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子身为天之骄子 宋朝皇子的教育和待遇是什么样的

皇子身为天之骄子 宋朝皇子的教育和待遇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3/12/10 12:41:43

对宋代皇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身为天之骄子的宋代皇子,其教育、待遇制度是怎样的?

史学大师陈先生对宋代文化评价甚高,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更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繁荣时期,皇子教育又攸关王朝命运的大事。因此,身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之中,宋代皇子自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宋代皇子的教育

1.皇子教育机构

苗春德先生和赵国权先生认为宋初诸帝虽然都出身行伍,但即位后都变成地道的文人皇帝。他们不仅酷嗜读书,而且不遗余力地宣扬读书,在教育皇子方面要求十分严格。

朱熹把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还规定每个阶段的入学年龄、对象以及教学内容等。他说:“人生八岁,则自……大小之节所以分也。”朱熹认为无论是天之骄子,还是庶民之子到了8岁都要入学,以学习礼仪和文化知识。到了15岁时需要入大学,学习修身正己之道。

关于皇子入学年龄,最早的记载见于宋真宗时期:“仁宗方就学,天生圣人,得于梦兆,方五岁”。3可见,宋仁宗早在5岁就开始学习了。之后未再出现有关皇子入学的具体记载。值得注意的是,皇子是天之骄子,按礼学官见皇子应行礼,“记室、翊善见诸王皆下拜”,但是宋代皇帝为了避免皇子的娇惯之气,令其尊敬师长,“命王答拜,以示宾礼”。

如为寿春郡王选老师时,因“翊善、记室,府属也,王皆受拜”,宋真宗“以王友命之,令王每见答拜,示宾礼之意”。宋徽宗时诸皇子出就外学,效仿祥符故事,令“讲读辅翼之官”,“可如王友例令答拜”。令诸皇子对讲读官行见王友时同样的礼节。

宋代皇帝如此强调皇子与学官之间的礼节,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其谦逊的性格,有利于性格的塑造。宋代设有资善堂、宫学、宗学等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皇子的学校教育。此外,皇子位、王府和东宫等机构也一定程度的具有教育皇子的功能。这些教育机构的主要特点就是“无定员,因时而置”。

朱瑞熙先生曾经说过宋代东宫比较讲究实用,有需要则设置,不需要就空置不设。宋代皇子各教育机构或学习处所也体现出这一特点。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皇子教育虽贯穿于宋代始末,但却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比如宋真宗时期始设资善堂作为皇子的学习之所,但是从宋仁宗到宋哲宗,资善堂的教育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直到宋徽宗时期,资善堂教育功能才再度发挥,官员设置也逐渐完善起来。

2.皇子教育的课程内容

皇子教育的课程内容,宋代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从史料中透露出的信息可知,皇子教育的课程内容一般包括经、史、诗赋、书法等内容。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品德教育。

《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是皇子学习的主要课程。皇子还要阅读《左传》、《尚书》、《汉书》等史书,以“知古今治乱”,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宋孝宗时曾让皇太子读《陆贽奏议》、《三朝宝训》,学习治国之道。皇帝还赐予御制文章,令皇子学习。

如宋真宗在藩邸时,宋太宗曾赐予之御制《戒子篇》,令郭贽注解并将论。宋真宗曾赐皇太子御制《元良述》、《六艺箴》、《承华要略》十卷、《授时要略》十二卷,又将《国史》、《两朝实录》、《太宗文集》、《御集》、《御览》等书赐予皇太子。虽然儒家经典和史学都是皇子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其中也有主次。

在史学的学习方面,宋代不仅注意让皇子阅读以前的史书,还注意令其学习本朝历史,扩大了皇子的学习范围,有助于其在前人的事迹中吸取经验教训。除了儒家经典和史书之外,诗赋、书法、绘画也是宋代教育重要内容。宋太宗诸子就不乏善诗画、书法之辈。赵元杰“聪悟好学,善屬词,工草、隶、飞白,建楼貯书二万卷”。

可见宋代,尤其北宋皇子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除了正常的文化教育,品德教育也是皇子教育的重要内容。忠孝节义是中华传统美德。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因此在皇子的品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忠孝之道。如雍熙二年(985年),宋太宗命毕士安等四人为王府记事,特意指示道:“诸子生长深宫资良士赞导为善,使日闻忠孝之道。”直接提出忠孝之道是皇子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宋代对皇子的文化教育很重视,而武事方面虽然史料记载较少,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习射是宋代皇子习武教育中的重要一项。

