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景之治有什么贡献?

文景之治有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5 更新时间:2024/1/17 12:06:07

文景之治有什么贡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景之治有什么贡献?

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由于为人仁孝宽厚,加以母亲薄氏一家世谨慎善良,因而在功臣诛除诸吕之后,迎立为帝。

文帝自奉节俭,经常穿着黑色绨袍,即使后宫妃子也是衣不拖地。他曾经想造露台,估价需费百金,等于中等人家十家的财产,因而作罢。

文帝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废除「肉刑」;颁布养老令,每月以米和酒、肉赐予八十岁以上的人;曾经免除人民的田税。对外而言,虽然匈奴时常人寇,文帝不欲多事,仍然实行「和亲」的政策;对内则诸侯骄纵,文帝也宽容以待。

《风俗通》〈正失〉说文帝:

「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

说出文帝治国采黄老的「清静无为」,予民休养生息。

景帝即位之后,虽然爆发了七国之乱,但是他治国之方策仍采予民充分休养生息的原则。《史记》〈外戚世家〉说: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窦太后就是文帝的妻子,景帝的母亲,因此在她的影响之下,景帝的施政,也是宽厚仁慈。

文帝与景帝的治术都是予民休养与尽力清静无为,后世称作「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文景之治

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史书上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老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百姓死者过半。那时连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纯一色的马拉的车子,将相们只能坐牛车。面对着这种形势,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成为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徭役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统治。文景两代,继续大力推行这一政策,因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

经过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会和国家都已经比较富庶。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由此可见,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确实称得上是太平盛世。因此史家称这段统治时期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在汉朝统一王权的统治下,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

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

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公元前202年)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前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从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起,又连续免除全国田赋长达11年,在这期间,农民来自农业税的负担没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西汉前期七十余年农民负担一直很轻是历史上公认的。

其次是人民富足,社会安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外,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仁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这样的安康和谐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再次,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由于经济得到发展和繁荣,国家财政与建国初相比,出现了天壤之别。如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家财政实力如此雄厚,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

由此可知,西汉以“文景之治”为标志的太平盛世,是通过轻徭薄赋政策取得的。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也不是无所事事、放任自流的“无为”,而是积极“有为”的。那就是为农民建立平静稳定的生产环境,努力把对农民生活生产活动的干扰降低到最小,努力保证农民的劳动得到稳定的报酬。在排除农民生产干扰方面,一是减轻政府对农民的赋役负担,二是打击豪强对农民的侵害;在保证农民收益上,一方面大幅度减免农业税,一方面通过财税政策稳定物价。太平盛世,国家的财政收入多、富人的收入高不是标志,更重要的是看人民的富足程度,尤其要看农民的富足程度。

推荐阅读:

五四运动时间

美国的副总统为何权力不大?

与世隔绝的意思_成语“与世隔绝”是什么意思

标签: 文景之治

更多文章

  • 吕后诛杀韩信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很简单

    吕后诛杀韩信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其实原因很简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开始了分封功臣,而韩信、张良和萧何作为西汉三杰,无疑是功劳出众。可后来,吕后用了萧何的计谋诛杀韩信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呢?imgsrc="https://www.lishixinzhi.com/han

  • 士庶之分:困扰魏晋和之后的南朝最大的政治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朝

    士庶之分:困扰魏晋和之后的南朝最大的政治问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士庶之分:困扰魏晋和之后的南朝最大的政治问题汉朝选拔官吏靠察举制,到后来发展成门第族望累世公卿,这样很不好。所以到了魏晋,就变成九品中正制。朝廷设立一名大中正,它应该既中且正(所以蒋介石起名叫蒋中正)。然后各郡设立中正,负责

  • 汉武帝宠妃王夫人简介 王夫人为何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夫人

    汉武帝宠妃王夫人简介王夫人为何受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宠妃王夫人简介王夫人为何受宠?汉武帝是汉朝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深受后世人敬重。“秦皇汉武”,足可见汉武帝在汉朝的地位。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汉武帝也是一位普通的男子,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当然因为他地位的关系,天下什么样的女子他得不到呢

  • 张良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结局

    张良的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良的结局张良的一生,反对暴秦,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足智多谋,同时也知道“狡兔死,狗肉烹”的道理。因此,在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功成

  • 为何说鲁元公主被父亲抛弃?她的女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她的

    为何说鲁元公主被父亲抛弃?她的女儿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棉袄,也是父亲前世的情人。现在的社会,虽然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情况,但在某些家庭里,父母却把女儿宠成小公主。重男轻女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非常普遍的情况,毕竟养儿防老,女儿养大了却得带上嫁妆嫁出去。这种情况在皇家要

  • 汉景帝刘启的故事 刘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怎么

    汉景帝刘启的故事刘启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一个小孩的啼哭声划破了王宫庄严肃静的上空,这个小孩叫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他的母亲是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而他以后也会是这个王朝的统治者。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刘

  • 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 制度始于汉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廉

    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制度始于汉武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制度始于汉武帝汉朝没有科举制度,怎样向朝廷推举人才?举“孝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谓“孝廉”,就是“孝顺亲长,廉能

  • 汉朝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汉朝名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名人张骞(?前114)中国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

  • 晁错简介:为国远虑谋略重臣晁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远虑

    晁错简介:为国远虑谋略重臣晁错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节上书文帝献国策晁错,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卒子前元三年(公元前151年),是西汉前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积极策划和推行了为结束地方割据的“削藩”斗争,虽然因七国叛乱而被汉景帝错杀,但他为中央

  • 汉元帝懊悔错过美人王昭君怒杀贪心画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懊悔

    汉元帝懊悔错过美人王昭君怒杀贪心画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元帝懊悔错过美人王昭君怒杀贪心画家农家淑女选入汉宫湖北兴山县明妃村,三面环水,水光潋滟;一面环山,山青如黛。这是王昭君的故土。王昭君吸山水之灵气,出落得丰姿绰约,楚楚动听。公元前36年,王昭君被选入汉元帝宫中,为掖庭待诏。十七岁的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