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天人感应”力量无穷

第四节 “天人感应”力量无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34 更新时间:2024/1/13 12:29:25

第四节“天人感应”力量无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使得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汉王朝地位的合法,将为自己的威望添加砝码。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有实力进行对外战争,才能,才能实现汉帝国几十年来的未来梦想。但可悲的是,儒生从此变得骄横跋扈,甚至目中无人。本来,汉武帝不注重儒生的思想状况,更不希望他们能通过自身发展其势力。因此,汉武帝在自身思想作风上总是保持多面派,目的就是控制儒生势力的过分膨胀。

>

>尽管如此,现实中的地位已无人取代,跟以为儒生只是一群无能之辈的汉武帝,却看到儒生渐渐成为利用其自身思想施展政治抱负和政治集团。“天人感应”学说地位的确立,使得儒生彻底掌握了最高政治裁判权,即当国家出现危机,或天灾人祸时,儒生大肆地利用其自身学说向皇帝和政府提出质询,并深刻影响时事政治。这一点,汉武帝早有察觉,但儒生的地位已无人撼动,除非废除“天人感应”学说。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命运往往掌握在儒生手中。他们能左右天命意识,也能左右天下人的未来命运。

>

>正是因为有这种对政治的特殊解释和批评权,儒生感到自身已绝对安全。因此,他们常常对峙皇帝和政治指指点点,要求这,要求那。正因为此,汉武帝中晚年时不再单纯地采用“儒家政治”,而是“霸王道杂之”的多面政治思想,其目的就是打压儒生势力,让皇权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绝对权威的地位上。

>

>汉武帝是有手段的政治家,但他百年之后,却将“儒生特权”的问题交给了他的后人。显然,他的后人不如其手段,在与儒生的较量中,屡屡败北。这就导致了汉王朝处于一种极度危险的境地。根据儒家思想中的“天人感应”理论,上天不垂爱某位皇帝时,儒生就又权利站出来指责他,并提出“顺应天理”的解决方案。

>

>公元前87年,经过长年征战,疆土成倍扩张的汉王朝迎来一个举国阵痛的消息——汉武帝驾崩。是时,汉帝国已外强中干,内部问题越来越多。儒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动摇,很可能会提出新的国家合法性问题。但新登记的皇帝汉昭帝却始终未觉察到。而事实却在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正月,泰山之间突然树起一块巨石;长安上林苑中一颗枯死柳树突然逢春重生,竟长出新芽来。符节令眭弘董仲舒的学生,亲自考察之后,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皇帝和人间,于是就跑到昭帝面前解释,称巨石和柳树都是民间的代表,今它们都能重树新生,是大汉江山的灾难,民间必有匹夫成为天子。昭帝既为明君,当搜罗天下英才,发布告示,将江山让与有才有德之君,这才是顺天而行,贤明之君。眭弘的上书没多久,即被汉朝廷论为“大逆不道”,并处以死刑。

>

>眭弘的这一上书,让人看到,“天人感应”学说只是一个统治者的悖论,一旦天下出现不和谐因素,它一样能攻击统治者。一般人看来,这是情理的变化,但就政治家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思想错误。眭弘的观点当然是大逆不道。但“天人感应”理论已被汉武帝培养起来,根深蒂固,是汉王朝的国基。在这种情况下,汉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时,眭弘这样的理论家当然会利用这一思想,将所谓的天理发扬光大。因此,继眭弘之后,带有强烈“反汉”色彩的“天人感应”理论层出不穷,最终的结果就是催生儒生顺利改朝换代。

>

>时期,刑名法术大行其道,而儒学地位渐渐式微。众儒生已按耐不住,蠢蠢欲动。当时,有个名叫盖宽饶的大儒生,上奏皇帝道:“如今圣道凌迟,儒学衰败,陛下把刑余之人当成与召公,拿法、律代替《诗》、《书》。《易传》里面说过,五帝三王拥有天下,就像四季的运转一样,到时候了就必须更换。不符合天命的人,是不能强行占据帝位的。”这样的上书让皇帝看了,当然要火冒三丈。盖宽饶因为自己大难临头,于是自杀成仁。

>

>汉成帝时期,道士甘忠可创作了道教有史以来首部道教经书《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书中融入了大量儒家谶纬思想,其主旨是:“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很明显,他赤裸裸地提出,汉王朝已穷途末路,需要更有作为君王代替刘氏江山。

>

>当时,甘忠可的弟子遍布乡里,朝廷官员也大有人在,势力庞大。当汉成帝看到此书时,已十分恼火,当即下来将甘忠可拿下,在监狱中死去。甘忠可的理论中掺杂着黄老思想和儒家谶纬政治理念,属杂家。但他的主要观点,还是顺应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

>

>同时,还有一位著名儒学大师,名叫谷永,当面向汉成帝谏言,称汉王朝已穷途末路,如向让天下继续太平下去,就必须更主易朝,否则天下火患不断,民不聊生,天命逆转。汉成帝自然恼火,并将谷永的谣言消除。就整体看,汉王朝的皇帝们不停地阻止打击这样的妖语,认为这是犯上,是大不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儒生都持这样的观点,而且影响到朝野上下。到汉哀帝时期,随着国势的如意衰敝,皇帝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观点,并被动地接受。正因为汉哀帝开明,思想进步,才让汉朝廷全面接受了“汉王朝已末路”的局面。

