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香妃不为人知的秘密:还原历史的真相!

盘点香妃不为人知的秘密:还原历史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1/15 20:18:43

根据档案记载,香妃是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进宫的,当时已27岁。那个时代,女子一般都在十几岁就出嫁。清帝挑选秀女,13岁的女孩子就可参选。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孝庄文皇后13岁就与皇太极成了婚。孝康章皇后15岁就生育了康熙帝。香妃入宫时已经27岁,有人据此推测她很可能已经结过婚,而且婚史不会很短。

如果香妃入宫前结过婚,那她以前的丈夫是谁?这次入宫,是因丈夫死了还是离婚了?如果是离婚,离婚的原因是什么?以前是什么时候结的婚?我们都无从得知。香妃也有可能在入宫前没有结过婚。那个年代虽然盛行早婚,但个别晚婚的也不是没有。当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妹,丰姿绰约,聪慧柔顺,是有名的美貌佳人。也正因为她的美丽聪慧以及政治上的原因,到33岁才出嫁,成了着名的“老女”。

香妃久负美名,远近闻知,她难道就不会是第二个“老女”吗?在民间,也有一些有地位、有财富的美貌女子,依恃自己的财、貌,高不成,低不就,总不能找到遂心如意的郎君,直到妙龄花季已过,耽误了婚期。香妃会不会也属于这种情况呢?这个谜团恐怕真的难以解开了。

宝月楼就是今天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的南门,现名叫新华门。原来此楼不临街,南面有一道墙相隔。民国初年,袁世凯将中南海辟为总统府,把宝月楼更名为新华门,将南墙拆掉,露出宝月楼。从此以后,宝月楼即新华门就成了中南海的南门。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宝月楼是乾隆帝为了取悦香妃盖的。清史大师孟森先生也持这一观点,他说:“高宗不以置之后宫,特营西苑中一楼,以为藏娇之所。后并于所居之地,筑回教礼拜堂,并使内附之回民居其旁,屋舍皆用回风,以悦妃意,其承宠可想。”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宝月楼之建与香妃无关。他们的依据有两条,一是乾隆帝在《宝月楼记》中说:

“顾液池南岸逼近皇城,长以二百丈计,阔以四丈计,地既狭,前朝未置宫室,每临台南望,嫌其直长鲜屏蔽,则命奉宸,既景既相,约之椓椓。鸠工戊寅之春,落成是岁之秋。”

乾隆帝讲得很清楚,所以建宝月楼是因为中南海南墙“直长鲜屏蔽”。建宝月楼可起到屏障作用。戊寅年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宝月楼于这一年春天动工兴建,当年秋天完工。

二是《御制题宝月楼诗》中有“南岸嫌长因构楼,楼临直北望瀛洲”的诗句。在诗注中乾隆帝进一步讲了建宝月楼的用意:“瀛台皆前明所建,惟南岸向无殿宇,故为楼以配之。”由此可知,建宝月楼完全是出于遮挡、配景的需要。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建宝月楼时,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正在嚣张之时,清军正全力以赴平叛,胜败难卜。而香妃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入宫的,所以也就不会是为了取悦香妃而建宝月楼。

清朝棺制,无论是皇帝、皇后,还是妃嫔,其棺木皆为内外两重,内为棺,外为椁。其区别只是木质、尺寸、颜色、纹饰、漆饰遍数的差别。有关人员清理香妃地宫时,竟发现香妃的棺木只有外椁,而无内棺。会不会是盗墓贼将内棺盗走了?在已清理的所有地宫中,还没有发现内棺被盗的先例。盗墓贼一般只盗随葬珍宝。内棺是木质,其价值远不如随葬珍宝高。

人们曾遍查地宫,没有发现内棺的残破碎片及可疑形迹,只发现外椁的一侧被砍透了一个长175厘米、宽60厘米的洞,其他部位基本完整。要从这个洞中取走内棺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外椁拆散,或将外椁盖完全揭开,才能将内棺取出。而香妃的外椁既没有被拆散,也没有被打开过。这一切都表明,香妃入殓时,根本就没用内棺。

为什么不用内棺?这可能与香妃信奉伊斯兰教有关。乾隆帝为了民族的团结,一向尊重香妃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也有可能香妃在临终前向皇帝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于是乾隆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表面上仍按照大清皇家的传统形式使用外椁,但不用内棺,既维护了皇家的脸面和尊严,又尊重了香妃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满足了爱妃的要求,可谓两全其美。但到底香妃为什么只用椁,不用棺,还有待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考证,也有待于文字档案的证实。

