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极洲有哪些动物

南极洲有哪些动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03 更新时间:2024/3/13 14:27:48

南极洲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种。截止到2009年共发南极动物现约150种,主要动物有企鹅、海豹、海狗、磷虾、鲸、鸟类和一些昆虫。

企鹅

企鹅是南极大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视为南极的象征。

南极是地球尽头都是冰冻大陆,由于气候极端恶劣,只有最耐寒的动植物能在那儿生存,其中以帝企鹅最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居住在横贯南极的山脉,罗斯海、罗斯冰棚的交接处,那里是饱受寒风摧残的科兹岬。在短暂的夏季,野生动物群集科兹岬,海鸟在海中饱餐之后,聚集在解冻的大地孵卵。体型较小的阿德利企鹅在夏季来到此地,它们好像总是吃不饱。

等到夏季结束,阿德利企鹅因饱食鱼、乌贼等,小而结实的身体愈加丰满。秋天来临,大地覆盖上厚厚的冰雪,帝企鹅开始最特殊的生物行为——停止进食,它们浑圆的躯体,脚、鳍和头都是为储存热量而形成的。

帝企鹅是体型最大的企鹅,身长可超过1m,体重达40kg。帝企鹅是海底猎食高手,能潜入450多米深的水中,并在水里闭气45分钟。

海豹

南极海豹生活在南极冰源。

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海豹有一层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海豹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前肢短于后肢。海豹的前脚较后脚为短,覆有毛的鳍脚皆有指甲,指甲为5趾。

耳朵变得极小或退化成只剩下两个洞,游泳时可自由开闭。游泳时大都靠后脚,但后脚不能前弯曲,脚跟已退化与海狮及海狗等相异,不能行走,所以当它在陆地上活动时,总是拖著累赘的后肢,将身体弯曲爬行,并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痕迹。海狮、海象是海豹的近亲,它们有耳壳,后肢能转向前方来支持身体。

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善潜水,一般可潜100米左右,南极海域中的威德尔海豹则能潜到600多米深,持续43分钟。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kg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kg鱼。

南极鳕鱼

南极鳕鱼学名小鳞犬牙南极鱼(Patagonian toothfish),亦称"犬牙鱼"、"美露鳕"。

小鳞犬牙南极鱼为海洋洄游性鱼类,主要生活在南极附近70-1500米的海水中,最深可达3850米,科学家甚至在南纬82°的罗斯冰架下面的水域中发现了小鳞犬牙南极鱼。在体长12-15厘米时, 幼鱼在150-400米深度生活栖息,成鱼则洄游到深度大于1000米的较深的栖息地,以鱼虾等甲壳类为食。小鳞犬牙南极鱼体长一般在70厘米左右,体重一般不会超过10千克,体形较粗、较胖,表皮是一种自然的带有黑褐色斑点的银灰色。

在南极鳕鱼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成分-糖肌,以它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学物 质可以帮助鳕鱼面对寒。科学家把这种东 西叫做抗冻蛋白质,还用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它:这种抗冻蛋白在鳕鱼的身体里起的作用就和汽车的防冻剂在汽车上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主要集中于南冰洋,绝大多数生活在50米以浅的表层。它们围绕着极地分布,最高密度是在大西洋区域。

南极磷虾长成达6厘米长,2克重。它的胸甲部份与甲壳相连。由于在甲壳两侧的胸甲短小,南极磷虾的鳃是肉眼可见的。它的足并非形成颚足,与其他的十足目有所不同。南极磷虾有生物萤光器官,可以产生光。这些器官分布在南极磷虾的不同部位:一对在眼柱、另一对在第二至第七胸足的位置,及一个在腹片。这些发光器官能每隔2~3秒发出黄绿色的光。

这些器官是高度发达,可以与电筒相比较:在器官的后面有一个凹反射体及在前方有一个晶体负责引导产生的光线,而整个器官可以用肌肉来旋转。这些光的功能仍是未知,有些假说指这些光是遮掩南极磷虾的影,在捕猎者前“隐形”。另一些猜测指这些光是对交配或夜间聚集有重要作用。南极磷虾的生物萤光器官包含了几种萤光物质。主要成份的最大萤光激发光及发射光分别可达355纳米及510纳米。

南极巨虫

南极巨虫属于纽形动物类(Nemertine worms),又叫鞋带或者丝带虫,属于纽形动物门。

一些种类属食腐动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贪婪的掠食动物,它们利用从口腔射出的长长的鼻状物捕食。根据种类不同,它们的鼻状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体。在南极,这种海虫经常以蚌和甲壳动物为食。地球日益变暖,不确定它能否在常温的海水中生存,它们的鼻状物可能有毒,对人类可能有害,但是如果合理运用谁敢说,它可能存在的的毒液,不能造福人类,而且这类古老的神秘生物,对生物研究,以及生命起源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南极贼鸥

