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选姜维为接班人,是一生中最错误的计谋?

诸葛亮选姜维为接班人,是一生中最错误的计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84 更新时间:2023/12/6 10:29:59

诸葛亮姜维为接班人,是一生中最错误的计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三国鼎立之时,后期的蜀国风雨飘摇,丞相诸葛亮为国事鞠躬尽瘁,终于还是抱憾而终,于是将重担托付给了一干重臣,而姜维就是其中一个。谁料其他几个重臣相继离世后,大权落在了姜维身上,最后因为姜维犯的错误,蜀国灭亡了。有人说姜维是误国的罪人,还有人说诸葛亮这个接班人选错了。

姜维这个人确实有才干,个人能力在后期也确实很突出,不过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将帅之才,若说让他做辅佐朝政的决策性人物,确实还差一些。诸葛亮选了这么一个人做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说起来,最初姜维投奔诸葛亮,也纯属机缘巧合。228年,诸葛亮为了牵制魏军,派出赵云去占据了箕谷,作出一副要从褒斜道发兵的样子,让魏军以为他们会进攻d。曹睿果然疑心,派出曹真率领军队在d周围防守。诸葛亮趁这个机会率领主力军队进攻祁山,蜀军士气高涨天水等三个郡背叛了魏国,投奔到了蜀国。刚好那时姜维在天水任职,听说了三郡背叛的事便赶紧赶往上,谁料遭到了郭淮等人猜疑,不肯放他入城,又赶回翼县还是被关在城外不让进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去投奔了诸葛亮。

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蜀国最后灭亡都说是因为他!且说诸葛亮见到了姜维,简直欣喜若狂,在给蒋琬写的信里也对他各种夸奖:姜维通晓天下大势,思虑缜密,马良等人都不如他。他对军事上的事很敏感,又有胆有谋,并且还心怀汉室天下,好好栽培一下,日后定成大器。

就是那一年,诸葛亮加封了姜维为奉义将军,他自己天资聪颖,加上诸葛亮悉心栽培,没过多久就升到了征西大将军的位置。

蜀军退出五丈原之后,诸葛亮病骨支离,于是做了一些安排,政事由蒋琬、费t、董允三人负责,军事上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姜维。刚开始有政事上的三个大臣规劝着,姜维即便一直想举兵北伐,也被压了下来,可当其余三位相继离世之后,他成了名正言顺的蜀国第一权臣。

经历了多年的磨练,姜维的阅历经验增加不少,说起来,他确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将军,可换一个高度就不一样了。政治方面的几位大臣陨落后,这些权力也伴随着压力落到了姜维身上。作为这么一个核心人物,国家的顶梁柱,脑子里光想着打仗是万万不行的,政治斗争必不可少。于是乎,遇到魏国主将郭淮等对政治游刃有余的对手,他是半丝便宜没占到,甚至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下风。

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蜀国最后灭亡都说是因为他!缺乏政治斗争的头脑也就罢了,顶多也就导致政治上毫无建树,然而致命的还是他对北伐的乐此不疲和执拗。费t生前便劝过他要打消北伐的念头,好好地经营蜀国,并告诫他说,咱们都不如丞相,他六出祁山都失败了,我们又怎么会成功呢!就连被说成不是大将之才的廖化也尽力劝他一味北伐只能劳民伤财云云,说白了两个同僚的意思很清楚,咱现在实力那么弱,能守住家底就已经很好了。可执着的姜维一意孤行,誓死要将北伐进行到底,然后前后共发起了九次北伐,基本上是胜多负少,寥寥几次胜利,也并没有得到胜利的果实,连半点目的都没达到,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后来姜维还废除了传统的分营防守制度,将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专门驻守在汉寿和乐城两处,而这个措施,等同于直接抛弃了重中之重的汉中。魏军看准时机,一举攻入汉中,蜀国灭亡,就此结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我曾在《蜀国灭亡早已注定,因为有一个致命的软肋,更跟他脱不了干系!》一文中以三国的人口基数为证,对蜀国的灭亡做过简单的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他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蜀国最后灭亡都说是因为他!蜀国灭亡之后,也许姜维有过悔恨,有过内疚,然后他不顾荣辱,假装向魏军投降,得以生存下来。之后还各处奔走,寻求重新复兴蜀国的机会和办法。然而自古以来亡了的国家哪有复兴的先例,即便有,那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

