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罗马城市规划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罗马城市规划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04 更新时间:2024/3/10 5:43:15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谚语我们都知道,是用来比喻事物具备多种可能性的。为什么条条大路是通罗马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这个谚语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件雕塑表现了在激战中负伤的罗马士兵被抬上“运输车”,从这辆造形优美的“运输车”上,不难想像当时的罗马道路,一定非平坦。

古罗马保持最长久的纪念建筑之一就是它巨大的道路网,它们将罗马各行省编织在一起,为罗马帝国的强盛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古罗马人崇尚法制,追求有序和规则,因此古罗马时代的交通运输网都有着宏伟的规模。各交通大道一般都以罗马城为中心,呈辐射状周围地区延伸。

公元前312年,为适应版图扩展和势力延伸的需要,在监察官庇乌斯的主持下,罗马人修筑了第一条高水准的罗马式道路——阿庇乌斯路。这条大道从罗马南下直达意大利工业中心卡普亚,之后不久,罗马又修了一条北上的弗拉米乌斯路,直达亚得里亚海滨的北方重镇阿里米昂。再从这条北上大道延伸至波河流域,就可与法、德、瑞士、奥地利等地相联,通达之途更为广阔。

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陆续建成几条大道。奥莱丽亚大道以罗马为起点,向西北直达热那亚;瓦莱里亚大道横亚平宁半岛;还有一条称为拉丁大道,沿着罗马地东南方向延伸,在卡普亚附近与阿庇乌斯路连接。

首都罗马用道路和意大利各地、英国、西班牙、小亚细亚部分地区、阿拉伯以及非洲北部联成整体,并把这些地区分成十二个行省,共有约三百二十条联络道路,总长达到七万八千公里,以维持帝国在该地区广大地区的统治地位。

有这么多的高水准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所以也就留下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

整个帝国庞大的道路网,以二十九条干道为主体,工程技术标准和便于通行程度非常高,史学家认为,这种道路工程是罗马“最有特色的化纪念物”。

就第一条大道“阿庇乌斯路”来说,它工程品质可靠,坚固牢实,“全天候”使用,无论雨雪风暴、翻山过桥随时都可以保证畅通。平时的交通军旅以坐骑为主,货物则用军运,因此这种道路必须宽度划一,足容数队军骑来往通行,还要保持路线基本平直,上下坡度力求低缓,桥涵设施配套齐全。

“条条大路通罗马”俗话的形成是有根据的。在古罗马城,街道整齐,路西平坦,排水工程井然有序,是古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中所示的即是古罗马人建于罗马城外的水道桥。

为适应行军需要,路面本身用沙石铺筑四层:最下一层是基础层,铺以泥灰或沙,并夯实,作为路基;第二层是石块与灰土混合铺筑,石块大约有拳头大小,用以充实路面、保证一定的高度;第三层是混凝土(或石灰),与下面一层粘牢,为路面提供牢实的基底;有时候工人铺设碎石或粗沙掺以泥灰,再用滚压机压平。最后一层,也就是军骑直接接触的路表面,用平整的石块铺成,接缝处十分严密,石块整齐划一,每块约为一公尺至一点五公尺长。路面中间稍稍隆起,形成小弧形,这样下雨的时候水就不会聚集,而是顺势流向边边,分散到两旁的下水道。路边有石砌保护,有排水沟。

主要军用大道宽约十一、二公尺,路中间硬面部分宽约三点七至四点九公尺,供步兵通行,外侧为骑兵道,宽约二点五公尺。这种建筑工程技术的标准是修筑阿庇乌斯路时拟定的,以后其他路的修筑都纷纷仿效。

铺设罗马大道要从异常精确的勘查开始,在开阔地带,道路是直的,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则要穿过地势较高的地区。必要时,需开凿隧道通过山坡,遇到沼泽地带时,堤道则把它抬高。

由于还没有电的发明使用,勘察人员经常靠点火调准路线,大部分在黎明和傍晚时分完成。为了完成任务,他们还依赖各种不同的仪器:便携式日晷,以确定方位;量角仪——一根木杆上装有水平交叉横木,四端各用线垂一重物,用来测量直线和直角。还有一个水准测量仪器,叫做地层仪,用来测定地形的剖面。

