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灵谷寺”——皇帝赐名的历史禅林

南京“灵谷寺”——皇帝赐名的历史禅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3/12 19:07:19

南京“灵谷寺”——皇帝赐名的历史禅林

最近无意之间和朋友的一次交谈中,我所了解到的南京打破了一直以来我对于南京固有的印象,南京这座城市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座民国风韵浓厚,作为六朝古都情韵满满的城市,这便是我所认识到的南京,但在这次交谈中我了解到在明朝的初期南京曾是作为都城存在的,而且这里有一处景观的名称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的。

我也不知时对于历史的一份极致喜爱之情,又或是对于这座城市有所了解却不怎么深刻的缘故,我对于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是瞬间提升了许多,迫切的想要走进这座城市细致的了解其中的景致,恰巧在最近几天有一段比较闲暇的时光,我便决定走进这座城市,感受一下这座情韵满满的城市。

经历七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我便来到了这座带给我极大兴趣的城市,在这里的游览我选择走进这里的灵谷寺,来到这里之后便会知晓这里是在南京市玄武区紫色金山,从这里到达南京的另一个景点中山陵的距离只有一公里多,这里的地理位置相较起来还是比较优越的,在这四周有许许多多富有盛名的景致。

在刚刚走进这里的景区,我听着这里的工作人员为我介绍说这里在南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了“开善寺”是这里最初的名字,到了明朝时期便有了太祖朱元璋为其亲自所赐的名字“灵谷禅寺”,至此这里便愈来愈富有盛名,“天下第一禅林”也是朱元璋对其的封号;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的称呼是这里的另一个闪光之处。

在得到这份初步的感知之后,我便正式的开始了对于这个景点的游览,刚刚走进这座寺庙之时我便得到一份不一样的感知,之前在游览其他寺庙之时我得到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是浓浓的宗教韵味,但我在这里游览之时得到的印象却是不同的,浓厚的历史气息是我在这里最初游览之时得到的感受,南朝梁武帝时期修建,唐朝时期初改名,朝时期经历多次易名,明朝时期受到太祖的赐名,这处山水寺景全面的极致美景愈来愈富有美誉,到清朝时期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在这短暂的停留过,虽然这里的景致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不同层次的损害,但是这里也在不同时期的修缮中造就了现在这样极美的模样。

在这里的第一处游览我先是来到了这里山门处的景致,古风古韵是望着这里的大门得到的初步印象,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建造的仿古山门在景观的入口处就已经塑造了一份绝美的景韵,三拱门的形式在这里建造着,红色的外墙,绿色的琉璃瓦檐在这里呈现着一副绝美的模样,这样的颜色造就所以这里也被称之为是“红山门”,门外的一对石狮子在这里威严,雄壮的设立着,抬头相望之时门额上的“灵谷胜境”是山门处的景观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地方,刚劲有力的笔法,听着身边的游客谈论说这里的书写是出自钱松岳先生的手笔。感受过山门处满是风韵的景致之后,我便继续前行感受这里的绝美景致。

无梁殿是我在观赏灵谷寺景观中最喜爱的一处景致,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处建筑。在游览之时我还知晓这里的名字由来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殿内供奉着无量寿佛是这里景观得名的缘故;另一种说法则是由于这里的景致是砖石拱劵的结构,不使用梁木所以这里被称为“无梁殿”。

观赏着这里的景致我感觉第二种说法更充足,这里的建造的确是有着一份壮观之意的,改变传统的梁柱结构,在这里的整个建筑中是寻找不到梁柱的,全部的砖头堆砌建造,是这里一个十足的亮点,走进这里观赏之时亦是可以感受到殿前的露台是极其宽广的,抬头望着这里的景观之时是会得到一份惊艳的,檐顶处的景致是以重檐的方式设立的,九脊的琉璃瓦在其上以不同的姿态展现着,屋脊上有着三个琉璃瓦塔的景观。

在阳光的照耀在是光彩夺目的,耀眼的展现着,在阳光在观赏可谓是一幅十足的绝美画卷,只是觉得这里的塔景是有着一份绝妙的风韵,却不知它的独特姿态是怎样呈现着的,在我默默的注视着这里的景观之时,听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介绍说这里喇嘛塔。在稍稍向下观看之时可以感受到檐下那出挑的斗拱是以一种别样的姿态呈现着的,这里的房屋建筑前后左右错综复杂的连接着,构造着这份绝美的建筑画景。

