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曹操手下司马懿的故事

三国曹操手下司马懿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3/12/29 11:41:13

三国曹操手下司马懿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马懿的故事

司马懿家族显赫,聪明博学,在年轻时就已经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扬,说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不是寻常之人。在曹操担任丞相后,被强制征辟为文学掾,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也就此开了司马懿富有传奇性故事的一生。

司马懿雕像

司马懿在曹操成为丞相时担任官职,一路从文学掾做到丞相军司马再到骠骑将军,再至太尉,官职不断上升,也从最开始的只被曹操所信任到后来被曹丕,曹睿曹爽等几任君主所依赖,信任并且数次担任辅政臣。司马懿的官场经历相比其他同时代的大臣显然要更加顺利,更加轻松的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的故事就其官场来说要更为平淡一切,不是那么的富有传奇色彩。

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和能够被数任皇帝所一直倚重,除了他在朝务上可以帮助皇帝排忧解难外,在军事上司马懿也数次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其不论是政务还是军事上都有卓越的天赋,才使得他能够一路晋升如此顺利并且一直担任辅政大臣。而在其军事上最为有名的几个事件有斩杀张霸,征战公孙渊,破襄平,擒斩孟达和与诸葛孔明对战等。其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与诸葛孔明的对战。司马懿军事的赫赫战绩也为其略显平淡的官场故事增添一丝传奇性。

司马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后辅佐几位皇帝,在获得皇帝信赖的同时也如同往常的历史一样最终起了谋逆之心。在西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党羽三族。73岁时,司马懿病逝于洛阳。司马懿的故事也就随之终结。

贾诩和司马懿

贾诩和司马懿同为三国时期有名的谋臣,那个战争四起和群雄竞逐的年代,贾诩和司马懿虽都名声远播,却各有心思。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贾诩和司马懿。

图为贾诩的画像

贾诩出生于147年,享年77岁。他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曾经几次换主,是三国著名的谋士。他终其一生也只站在谋士的位子上,这与很多因素有关。一是他只想安稳地生存下去,并不希望自己的锋芒太露。这可以从他一生都战战兢兢、谨言慎行中可以看出。他管教子女也是让他们安分守已、做份内的事情。司马懿管教子女则是让他们要有大志,目光要长远,颇有大家之风。这与司马懿的家族背景有关,司马懿是河内世家、名门望族之后,他有这种作风是他天生的贵族思想在驱使。而贾诩出生寒门、一无所有,他能坐到曹魏大司马的位子全凭自己的智谋。他可能早就看出司马懿的野心,只是势单力薄、又没有背景,就选择装傻充愣。再看他们根本就不是同一辈的人,以贾诩的洞察力,他不可能看不出司马懿的野心和想法。

司马懿家族从曾祖父开始就一直是名门望族,他父亲也官至京兆尹。司马懿和他的七个兄弟被称为“司马八达”。司马懿虽然生在乱世,却有忧国忧民之心。我想他的思想可能与他的出生有关,如果贾诩也有他的出生这么高贵的话,也绝不会甘于平凡。

贾诩的子女都与平凡人家之间嫁娶,不像司马懿的子女个个为王为侯。司马懿肯定是有野心的,只是时间没有到而已。对于他们两个人,只能说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他们的出生上。

郭嘉和司马懿谁厉害

如果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当世奇才的话,这个人非郭嘉莫属。那么郭嘉和司马懿谁厉害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郭嘉和司马懿。

图为倪大红版司马懿剧照

郭嘉,出生于170年,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后来转投曹操,并屡献奇策。天妒英才,死时才38岁。曹操对他有很高的评价,称他为奇佐,史书记载他为当世奇才。这是一个心怀天下且想立功勋的人,他从小就有远见,看到天下大乱,就想一展抱负。他开始投奔袁绍,但是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接触,发现袁绍并不能和他心灵相通。后来他的好友将他推荐给曹操,两人互相交流指环,便认定曹操是他要找的正主,而曹操也认定他能帮助自己成就大业。两人惺惺相惜,也证明彼此的选择是正确的。

相比之下,司马懿刚开始并没有投靠曹操之心。他与曹操之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无论他做的多么好、表现的多么衷心,曹操始终不相信他。事实证明曹操识人是非常准确的,唯一遗憾的就是曹没有料到自己的子孙都短命,白白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世人对此的评判也褒贬不一。司马懿有勇有谋还能隐忍,在曹操死后才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虽然曹氏一直忌讳司马懿,但却都离不开他的辅佐。证明司马懿的才能和威望是非常高的。

如果郭嘉长寿的话,司马懿就没有机会。郭嘉死了,司马懿该乐了,只能说司马懿有这命。

司马懿之志

司马懿一生政绩不错,不过他的志向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司马懿一开始就是有野心的,他不愿意屈居人下。第一次曹操去找他,他装病不去。其实他是嫌弃曹操找他做的事,那时候汉朝气数已尽,曹操名义上还在为汉朝做事,司马懿当然看不上这点小恩小惠,不过也不能得罪曹操,知道直接拒绝不行,就装病。

司马懿剧照

两边不得罪,这才叫活得自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很聪明,很会权衡利弊。在他心中自己不是小人物,你曹操现在还是给汉朝打工的,我再给曹操你打工就更没意思了。后来曹操来硬的,他也没办法,只能去跟着他混,不过他跟着的也算是个正主。他深得曹操的儿子信任,一步步的靠近曹魏王朝,直到自己变成辅政大臣,诛杀曹爽,从此这魏国,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终于站在了这样一个位置,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志向,在那个乱世里,他想要的大约是一统天下,不过他把路铺好,让自己的儿孙去完成了,他是功成身退。