贼鸥多在海岛上空飞翔,一般不到海面上活动,有时为追捕食物也会飞到离岸不远的上空与猎物周旋。

贼鸥的飞行能力很强,其展翼翱翔的姿势剽悍暴烈,勇猛无比,否则,贼鸥又能以在环境条件极差的南极生存。南极贼鸥的“贼性”从小已见端倪。它们通常会一次诞下两只蛋,先孵出的占有绝对优势。它们从不会孔融让梨,先孵出的除总是先夺去父母带来的食物外,间中甚至会发生骨肉相残的事件。年幼的有时又会给赶出鸟巢,不幸遇上另一对父母便会立即受到猎杀。由于鸟巢常筑在企鹅鸟巢附近,雏鸟的另一个威胁是误给企鹅踩死。南极贼鸥是捕猎者,猎物主要包括鱼和磷虾,但也不放过其他机会。

南极鲸

鲸是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虽然是庞然大物,但并不是都吃鱼类,除少数齿鲸外,其他鲸却连小鱼也不吃,而主要以磷虾为食。除少数鲸性情凶猛,有伤人行为之外,多数鲸性情比较温和。云集到南大洋的鲸有12种之多,它们可分两大类:一类属须鲸类,较大的有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脊鲸、巨臂鲸、露脊鲸等;另一类属齿鲸类,较大的有抹香鲸,逆戟鲸等。其中最大的有蓝鲸、鳍鲸、抹香鲸。蓝鲸体长30米,体重一般150吨,最大的达190多吨,现有20万头;其次是鳍鲸,体长25米,体重一般50吨左右,现有8万头;抹香鲸体长18~25米,体重一般20~25吨,最大的达60多吨,现有43万头。

以上是南极最为独特的一些动物,目前,就南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采取很多措施来保护这片洁净之土,包括南极条约,等等,但问题还是时有发生。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为此负责,保护南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滁州自然人文景观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滁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全市设2个区、管辖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133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3万人。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滁州吴

  • 可可西里为什么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可西里为什么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它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涵盖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的高海拔中低山、丘陵和湖盆平原区。白雪皑皑的雪山、一望无尽的戈壁、跌宕起伏的丘陵、蓝天白云下奔跑着成群的藏羚羊……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画。但这里平均海拔53

  • 张献忠的传奇故事介绍:张献忠藏银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献忠在四川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藏银之谜便是发生在张献忠身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藏银?张献忠真的在四川留下了宝藏吗?宝藏在何处呢?崇祯九年,张献忠率军转战鄂皖等地,但连遭失利,退走湖广一带山区。为保存实力,十一年接受明廷招抚。次年,再度起兵,威名大震。明廷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但被张

  •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70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不仅附近居民惊恐万状,而且还涉及到其它国家。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

  • 在波江星座发现的“宇宙墙”是什么?宇宙墙深入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宇宙向来被认为是无边无际,没有尽头的。但是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前人类没有看见的宇宙结构被当今的天文物理学家所发现。这里指的就是距离地球100亿光年的Eridanus constellation(波江星座),在那里天文学家刚刚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宇宙墙,这堵墙足足横跨了35亿光年!《新科学家》

  • 人在沙漠里为什么会迷路走直线也走不出沙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球是人类生存了数百万年的家园,可是地球的陆地只占全球面积的29%,这其中还有三分之一是沙漠,而且沙漠化还在继续,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南北极的融化,海洋面积也会逐步增加,因此未来可供人类居住的陆地面积会越来越少。沙漠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它对于人类来说是死亡之区,是禁区,每年都有很多人去沙漠中旅行

  • 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泉水为什么喷喷停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搭各加地区考察的我国科学工作者,有一段描述当地喷泉喷发时动人情景的报道:“……我们遇到一次令人难忘的特大喷发:在一系列短促的喷发和停歇之后,随着一阵撼人的巨大吼声,高温气、水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直径两米以上的气、水柱,高度竟达20米左右,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捣蓝天,景

  • 津巴布韦国名的来历跟大津巴布韦遗址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非洲大陆南端的津巴布韦共和国以盛产祖母绿而闻名,然而最使津巴布韦人民骄傲的还不是富饶的物产,而是他们国名的由来——大津巴布韦遗址。在津巴布韦东南部的马旬戈市东南约27公里的丘陵地带,沿着山谷向下延伸,茂密的丛林包围着一大片石头建筑群,这是举世闻名的大津巴布韦遗址。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规模最大、保存

  • 70年代红海扩张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78年11月14日,北美的阿尔杜卡巴火山突然喷发,浓烟滚滚,溢出了大量熔岩。一个星期以后,人们经过测量发现,遥遥相对的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增加了1米,也就是说,红海在7天中又扩大了1米。红海是个奇特的海。它不仅在缓慢地扩张着,而且有几处水温特别高,达50多摄氏度;红海海底又蕴藏着特别丰

  • 细沙地为什么能吞没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电影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毛骨悚然的场景:旅行者不幸陷入流沙中,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没有抓住附近的树枝或同伴扔来的绳索,整个人眨眼间便被流沙吞没得无影无踪。国内导演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但英国科学周刊《自然》载文称,近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范德尔瓦?赛曼研究院的科学家通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