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死在曹操刀下的几个文人:屠夫曹操爱杀文人!

盘点死在曹操刀下的几个文人:屠夫曹操爱杀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42 更新时间:2023/12/31 18:28:41

盘点死在曹操刀下的几个文人:屠夫曹操爱杀文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也许在中国,只有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既是文学家,又是爱杀人,尤其爱杀文人的屠夫。因此,这张脸,索性涂上一层大白,你愿意怎么看就怎么看吧!

在封建社会里,握权者最乐于使用的对付知识阶层的手段,莫过于文字狱。只要将一两个异己文人消灭,就能对其他不安分的知识分子,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对封建帝王而言,这是一项投入较少,产出却大的统治行为,只消深文周纳,上纲上线,几乎无需动用国帑,就能获得耳根清净的效果,何乐而不为之?在这方面,一辈子没当皇帝,可比皇帝还皇帝的曹操,算得上成就突出的一位。

近代学者陈寅恪说过:“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其在汉末,欲取刘氏之皇统而代之,则必先摧破其劲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即汉代儒家思想。”。所以,如祢衡,如孔融,如杨修,如崔琰,这四位打心眼里不肯膺服于他的知识阶层的精英,在表面表示合作的意向时,也是吃香喝辣,优礼有加之的;后来,梗起脖子,坚持异见,跟他较劲,对不起,就采取断然措施。刀起头落,横尸街衢,于是,掉了的脑袋,嘴张得再大,也喊不出吼不出,“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还能产生什么狗屁影响?

所以,后世的历代皇帝,基本上沿用曹操的办法,实施对于文人的统治。

平心而论,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曹操是真正称得上为文人的一位。他的文章写得有气概,诗歌写得有声势,至少写得要比那四位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精英,更出色些。“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都赞叹过的,颇透出古今两雄惺惺相惜之意。

阿瞒的作品,今天还能流传,可祢衡、孔融、杨修的作品,则必须到图书馆里才能找到。在中国,喜欢舞文弄墨的帝王颇多,但是,清代乾隆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一句也不曾被后人记住,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诗文,至今还常挂在人们嘴边。

曹操是真文人,因为他有真作品,非附庸风雅,纯由词臣代笔的主子所能比拟。他甚至从国家银行拿出外汇,把写《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从匈奴单于手里赎回来,这既有枭雄的豪爽,既有诗人的浪漫,既有对故友的知遇之情,更有后来的历朝历代的领袖,未必都能有的投资文化的气慨。蔡文姬回来以后,他给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能记下来的其父蔡邕的已被战乱毁坏的图书文字,整理出来,不致湮没。

虽然他对待不与他保持舆论一律的文人,习惯于砍头,但他理解文化,重视文化,颇在意于文化建树,这是很了不起的。

建安年间,在他统治下的许都,文学活动相当热烈,他不仅支持,还亲自参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有过这样一段记述:“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这当然是曹操的功绩。

曹植《与杨德祖书》中,说到这番繁荣景象,不免为他老爹的气派自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吾王(曹操)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看起来,曹操是一代文风的始创者,曹丕、曹植是不余遗力的倡导者。而孔融,杨修,陈琳,刘桢,徐干,阮r,应,和从匈奴赎回的女诗人蔡琰,是竞展才华的响应者。刘勰距建安约二百来年,他笔下的这段文坛盛事,应该是可信和准确的。

文学的发展,时代的动乱与安定,关系至大。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九州暴乱,后是董卓折腾,战祸不已。曹操有首《蒿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洛阳夷为平地,中原水深火热,一切都在毁灭败坏之中,全在诗人笔下写出来了。打鸣的鸡都没有了,还能咏唱的文人嘛?文学自然也陷于绝境。

农民革命虽然有其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其破坏文明文化和毁灭社会财富的极其消极的方面,则更可怕。董卓这个军阀,不过是一个穿上战袍的西凉农民而已,所以,他的行动也自然带有农民革命家的那种仇视文化知识,仇视文明进步的特点,在硝烟战火的刀光剑影之中,文学这只能打鸣的鸡,只有噤若寒蝉,举步维艰。

所以,建安文学得以勃兴,很大程度由于曹操削平袁绍,北征乌桓,统一中原,休生养息,出现了一个安定局面的结果。如果仍同吕布,两袁,刘关张没完没了的打,和我们文革期间没完没了的斗一样,除了样板戏,就搞不出别的名堂了。加之他本人“雅爱诗章”,懂得文学规律,与只知杀人的董卓,用刀逼着大作家蔡邕出山,就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了,很快,“建安之初,五言腾踊”的局面出现了。

在统治者的眼里,这些风头正健,名声响亮的作家、诗人,虽形形色色,帮帮伙伙,好好坏坏,长长短短,但究其政治态度分类,无非三者,拥护皇帝者;反对皇帝者;间于其中的既不拥护,也不反对者,这其中又有拥护多些,反对少些,或反对多些,拥护少些的区分。第一类,好办,成为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饵之以利,赏之以名,随班唱和,装点斯文;第二类,也好办,言论获罪,文字有狱,焚书坑儒,箝口结舌。不过,此两类人加在一起,在全部知识分子中,不占多数。