从曹操一开始看到他,就觉得司马懿非池中之物,让自己儿子小心点,司马懿聪明就聪明在他把太子哄好了,曹操也没办法,不过他一直深深隐藏自己的野心,在曹操眼皮底下低调,勤恳的做事。我想他也是操心天下的,毕竟他在魏国也做了很多为百姓好的措施。我想司马懿的理想大约是,终其一身辅佐一国,最终平定天下。

司马懿的老师

关于司马懿的老师,比较明确的一个说法是胡昭,字孔明,著名的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这个人是完全不愿意当官的,袁绍让他做官他推辞了,曹操又去找他,不过他比司马懿好一点在于,他没装病,他是去了,但是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曹操,居然就放他回家种地去了,而且邻里关系还特别和谐。

漫画版胡昭

他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他是贤能之人,有名到什么程度呢?人家无论是朝廷的,还是造反的都不去动他,都很关照这位隐士。胡昭就属于那种深山高人,并且还妇孺皆知。朝廷终究还是坐不住,召他去做官,这一次又天随人愿了,他没过两年就去世了,自然也就不用去做官。

他跟司马懿比较明显的一次接触就是司马懿身陷危险之中的时候,他去救了他,据说当时绑架司马懿的人叫周生,不肯放人,结果胡昭居然哭,史书记载是哭着哭着就感动人家了。由此可见,这位胡昭,的确是位高人,曹操也能被他说服放他归隐山林,绑匪也能被他说服放人。此人情商应该是非常高的,另外他的字也写的很好,擅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通过胡昭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淡泊名利,很有才华却不高傲。司马懿大约就是在那时候跟着胡昭学了一点东西,毕竟那时候司马懿还很年轻,胡昭应该或多或少言传身教,给了司马懿一些影响。

标签: 手下

更多文章

  • 曹操手下奇葩文人:钟繇为学书法竟然去偷盗古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奇葩

    曹操手下奇葩文人:钟繇为学书法竟然去偷盗古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说起钟繇这个名字可能熟悉他的人不如武圣关羽、智圣诸葛亮、以及医圣华佗等人多,但如果除去演义的故事,钟繇可是个真实存在的书圣。书法上所说的钟、王碑帖里的钟就是他,王就是王羲之。后世有王羲之学自卫夫人,卫夫

  • 三国中有哪些的谋划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中

    三国中有哪些的谋划高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成功是从谋划开始的。每一件让人激动的大事背后都有一场精心的预谋。很多时候,我们看别人的成功好像吃巧克力一样轻松,可我们却没想到这个成功的背后是如何的艰辛。早年织席贩履,寄人篱下,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早年因热血沸腾刺杀,被下海捕文书,即今天的全球通缉

  • 揭秘:三国东吴霸主孙权之妻女红杏出墙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吴

    揭秘:三国东吴霸主孙权之妻女红杏出墙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182~252年)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又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

  • 刘禅为什么选择投降?蜀汉是否还有抵抗的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蜀汉

    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灭诸葛瞻统帅的西蜀主力后,西蜀小朝廷万般惶恐中,开始讨论政权以及皇帝刘禅的前途。有人提出:“蜀与吴结盟,应该东下投奔孙吴。”有人则说:“西蜀南中七郡地势险绝,容易自守,应该迁都到南方去。”然而更多群臣知大势已去,六

  • 关于刘备的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的成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刘备的成语1、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是指中国三国时期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

  • 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是被曹

    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的吗?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怎么死的?荀彧为何要自杀?是被曹操逼得吗?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 诸葛亮因为什么原因 真活活气死了吴国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国

    诸葛亮因为什么原因真活活气死了吴国周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何周瑜的恩恩怨怨:同样是风雅儒将,周瑜娶了个俊媳妇,诸葛亮却娶了个丑婆娘。这让诸葛亮心里很不平衡,也很不舒服。论相貌和才气,咱哪一点不如周瑜,凭什么非要让我受此委屈。早就听说江南“二乔”国色天香,倾城之貌,无奈地位悬殊,天各一方

  • 《三国志》中究竟记载了哪些复姓氏的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复姓

    《三国志》中究竟记载了哪些复姓氏的人物?都有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部三国史多是一些大姓的人物搅个天翻地覆,诸如刘、张、袁、陈、陆、曹、孙等姓氏。不过在《三国志》之中仍不乏一些罕见的姓氏,今天在这里,笔者为诸位介绍《三国志》中究竟记载了哪些复姓氏的人物。公孙氏,按《路史》载:神农同母弟勖,

  • 解密:曹操为何想杀手下一生正气的组织部长毛d?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组织部

    解密:曹操为何想杀手下一生正气的组织部长毛d?,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是曹操的组织部长,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却因一句话曹操想杀他曹操说他:“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陈寿评他:“毛d清公素履。”他就是陈留平丘人(今河南封丘)毛d,早年做过县吏。后想投

  • 刘备借荆州背后有何难言之隐?刘备为何要借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荆州

    刘备借荆州背后有何难言之隐?刘备为何要借荆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民间有句话叫做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荆州牧本来是刘表,曹操南征后,刘表继位的儿子刘琮率领全州投降了曹操。曹操意图继续南下,乘胜利之势夺取江东,结果却遭到了孙权、刘备的联合抵挡,最终因为赤壁战船被烧,士兵染上瘟疫不得不退回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