王安石认为:古代士人习“文武之道”,以掌握射术和御乘为首,其他技能倒在其后,“于礼乐之事,未尝不寓以射”。宋代皇子习武教育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以掌握射术和御乘为主要内容,却不重视军事理论等其他内容的教育。

由于史料限制,宋代皇子习武的具体状况不得而知。北宋前期皇帝对于皇子的习武教育还是相当重视的。跟文化教育不同,习武教育不是在专门的学校进行,宋代皇帝一般为皇子设置习武处所,使其在学习文化知识的闲暇之时进行习射训练。外出游猎以及宫中经常举行的宴射活动就是皇子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宋仁宗以后外出游猎基本停止,宴射则成为皇帝提倡武备精神,验收皇子习射成果的主要活动。

宋代皇子的待遇

1.皇子的政治待遇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原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在上古时期,爵代表禄位,与封土或租税有关。但至唐宋,已变成一种酬劳官员的虚衔,有官品、无俸禄,公侯一下有食邑、食封,除食实封初每户随月俸给钱25文外,无其他给赐。宋代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宋代世袭的爵位很少,大多数爵位都只是不世袭的终身爵。从初次受封的情况看,宋代皇子待遇不如以前。

从年龄上看,初次受封时间从出阁到1岁左右,体现出下移趋势。从爵位高低来看,从宋太祖时“不封以王爵”到宋太宗时先封王后封国公,体现出先低后高再低的趋势。从皇子初次受封的年龄上看,宋太祖、宋太宗时,皇子出阁才受封,皇子受封时一般为11-18岁之间。宋真宗、宋仁宗和宋英宗虽基本延续这一传统,但皇子受封年龄开始出现下移趋势。

到了宋神宗时期,皇子赐名即受封,初次受封年龄一般为1岁左右。宋代皇子的授官情况是体现宋代皇子政治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一般授予皇子检校官、武官、环卫官等,并无实权,仅体现其尊贵的地位。

2.皇子的经济待遇

皇子身份尊贵,享有十分优越的经济待遇。由于是寄生于统治阶级中的群体,没有的独立经济收入,主要经济来源是俸禄、公使钱和其他恩赐。其中俸禄又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宋代对皇子经济上十分优待。北宋前期禄令规定:“皇太子料钱千贯,无公主料钱例”。宋真宗时,以皇子为左卫上将军,封庆国公,月俸200千。宋仁宗时,皇子刚出世每月就可得俸钱20万文,即200千,春服绫绢各10匹,紫罗1匹、冬服绫10匹、绵50两。皇子一般没有实际差遣,俸禄结构也就与庶官不同。

一般官员的俸禄与差遣有密切关系。在寄禄官相同的情况下,担任不同差遣的官员之间俸禄差异较大,一般官员俸禄中,有些项目如添支、职田租等更是直接同差遣挂钩。皇子既然没有实际差遣,就不能享受与差遣关联的好处,为了使皇子在俸禄方面享有优于一般官员的待遇,北宋在本官阶相同的情况下,皇子或皇族的俸禄数额通常要超过文武百官的俸禄数。

如一位皇子只担任团练使,月俸100千。宋代乡村下层普通百姓的收入是每天100文及数10文。一个月按30天计算,则百姓每月收入应不多于3000文,即3千钱。宋代皇子每月收入至少是乡村下层普通百姓的33倍。赵宋普通宗室每人每月花费14贯余,普通百姓1贯500文。皇子一个月的料钱可以养活至少26个宗室和66个普通百姓。宋代皇子的经济待遇在整个社会中是相当富裕的。

宋代皇嗣养子制度

有宋一代三百余年,自宋真宗以后,皇室男丁便不兴旺,常常后继乏人,必须养子嗣位。其后,宋仁宗无嗣,宋哲宗无嗣,宋高宗无嗣,宋宁宗无嗣,宋理宗无嗣,除了宋哲宗驾崩后由太后主持立其弟端王为皇帝,其余都靠宗室中的养子继承皇位,因此形成了一套皇嗣养子制度。

在三百多年的皇位继承过程中,皇嗣养子制度在维护统治秩序,以及保证皇权和平顺利交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汉代与宋代的情况相似。汉代几位皇帝都没有子嗣,皇位继承人只能从近支刘氏王公贵族中选取。

然而,选取谁作为下一代君主的决定权往往不在皇帝手里,基本都是皇帝去世后,由权臣、后妃外戚从近支刘氏中选择继承人。这就直接导致了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统治集团内部各种势力为了维护各自追逐的利益,极力影响储君人选的选择结果,从而使皇位的继承总难以在有序和平中进行。

