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 魏延为何要造反?

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 魏延为何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4/1/15 0:59:38

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魏延为何要造反?

魏延人物生平简介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魏延对于行兵用将等兵法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赢得刘备的赏识,并在刘备的蜀汉大军占领汉中后,被刘备选为镇守汉中的镇远将军,相当于将蜀汉大本营交给魏延看管。相传刘备在选择镇远将军时,张飞对此职位十分有信心,毕竟张飞的勇武天下皆知。但刘备放弃选择张飞而是看重魏延,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魏延才智更胜张飞,在册封当场说出抵制曹操等人的妙法,被蜀汉君臣赞赏。

虽然魏延才智勇武过于常人,但他的性格却非常的高傲,不擅长与人交际,或者说不屑迎合他人。这样的性格建立在他惊才绝艳的天赋基础上,但也是后来魏延身死的重要原因。

像魏延这等名将,蜀汉第一谋士诸葛亮当然也很重视他。但是魏延在行军方面与诸葛亮产生了多次的摩擦,因为魏延认为他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分兵,最后再与诸葛亮汇合,但诸葛亮因为这个计策十分的冒险,对蜀汉兵将的伤害极大而否决了魏延。魏延也因此对诸葛亮产生了不满,并时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魏延一生坎坷,几度经历大起大陆,最终这位天赋过人但性格高傲的蜀汉名将,被杨仪所杀,淹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

魏延为什么会造反

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例子,这个地方地势险要,这样冒进的打法完全是拿将士的身价性命做赌注。需知北上伐魏是老刘与诸葛在隆中对的时候就定下来的国家大计,是要从全盘去考虑的。后来造反就为这件事,可见他心里完全没有“君为臣纲”这几个字的,怀有这样的思想很危险。魏延爱护士兵,骁勇善战,也很有军事才能是毫无疑问的,这是优点。但是他飞扬跋扈,自高自大,是那种给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的角色。

跟同事关系相处得很不好一般人对他是抱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不敢得罪他。但是,至少有两个人不买他的帐,这也造成了他跟这两人的矛盾极度恶化,一个是刘备的宗亲刘琰,一个是诸葛亮的长史杨仪。至于魏延之死,其责任更不在诸葛,这是杨魏争斗的结果其主要责任还是在魏延自己,虽然说他反叛确实冤枉。但他在诸葛死后违其遗命,以私愤率先攻杨仪,而士卒不从。皆因他自大狂妄,审时度势不明,这变相给了杨仪一个机会,使其自取其祸而已。

可以说,魏延造反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诸葛亮一步步逼反的。当初,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于是,就在张郃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

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廿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以诸葛亮的才学,是不可能不知道当初魏延的计策是可行的,但他为什么不执行,我想应该是怕魏延立奇功,影响自己在蜀汉朝中的专权地位。

标签: 蜀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转世到唐朝修建乐山大佛千古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

    人不只一世尘缘,轮回转世再续前缘,在中国古人看来,可以说是基本常识。古籍中记载了很多名人轮回转世的故事,三国名相诸葛亮在唐朝再度转生,并完成千古不朽之事。诸葛亮在唐朝转世古籍《宣室志》中记载了诸葛亮在唐朝转世的故事。公元746年,当时非常显赫的韦氏家族迎来了一个男孩,取名韦皋。韦皋满月时,家里举行了

  • 第五十三章 司马昭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昭之心

    第五十三章司马昭之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马家族,结果被废黜,司马师立曹丕的孙子曹髦(máo)为帝。可是,曹髦空有皇帝的虚名,手中却没有实权,只是个傀儡(kuílěi),连任命一个朝廷官员都做不了主。朝中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司马师和他弟弟司马昭手中。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

  • 揭秘:历史上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奸臣

    揭秘:历史上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是最具争议者之一。对他的评价历来在奸臣和枭雄这两极中摇摆。“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之类的话为他“招黑”无数,而政治、军事上乃至诗歌创作上硬邦邦的成绩也为他赢得了受人尊重的资本。作为著名人物,历代对他的评

  • 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不是重用马谡是选中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用人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字伯约,雍州天水郡翼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记得其中有一本叫做《收姜维》。现在京剧舞台上还在演。不过姜维投奔蜀国的经历,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今陕西宝鸡

  • 第一百四章 曹操的智囊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智囊团

    第一百四章曹操的智囊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智囊团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曹操的智囊团在官渡之战前夕已逐渐形成,骨干谋士都在这一阶段投效了曹操。公元191年曹操为东郡太守,荀或来归;公元192年曹操兵临兖州,程昱接受征辟。曹操出征,荀或、程昱二人留

  • 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在归蜀后为什么变得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默默无闻

    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在归蜀后为什么变得默默无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曾与吕布齐名,被称汉末双绝;他凭自己的勇猛,带兵反曹,曾直捣曹营,差点了了曹操之命。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211年,起兵十万反对曹操,

  • 怎么评价袁绍?袁绍的致命弱点:心胸狭窄又生性多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绍

    怎么评价袁绍?袁绍的致命弱点:心胸狭窄又生性多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153-202年),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今河南汝阳)人,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起初,袁绍为司隶校尉,何进召诛宦官,董卓还没有赶到而事情泄露,因此何进被宦官杀害。袁绍同一起,闯入宫中,把宦官全部杀死,并且命令

  •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相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

  • 揭曹家媳妇的结局:曹操家三代媳妇均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媳妇

    揭曹家媳妇的结局:曹操家三代媳妇均不得善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天龙八部》里的“凌波微步”就来自于这篇奇文。传说《洛神赋》暗含了曹植对嫂子甄氏的爱慕,真实性难以考据。三国是一个男性英雄的世界,从攻城拔寨的体力活,到运筹帷幄的脑力活,都是男性们在操作。在这幅

  • 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这匹名马有三个错误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中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匹名马有三个错误认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几天有读者反馈,你们讲历史老是讲人,难道就不能讲点别的?小编百思不得对策,终于在今天,想到了满足读者这份要求的方法,今天,咱来讲一讲天下名马:吕布的赤兔马,希望喜欢三国的朋友能喜欢。三国有几匹名马,曹操的绝影、刘备的的卢,它们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