感受过无梁殿别样的情韵之后,我来到了这里的松风阁,依山而建是这里的特色风味,仿造走马楼式的建筑,使得我在这里观赏之时得到一种别样的情韵之感,在这里我最喜欢的景观莫过于这里的屋顶结构,蓝色的琉璃瓦在这里铺设着,耀眼又夺目,尤其在阳光照射之时,会有着一种绝妙至极的感受,观赏这里的额建筑之时会深深的感受到这里的传统民族建筑设计,二层楼的独特建筑,在最开始之时我还以为这里是木质的结构但在细细的观赏之时我才感受到这里是钢筋水泥仿制木结构的建筑,在这里的观赏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遗物是可以得到一份极其强烈的震撼,惊叹之感的,肃穆是我在这里观赏之时在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感受。

宗教的韵味在这里观赏之时是可以得到一份十足的感受的,除此之外浓厚的历史气息是在这里的景观之中紧紧的包围着,再来这里观赏之前我是十分向往这里的历史气息的,在观赏过这里的绝美景致之后,是会得到除了历史气息之外的震撼之感,建筑的绝美艺术在这里是有着一份别样的展现的,建筑的精妙韵味是我在这里最为喜欢的风韵。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南京栖霞山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皇帝6次南巡,就有5次驻跸于南京栖霞山,称赞此山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山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栖霞,原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由于他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决心割断俗事而洁身自好,便在此山中刊木结茅,隐居长达20多年。这期间先后有6个皇帝请他出仕为官,都被他拒绝了。明僧绍

  • “南朝第一寺”南京鸡鸣寺,争议不断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为了更了解鸡鸣寺,在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关于鸡鸣寺的前身由来是众说纷纭,而“鸡鸣寺”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众口难调。鸡鸣寺寺庙前身第一

  • 揭秘:镇江北固山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固山是镇江名山,与金山、焦山并称京口三山。北固山原叫北顾山,相传梁武帝曾登此山北顾,说:“此岭下足须固守。”由此又得名北固山。甘露寺就在临江的主峰之上。南守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优秀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词中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是因为这里

  • 镇江金山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丞相裴休的儿子裴头佗,法号法海。他云游到了金山,发现东晋所建的庙宇已经毁坏,就以火燃指立誓,一定要修复庙宇。后来他在山上挖到黄金,上报皇帝后,钦命法海用这些金子修复庙宇,并敕名金山寺。这就是金山寺的由来。在民间传说中,法海却成了多管闲事的卫道士,拆散了白娘子和许仙这一对有情人,这是不符合史实的。

  • 扬州大明寺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明寺座落在扬州蜀冈中峰。该寺初建于六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清乾隆年间,因忌用“大明”二字,改称法净寺。今人为恢复历史旧观,重新更名大明寺。大明寺历史珍闻盛传。寺前高耸的牌楼上题有“栖灵遗址”四个大字。栖灵二字的来源是隋文帝曾在此建造九级栖灵塔。李白曾登临此塔,写下

  • 揭秘:扬州平山堂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扬州大明寺,保存着北宋文坛领袖、重要政治人物欧阳修的许多遗迹。寺内的平山堂,相传为欧阳修建于庆历八年(1048年)。因登堂南眺,“江南诸山拱揖栏前”,恰似“远山来与堂平”,故名平山堂。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导古文革新运动,提倡效法韩愈、柳宗元,主张文章要有内容,对转变宋初绮靡浮华的文风起了很大

  • 扬州史公祠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扬州史公祠,位于城北梅花岭上。梅花岭是明代万历年间,中州太守吴秀开河积土而成的土山,因满山栽种梅树而称梅花岭。史公祠是后人为纪念我国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史可法而修建的。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县(今开封)人。青年时代因文才出众,富于正义感,曾受到东林党著名人物左光斗的赏识,考中了崇祯元年的进士,

  • 扬州天宁寺的历史由来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扬州城北有一座江南名刹天宁寺,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清代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寺址在东晋时是太傅谢安的别墅。谢安家族是东晋最大的士族。他在东晋后期执朝政,使朝内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并于383年,指挥打败了苻坚南侵的军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当时前秦苻坚带步兵60万,骑兵27万,军队首尾长500千

  • 舍利子:关于舍利子形成的五大推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佛教论释佛经上说,舍利子是通过“六波罗蜜”(菩萨的修行)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是难得可贵而受到尊重的。近代印光大师也说,舍利子是修行人由于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说的精气神没有关系。佛教强调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关,同时依据佛教义理,也肯定了舍利子的“无常”物质性。

  • 你知道淮安古城有怎样的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淮安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历史上就是一座经济和军事重镇。向有襟吴带楚多游客,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淮安古城风光秀丽,人才辈出。在古城中心的镇淮楼北面,有汉韩侯祠,是为纪念与张良、萧何并称为兴汉三杰的名将韩信而建的。韩信,淮阴人。后来汉高祖刘邦又封他为淮阴侯,死后,家乡人便立了祀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