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十七岁上位根基不稳 崇祯是怎么除掉一手遮天的魏忠贤的

崇祯十七岁上位根基不稳 崇祯是怎么除掉一手遮天的魏忠贤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4/1/21 2:11:53

魏忠贤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被17岁的崇祯轻易铲除?

公元1627年12月11日,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内,有两名衣着华丽的男子在举杯痛饮,虽然两人在在酒精的作用下有些放浪不羁,但仔细看可以发现这两人曾经都是有身份的人。

饮至四更时分,一丈白绫悬挂于横梁上,两人一起上吊自杀。其中一人,便是曾经权倾中外的,被人们称为“九千岁”的魏忠贤。

隐忍低调的皇帝

公元1627年八月,明嘉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崇祯帝。

崇祯自知自己继位之初,皇位不稳,想要收拢大权还需静待时日。而魏忠贤权倾中外,朝廷上下多有魏忠贤的党羽,所以崇祯在默默等待时机。

崇祯继位之时虽然只有17岁,但从小在深宫大院中长大,政治权谋自有自己的一套。

他在还没积蓄足够力量之前,对魏忠贤可谓是百般恭敬,让魏忠贤逐渐掉以轻心。

魏忠贤对这位年轻的帝王刚开始并不放心,对崇祯不断地试探。他先是献给崇祯多名美女,崇祯表面上大喜,全部照单全收,以此来向魏忠贤表明一个信号,自己也喜欢声色犬马,对朝政不感兴趣。

但初次的试探并不能让老辣的魏忠贤放心,接下来,魏忠贤又在朝堂上当众向崇祯提出自己年纪已大,没有精力再辅佐崇祯,请求崇祯下旨让自己回老家安享晚年。

魏忠贤这一以退为进的招数瞒不过崇祯的眼睛,崇祯心里清楚,如果此时答应魏忠贤的请求,下一秒魏忠贤就会立马联络他的党羽对崇祯发难,弄不好就会废掉崇祯的皇位。

因此,崇祯提起,自己年幼,朝政上还需要魏忠贤协助,如果魏忠贤就此离去,那自己该如何处理朝政?

对魏忠贤的离职请求坚决不答应。魏忠贤听后,心里暗自高兴,对崇祯的戒备也稍微放下来一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崇祯仍然在各项事情上对魏忠贤百般的安抚,让魏忠贤彻底地放下了对崇祯的戒备,崇祯在魏忠贤眼中就真的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一般。殊不知,崇祯已经磨刀霍霍开始对付魏忠贤了。

崇祯发难

魏忠贤在明嘉宗时期,和当时的东林党人斗得可谓是你死我活,当时东林党许多人都被魏忠贤以各种借口处死或者流放。

但魏忠贤做得还不够彻底,他并没有撼动东林党隐藏的能量,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崇祯继位后,暗中联系东林党人,与东林党达成了一致对付魏忠贤的目标。

而崇祯的这些工作是秘密进行的,魏忠贤以及爪牙并没有察觉,也可能是崇祯在明面上对魏忠贤的百依百顺迷惑了他。

接下来,崇祯下旨让嘉宗的乳母客氏搬离皇宫,理由是嘉宗已经去世,乳母不符合在宫中继续居住,这也是符合当时朝廷的规矩,客氏无话可说。

这个客氏,当时也是魏忠贤的一大靠山。明嘉宗朱由校在世时,对这位客氏可谓是极其宠爱,客氏趁机独揽后宫大权,并安插了自己许多亲信在朝中的重要位置,与魏忠贤也相互勾结。

待到客氏接到了崇祯的旨意后,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驳,无可奈何只能搬离了皇宫,这让魏忠贤大为惊慌,因为客氏可是他在后宫中监视崇祯的主要帮手,现在客氏离开皇宫,自己很难掌握崇祯的一言一行

魏忠贤看到客氏离开皇宫后,有些惊慌失措,于是,他在慌乱之际想出了一个昏招。

魏忠贤暗中安排自己的亲信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自己一派的重要人物,兵部尚书崔呈秀。

魏忠贤出这招就是要看看崇祯到底对自己的想法如何。

魏忠贤考虑到,如果崇祯还是不想得罪他,或者崇祯真的没有理政的心思,那么这次弹劾也会和以往一样走个过场,如果是这样,魏忠贤也就放心了。

可没想到,崇祯下旨,免去崔呈秀兵部尚书的职位,令他回乡守制。崇祯这一做法一出,使得魏忠贤一党深感不妙,这位少年天子并不是像表面上那么青涩。

而在朝的东林党人以及其他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看到这类情况,立马附和崇祯。

于是乎,弹劾魏忠贤一党的奏折如雪花般堆积在了崇祯的桌前。可崇祯却不动声色,任由朝臣继续弹劾魏忠贤。

有人会说,以魏忠贤的老谋深算,此时难道还看不出崇祯是在针对自己吗?魏忠贤权力这么大,难道不懂得反抗?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明代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君权高度集中的时代,通过朱元璋以及朱棣等明代前几代皇帝的努力,国家的军政大权最终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魏忠贤能早期得势,是因为明嘉宗等人对朝政不感兴趣,放手让魏忠贤去处理朝政罢了。

在明代,皇帝喜欢一个人,就可以让他鸡犬升天,反之,如果皇帝不喜欢了,那这个人就会一夜之间跌落谷底。

而随着朝臣大量的弹劾魏忠贤一党,魏忠贤等人就显得孤立无援。就算魏忠贤想造反废掉崇祯,可此时魏忠贤一是得不到大多数朝臣的支持,二是魏忠贤就算造反,也得扶持一个新的皇帝吧?