所谓“两头小,中间大”,就是指处于这中间状态的这大多数,为历来统治者最感头疼麻烦的一拨。重了不是,轻了也不是,除了独夫民贼,统统地杀,整个社会出现“万马俱喑”的局面,总是不正常的政治现象。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强烈,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很自然地与大多数老百姓的心气相通,若不仅止于腹诽的话,必有许多令帝王挠头的事发生。

虽然从秦始皇起,所有杀知识分子的帝王,都会背上千秋万代的骂名,但好像也从未见哪位放下刀子,立地成佛过,照杀不误。曹操是文人,当然更知道文人之杀不得,但是,当他曹氏统治的安危受到威胁时,文学家的曹操,就要让位于政治家的曹操。到这时候,他无法手软的,于是乎,还是得诉之于杀头这一招。所以,文人在与统治者的这场老鼠逗猫的游戏中,输牌是早已注定的。

1、祢衡

曹操猜疑成性,尤其好杀,《捉放曹》里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颇教人胆战心惊,但一开始,对那些惹恼了他的文人,倒是尽量避免采取铁血政策。譬如,公元198年干掉的祢衡,他宁肯用“借刀杀人”计,也不开杀戒。

祢衡是个颇可笑的角色,他死的那年才25岁,小伙子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躁动状态之中。要用现代医学观点看,这位文学新秀,恐怕还有一点狂悖型精神方面的病征。大概一个作家,自负其才,不如其愿,长期郁闷,必然会憋出来这股邪火。他来到许昌,以求闻达,本以为京华冠盖,一律要向他脱帽致敬。结果,很失望,失望之后,经人唆使,无事挑事,没碴找碴,站台开骂,逼得统治者祭起刀来。

推荐阅读:

相亲对象是强硬问题儿,有没有类似于《相亲对象是强硬问题儿学生》

梦见好多猴子_周公解梦梦到好多猴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好多猴子好不好

五、空前绝后的密奏制度

狐偃后代100个大姓氏图腾,进来看家族姓氏隐藏的秘密

梦见自己换发型梦见换发型代表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标签: 文人

更多文章

  • 三国名人之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简介,孙权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

    三国名人之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简介,孙权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

  • 曹操后人聚首沈阳 曹操25个儿子开支散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开支

    曹操后人聚首沈阳曹操25个儿子开支散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我们都无法知道彼此的辈分,所以不敢乱论,只能直呼其名。”11月23日,两支被复旦大学认定的辽宁曹操后代首次齐聚沈阳,因没有族谱印证无法确定各自的辈分,认亲恳谈会只能以这种尴尬的方式进行。11月23日上午,被复旦大学研究认定曹

  • 三国名人之东吴谋士长史张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吴

    三国名人之东吴谋士长史张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151-211),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遂出仕为官。后来,张至许都为孙策求官,至此就在留在了许都。但孙权继位时张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病逝

  • 无力回天,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无力回天,蜀汉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姜维北伐失败诸葛亮死后,蒋琬、费先后辅政。在蒋琬执政的十二年中(234—246年),蜀汉没有大举北伐。蒋琬虽有自汉中乘汉水东下袭击曹魏的打算,但由于朝野间的议论,认为汉水浅急,如果出兵不能取胜,撤退时就会遇到困难,怕重蹈亭之败的覆辙,因此没有进军。蒋琬执

  • 官渡之战前曹操曾给袁绍留遗书要其善待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遗书

    官渡之战前曹操曾给袁绍留遗书要其善待孩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44年,美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指挥三百多万盟军官兵、二万多艘战船,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在诺曼底成功抢滩登陆,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也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威尔在电台发表了一份激情澎湃的演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

  • 诸葛亮是怎样气周瑜的?诸葛亮三气周瑜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怎样

    诸葛亮是怎样气周瑜的?诸葛亮三气周瑜概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

  • 刘备养了他 后来他成了刘禅最后的依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了

    刘备养了他后来他成了刘禅最后的依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个人主要活动在蜀汉将要灭亡之时,这也是其人生上最光彩灿烂的时刻。他的父亲叫做霍峻,原本是刘表部下,当刘表逝世荆州大乱之时投奔刘备。可以说是刘备正儿八经的老底子,而这个人更是才能不凡,可以说是为刘备所看重。霍峻,三国时蜀汉名将。字仲邈,南

  • 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失了军权?让司马懿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军权

    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失了军权?让司马懿崛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蜀吴三家在军事体系上各有特色:曹操本族的兄弟比较多,还有关系亲密的夏侯氏兄弟,《三国志》把他们合为一传,称诸夏侯曹,曹操主要依靠他们执掌军权,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刘备没有亲兄弟也没有堂兄弟,但他有结义兄弟,军权长期掌握在关羽、

  • 第十章 羊祜怀柔服陆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第十章

    第十章羊祜怀柔服陆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魏国在灭掉蜀国以后,又派了羊祜去镇守襄阳,以防止东吴的镇东将军陆抗的进犯。羊祜接到圣旨以后,立即整顿兵马,预备迎击敌人。羊祜镇守襄阳以后,很受当地驻军百姓的欢迎。吴国有投降过

  • 诸葛亮真相:不做皇帝梦没有借刀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做

    古代人喜欢神化诸葛亮,而现代人则有妖魔化诸葛亮的趋势。上海大学教授朱子彦说“诸葛亮借刀杀人害死关羽”;而陕西退休教师胡觉照先生则认为“诸葛亮想做皇帝”。这些观点乍一听有理,但却根本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一)“皇帝梦”不是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