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很难在出明君呢?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很难在出明君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4/2/10 10:34:42

我们在看唐朝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会觉得非常奇怪。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说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就算是李显、李旦这样一些没什么出息的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非常清楚。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感觉唐朝的皇帝突然就发生了“基因突变”一样,不但从此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能和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相提并论的皇帝。就算是赶得上李渊、李治的皇帝,似乎也很少。而且,这些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清楚。

(安史之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后期的皇帝,一下就被吓傻了吗?还别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安史之乱”,极大地改变了后世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说起来,李隆基之前的唐朝皇帝,一直都没有安定过。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通过正常的方式,理所当然地当皇帝的。我们不妨来清理一下。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接着又逼老爹李渊退位,他才上位当皇帝的。李治其实也不该当皇帝,是因为李承乾李泰争斗,再加上长孙无忌的极力运作,李治才渔翁得利当皇帝的。武则天更不用说了,她只是一个皇后(甚至原本她连皇后都不是),最后却成了皇帝,而且是从古至今极少有的女皇帝。李显和李旦,就算是他们被确立了太子之位后,也是两度被废。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最终才上台的。

不过,虽然说李隆基之前的唐朝皇帝,一直争斗不休。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些争斗,都是唐朝皇室内部的争斗。皇室外面的大臣,或者其他势力集团,都很难插手。就算想插手,也会很快就失败。

(武则天)

比如,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张柬之等五个大臣,就积极介入政权,拥戴李显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而张柬之等五个大臣,也因此被封“王”。

不过,这五个大臣,却并没有因此走进唐朝皇室内部,他们依然无法掌控唐朝政权,甚至很难影响唐朝政权,最终五位大臣都被清理出去,纷纷失势。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李隆基之前的唐朝皇室内部争斗不休,但是,这个家族其实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整个朝廷,有着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力。外部的势力,想要介入皇室显然是完全达不到的。

但是,“安史之乱”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下去了,而且并没有造成国家的分裂。但是,这时候显然一切都不同了。很多势力都介入到皇室内部。比如太监李辅国,他就开始大量干涉朝廷。皇后张氏,也成为一个影响朝廷的重要力量。地方上那些曾经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做过贡献的节度使,也可以不再听从朝廷的指挥。这一种局面,显然与“安史之乱”之前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皇室严格地控制着整个国家。“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皇室就变得这么弱,无论是太监,还是后宫,还是地方上的节度使,都敢随便操控朝廷了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唐肃宗性格太过柔弱,他不够强悍,不能对朝廷形成威慑力,因此其他势力自然就介入进来了。

固然,唐肃宗确实很柔弱,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多次被他的父亲揉来捏去,为此还被迫离了两次婚。“安史之乱”爆发后,包括李辅国、张良娣、陈玄礼等人在内,都极力推举他站出来,替代唐玄宗当皇帝,领导天下平乱。但是,他却一直没有那样的胆量。直到跑到了差不多相当于边关的灵武,才在众人的强推下,上位当了皇帝。

不过,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唐肃宗身上,显然是武断和不负责任的。因为如果说只是因为唐肃宗懦弱,没能力控制朝廷的话,后来还有不少皇帝不懦弱了,应该就能控制朝廷了呀。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还有,李隆基之前的李显、李旦等皇帝,也是比较懦弱的,为何外部势力却很难影响朝廷呢?

所以说,根本原因并不在唐肃宗身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关键一点,“安史之乱”让唐朝皇室的公信力大为降低。公信力不是权力尺度,是一种道德尺度,看起来作用不大。其实不然,在礼治社会的古代,这个作用其实是相当大的。

公信力降低,自然就造成了中央集权的程度降低。在王朝社会中,如果没有了中央集权,各种势力不再拱卫皇权,自然就会造成四分五裂。而这时候,皇帝想要加强这种集权,他自身又没有什么资源,他当然就是无能为力的。无能为力的皇帝,谁又能记得他们呢?

标签: 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权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崛起,最终只剩下魏蜀吴三方,人刘备和曹操都是白手期间,只有东吴孙权是靠着父兄的基业发展起来的,孙坚在世时,已经是一方豪杰,虽然自立门户,但依旧对汉朝毕恭毕敬,孙策时期虽然江东正在发展壮大,但孙策仍尊汉朝,

  • 吕布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吕布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历史在这里走过。今天说说三国时期的吕布。在三国里吕布的武艺是最高的,可他却在37岁时就死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他的死也是他的人格决定的。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即“三英战吕布”。说得是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吕布的故事,可见吕布的

  •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儿子也多,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没建立大明王朝之前,就开始确定朱标为继承人,又开始培养目标的治国能力。同时朱标又是朱元璋的长子,古代就有的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但是朱标既是长子,又是能人。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1个儿子朱标,在众多兄弟当中

  • 慈禧太后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 送葬时为何怪事频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慈禧,清朝

    还不了解:慈禧太后下葬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为何停放一年才下葬?送葬时有很多奇闻怪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引言孙殿英开慈禧皇太后的东陵,开启棺木后,被眼下的一幕震惊了。慈禧皇太后的棺木里,各种各样黄金珠宝、翡翠玉石,各色各样。更让她们震惊的是慈禧的遗体,十几年后还保留完

  • 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渊为什么那么喜欢太子李建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李建成,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个草包太子,打仗不行还心胸狭隘,玄武门之变后,由于李世民修改历史,关于李建成的记载传下来的并不多,但仅有的记载也能看出李建成并非一个草包,李渊太原起兵的第一仗就是由他

  • 明朝宗室的名字为什么都很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明朝宗室的名字为什么都很奇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宗室名字与元素周期表重复率较高,主要源于明朝宗室的取名方式,从其孙辈开始宗人府便会依照世系为其取双名,其中中间一字为所在世系的字辈,最后一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选字。随着时间推移,明朝宗室的人口急剧膨胀,凡是

  • 从贴身丫鬟到妃子,她是乾隆的后宫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从贴身丫鬟到妃子,她是乾隆的后宫赢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我们古代的时候,很多的大户人家家中都会有很多的佣人,而这些佣人也要根据主人的不同需求完成很多的工作。而在皇宫之中婢女则是更加的繁多,此时皇宫里有一类特别的丫鬟,她们很特殊,不需要做那些下手活,但需要做的就是让皇子早早

  • 孙策死前传位给孙权是为何?是何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孙策,汉朝

    孙策,字伯符,汉末群雄之一,三国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孙坚参与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最终取得胜利,并进驻洛阳。可惜好景不常,孙坚征讨荆州时战死了,其将士也被袁术收到麾下。孙策投奔袁术,想办法要回了父亲的旧部,开始向江东发展。随后,孙策又争取到周瑜、朱治、张昭等人的帮忙,在

  • 三国时期哪位猛将的实力能比得过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三国,吕布

    吕布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是骁勇善战的汉末诸侯,先后跟随丁原、董卓作战,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少有计策,为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

  • 周瑜在历史上的下场是什么?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周瑜,汉朝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周瑜之死虽然《三国志》是有明确记载的,是病卒的,但也仅此而已,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三国志》并没有说,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了。而孙权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嫌疑不可谓不大。这事还得从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