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达岭长城的历史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好玩吗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好玩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44 更新时间:2024/1/21 22:19:00

北京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长城的标志地块。那么八达岭长城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呢?八达岭长城好不好玩有哪些景点呢?跟着小编起来了解下吧。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

八达岭景区是全国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八达岭长城地理位置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经度115°59′52''-115°59′31''E,纬度40°21′9''N-40°21′15''N。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

八达岭长城建造时间

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前后共建墩台1316座。

八达岭长城典型地表现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极其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视野所及,不见尽头。依山势向两侧展开的长城雄峙危崖,陡壁悬崖上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确切的概括了八达岭位置的军事重要性。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

古代修建

据《史记》记载和文物工作者普查,都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明朝重筑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开发利用

1953年修复关城和部分城墙后,辟为游览区。经多次整修,可供游览地段达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敌台16座。

1961年3月“万里长城——八达岭”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八达岭作为北京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

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1年8月,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1991年12月,在珠海举行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活动揭晓命名大会上(全国候选景点94个,回收有效选票48万张),八达岭因其景点著名,以37万张的绝对多票数,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

1995年八达岭长城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2000~2009年,共有500余名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执政党领袖登上过八达岭长城。

2007年5月8日,八达岭长城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候风地动仪简介候风地动仪原理候风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候风地动仪简介:候风地动仪原理是什么?候风地动仪是什么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候风地动仪简介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由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张衡的这一发明。候风地动仪用精铜制作而成,员径八尺,汉八尺约合当今之一米八-

  • 历史上的今天2月22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2月22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2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2天(闰年则还有313天)。一、历史上的今天2月22日重大事件1262年——原本依附于忽必烈的汉人军阀李璮起兵反蒙。1495年——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并加冕自己为当地国王。1799年——中

  • 历史上的今天2月15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2月15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2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19天(闰年则还有320天)。一、历史上的今天2月15日重大事件557年——宇文觉建立北周。1682年——明朝思想家顾炎武逝世。1764年——美国城市圣路易斯建立。1898年——美西战争爆

  • 历史上的今天3月3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3月3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3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2天(闰年第6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3天。全国爱耳日 女儿节(日本),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一、历史上的今天3月3日重大事件581年——杨坚代周自立,隋朝建立。636年——唐朝五部史书(《梁书》、《陈书》、《北齐书

  • 历史上的今天2月24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2月24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2月24日是公历年中的第55天,距一年的结束还有310天(闰年则还有311天)。一、历史上的今天2月24日重大事件30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发布首个逼害基督徒的法令。947年——耶律德光在开封建国,改契丹为辽国。1525年——帕维亚会

  • 历史上的今天2月14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2月14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七九第一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一、历史上的今天2月14日重大事件1859年——美国合并俄勒冈州。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获得电话的专利。

  • 历史上的今天3月2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3月2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3月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61天(闰年第6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4天。一、历史上的今天3月2日重大事件641年——文成公主入藏。1836年——得克萨斯革命,得克萨斯宣布脱离墨西哥独立,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成为俄罗

  •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中国最著名的五大西汉古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2019年3月4日消息,去年9月,洛阳纱厂西路发掘一座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其中一个青铜壶内盛有约3500毫升的液体,现在瓶中的“仙药”的成分也被检测出来了,确定为矾石水,即硝石和明矾石的水溶液。据报道,之前关于青铜壶内盛有的3500毫升的液体有很多猜测,很多人都认为是“美酒”。考古专家

  • 历史上的今天3月5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3月5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3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4天(闰年第6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1天。一、历史上的今天3月5日重大事件363年——罗马帝国皇帝尤里安率军九万人自安条克出发征讨萨珊波斯。1824年——英国以缅甸威胁英属印度的安全为借口正式对缅甸宣战,第一次

  • 历史上的今天2月26日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2月26日发生的事件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2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8天(闰年则还有309天)。一、历史上的今天2月26日重大事件1、历史上的今天2月26日中国重大事件1841年——民族英雄关天培率部在虎门与英国侵略者激战时壮烈牺牲。1913年——中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