与汉代相比宋代虽然也频频出现皇帝无子的现象,但是基本没有出现皇帝废立,以及大的宫廷政变,皇位的继承基本是在有序和平中进行的。为了使皇位能够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顺利交接,宋代的皇位继承人虽然也是从宗室子中选取,都是皇帝在位时就选定储君。怎样才能保证被选中的宗子能嗣承重任,这直接关系到皇权的绵延。

不得不说,宋代在三百余年的统治中,逐渐形成的皇嗣养子制度的确起到了“止争而靖国”的作用。北宋时期以及南宋前期,皇嗣养子制度在选择英主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南宋后期皇权衰落,皇嗣养子制度也变了味道。

总结

身为天之骄子,宋代皇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极其显赫的身份。然而,宋代的皇子并不像唐朝皇子那样,与政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作为皇储的直接来源,皇子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决定着未来储君能否担当继承大统之大任。国家的兴衰在于皇室,皇室的兴衰在于皇子。宋代皇子大多恪守本分,这主要依赖于宋代完善的皇子制度。

参考文献:

《宋史》

标签: 历史宋朝皇子

更多文章

  • 后世对夏侯渊的评价如何?他为何被称为白地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夏侯渊,曹魏

    夏侯渊,字妙才,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其妻子为曹操妻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渭南之战后,夏侯渊率军剿灭

  • 历史上咸丰帝能顺利继承皇位,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咸丰帝,清朝

    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帝师杜受田。道光帝晚年虽然有六位皇子,但除了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年长外,老七、老八、老九还不满十岁,加上皇五子已经过继给醇亲王,失去了继承大统的权利和机会,所以当时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就是老四和老六。那个时候道光帝最看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收朱沐英为义子?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朱元璋在还没当时皇帝,一次在街上随意逛街中,在街边发现了一个独自流浪,楚楚可怜的小乞丐,这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于是把那个孩子叫到面前,说:“你无依无靠,我小时候和你一样,从此我就是你爹,我收你为义子吧。”于是,

  • 唐朝前期宦官的权力都很小 他们的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唐朝,宦官

    还不了解:唐代宦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中后期,宦官是如何逐步扩充权力的,两次事件夺取政权、兵权。一提到权宦,我们总会想到明代,毕竟诞生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事实上唐代中后期的宦官之祸,比起明代来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李辅国、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等宦

  • 历史上吕布最后会失败,究竟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吕布,汉朝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吕布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以骁勇闻名天下,根据正史记载,吕布力气很大,弓马娴熟,被称为“飞将”,有良马名叫“赤兔”,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勇猛无敌。因此,演义中的吕布,手中方天画戟,骑乘

  • 朱祁镇能力比宋徽宗能力弱 朱祁镇为何还能被称为大明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朱祁镇,宋徽宗

    对朱祁镇和宋徽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朱祁镇,打仗还没有宋徽宗能力强,为何被称作大明战神?其中明英宗朱祁镇,尤其失败。不过朱祁镇的经历倒是传奇的很,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皇位失而复得的皇帝。但就这样一个没啥能力的皇帝,在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中,为何观众们都称他为战神,是

  • 得到诸葛亮和庞统就能统一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诸葛亮,庞统

    对诸葛亮和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庞统真是得其一得天下吗?《三国演义》中人物刻画非常饱满,智将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神机妙算。武将勇猛非凡,能以一挡千。经常在网络中看见讨论“假如关羽张飞没死,刘备是否能获得最终胜利”,“假如诸葛亮加入曹操阵营,会否江山不会改姓

  • 历史上老当益壮的黄忠,年轻时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黄忠,三国

    黄忠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真正的三国神射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黄忠是汉末三国名将,早年在刘表手下效力,后来,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黄忠代理裨将军,仍然在长沙郡当官,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州,黄忠归降了刘备。

  • 冯小怜是谁?历史上高纬有多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冯小怜,南北朝

    俗话说的好红颜祸水,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有些时候,战场的胜败是一件很玄乎的事情,你永远无法知道,会不会因为一个小的插曲便改变了整个局势。因此为了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打仗之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差错的。然而,倘若战场之上出现了一些不懂军事并且肆意妄为的人的话,便是这个军队的悲哀的

  • 身为三国蜀汉名将,马超的一生有何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马超,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马超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也是三国蜀汉名将,在投降刘备之前,马超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潼关之战,杀得曹操丢盔弃甲,割须弃袍,几乎丧命,幸亏许褚保护,曹操才捡回了一条命。那么,在马超身上,有三件事,非常令人不解,可以说都是未解之谜,史书记载的真相,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