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一位前朝隐士,为何会拒绝朱元璋的邀请呢?

民间一位前朝隐士,为何会拒绝朱元璋的邀请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77 更新时间:2024/1/15 12:23:14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的个人背景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是独一无二的,他是真正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任的家庭背景,其父母以及祖父母都是赤贫的农家,还到处躲债。而朱元璋也从小学会了干活,给地主放过牛。这一时期的朱元璋虽然生活困苦,但至少还有父母兄长。

但到了1344年,旱灾、蝗灾和瘟疫肆虐,朱元璋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兄长,只剩下他和二哥,家里穷的甚至连置办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连用来埋葬亲人的墓地都是乡里人送的。兄弟俩潦潦草草将亲人埋了,然后继续生活。

当时的朱元璋只有17岁,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到了皇觉寺做了一个小行童,其实就是一个打杂的,好歹混口饭吃。但这种生活维持了还不到两个月,皇觉寺就因为生计问题将这些小行童们都放了出去当了小乞丐。

从此,朱元璋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要饭生涯,在淮河流域一直流浪了三年,然后回到了皇觉寺。这几年的行乞生涯对朱元璋的影响很大,等他回到寺里之后就开始读书识字、研习佛法,然后几年之后在过去小伙伴的召唤下,加入了起义军,从此走上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并最终在元末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大明朝。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时不时还回想过去的生活,在外游历的那些日子,他曾了解了很多的东西,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登基之后,不忙的时候,他就喜欢微服私访,亲自出宫去看一看,了解百姓的生活,自己亲眼所见的总比别人告诉你的靠谱一些。

这一天,朱元璋又微服私访了,天快黑下来的时候,他走到了一个村落里,看着眼前的景色,朱元璋不由得诗兴大发,吟道:“微细雨洒修竹,拂拂轻风扫落花。”朱元璋吟诗的时候,并没有附近有人,结果等到他吟完这一句诗,突然听到一个老人的声音。

老人居然吟了一句诗:“天下车书今一统,五云深处帝王家。”朱元璋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里,竟然有如此隐士,诗做得好不好还是其次,关键是诗传达的意思。已经就知道这位老人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老人,说不定就是前朝隐居下来的名士。

朱元璋就停下来和他聊天,原来这老人在元朝的时候已经在这里隐居了,见他谈吐不凡,朱元璋想请他出山,但是又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贸然开口太唐突了,于是和老人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第二天,朱元璋派几个官员亲自将老人请到宫中。然后对老人说:“昨闻汝诗,深见忠爱,汝欲官乎?”这是想让老人为官的意思。

但是老人却以年老为由拒绝了,朱元璋也不勉强,但看到老人面色从容,知道是个有见识的,心想如果他有儿子说不定也是一个人才,就问老人:“你有没有儿子呢?”老人的回到让朱元璋很失望,原来这个老人不曾娶妻,更没有儿子。

老人自己不愿意为官,又没有儿子,那只能给老人一些赏赐了。朱元璋知道但凡隐士,总有些古怪的脾气,所以他寻思自己赏赐的可能不合老人的意,于是打开内库,让老人自己挑选中意的东西。这样的赏赐,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既然朱元璋都这样说了,老人觉得自己不拿点东西很可能今天这事就没完了,不过好在这老人聪明,不能不拿,但至少可以选择拿什么,只见老人在众多的财宝中选择了一锭金子,然后对身边跟着的官员说:“这一锭金子足以。”

说完就毫不留恋的离开了内库,然后去和朱元璋辞行。朱元璋看到老人的选择,心里很是欣慰,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同时又很惋惜,这样的人居然不能入朝为官。所以朱元璋又开口挽留老人,但是老人对做官确实不感兴趣,朱元璋也只能看着他离开。

这则故事记录在永麟《北窗琐语》中,朱元璋用一句诗引出了一名隐士,但是这名隐士却拒绝入朝为官,最后只拿了一金而去,让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很多的笔记小说中,都记载了朱元璋作诗和做对联的小故事。

比如祝允明在《前闻记》中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朱元璋在检阅远方的驿夫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孩也在其中,朱元璋就把那孩子叫到身边,问明了他的情况之后,朱元璋就问那孩子会不会作对联,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朱元璋出了上联:“七岁孩儿当马驿。”

