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丘比丘之谜:马丘比丘不为人知的故事

马丘比丘之谜:马丘比丘不为人知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4/1/24 5:21:23

马丘比丘是坐落在现代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一个高地上的城市。马丘比丘的意思就是“伟岸的高峰”,海拔八千英尺之高,它位于库斯科西北部四十三公里处,藏匿在一座山顶上,逃离了下游乌尔巴姆巴峡谷的视线。

自从1911年海勒姆·宾格哈姆发现了马丘比丘以后,这座古老的印加明遗址已被广泛的发掘研究。现代专家们认为马丘比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个宗教活动遗址的中心。它是由佩查叩堤,即“地球震撼者”国于公元1460~1470之间建造的。在佩查叩堤死后,马丘比丘成了他的继承人或者族人的财产,他们负责马丘比丘的维护、管理,时而对它进行一些新的改建。

马丘比丘由大约二百座建筑物构成,大部分用来居住,房子有茅草的屋顶和梯形的门,一般没有窗子。有些房子有两层高,上到第二层可能需要用梯子,既然在马丘比丘那样的海拔高度不可能有很多的树,那么可以推断梯子可能是用绳子做的。大约一千二百人居住在马丘比丘,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牧师。另外还有庙宇、仓库和其他公共设施。

人们认为这些建筑物是在专业的印加建筑师的监督之下设计和建造的。大部分的结构是由用青铜或石头工具切割而成的花岗岩建成的,花岗岩的表面用沙子磨的很光滑。尽管石块大小并不相同而且是多边形的,但是这些石块相互间却契合的很完美,而且不用灰泥辅助,有些石块甚至有三十个角。它们结合的很紧密,即使用最薄的刀刃也插不进去。

马丘比丘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建筑物和周围景观的融合。现有的石头结构用于各种建筑,岩石被雕刻出花样,水流穿过水塔和石头水渠,庙宇背靠着陡峭的悬崖。

在马丘比丘的中心有一片长形开阔地,考古学者们称其为神圣广场。专家们相信各种典礼仪式应是在这里举行的,也许这儿就是他们祭祀太阳神的地方。从神圣广场有一条阶梯道路上直通陡然裸露着岩石的地面,它是一个平台,站在上面可鸟瞰整个广场。这块神圣的岩石名为英提露埃塔那,其含意为“太阳的驿站”。奇怪的是,在古印加帝国各地都没有这种“太阳的驿站”。

它与遗址的建筑物和寺庙不尽相同,这一岩石地面不是用石块和砖头铺砌的,而是由这座山的基岩上立体雕凿而成的。据考古者们推测:印加的祭司们就是利用这一巨石作为当时的现象台,从对石头阴影的观测来标明季节和假日。“太阳驿站”也曾被用来作为6月夏至和12月冬至时举行特殊典礼式的地方。

印加人在马丘比丘种植一些像马铃薯和玉米这样的作物。为了尽可能的获得高产,他们使用先进的梯田和灌溉方法以减少侵蚀,增加可耕地的面积。但是,可能仍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剩农作物用于向印加首都库斯科输出。

除了印加统治者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马丘比丘的存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来之前,天花开始在印加蔓延。到1527年,有一半的人口死亡。政府开始溃败,帝国分离出来的部分又开始进行内战。所以,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来到印加时,马丘比丘已经完全被遗忘了。所以西班牙人没有在马丘比丘进行劫掠,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过它,在西班牙的编年史上,也没有提到过这个神圣的隐密的场所以及它在印加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马丘比丘成为了永远的秘密。看起来似乎印加文明四百年前已经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了。

就像科城突然被它的建设者们抛弃一样,马丘比丘这个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切都隐藏在神秘的云雾之中。宾格哈姆的意外发现使马丘比丘这座“消逝在云雾之中的城市”得以重见天日,并日渐展现出它不为人知的神秘光辉。

海勒姆·宾格哈姆还在那里发现了形状古怪的彩色石头,认为它们是用做记录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出现表明在印加人发明结绳文字之前他们就住在马丘比丘了。在秘鲁只在马丘比丘这个地方发现了这种石头。海勒姆·宾格哈姆相信马丘比丘即是第一代印加人也是最后一代印加人的家园,它甚至还可能是“安第斯山脉文明的摇篮”。

如今,马丘比丘以其独特的山顶建筑和世界上已知的最庞大帝国之一的遗迹而屹立于世上。站在这个远古文明的废墟上,我们会对包围着它的那些美景诧异不已,而且很容易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从修女和牧师中选出的代表正在执行他们的宗教仪式,他们祭祀太阳神、月亮神以及他们的侍女,维纳斯和普勒德斯。山脉中层叠的梯田和横跨整个城市的沟渠提醒着我们,聪明的印加人在建筑和农业上的造诣是如此非凡。