>

>公元前7年,汉哀帝继位,时年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同性恋皇帝。虽然生活上怪异,但他确实是一位有深刻政治见解,励精图治的皇帝。随着汉王朝的衰落,汉哀帝渐渐被病魔折磨得无法生活,精神处于焦虑状态。据记载,汉哀帝是个熟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明君,但正是因此,才能汉哀帝上演了一出惊天闹剧。

>

>公元前6年,一名名叫夏贺良的儒生见到汉哀帝,并大胆地诤谏道:“汉朝气数已尽,改朝换代已是在所难免。要想老刘家继续做皇帝,就必须再接受一次天命。必须改纪元、换国号,才能逃过此劫。”最后,夏贺良自称是当年被处死、撰写《包元太平经》的甘忠可的弟子。汉哀帝观察当时情况,并与自身情况结合,认为夏贺良的观点完全正确,于是就同身边大臣商量,自拟一份诏书,昭告天下,称“汉朝建国二百余年,气数已尽。但皇天庇佑,又给了我老刘家一次再受天命的机会。朕无德无能,岂敢抗拒!现在宣布改元更号。建平二年改为太初元年,朕自此之后不再是汉朝皇帝,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

推荐阅读:

浙组词_浙字组词大全

含近义词的成语

不屈不挠的意思_成语“不屈不挠”是什么意思

标签: 天人

更多文章

  • 汉惠帝死后谁继位?汉惠帝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英年早逝

    汉惠帝死后谁继位?汉惠帝为何英年早逝汉惠帝死后谁继位?汉惠帝刘盈,刘邦与吕后的儿子,汉高祖死后,刘盈继位,刘盈一生活在母亲吕后的阴影之下,无所作为。汉惠帝刘盈为何会英年早逝?刘盈死后,谁当上了皇帝呢?惠帝的早死最重要的原因是母亲吕后的残忍。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戚夫人多次撺掇刘邦企图废去刘盈的太子之位,

  • 汉冲帝刘炳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简介

    汉冲帝刘炳生平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职业:东汉王朝第九任皇帝生卒:143年-145年,享年3岁工龄:半年,(144年八月~145年正月),父亲:刘保母亲:虞贵人王位继承人:刘缵最大爱好:不详最大特长:不详最大缺点:免疫力太差最大优点:挺乖的最大成就:没有什么大成就最大错误:没犯过什么大错误

  • 汉朝平阳公主为什么要嫁给卫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平阳

    汉朝平阳公主为什么要嫁给卫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平阳公主,生于汉文帝时期,卒于汉武帝时。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长女,汉武帝同胞长姊。本封为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之曾孙、平阳侯曹寿,而又称其为平阳公主。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

  • 汉哀帝刘欣与董贤的基情故事 断袖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哀帝

    汉哀帝刘欣,男,生于公元前27年-公元前1年,共享26岁。刘欣18岁时被立为太子,19岁登基当上皇帝,然后遇到了董贤,从此他的一生,便注定与董贤纠葛了起来。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男女之分,只不过是在时间的无涯里,在空间的无际里,恰好遇到了而已。一次动情,终生动情。小厮面露为难,作为下人着

  • 原来古代皇帝也有双性恋的癖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也有

    原来古代皇帝也有双性恋的癖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多少位双性恋皇帝?看完都会吓一跳,有了妃子还有,这夜夜都是充满激情啊。原来,古代的皇帝就开始有了双性恋这个癖好。在自秦以来二千多年的帝王史上,双性恋皇帝还是大有人在的。那么汉朝有多少位双性恋皇帝?据悉,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

  • 揭秘谁才是汉末时期最有治民之才的绝代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才是

    揭秘谁才是汉末时期最有治民之才的绝代名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末天下大乱,现实宦官当道,黄巾四起,之后各路诸侯带着各自的目的,参与到平定天下的征途中。有的人等不及的想要篡夺皇权,比如奸贼、袁术之流,有人挟天子令诸侯,比如之流,有人打着另立朝廷,拥立新帝,以抬高身价,比如、韩馥之流,也有人割据

  •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生平简介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姓名:刘肇谥号:和生年:公元79年卒年:公元105年年号:永元;元兴陵墓:慎陵,在孟津县皇后:阴氏;邓绥子女:两子政绩:诛灭外戚窦氏集团,夺回政权过失:信用宦官,为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埋下隐患汉和帝刘肇一辈子都在跟他的命运作斗争:从小被迫离开生母,不满10岁

  • 西汉大事记与帝王传:一篇文章读懂西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

    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02年~公元前195年曾用年号:无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安葬地:长陵公元前256年,刘邦生于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公元前209年9月,刘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军。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先一步“入关”,灭秦。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为汉王,

  • 余吾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之战

    余吾水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贰师将军李广利远程进攻天山(今新疆天山)匈奴右贤王的作战。漠北之战后,匈奴远遁大漠以北,实力大减;西汉亦因马少,一时无力渡漠反击。双方暂时休战。此后,匈奴逐渐恢复力量,并向西北迁徙。其左部西移至云中(郡治云中,今内

  • 历史上的卫子夫 卫子夫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卫子夫

    历史上的卫子夫卫子夫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卫子夫简介:卫子夫,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男为戾太子刘据,女为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卫子夫简介卫子夫建元二年入宫,第二年怀孕后被封为夫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