武力扫平天下,才能使华夏再现清平之世。

陆绩年纪轻轻,坐于席间末座,听了之后,在后方远远地大声叫道:“昔日春秋时代,管夷吾先生做了齐桓公的宰相,九次会盟四方诸侯,使天下群雄都重新围绕在周天子的身边,凝聚了华夏正统的力量,使外族蛮夷不敢轻易觊觎中土,这样大的功绩不是靠兵马战车所得来了。

陆绩长大成人之后,容貌非常雄壮,且又博学多识,对天文星象还有历法数术无所不精,像虞翻这样颇具盛名的狂士,庞统这样威震荆襄的大才,和陆绩年龄差距都很大,但都与他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孙策占据江东,凶狠地镇压了当地豪强,并斩杀了一些蛊惑人心的邪祟方士,以破除迷信,起到安民立威之效。可由于他下手迅猛,激起豪强反抗,不久遇刺身亡,孙策之弟孙权继任掌权,将陆绩提拔为“奏曹掾”,也就是掌管“奏请议事”的文官,孙权和东吴百官都害怕陆绩的刚直。

陆绩有足疾,走路时一瘸一拐,但他气质十分儒雅,在郁林时常要用兵对付作乱的山越部族,他虽为文官,却也非常擅长治军,并不是软弱可欺的迂腐儒生。在行军布阵之时,读书、著文、讲学他一样都没有废止,还制作过“浑天图”,专门拿来测风水、占星卜卦所用,他还给《周易》做过注释,这些作品都流传于世。

又留言道:“陆某死后六十年,必定会车同轨,书同文,曹、刘、孙三家归一,天下一统,只恨来不及见到了!”说完之话,他就咽气了,终年三十二岁。

后来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曹操病死,世子曹丕继位,先是强迫汉献帝刘协改元“延康”,以表示时代将要发生巨变,过了没多久,曹丕又强行命人拟好“禅位”诏书,使献帝宣布“法禅舜”将大汉皇位逊让给大魏世祖文皇帝丕,并追封曹操为魏太祖武皇帝,改元“黄初”。

自魏文帝黄初元年到东吴末帝孙皓天纪四年,即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六年,魏、蜀、吴三国正如陆绩临终所言,就在这一年全部灭亡,也恰好鼎峙而立六十年之久。

陆绩的长子陆宏还做过东吴会稽南部都尉,他的次子陆叡则做到了长水校尉。在元末明初“自由撰稿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陆绩只在“舌战群儒”的桥段与诸葛亮有一段对白。

当时诸葛亮替兵败当阳的刘备前来东吴请求联盟抗曹,孙权为了试探刘备集团的实力和抗曹的决心,召集了以求和派为主的“江东群儒”对诸葛先生进行问难。

陆绩面对诸葛先生之时,就对他说道:“魏公曹丞相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则他却是大汉高祖皇帝的开国功臣,惠帝刘盈在位时的相国曹参之后,豫州刺史刘备虽自称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的子孙,却无可稽考,我们天下人见到的他,只是一个曾经织席贩履的货郎而已,如何能与出身高贵的曹丞相一争长短呢?”

诸葛亮一听是陆绩发言,便大笑起来,故意说道:“你莫非就是袁术宴席间怀橘被捉的陆郎吗?”这一问,竟使许多人都在捂嘴窃笑,陆绩见孔明揭其短,立马在人面矮了三分,气势也被压了下去。

面红耳赤之际正要发作反驳,诸葛亮却抢先又说道:“知孝陆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丞相既为高祖时曹相国之后,那他更应该世为汉臣,忠心辅国才对呀!如今的曹丞相却专权强横,欺凌君父,不但眼中没有大汉皇帝,更是对其祖曹参相国极度蔑视,这样看来他不但是汉室的乱臣,更是曹氏家族的贼子也!