关于香妃的死亡,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皇太后赐死,另一种是自然病死。前一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展出的所谓香妃戎装像下写的文字说明: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即今之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武英殿浴德堂浴室穹隆顶,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

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眷,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皇太后即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而香妃(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比皇太后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后赐死的。

香妃究竟是怎么死的,至今仍然是个待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什么是5G网络?中国运营商什么时候推行5G网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编了解到,下半年工信部将加快部署5G和全光网络。不论在5G技术研发实验方面还是进行创新方面,我国的布局一度加快,争分多秒,许多龙头企业在数字经济核心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进展。什么是5G呢?5G就是下一代的无线通信网络,可以让用户终端始终处于联网状态,它在28千兆赫GHz的波段下理

  • 寒山寺的诗碑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有寺就有碑,对张继这首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枫桥夜泊》,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挥笔泼墨、刻石纪念。那么从古至今,为《枫桥夜泊》树碑立传的诗碑有多少呢?千百年来,寒山寺几经战火,中华民族也历经磨难,这些诗碑的结果又如何呢?寒山寺有唐朝张继的诗碑一共六块。诗碑始于北宋翰林学士、珣国公王珪,该碑记录于《吴

  • 传说中的焚经事件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献和传说中记载的焚经事件到底是真是假呢?有人认为,这件事情是很有可能的,相传佛祖圆寂时指明五台山是佛门圣地,佛教传入中国,得到皇帝支持,立足之后就向外发展,发展的首选就是五台山,双方斗争的焦点就是围绕在五台山建寺庙还是建道观。一些人分析认为,佛要普度众生就一定要有一个地盘,才能争取到众生,进入到众

  • 潭柘寺十景指哪十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潭柘寺又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年四季,景色秀丽,风景迷人,人们归纳为潭柘十景,依次是:平原红叶、九龙戏珠、千峰拱翠、万壑堆云、殿阁南薰、御亭流杯、雄峰捧日、层峦架月、锦屏雪浪、飞泉夜雨。潭柘寺十景:平原红叶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潭柘寺最美的季节,古刹所处的平原村,山上长满了柿子、红果、山

  • 寒山寺唐钟怎么来的现在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张继诗中的“唐钟”是怎么来的呢?如今还在不在呢?中国是一个铸造大国,从夏商周时期就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春秋时期,铸造业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铸钟造鼎更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据说,中国铸钟,铜占六分之五,锡占六分之一,十分讲究金属配方,寒山寺的古钟即属此例。它振动

  • 关于白马寺齐云塔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白马寺山门东的齐云塔院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建筑,塔是何时所建,建塔的起因是什么呢?据史载,齐云塔创建于69年。东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游玩,在会见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时,迦什摩腾问:“寺东南是个什么建筑﹖”汉明帝说:“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丘,有一丈多高,人们发现后将它铲平,但接着它又长出来,

  • 相国寺在哪里相国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天宝元年(555年)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712年,唐睿宗李旦为其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御书了“大相国寺”的匾额。唐、宋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向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就有反映宋时相国寺盛景的

  • 万年寺佛教圣人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峨眉山之所以成为佛教圣地,原因在于这里有一座万年寺。万年寺创建于晋,最初名叫普贤寺,唐时改名为白水寺,宋时又称作白水普贤寺。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七月重新修建的白水普贤寺竣工,竣工这天正好碰到明神宗母亲七十圣诞,为了给太后祝寿,明神宗立即将白水普贤寺改名为“圣寿万年寺”,此后虽然多次被毁又多

  • 中国第一座佛像是什么佛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白马寺的伽蓝殿里,可能会看到一尊奇特的佛像,因为他很像中国人熟悉的关公,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知道,中国寺庙里都摆满了佛像,但大多是从印度进口的佛,在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佛。在《西游记》里我们看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后,唐僧被封为功德无量佛,孙悟空成了战斗功胜佛,最没有出

  • 九华山为什么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了解九华山为什么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地藏菩萨是怎么来的。佛教认为,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弥勒佛未出世以前,是地藏菩萨继承释迦牟尼佛的志愿普度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地藏菩萨为什么叫地藏?佛学认为,“地”就是土地,一切万物都在大地上面生长,地藏菩萨有非常广大的慈悲心,一切众生都靠他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