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原因是什么

汉末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4/1/27 16:09:50

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东汉末年,中央权威扫地、地方豪杰并起的混乱年代里,在北方大平原上,有两大诸侯并立,分别是袁绍和公孙瓒。袁绍出身名门,家族是人尽皆知的四世三公,袁绍年轻时就凭着家里的优越官宦背景,得以进入官场,好不得意。

公孙瓒就没袁绍的命那么好,他虽然是贵族出身,可是母亲的地位低微,所以没能过上贵族子弟应有的优裕生活,年轻时就投身军旅,靠着在北方边境上和少数民族武装的残酷厮杀,才得以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拥兵一方的军阀。

虽然出身和经历都不同,但是袁绍和公孙瓒两人却殊途同归,最终在北方战场上相遇,不过他们却是两颗互相碰撞的流星,激烈的光芒在撞击的那一刻,在北方发出震撼的巨响,结果只能有一方存活。

袁绍盘踞冀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如同一山不容二虎,而两虎相争的结果,就是必有一死。公孙瓒的势力与袁绍是不相上下的,何况公孙瓒还是一员在战场上厮杀多年的悍将,可是为何公孙瓒最终还是败给了袁绍,落得个自焚身死的凄凉下场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公孙瓒的民族政策失败,惹来严重外患

在东汉时期,我国北方有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叫做乌丸,此外还有一些势力较小的游牧民族,但是都不成气候,唯有乌丸、鲜卑时常南下劫掠、侵扰北方边境,成为正北边境的一大祸患。以当时的朝廷,自然没能力对南下的乌丸进行大规模的征讨,毕竟国内都打成一锅粥了,哪有能力去讨伐呢?

所以当时的朝廷对我国北方和西北一带的少数民族武装,基本上采取怀柔招抚的策略,在一段时间内,倒是保得边境的安稳。可是对于这一条基本国策,公孙瓒却不以为然,他在北方长大,在边境当兵,打得最多的就是游牧民族武装。

对于这些外族,公孙瓒的想法就是来一个杀一个,杀到他们不敢再来。公孙瓒身体力行,倒也取得了多次和鲜卑、乌丸等少数民族的作战胜利。

可是常年的战斗,就是穷兵黩武,国家只会越打越穷,越打越吃力,与外族之间的民族矛盾难以化解,还结下了仇恨。最终,公孙瓒和北方少数民族结怨结仇,却又一直不能彻底将之消灭,形成恶性循环。当他杀败朝廷指派的幽州牧后,被刘虞儿子刘和,以及刘虞生前的旧部招募军队接连打败。而在击败公孙瓒的部队中,就有数万少数民族武装。

袁绍就不一样了,他善待少数民族,还能借用他们的武装力量,最终袁绍、刘和以及乌丸、鲜卑等少数民族武装,消灭了公孙瓒幽州军团的精锐战斗力,让公孙瓒在北方彻底沦为劣势。

2、公孙瓒刚愎自用、心胸狭隘,自招外敌

公孙瓒是一名军人,虽然他作战勇敢、能征善战,可是他的性格缺陷也十分明显,那就是过分崇尚武力,刚愎自用之余还心胸狭隘。虽然当时的朝廷已经没有能力约束四方的诸侯,但是毕竟是中央朝廷,是天下的共主。然而对于朝廷指派过来担任幽州牧的上司刘虞,公孙瓒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刘虞是东汉皇族,名声好、政绩佳,所以被朝廷指派为封疆大吏。他不但是公孙瓒的直属上司,连职位和地位都比公孙瓒大很多。最重要的是,刘虞是一位真心治理国家,希望北方安定、民族融洽的公仆。

他上任后,尽心治理地方、招抚流民、恢复生产,还招抚了许多边境的少数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减少了边境的战斗。

刘虞担任幽州牧没有几年,北方边境和睦了许多,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就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打算依附朝廷,听从刘虞治理的时候,公孙瓒居然将各少数民族派出的使者一一暗杀,以阻止刘虞立下功劳。

与此同时,公孙瓒持续和少数民族作战,在幽州穷兵黩武,甚至是劫掠幽州民众,让百姓民不聊生。

公孙瓒坚持自己的错误理念,不理会朝廷、百姓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切实需求,穷兵黩武,最终失去了来自朝廷、民间和外部势力的支持。老对手袁绍还有曹操刘备作为盟友,而公孙瓒则腹背都是敌人,这都是他咎由自取。

3、公孙瓒晚年不思进取,无法面对失败

公孙瓒在北方的幽州经营数十年,势力强大,还有战斗力强悍的武装力量,尤其是他的亲兵——白马义从,可谓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骑兵部队。公孙瓒作为军人固然重视武装力量,可是他却在南下冀州的战斗中失败后,就不思进取。

起初,公孙瓒兵力强盛,于是南下攻打袁绍的冀州。袁绍面对南下的公孙瓒军团,一开始打得很吃力,毕竟公孙瓒的骑兵部队战斗力强,而且在战斗地理环境中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可是随着战争的持续,公孙瓒的军队渐渐失去锐气,加上敌人太多,开始连打败仗,尤其是让公孙瓒赔上了白马义从的界桥之战,更是一败涂地。

争夺冀州的战斗失败后,公孙瓒又因为杀害刘虞导致被各方势力围着打。失去了白马义从等精锐部队,公孙瓒又开始了打败战的噩梦。最终公孙瓒的军队折损大半,狼狈退回幽州大本营北平。