我家豫州牧刘玄德堂堂帝胄,当今皇上在满朝公卿面前,按族谱赐爵,御前亲呼之为皇叔,怎像你说的无可稽考呢?且大汉高祖皇帝刘邦出身于泗水亭长,何其低微,而最终平秦灭楚,一统天下,玄德公不过是年少时靠手工制作草席和板鞋,维持生计,又有何耻辱可言呢?陆郎小儿之见,不足与深明大义的高士共语!”陆绩被诸葛先生这一席话压得顿时语塞,竟无言以对。可这段名场面,在历史之中还当真是“无可稽考”了。

标签: 历史陆绩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钩戈夫人与汉武帝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钩戈夫人,汉朝

    钩弋夫人,汉武帝刘彻宠妃,汉昭帝刘弗陵生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人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皇帝看上的东西,就可以纳为己有,包括女子。在古代的时候,男子一般是可以三妻四妾的,而皇帝则可以坐拥后

  • 历史上刘义符为何会被废?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刘义符,南北朝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建立过了许多许多的朝代,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不管是第一任皇帝秦始皇,还是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其实在历朝历代皇位的更迭中,他们都无不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世代为皇,毕竟江山得来不易,没有人愿意拱手让人。所以,在老皇帝退位之前,新皇帝的选择

  • 石曼卿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石曼卿,宋朝

    石曼卿生于宋太宗淳化五年,逝于宋仁宗庆历元年,终年四十八岁。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自古以来,酒作为一种“有味道的饮料”,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在中国历史上,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嗜酒如命之人,比如李白便可以算得上其中之一。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爱酒之人,此人名为石曼卿,他平生最爱的便

  • 刘备的最后一封遗书为什么留给赵云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夷陵大败之后,刘备心力憔悴,又气又急,不久病重,眼看不久于人世了。刘备自知时日无多,赶紧命人前往成都,招来了李严、孔明、赵云等人,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当时,刘禅并没有来。因为刘备担心刘禅来了,成都无人管理,有人趁机作乱。几天之后,孔明等人进了永安宫,见到了刘备,只见刘备气若游丝,面色蜡黄。刘

  • 宋朝官员是可以从商的 方式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宋朝,官员

    还不了解:宋代官员从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官员从商的方式有哪些?宋代官从商官员身份多样,上至国家股肱之臣,下至地方斗石小吏,都积极投身商海。且从商方式多样化,官员除本人亲自从商外,还利用身边的亲属、奴婢部曲、亲信从商,又或者直接与一般商人勾结从商,如此,便在一定程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士兵是因为街亭失守 这个地方应该派谁去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蜀汉,街亭

    还不了解:蜀汉街亭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街亭到底由谁去守最为保险?不是魏延。诸葛亮六出祁山拉开了北伐的序幕,不过惋惜的是,这六次北伐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最令人惋惜的一次失败,当属第一次北伐了。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从天时上来看,诸葛亮北伐期

  • 子午谷奇谋奇袭关中 魏延的计划可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子午谷奇谋,魏延

    对子午谷奇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提出走子午谷,奇袭关中,他的计谋是否可行?公元222年,三国时期刘备兵败夷陵,国力大减,刘备去世后,托孤给了诸葛亮,经过两年多的休养生息,国力大增,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了内乱,稳定了国内局势。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

  • 历史上的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两人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司马懿,诸葛亮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作为一部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让诸葛亮神一样地出现在后人的脑海中,而那个总是“手下败将”的司马懿也“沾光”了”。事实上,真正的历史是:诸葛亮的确是一个牛人,治国有方,治军有方,

  • 历史上真实的武王伐纣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武王伐纣,周朝

    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这一句话成为后世之人在反抗暴政的时候常常说到的一句话。自夏桀王因为宠爱妺喜被商部落推翻之后,商的末代君王纣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而自己的掘墓人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部落,这与

  • 庞统真的没有预料到落凤坡有人埋伏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庞统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以得天下,而刘备得到了两人,却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呢?实际上,如果卧龙和凤雏真的全心全意帮助刘备,一个守成都,一个守荆州,刘备还真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只不过庞统在进攻西川的途中,死于了落凤坡。关于庞统的死,很多人有疑惑,因为在庞统死亡之前,其实有种种的预兆,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