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军养王吉庆元最后什么结局?

太平军养王吉庆元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1/26 2:29:43

太平军养王吉庆元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1860年,这是翼王石达开远征以来最难熬的一年,被悍将刘长佑湘军追杀也就罢了,部下还纷纷逃回天京,继续为洪秀全效力。其中,彭大顺、童容海、朱衣点、吉庆元、汪海洋等率20万“杂牌军”北上,石达开差点成了孤家寡人,如同丧家之犬,狼狈不堪。脱离石达开北上的这些悍将,人生经历都很精彩,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彭大顺,因一时疏忽大意,战斗中被小兵打死。王海洋,冲锋陷阵时被爆头,阵亡沙场。朱衣点,被淮军俘虏,凌迟处死。本文主角,养王吉庆元:在广西脱离翼王石达开,是“北上军团”的第三把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吉庆元不知所终;儿子吉连旺为掩护幼主突围,血战而亡。

吉庆元,广西人,早年参加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元勋,后册封养王。脱离石达开前,吉庆元并没啥战功,也很少看到相关的史料记载;吉庆元立下赫赫战功,是脱离石达开之后追随李秀成东征所得。可以说,吉庆元能为后人所熟悉,应该感谢他的“伯乐”李秀成。

1857年5月,一言不合就外出单干,石达开号召天下兵马追随自己。还没啥名气的吉庆元怀揣着梦想,带着满腔热血去安庆,追随翼王。此时,石达开威望如日冲天,多数将领都是为了前程而追随翼王,希望能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共享荣华富贵。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没了太平天国这个“平台”加持,石达开几乎就没有赢得像样的胜利,还整天被湘军追着吊打。屯驻广西河池期间,石达开居然连当地的土匪都打不赢。此时,石达开不再是“战神”,而是“战五渣”。

战场失败,湘军追杀,石达开心灰意冷,想到了归隐山林。如此,彭大顺等人非常不满意,他们希望翼王能率兵北上天京,向天王请罪,继续抗清。谁知,石达开一点斗志都没有,他不愿意北上,不愿意面对曾经的战友。因为,此时他就是个失败者,回到天京也没有尊严,也没人愿意听从他调遣。

追随翼王创业,无非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封侯拜将,出人头地。石达开不能满足众将要求,但陈玉成、李秀成此时连战连胜,留在天京的将领大多都能够封侯拜将,这对彭大顺、童容海、吉庆元等人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如此,大伙干脆率20万“杂牌军”北上,宣布脱离石达开。

从广西北上的军团,领衔者是彭大顺,他是全军的统帅。可惜,彭大顺一时疏忽大意,在迪坑村之战中被小兵打死,全军由童容海率领,吉庆元充当副手,屈居第二。

童容海,安徽无为人,他心狠手辣,经常打压队友,甚至还想吞并友军,将“北上功劳”全部据为己有,军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更过分的是,童容海自封为“燕爵”,让众将听从号令,否则军法处置。《天国志》载:“童容海自擢燕爵,为诸人唱首,诸人口不言而心不顺。”

内部矛盾重重,但童容海麾下兵马众多,吉庆元也不敢怎样。到达江西铅山境内时,正好遇到李秀成“西征军团”从武昌返回,两支军队汇合,由忠王李秀成统一指挥。吉庆元立刻诉苦,将童容海罪恶行径一一罗列出来,希望忠王能够主持公道。

李秀成此时正需要扩招兵马,他谁都不想得罪,便充当“老好人”。李秀成没有责怪童容海,让上奏天王给他加官进爵;吉庆元等也加官进爵,排名仅在童容海之后。史载:“忠王两调和之,保升诸将官爵有差,以庆元为南破忾军大佐将,同归诸将中,位亚容海一人而已。”

调和矛盾后,洪秀全想削弱李秀成势力,便将吉庆元调去皖南,追随保王童容海作战。吉庆元自然不愿意,便联手数十位将领上书天王,痛斥童容海,表示若是一起作战,迟早会出现火拼,自相残杀。接着,李秀成上书天王,表示他们之间矛盾太深,不宜一起征战皖南,否则后患无穷。

洪秀全还没答复,李秀成便让吉庆元等追随自己东征江浙,攻取上海。吉庆元感激忠王的“知遇之恩”,因而作战十分勇猛,“攻克华亭、金山、奉贤、南汇、川沙”,前锋直逼上海郊外。此时,淮军还没抵达战场,英国、法国便组建“干涉军”协助清朝,甚至直接派兵参战。

吉庆元一路拼杀,所向无敌,直逼上海。英军、法军突然投入战斗,太平军将士奋起反击,打死联军百余人。可惜,太平军没有水师协助,英法海军从长江开炮轰击,吉庆元作战失利,损失百余人,只好撤兵回大营。

