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迁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赵匡胤迁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83 更新时间:2024/1/17 19:25:43

赵匡胤迁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宋朝初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是提出过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不过,包括赵光义等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都反对这么做,因此最终没有迁都成功。

赵光义为什么反对这么做?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赵光义害怕离开开封以后,他的势力会受到影响。赵匡胤不再考虑让他做接班人,而是会选择自己儿子,所以他要抵制。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

咱们先来看看,当时宋朝君臣们商议迁都的情况。

宋朝在开封定都以后,由于开封周围没有什么山川之险,因此需要大量的禁军来保护。这就使得整个京城,需要非常多的安保力量。而这些安保力量,将会消耗太多的物资。宋朝本身国力并不雄厚,如果京城消耗了太多的物资,那么将会造成国家贫弱不堪。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赵匡胤提出要把京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提议。毕竟洛阳周围有山川之险,迁到洛阳以后,可以凭借山川之险来拱卫京师,从而减少安保力量,减少物资消耗。

但是,以赵光义为代表的文臣武将,大都反对这样做。赵光义甚至对赵匡胤提出“在德不在险”这样的论调,认为一个君,一个国家,能不能确保天下太平,能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戴,主要在于君王的德行,而不是京城的防卫。

赵匡胤辩不过赵光义,所以最终他就放弃了迁都的打算。不过,等到赵光义等人退朝以后,赵匡胤却对身边的人感叹说,如果不迁都,百余年后,国家的财力就会消耗殆尽了。

赵匡胤的担忧不幸成了现实。到宋神宗的时候,就是因为国家财力消耗太大,因此宋神宗进行了熙宁变法。到宋徽宗的时候,金国南下,灭掉了无险可守的北宋。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迁都呢?

前面我们说了,一般认为,赵光义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实力受到削弱。这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存在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错,当时赵匡胤确实已经在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最早的时候,赵匡胤一直把赵光义当成他的接班人。

赵匡胤认为,五代时期,之所以不断出现朝代更迭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坚持立年长的人为继承人。所以,他才一开始就培养赵光义。不过,随着他的儿子们逐渐长大,他又觉得,可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如果一直住在开封,是不太容易实现这个愿望的。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一开始培养的是赵光义,所以他给予了赵光义很大的权力。赵光义在大臣中的排位,一直是排在第一位。同时,赵光义又是开封府尹。在整个五代时期,只要是开封府尹,都是皇位的天然继承人。

所以,如果一直在开封,就肯定只能让赵光义来继承皇位。离开开封,把开封城作为陪都,然后让赵光义继续在开封当开封府尹,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就解除了赵光义的权力。

不过,这种说法却又只是一种猜测,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再说了,如果赵匡胤真的想要改换他心目中的继承人,那么他就应该给予他儿子们极高的地位,至少应该把他的儿子们封为王。除了封王以外,最好还要让他的儿子担任洛阳的留守。一旦他的儿子担任了洛阳的留守,在迁都到洛阳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封他的儿子为洛阳尹了。

赵匡胤只要这样做,也就是一种释放信号的表现,可以让大臣们看出,赵匡胤想立他儿子为太子了。这样一来,必然会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如果这时候再谈论迁都,大臣们明白赵匡胤的心思,就不会反对。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我认为,赵匡胤没有这样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打草惊蛇。因为如果这样做,固然能引起大臣的注意,大臣们也会反过来支持赵匡胤,但是必然会引起赵光义的极大警觉。如果引起了赵光义的警觉,那么就可能造成动乱。所以赵匡胤想的是先把都城迁到洛阳以后,再对他的儿子进行分封,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动乱了。

事实上,赵匡胤的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迁都议论发生后不久,就爆发了“烛影斧声”的事件,赵匡胤因此暴毙而亡。如果“烛影斧声”,真的是赵光义杀掉赵匡胤的话,那么,肯定是赵光义已经看到了危险。为了避免事情往不可收拾的方发展,因此他才先下手为强,杀掉他的哥哥,干脆自己直接上位当了皇帝。

标签: 历史古代宋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980年,李沆登进士第,先后任职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礼部侍郎、太子宾客,辅导太子宋真宗赵恒。997年,宋真宗赵恒即位,李沆任职户部侍郎、参知政事。1

  • 司马懿对诸葛亮畏手畏脚 司马懿真的是在害怕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司马懿,诸葛亮

    对司马懿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为何对诸葛亮畏手畏脚,不是因为惧怕诸葛亮,而是另有苦衷。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一对敌手,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交手让大家大跌眼镜。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被压制得死守不出,甚至在诸葛

  • 赵恒登上皇位的过程有多艰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恒登上皇位的过程有多艰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宋皇帝寝宫,宋真宗赵光义刚刚断气,余温还在。坐在榻上的李皇后擦干眼泪,突然对众人宣读:“皇上驾崩,立长子赵元佐即位,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臣吕端赶紧跟上:“先帝已立太子,防的就是今天!”李皇后一听,瞬间歇菜了,自己的计划完全泡汤了。李

  • 如妃钮祜禄氏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如妃,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电视剧《金枝欲孽》中邓萃雯版如妃很霸气,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如妃钮祜禄氏,是嘉庆帝后宫最小的一位嫔妃,也是入宫最晚的一位嫔妃,当然她也是最后一个为嘉庆帝生育皇子的嫔妃。历史上的如妃钮祜禄氏,比嘉庆帝小27岁,她是主事善庆之女,于嘉庆帝六年入

  • 关羽死后尸首分离 关羽的头和身体埋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关羽,尸体

    对关羽尸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被东吴设计残忍谋害之后,他的头和尸体埋在了哪里?三国时期公元219年,义薄云天的关羽因为太过轻敌,中了吕蒙的奸计,导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来又不幸被东吴大将潘璋的手下司马马忠杀害。孙权唯恐刘备愤怒至极倾全国之力前来报仇,便想了一计

  • 汉武帝为什么会对李夫人那么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为什么会对李夫人那么痴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一直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

  • 刘备对诸葛亮不信任吗 刘备托孤为何选择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刘备,托孤

    还不了解:刘备托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托孤之时为何安排了两个人?是不信任诸葛亮了吗?刘备征战一生,占领益州,三分天下。最后在与东吴交战中失利,病死在白帝城。临死之时,他托孤给诸葛亮,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刘备一辈子善于伪装,临死之际还要装一下子,于是“大度”地说了一句

  •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却被魏延踢翻 魏延是故意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诸葛亮,魏延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魏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用七星灯借寿,魏延是故意踢翻七星灯的吗?诸葛亮的七星灯续命法,先不说符不适合科学价值观,只说诸葛亮将这个大一件事只告诉姜维一人的做法,足以看得出这件事很神秘,不能被外人了解。姜维是诸葛亮信任的人,受了委任,承担这次施法的

  • 在曹操众多猛将中,能和吕布有一战之力的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吕布,汉朝

    提起吕布,首先想到的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吕布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他弓马娴熟,臂力过人,在演义中,吕布骑赤兔宝马,手中方天画戟,勇不可挡,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吕布在虎牢关,力压群雄,无人可敌,最后,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联手,才战退

  • 元祐皇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经历两废两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元祐皇后,宋朝

    俗话说的好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封建时代,一个女性能够入主后宫成为皇后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了,然而却有一个人十分的特殊,她三次被立为皇后,堪称史上最离奇的皇后。然而,多次被立为皇后也就意味着她曾遭到废立,在她的一生中,曾经两次被废,但又两度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