罗马大道后来被用于商贸往来,但最初是军队使用的道路,是帝国为了向外扩延势力,为了加快部队行进速度,以尽快到达前线动乱地点而建设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恺撒、图拉真等皇帝亲自监督下建造的罗马大道,建筑规范,管理有序,将千万个城乡紧密连接起来,极大的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繁荣和强盛,为罗马文明的传播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遍布帝国大地的交通道路网络,在中世纪的时候为全欧洲受益。在铁路时代到来之前,罗马人这套伟大的建筑体系工程,为欧洲陆路旅行在方便快捷方面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出生望族的萨比娜.波培娅是庞贝最美的人,有人这样公开赞美她:“愿你的美丽姿容长驻人间,波培娅,愿你永远纯洁无瑕。”波培娅嫁给尼禄皇帝后为恢复庞贝城竞技活动立下汗马功劳,是宠贝人心目中的女神。

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今天我们仍能随处看见罗马古道的遗迹,它们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罗马昨日帝国的辉煌。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火星上为什么会有人头像火星人头像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94年,为了进一步探测火星的秘密,美国发射了“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准备在火星上作实地考察。然而,在进入火星轨道时,“火星观察者号”突然失踪,再也没有了联系。不为人知的是,就在美国“火星观察者号”失踪的前13天,探测器曾经传回两张神秘的照片。一张照片是火星上的一座巨大的人头雕像,它是从火星上空另

  • 地球经过几次生物大灭绝?最早的生物大灭绝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奥陶纪大灭绝奥陶纪大灭绝,时间为距今4.49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的物种灭绝事件。原因是距离地球6000光年以外的地方,一颗中子星与黑洞由于不明原因相撞,产生数束伽马射线暴,其中一束不偏不倚击中了地球。其实伽马射线击中地球的概率极小,小于100,000,000/1,但是那个狙击点偏

  • 火星简介火星是一个怎么样的行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

  • 外星人究竟长什么样外星人有多高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54年12月19日,在委内瑞拉的一条公路上,何塞·帕拉正在跑步。当他跑到一大片坟地附近时,突然看见有6个小矮人正在公路旁拣一些石块。他们把这些石块装进一个圆盘状的物体中,这个物体当时就悬浮在半空中,离地面并不高。何塞·帕拉从没见过这么矮小的人和飞行物,他有些害怕,连忙逃跑。但是,他的脚步还没迈开

  • 巫山人和元谋人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巫山,横亘于四川、湖北两省的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远远望去,活脱脱是一个大写的“巫”字,于是,人们就自然而然地称之为巫山了。长江在巫山间穿行,这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绚丽的长江三峡,不仅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界,而且以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而震撼中外。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谷底为河湖沉积

  • 外星人有坠落到地球上吗美国竟发现了外星人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外星人在驾驶飞碟飞行于地球上空或者到地球上时,免不了发生事故,因而有些飞碟的残骸以及外星人的尸体,甚至是活外星人就落到了地球上。1950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回收了几具外星人尸体。这是人类首次有记载的发现外星人尸体的事件。这年年底,在该州的一个空军基地,曾降落了一个不明飞行物。两三辆吉普车迅速朝那个不

  • 三星堆文化为什么是中华文明的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放眼中华大地,最为独特的青铜文明恐怕非三星堆文明莫属。它符合罕见、奇特、令人匪夷所思的特点,而且其器物种类多自成规模。如果我们将中华文明称为一座宝库,那么三星堆文明就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那支最醒目的奇葩。凡是初次接触三星堆文物的人,一定会惊愕不已,脑洞大开。其中大部分文物,在中华文明中都是独特的,甚至

  • 火星是什么星体火星上面有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 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什么关系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三星堆文化与夏、商文化的关系而言,过去的认识由于建立在中国文明一元起源论的理论基础之上,所以多认为是夏文化或商文化的传播,或其分支。近年由于中国文明多元起源论和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学术界多在这种更加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古文化和古文明,对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也不例外。但具

  • 三星堆文化有哪些可以研究的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根据中外学术界关于文明时代的界定,城市、文字(符号)、金属器,是文明社会形成的三大物质文化要素,在三星堆文化中均可得到明确反映。古蜀国家形态、政治组织、政权结构、王权与神权的关系、社会分层等研究,对于认识古蜀文明的进化程度、文化进化的动力和社会运作机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