太平军虽然战败,但反侵略之精神可嘉,上海民众便将阵亡将士埋葬,号称“长毛坟”。由于英国、法国公开支持清朝,太平军要两线作战,在天京战场与江浙战场来回奔波,活活被“耗死”。1864年7月,湘军攻克天京,吉庆元与儿子吉连旺血战湘军,掩护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史载:“天京陷,养王父子从忠王扈幼天王自龙脖子垅口奔出。”

幼天王突围而出,湘军穷追不舍,连旺率兵血战,不幸阵亡沙场,但幼天王顺利到达广德,然后去湖州找黄文金。史载:“中途遇河方渡,清兵炮船奄至,连旺舍死拒战阵亡,而炮船亦为所败,幼天王以此得济,至广德。”

儿子阵亡沙场,吉庆元悲痛万分,也坚定了抗清的决心。抵达湖州后,吉庆元协助黄文金,护送幼天王去湖北,中途遭湘军席宝田部截击,黄文金阵亡沙场,吉庆元不知所终。

标签: 历史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的规模如何?为何能位居三国“三大战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夷陵之战,汉末

    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史称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发生过许多战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三大战役,分别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 康熙死后如果是老八继位 清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清朝,雍正

    康熙驾崩后,如果继位的不是雍正而是老八,清代能变得更强盛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皇帝的儿子个个都很卓越,其中最拔尖的就是四儿子与八儿子,四阿哥胤禛当皇子的时候一直用心办事,当皇帝后更是励精图治把大清江山治理得更加强盛,八阿哥胤汜则是声名远扬

  • 汉宣帝继位之后对汉朝有何贡献?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宣帝,汉朝

    汉宣帝刘询作为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一手缔造“孝宣之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说到汉朝的兴盛会让人想到“文景之治”,在文帝与景帝两代皇帝的共同努力下,使国库慢慢充实起来,对外的国防也是兵强马壮,之后的汉朝便再无如此的盛况。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在汉宣帝的时

  • 令妃10年生6胎,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令妃10年生6胎,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皇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根据清宫记载,乾隆皇帝的后宫中一共有42位妃嫔,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令妃魏佳氏。这位女子的一生极为传奇,她本是内务府的包衣女子,但是却有幸成为皇帝的妃嫔。入宫后备受皇帝的宠爱,在10年的时间中生下了6胎,其中一个儿子还是未来的嘉

  • 刘邦打仗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真的是不能打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还不了解:刘邦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真的不能将兵吗?长久以来,刘邦有着不善打仗的形象,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以下我们来看看刘邦一生的战绩,分析其军事指挥能力。经《史记》《汉书》统计,刘邦共历35战,29胜,8败,1平,除了对阵项羽,冒顿比较惨以外,其余的基本

  • 清朝唯一得到四字封号的皇贵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唯一得到四字封号的皇贵妃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她一生痴迷于权力,如果有人威胁到她的权力就会陷入万丈深渊,即使亲儿子也不行,对于自己的儿媳同样如此,她们很难让慈禧顺心。然而,有一位儿媳却深受慈禧的宠爱,慈禧多次给予她高规格的待遇,她便是敦宜荣庆皇贵

  • 南宋四次大规模北伐为何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南宋四次大规模北伐为何都失败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于南宋的北伐,对于南宋历代君臣而言,可以说是一件欲罢不能却又欲益反损、欲说还休的事情,它简直是南宋上下的一个隐痛、一个画饼,一代代望眼欲穿,一代代又无功而返,不仅无功而返,甚至加倍赔钱,在金主面前跪得更低,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谁也不

  • 王安石变法对宋朝到底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王安石变法对宋朝到底有哪些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人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北宋灭亡是王安石变法导致的吗?其实,北宋的灭亡非但与王安石变法没有丝毫关系,反而是王安石的变法,延续了宋朝的寿命,使宋朝在那些昏官庸帝的统治下,没有因为积贫积弱而更快更早地灭亡。北宋经过百年发展,到宋神宗时期,

  • 乾隆一生最不该爱上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乾隆一生最不该爱上的女人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是大清皇帝当中比较固执的一位,虽然他在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关于他的风流趣事却也不少,他的一生和他的父辈们相比较,可谓是顺利很多,无能是登基成为皇帝,还是在执政期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浪。而在乾隆当皇帝期间,他有很多漂亮的妃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人获得过“九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九锡

    九锡,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九锡其实是九赐,因为锡与赐是通假字。它是中国古代皇帝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主要包括车马、衣服、虎贲、乐器、纳陛、朱户、弓矢、铗钺、柜鬯九类物品。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