可那时候明嘉宗驾崩并没有留下子嗣,而各地的藩王只有享受财富的事实而没有兵权,谁会放弃荣华富贵陪着魏忠贤来造反?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忠贤为了保命,再次向崇祯称病辞官,这次,崇祯允许了,并把魏忠贤发配凤阳安置。可魏忠贤归乡的途中,又让崇祯找到了对付他的借口。

公元1627年十一月,魏忠贤带领几千卫士前往凤阳,这一做法再次刺激了崇祯敏感的神经。崇祯立马下旨命令锦衣卫前去把魏忠贤捉拿回北京听后发落。

魏忠贤听闻崇祯要抓捕自己,自知难逃一死,索性在阜城上吊自杀,时年59岁。

魏忠贤失势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当时明代高度集中的君权制度让魏忠贤掌握不到实权,特别是魏忠贤掌握不了军事力量,因此,没有对抗崇祯的本钱。

而魏忠贤由于主政期间得罪的人太多,自己又做了不少坏事,才会最终墙倒众人推,走上了不归之路。

标签: 历史魏忠贤崇祯

更多文章

  • 后世对刘据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刘据,西汉

    刘据,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狩元年 (前122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深得武帝喜爱,为其建博望苑,得以交结宾客,从其所好,故多有以异端进者。武帝末,卫后宠衰。时江充用事,与太子及卫氏有隙,遂借巫蛊事至太子

  • 用八个字概括白起究竟有多强,那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白起,秦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他是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出现过许多闻名天下的领军统帅。比如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明朝的徐达都是名传后世的将领,但是和战国时期的白起相比,总

  • 马嵬之变禁军为什么要杀杨玉环兄妹 他们非死不可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唐朝,马嵬坡之变

    对马嵬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中期的马嵬之变中,兵变的禁军为何一定要唐玄宗杀死杨玉环?马嵬之变中禁军之所以要杀死杨贵妃是因为唐玄宗手下的将领陈玄礼所为,而陈玄礼之所以会这样做和太子李亨有着很大的关系。真是在李亨的密谋之下,陈才会同意发动兵变杀死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和唐玄

  • 杨玉环真的是历史罪人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唐朝,杨贵妃

    对唐代杨玉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提到杨玉环,很多人都说她是历史罪人?杨玉环真的那么坏?要想成为历史罪人,首先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杨玉环自然算不上是历史罪人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提到杨玉环这个名

  • 杨贵妃被李隆基独宠11年 两人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杨贵妃,唐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杨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千古美女杨贵妃,被李隆基独宠11年,为何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妃子,就是杨贵妃。世人都了解,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而且是“独宠我一人”的那种。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杨贵妃其实本来是李隆基的儿

  • 清朝当侍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他们真的没有前途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清朝,侍卫

    对清代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要以为侍卫没前途,清代一等侍卫30岁后,出去就能当二品官。这几年清宫剧是非常的火爆啊。大家都了解,剧中皇宫内都有很多的侍卫,拿着刀守门,拿着刀守护着皇上。这份工作放在今天,那就是保卫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呀,那可谓是非常的荣耀。往低了讲,那也属

  • 有哪些与夏姬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她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夏姬,郑国

    夏姬,姬姓,春秋时期郑国公主,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因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与夏姬有一子夏征舒。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

  • 纵观平阳公主的一生,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平阳公主,西汉

    平阳公主,刘姓,西汉时期公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母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阳信公主,嫁给平阳侯曹寿,故通称平阳公主,生下一子曹襄。汉武帝即位后,她被尊为长公主。曹寿去世后,再嫁汝阴侯夏侯颇。元鼎二年(前115年),夏侯颇畏罪自杀,她再嫁大司

  • 吕蒙杀关羽夺荆州 吕蒙为什么始终还是一个杂号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吕蒙,三国

    还不了解:吕蒙称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蒙击败关羽,夺取荆州,为何到死都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呢?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关羽大意失荆州可以说是一场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事件。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在关羽兵

  •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次子刘濬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宋文帝,刘濬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次子刘濬最后结局怎么样?他在元嘉三十年与废太子刘劭发动政变,弑刘义隆,后被孝武帝击败,斩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人物生平刘濬为宋文帝刘义隆次子,潘淑妃所生。据说在他出生前夕,有鵩鸟在屋顶鸣叫,让听见的人都感到厌恶。因为潘淑妃宠冠六宫,再加上刘濬长相非常俊美、爱好文学,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