准确说来,也不算是诸葛亮用错了人,许是他知道姜维只可作为将相之才,所以才把军事大权交给他,要不然怎么临死前给刘禅推举的丞相人选没有姜维呢?只能是,历史的演变没有规则可循,聪明如孔明,也未曾料到最后蜀国的大权会完全落到姜维手里,即便料到了,那他又能如何,人才凋蔽的蜀国,还有谁人可堪重用。其实也许孔明早就料到了吧,无论把江山托付给谁,最终都难逃灭亡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接班人

更多文章

  • 曹丕心腹大臣曹魏四友简介,曹魏四友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魏

    曹丕心腹大臣曹魏四友简介,曹魏四友的结局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四友为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这四人乃魏文帝曹丕的心腹大臣,协助曹丕登上魏国太子之位,乃至最终为帝。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于

  • 曹魏皇帝曹髦简介:不服司马昭却反被司马昭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

    曹魏皇帝有哪几位?曹魏皇帝的结局怎样?曹魏皇帝曹髦简介:曹髦是魏国的第四代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曹芳被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曹魏皇帝曹髦简介。后来,曹髦因不甘心朝政被司马氏霸占,作《潜龙诗》一首述说不满,被司马昭察觉。曹魏皇帝曹髦简介。曹髦不甘心受辱,带领数百仆人讨伐司马昭,在宫门

  • 万年歌:魏蜀吴三分天下预言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万年

    万年歌:魏蜀吴三分天下预言解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万年歌:魏蜀吴三分天下预言解密一枝流落去西川,三分社稷传两代。《乾坤万年歌》前半句,透着强烈的三国演义人文观念,隐含着一个前提与绝世英雄曹操相比,刘备才是正统。天下江山本应该是人家大耳朵刘玄德的,可是让曹阿瞒这厮给抢走了一大半…

  • 三国枭雄曹操活了多少岁?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怎么

    三国枭雄曹操活了多少岁?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活了多少岁?曹操,三国时期曹魏的奠基人,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枭雄。他出生于公元155年7月,卒于公元220年3月,死时65岁。据史料记载,曹操在公元220年还军洛阳后于当地病逝,在临死

  • ”凤雏先生”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凤雏

    ”凤雏先生”庞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

  • 赤壁之战的大功臣黄盖为何差点冻死在厕所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功臣

    赤壁之战的大功臣黄盖为何差点冻死在厕所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盖和程普一样,也是三朝元勋,但黄盖不仅是猛将,治理地方也很不错。黄盖少年丧父,日子特别不好,但黄盖有豪情壮志在胸,虽然生活贫困,却不像凡人庸碌,常常背柴之余学习兵法。佐命孙氏抚平山越黄盖先跟孙坚,又跟随孙策、孙权,南征北讨,攻城

  • 揭秘:三国中和曹操关系最铁的一个名门望族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门望族

    揭秘:三国中和曹操关系最铁的一个名门望族是哪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因为心机比较重,三国中曹操手下的将领流动还是挺大的,被治罪,或者干脆叛变投敌的不少,但有一个家族除外,这个和曹操关系最铁的三国家族就是夏侯氏。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时乱世已经开始了,为了寻求发展

  • 袁术怎么死的?孤身称帝袁术骄奢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孤身

    东汉末年割据的群雄中,有“皇帝”思想的大有人在,但一般大多隐藏于心,表面仍打着拥汉旗帜,待机而发。如此,如此,孙氏父子三人也如此。幽州牧刘虞是皇室嫡亲,虽拥据四州,又有北方最强者拥护立其为帝,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使已统一北方称雄于天下的曹操,上书请其“早正大位”,曹操也认为孙权想使自己坐在炉火

  • 曹操为何重赏差点害死夏侯的韩浩?韩浩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害死

    曹操为何重赏差点害死夏侯的韩浩?韩浩是何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诡诈之道横行。曹操最好的兄弟张邈背弃了当年的友谊,投靠了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曹操让夏侯率军进攻吕布,双方交战,互有损伤。夏侯估计吕布也必然撤兵休息,没有多做防备,不料吕布在陈宫的建议下快马突袭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