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民族都去哪了?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民族都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72 更新时间:2024/3/10 2:53:20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占有比例最多,其他则是少数民族。

根据史籍记载,中国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真等族,极大多数不在现存的五十六族之中。

这些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统一漠北,都曾叱吒风云,而今安在?他们是消失在历史中,还是到那里去了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他们的下落。

一【匈奴】

匈奴,是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约在前209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统治领域约略在现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与中国北部地区。公元4至5世纪又陆续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汉赵、北凉、胡夏、高昌北凉政权。

在东汉末年,南匈奴逐渐恢复独立地位。西晋时,因八王之乱,南匈奴单于刘渊趁机独立,建立王朝,开五胡十六国时期。在此后,突厥在中亚草原崛起,取代匈奴的地位。匈奴这个名称,在此后于历史上消失。

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二【东胡】

东胡是一个古老的游牧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被认为是对上述说法的旁证。

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三【乌桓】

秦末汉初(前3世纪末)之际,匈奴王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人北迁至鲜卑山和乌桓山,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形成鲜卑人和乌桓人。乌桓山即现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乌桓随水草放牧,以穹庐为室,常要向匈奴进贡,匈奴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

东汉末年,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现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绍官渡之战之后败给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乌桓蹋顿,形成残余势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战于柳城,斩蹋顿诸王,从此乌桓彻底衰落,地位为鲜卑取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乌桓和匈奴的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立国胡夏。

唐朝时嫩江以北有乌丸国,传说是乌桓后人所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之后乌桓融入其他民族。

四【鲜卑】

鲜卑祖先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一说山戎)部落。2世纪时鲜卑占据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蕃所灭。

部分被其他民族同化,部分演化为柔然。

五【柔然】

柔然,鲜卑人的一支。

鲜卑人拓跋部创立的北魏政权曾多次与柔然互相征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柔然牟汗纥升盖可汗,肃清其在戈壁以南的势力后,认为柔然人智力低下,像只会蠕动的虫子一样,下令改称柔然为蠕蠕。

一部柔然西迁中亚,后同当地一些嚈哒部落为逃避突厥追杀进入欧洲,称阿瓦尔人,占领了中欧潘诺尼亚一带。568年,巴颜可汗建立了阿瓦尔王国,后阿瓦尔人又携同其统治下的斯拉夫人南下巴尔干半岛,602年,攻打拜占庭不克。这些军事行动使得整个巴尔干半岛斯拉夫化了。公元9世纪初,阿瓦尔王国被查理曼大帝击溃,阿瓦尔人定居下来,成为现代匈牙利民族族源之一。

还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兴安岭一带,融入当地室韦民族。室韦人是蒙古人的祖先。据一些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民族也有柔然族源。

六【契丹】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后建立辽朝。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七【蒙古】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

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的。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西部蒙古诸部则在同一时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

明朝时东、西蒙古分称为鞑靼和瓦剌。

八【突厥】

突厥带有匈奴的血统。在南北朝至唐朝时住在现今中国西北地方。现代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是突厥的直系后裔,他们认为突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国的北匈奴。西元6世纪突厥部落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归附于柔然。西魏时首领土门击败铁勒,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攻灭东突厥,在武则天时期,再度建立后东突厥帝国。约在7世纪末8世纪初,最后亡于回纥。

九【回鹘】

回纥,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乌护”、“乌纥”、“韦纥”、“回鹘”。

唐天宝三年(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唐朝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

但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究竟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三丰是武当派开山祖师,武功登峰造极,品行高尚为人钦佩。道家讲究得道长寿,传闻说张三丰活了200多岁,从宋朝末年一直活到了明朝初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究竟是真是假?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又名张三峰,大概生活在北宋末年。明

  • 七尺男儿的“七尺”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经常看到电视剧中说“堂堂七尺男儿”怎样怎样……现在的七尺差不多是2.3米左右,那么古代人真的那么高吗?并非如此,只是古今度量单位有差别。在古代,一尺约长23厘米,而现在的尺,一尺约33厘米,与古代相比,整整长了约10厘米!所以,古人常说的&ldqu

  • 汉武帝用了一生建陵墓堪称“中国的金字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50多年,而他的陵墓也用了53年才修建完成,堪称是汉朝帝王中最宏伟,建造时间最长的一座。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16岁登基70岁驾崩,葬于茂陵。在位54年,然而他的陵墓修建长达53年,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 焉耆国是如何神秘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它是一个建立在绿洲上的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种有稻、粟、麦,兼畜牧;那里的人有喝葡萄酒的习俗,也热爱音乐;那里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佛教在其国内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众多的信徒,佛教艺术也曾繁盛灿烂;那里盛产胭脂,也盛产良驹,还有鱼盐蒲苇之饶。那就是焉耆国。隐藏在&ldq

  • 历史上第一笔奸杀案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几年前,自打罗玉凤横空出世掀起江湖一番血腥风雨之际,人家嚷嚷着的有《知音》,如此宣传做广告,对《知音》而言不知是喜是悲。想到《知音》自然忘不了那些奸杀案、多角恋。所以被人贴上了“低俗”的标签,不过,大可不必如此,人间百态,古已有之。况且相比较起来,《知音》上的各色奸情,我看都

  • 顺治帝陵墓竟陪葬着17位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顺治皇帝的孝东陵内葬有十七位格格。她们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等……她们号称格格,实际上都是顺治帝的妻妾。孝陵是清世祖福临的陵寝,作为东陵的首陵,孝陵的规模、建制无一不显露出其天朝皇陵的无上威严与雄浑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孝陵里埋

  • 古代饮食:秦朝一日两餐,汉宋一日多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社会的人们一般情况下习惯一日早中晚三餐。那么古代人是不是和现代人一样一日三餐呢?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当时由于农业的不发达,粮食有限。古代《墨子·杂守》记载,士兵每天吃两顿饭,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秦汉以前,进餐的时间也很讲究,第一顿称为“朝食”,在

  • 石景山干尸疑似是顺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景山一具干尸出土时身着龙袍,疑似是清朝顺治皇帝。但是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这具干尸究竟是谁呢?怎么会身着龙袍的呢?石景山干尸是北京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干尸,2009年8月20日首次对外展出,便引起轰动。干尸的身份为清代康熙年间的“中宪大夫”、四品文官黄拙吾。不可思议的是,在留发

  • 人死了究竟能不能复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都说人死不能复生,人在死亡之前,首先是心脏停止跳动,有些人会呼吸急促且短,另外因身体供氧不足伴随抽搐,最先失去温度的部位是耳朵,这时候喉咙会痉挛,这就是到了该咽气的时候了;紧接着会发现死者瞳孔变大,非常透明;紧接着会发现人的皮肤松弛,肠道和膀胱开始最后一次排泄,男的话不论年龄大小,都会有人生中最后一

  • 中国人为什么称为“炎黄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那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是“炎黄子孙”呢?就这么两个人,繁殖了亿万子孙,他们的大臣、部下、部落中其他人呢?难道都不能生育?先说说炎帝和黄帝的事。炎帝和黄帝都是上古时代部落首领,离现在大约四五千年的历史。炎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