凝望马丘比丘无数的庙宇和祭祀地,我们相信宗教和精神世界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印加人民和自然相处和谐,而他们的周围环境明显是西班牙征服者所未知的,甚至也被库斯科附近的居民遗忘了。他们究竟去了哪里?他们是一个一个死亡,还是放弃了马丘比丘这个避难所?可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但是当你站在那里,站在那些废墟之间,你几乎可以设想他们所热爱的太阳神已经把他们聚集在他的臂上,并把他们带回天堂,让他们坐在他的旁边,以报答这些远古人类对他的热爱和服务,而这些显赫的文明遗迹成了马丘比丘人聪慧的诠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印加帝国消失之谜:安详的印加帝国消失的无影无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印加帝国文化发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虽然在高达四千公尺的高原中,但具有丰富的水量,有着先进的水利系统,阳光充足,农产丰盛,国家富饶。在这里,印加人胼手胝足,辛勤经营,以最进步的方法建筑了漂亮宏伟的宫殿,并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这是多么安详的一个部落。印加入信奉太阳教,接受太阳神统治帝国的说法

  • 苏美尔文明起源之谜:苏美尔文明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个古老的文明至少在公元前4000年就已经存在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支文明过去被称为巴比伦文明或者巴比伦——亚述文明。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它的创立者既不是巴比伦人,也不是亚述人,而是更早的苏美尔民族。所以我们也称两河流域的文明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这个民族大概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

  • 冈比西斯之谜:刚比西斯究竟有多暴躁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同于父亲居鲁士的神奇传说,波斯皇帝冈比西斯是以暴躁、疯狂而闻名于世,成为历史上少见的令人不堪忍受的一个国君。试想如果一个国君,本身性格暴烈,再加上患有癫痫病,那么对于他手下的臣民来说,该会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啊!不幸的是,历史给了冈比西斯这样一个折磨人的机会。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进攻马萨革泰人时作

  • 弥诺斯文明之谜:弥诺斯文明是什么弥诺斯文明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希腊爱琴海有个不显眼的桑托林岛,面积七十八平方公里。岛上有座桑托林火山,海拔五百八十四米。公元前十七世纪,桑托林火山南边一百三十公里有个克诺索斯王国,位于克里特岛城镇周围,这里曾经有个灿烂的弥诺斯文明,它为后来希腊大陆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可惜,公元前1470年前后桑托林火山的爆发,毁灭了克里特岛的

  • 伊甸园消失之谜:伊甸园究竟在哪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圣经》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用黏土创造了第一个人,据说是亚当。亚当在希伯来语中就是人或者男人的意思。上帝把气吹进了亚当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性的活人。上帝在亚当沉睡之时,从他身上取来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女人,这就是夏娃。然后,上帝又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座花园,它就是伊甸园,也叫乐园、天堂

  • 温州人是怎么创业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这个“万众创业”的年代里,人人都有创业的机会,有的人宁愿打工,也不愿意自己创业,但有一些地区的人却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打工,天生一副创业的性格,这些人大多都是温州人。温州人——事业做得非常成功的一个群体,生意遍布世界各地。在温州那个地方,山多地少,资源并不多,然而,靠海,就这一点给了温州人一个前所未

  • 温州人的性格和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全民皆商;有人说温州人是蝗虫,所到之处,房价飞涨,炒房团令百姓遭殃;也有人说温州人是勤奋一族,敢为天下先,创新自强;还有人说温州人是夜郎之辈,知识缺乏,文化落后,十足的暴发户形象。人们对温州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极具分歧....温州是一个只有11700平方公里的

  • 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温州铭刻下万代沧桑、蕴育着千载风华的大山大川和海浪波涛,铸就了我的灵性,使我的激情和精神如滚滚江水,奔涌不息。温州地处沿海,历史上属于荒僻之地,人烟稀少。三国时期和南宋时期的战乱,导致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逃亡南迁,他们历经周折迁徙到温州一带。移民居无定所的动荡生活,自然形成了无拘无束、独立思考、敢冒风

  • 温州人的生意经口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善用别人的资源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塔木德》箴言温州人的成功大都是使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塔木德》箴言提到:对于财富运用的观念,我很欣赏现在流行的“托付观”,它认为人生如过客,你一生中拥有的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你个人,而是被交托到你手中。著名经济学家于

  • 温州人为什么被称为东方犹太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温州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地方。其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前,交通不畅(三面环水、背靠大山),若想走出去只有水路一条(温州方言中“水”“死”同音,在文革末期温州老百姓戏称温州只有死〈水〉路一条)。恶劣的自然环境,逼着温州人只能走出去寻找生路。温州人的成功毫无疑问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