回去后,公孙瓒没有训练兵马,积蓄力量,而是闭守不出。

他挖战壕、堆土丘,把自己的营垒设置在土丘上。然后将大量粮草、军械堆积在自己的营垒中,以此坚守。他还开始猜疑自己的部下,不让他们接近自己,只让自己的妻妾和自己住在一起,让妇人大声说话以此向外传达指令。

而强敌袁绍在冀州摩拳擦掌、仇家刘和在幽州内部磨刀霍霍,公孙瓒就算不能主动出击,也应该加强防备才是,可是他却不思进取,只知道藏着、躲着,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综上所述:

公孙瓒虽然是军人,可是他的职权不只是管理军队,还得率领部队,保境安民。偏偏公孙瓒就不这么做。他连年对外作战,已是穷兵黩武。此外,他还劫掠百姓,以此获得军事物资。在幽州百姓都希望过太平日子的时候,他却要打仗,原因是他想打击外族,他眼红刘虞的赫赫功绩。

要知道,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对于地方来说,百姓就是社会生产力和重要劳动力。打仗就意味着许多社会生产活动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停摆。农民不能安心耕田,哪来的军粮;作坊里没有人工作,哪里来的武器盔甲。

百姓无法劳作,就失去了收入;公孙瓒难以获取军用物资和军粮,就加倍掠夺民众。如此恶性循环,不但使得公孙瓒的军队处境艰难,也让地方百姓痛恨他,幽州变得穷困。

不善待百姓,自然失去民心,这就是公孙瓒败给袁绍的根本原因。

反观袁绍,他实行仁政,受到百姓爱戴。当袁绍过世时,青、冀、幽、并四州百姓都为他痛哭。公孙瓒呢?他死的时候,想必幽州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想放鞭炮吧。

公孙瓒雄踞北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渐渐失去了支持和优势。当中原因就在于他对内不能缓和民族矛盾、安抚百姓、发展社会生产,对外四处树敌、穷兵黩武,陷入各方势力的围剿。袁绍的做法却是和他相反,所以一个能成功,一个就只能失败。说到底,公孙瓒只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军人,而不是一个政治家,难以成为优秀的军阀。

标签: 历史公孙瓒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糜芳真的害怕关羽吗?为何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糜芳,三国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打曹军进入焦灼状态的时候,孙权在曹操的拉拢下,趁关羽后方空虚,派吕蒙率军偷袭荆州。在这危急关头,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傅)士仁,因为之前向关羽提供军用物资不力,犯了错误,害怕关

  • 历史上海瑞与嘉靖帝之间有何故事?他上奏后为何要自带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海瑞,明朝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据《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

  • 在古代皇帝大都短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皇帝,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倘若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尊贵的人的话,人们都会想到皇帝,此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这样的一个人,生活自然是美好的,享受着天底下最好的物质生活,拥有取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奇怪的

  • 历史上郭开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郭开,战国

    郭开,晋阳人。战国时期历史人物,赵王迁宠臣。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许多次朝代的更替,也出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当然,相对的,也出现了一些奸臣,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秦桧。但是倘若要评初中国古代最坏的奸臣的话,那么郭开必定是榜上有名的,此人曾经

  • 历史上袁绍麾下的哪些猛将后来选择投靠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袁绍,汉朝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曾投靠袁绍后又离开的人才,包括了当时最顶级的武将、谋士、豪杰。这个“离职群”的人才,完全可以组成一支横扫天下的人才团队。谋士:荀彧、郭嘉荀彧、郭嘉,是曹操手下最杰出的谋士。然而···其实,他们原本都是袁绍集

  • 历史上魏忠贤最后会被崇祯除掉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魏忠贤,明朝

    魏忠贤,字完吾,明朝末期宦官,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魏忠贤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好,也不识字,而他却喜欢赌博,常常和一堆少年在一起进行赌博。有一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十分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他在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

  • 历史上雍正登基称帝后,是如何对待老十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雍正帝,清朝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有戏剧性的一段时期当属康熙年间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了。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八爷的忠实老弟,老十胤卷入九子夺嫡也是为了帮助他八哥拿下太子之位,殊不知这件事情让他四哥记恨上了。历史上,不管是雍正登基前还是登基后,他和十阿哥胤的关系并没有详细记载,再换

  • 三国演义中白马之战参展的大奖都有哪些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白马之战,三国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白马之战时,袁绍手下第一猛将颜良大显身手,面对曹操众多猛将,表现的非常强悍,先后斩杀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曹操震惊了,忙问谁敢出战?徐晃一马当先,去战颜良,结果,二十合便坚持不住,败下阵来。见徐晃只撑了二十合,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呆了

  • 三国时期张飞的妻子是谁?与夏侯家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张飞,三国

    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张飞人到中年,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小萝莉为妻,实乃艳福不浅。这娇妻的年纪不大,来头却不小。她正是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的侄女。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曝光,董承被曹操诛杀。刘备投靠了袁绍,与曹操的矛盾公然激化,桃园三兄弟开启了

  • 纯惠皇贵妃苏氏是什么出身?她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纯惠皇贵妃,清朝

    乾隆皇帝应该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上,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大清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皇贵妃死后竟然做了皇后的领导,换句话来说就是皇后做了这位皇贵妃的下属,而且这位皇贵妃还是大清史上唯一一位名副其实的皇贵妃,她就是乾隆帝的纯惠皇贵妃苏氏,《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