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占据京城的四十二天都干了什么?

李自成占据京城的四十二天都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52 更新时间:2024/2/11 8:05:46

李自成占据京城的四十二天都干了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虽然明朝最终由清朝取代,但真正逼死崇祯、攻灭明朝的,却是李自成。然而,李自成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退出京城,其占据北京城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二天。那么,李自成这四十二天之中,到底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呢?

从秋毫无犯到纵兵为祸,李自成治下京城的惊天之变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李自成随后开始东进,并于三月中旬抵达京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大顺军队开始进入京城,崇祯帝被逼自尽,明朝至此灭亡。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先是下令将崇祯“礼葬”,给予了这位殉国的帝王最后的尊重,也等于正式宣布了明朝的灭亡,大顺已经取而代之。此外,为了保证京城的秩序,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初便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李自成的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京城的基本秩序,更是一定程度上赢取了京城民心。可以说,此时的李自成还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与其他新生的王朝一样,大顺政权似乎正在从破坏转入建设。然而,破坏虽然简单,重建却无比困难,首先便需要大量金钱,那么又该从哪里搞钱呢?李自成将目光投向了仍在京城的明朝官员们,作为曾经的特权阶级,这些人手中自然有钱。

于是,从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大顺政权要求原明朝官员捐献饷银,并且按照官职规定了相应金额,“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然而,想要从这些官员手中掏钱出来谈何容易,要知道当年崇祯皇帝都没办到。不过,农民军有的是办法,对于这些平日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官员,农民军对他们自然不会客气,刘宗敏直接制作了五千具夹棍,对那些官老爷进行严刑拷打,并开始四处抄家。

通过不断严刑拷打和抄家,闯军的确筹集到了不少金银,然而却有士兵、将领趁机抢掠民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京城却就此大乱,而这种混乱也在不断以京城为中心四处蔓延,例如在城固县,“贼索饷,加以炮烙”;在汾阳,“搜括富室,桁夹助饷”;在绛州,“士大夫惨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权将军檄征绅弁大姓,贯以五木,备极惨毒,酷索金钱”。

终于,李自成手下的胡作非为,开始让李自成多年以来积聚的人心迅速丧失,到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开始出现告示,言称“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

从兵进山海关到退出京城,大顺政权迅速崩塌

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吴三桂已率精锐入山海关,虽然拥有一定实力,但却已经成为了孤军,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为了彻底消灭北方的明廷残余,李自成多次遣使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再加上吴家人被困京城,吴三桂的确一度有过投降的念头。

然而,当吴三桂听说爱妾陈圆圆和吴家人在京城的遭遇之后,开始再度犹豫不决,并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数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吴三桂得知消息之后,随即派山海关士绅、儒生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高选等六人“轻身绐贼”,迎候李自成大军于北京之东不远的三河县,表示投降之意,另一方面却派遣使者向清军求援,并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李自成见到吴三桂派来的使者之后,以为吴三桂迫于军事压力,已经选择了投降,并未意识到这是吴三桂的阴谋。直到李自成行抵关门之时,由于吴三桂派去的代表试图逃跑,李自成这才意识到上当,但已经错过了夺取关门的最佳时机,而多尔衮的大军经过一昼夜的强行军,已经进抵关门十五里之外。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向吴三桂发出最后通牒,在吴三桂拒绝之后,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率领两万人从一片石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双方激战至次日黎明,守军一部被迫投降,吴军渐渐不支。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距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见形势危急,于是率领少量军队冲出成为,飞奔至清军营垒,彻底投降清朝。

四月二十三日,多尔衮在观察战场形势之后,下令清军从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李自成并未预料到清军已经入关,仍按原计划向吴军紧逼,血战至中午,就在双方均已疲惫之时,多尔衮命令清军发动进攻,大顺军猝不及防之下阵脚顿时大乱,伤亡惨重。至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陷入溃败,刘宗敏中箭受伤。

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令余部向永平方向撤退,多尔衮则以吴三桂为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清军追至范家店之时,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

四月二十九日,眼看大势不可逆的李自成为了圆皇帝梦,匆匆在北京称帝,并于次日仓皇逃离京城,向西安撤退。

从攻陷京城之后的意气风发,到四十二天之后的仓皇逃离,李自成这段人生倒真可谓跌宕起伏了。

标签: 历史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史上最牛县令,康熙亲自给他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此人是史上最牛县令,康熙亲自给他封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狗仗人势这个成语,在古代常发生,比如说和珅风光的时候,他的奴才都敢当街欺负百姓,为非作歹,再比如说康熙的御前侍卫毕里克,也是荒唐的很,仗着自己能在皇帝面前说两句话,做事为非作歹嚣张的很,而当时竟然真的有人将毕

  •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是什么样的?有几任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唐伯虎,明朝

    唐伯虎身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却有道不尽的心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到唐伯虎点秋香,很多朋友都会想到星爷与巩俐演的那部经典的电影,电影中把唐伯虎的风流才子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当佳偶天成时,观众也为其圆满结局感到舒爽。但历史上真的有唐伯虎点秋香的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的原型与此截然

  • 历史上孙皓是如何登基称帝的?他为何要杀张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孙皓,三国

    孙皓,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界很大,人也很多,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无法断定一个人的品行,但是却需要为当下的时局做选择,而这,可能会为自己招来一些祸患,尤其是遇到一些恩将仇报之人。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名为孙皓之人,此人

  • 明朝最后会灭亡的背后推手是谁?真的是崇祯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灭亡,明朝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初期建都南京。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当明朝这一页被历史翻转过去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怪罪崇祯皇帝的无能,但事实并非如此,让大明王朝真正灭亡的不是崇祯,而是万历皇帝,这是为什么呢?万历朱翊钧是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在公元1572年即位,当时万历皇帝年

  • 历史上真实的法正对蜀汉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法正,三国

    三国演义中,各大猛将各领风骚,文臣也是针锋相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熟悉三国历史故事的朋友,一定都非常津津乐道于当中的谋士和武将。论及武将,大家也都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曹魏的五子良将两张、徐、于、乐,东吴的周、鲁、吕、陆

  • 刘邦称帝后,为何不肯免除家乡丰邑的徭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刘邦,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西汉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人做出一番成就后,总会想衣锦还乡,造福养育之地,可是汉高祖刘邦却没有这样做。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选取沛县作为自己的领地,

  • 曹魏的势力强大却是三国中唯一被篡国的,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曹魏

    魏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后世史学家多称为“曹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历史上,相比刘备和孙权,曹操的势力不仅最大,而且家族子弟人才更多。可是,魏国反而成为三国中唯一一个被权臣篡国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曹操在世时,特意为曹丕培养了一批

  •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他做错了什么 ?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项羽,西楚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经4年的楚汉之战,最后以项羽自刎,刘邦建立西汉而告终。只是这个结果令人唏嘘不已,如果提前四年向世人说:汉军必胜,楚军必败。估计天下没几人会相信,那么,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呢?有人

  • 三国时期许褚相比张飞谁的实力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许褚,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许褚是三国时期曹魏猛将,以力大勇猛著称,号称“虎痴”,许褚和号称“恶来”的典韦,都是曹操手下第一流的悍将,武力上乘,非常出色。在正史中,许褚人生的巅峰是潼关之战,和马超交战,当时,马超率一万多骑兵,万箭齐发,箭如雨下,许褚冒着箭雨,保护曹操脱险。之

  •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身世背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三顾茅庐,刘备

    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史称“三顾茅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刘备才迎来事业的高峰。因此,很多人认为,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是看中诸葛亮的能力,其实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刘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