那孩子应声答道:“万年天子坐龙庭。”朱元璋一听,心里很高兴,就免除了那孩子的劳役,让他回了家。

标签: 历史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宇文护连皇帝都敢杀 宇文护为何没有选择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宇文护,皇帝

    对北周宇文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宇文护,连杀三皇帝为何不造反?电视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很多人对剧中的杨丽华的身世很感兴趣,也对权臣宇文护产生了兴趣,剧中的宇文护是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和独孤般若是苦命恋人,又生有一女杨丽华却认杨坚做父亲。剧中提到道杨坚是

  • 陈婴是如何发家的?他为何会投奔刘邦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朝,陈婴

    在楚汉战争期间,选择战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选择了刘邦阵营,那么就是幸运者,如果选择项羽阵营,那么必然失败。因此在当时,能够在刘项之间进行正确选择的人,往往都具有独到的智慧和超凡的眼光。这些人的存在恰巧说明了他们对时事的态度,因此,了解这些人是如何跟随刘邦的,对了解他们的择主智慧是非常重要的。陈

  • 如果项羽战胜刘邦,他会建立更加强大的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楚汉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四年,最后的结果是刘邦赢得项羽,并且建立了汉朝。从古至今,更多人觉得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应当取得胜利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如果当时项羽赢了刘邦,那么项羽统一天下后将会定下怎样的制度,那就要谈及项羽的政治眼光了。项羽这个人在政治上的眼光并不高 ,但这些也并不代表项

  • 李渊建立王朝之后 杨广还有后人在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杨广,隋朝,后人

    对杨广后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广后人结局?唐代建立后,杨广还有后人存世吗?隋朝灭亡之后,杨广的子孙,基本上都死绝了。只有一个孙子,侥幸因为遗腹子的身份,幸存了下来,后来得以善终。当然,杨广的子孙死绝,这事还真不是后来的唐代皇帝做的。相反,后来唐代对于亡国的杨家宗室,还

  • 杨仪为什么没能继承诸葛丞相的未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蜀汉第一冤大头杨仪,诸葛亮在世时,他充当诸葛亮的“打手”,和诸葛亮都要忌惮的魏延闹的远近皆知,诸葛亮死后,他本想着凭借在诸葛亮面前的表现,成为丞相的接班人,没想到他只背负了杀害魏延的罪,却没能继承丞相的位,后来反而因为没管住嘴而被贬,最后自杀在牢狱之中……这一段历史,只要喜欢三国的朋友,想必没有不知

  • 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真的害死了父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真的害死了父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提起三国之中的名将,人们可以说出来很多的名字,但是说起三国之中的白马王子人们都会想到是赵子龙,因为他的帅气长相还有他的盖世武功,让很多女孩子着迷不已,他也是三国刘备麾下有名的大将,但是在三国之中还有比赵子龙更加帅气的名将么

  • 鲁肃:一个战略影响了东吴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鲁肃:一个战略影响了东吴数十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讲述了刘备多次拜见,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在这座小茅庐中,诸葛亮提出了名震天下的“隆中对”,即:刘备先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再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出宛、洛,刘备以益州之众出秦川。要知道,诸葛

  • 朱瞻基从小身体就很好 朱瞻基为什么还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明朝,朱瞻基

    还不了解:朱瞻基之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壮年早逝,真相是什么?朱瞻基从小习武练箭,身体非常强壮,可为何他年仅36岁,便突然暴毙?这背后难道隐藏着什么阴谋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朱瞻基是明代第五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爱孙,明仁宗朱高炽的长

  • 刘备贸然发动夷陵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刘备贸然发动夷陵之战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在当年的夏天刘备亲率大军对东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夷陵之战”。眼前已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并且是曹魏强盛,吴、蜀弱小。孙刘联盟尚且只是勉强抵御曹魏,刘备怎么敢在这时候“窝

  • 萧大成有哪些成就与影响?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萧大成,南朝梁

    萧大成(?—555年1月27日 ),字仁和,梁简文帝萧纲第八子。南梁宗室大臣、将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清二年(548年),曾与萧纶等人一同抗击侯景之乱。 在钟山与玄武湖等地多次与侯景发生作战。战败后撤退,重新组织军队并参与了柳仲礼的军团。在柳仲礼所率领的部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