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凤雏庞统来投东吴后,孙权为何弃之不用?

解密:凤雏庞统来投东吴后,孙权为何弃之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1/18 8:31:50

解密:凤雏庞统来投东吴后,孙权为何弃之不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归刘备。在孙权、刘备那里一开始都没有得到重用,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长的太丑,而这个原因,在面见孙权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

当孙权见到庞统的时候,看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就很不高兴。为何孙权这么重视人家的长相呢?权谋背后的真三国:凤雏庞统主动投奔,孙权为何坚决不用?这就要结合汉朝以来的品评人物的风气来说了。东汉以来,品评人物有两大标准,一个是容止,一个是精神,简单一点来讲,就是很看重一个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人人都看得见,内在美没有三五个月谁又能知道呢。像诸葛亮第一眼就让刘备动心?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在刘备眼中,诸葛亮那就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像东吴的前任大都督周瑜,那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于是吴人才会称呼周瑜为美周郎嘛。可以说,汉末魏晋以来,但凡官员,长相都至少是平头正脸,这是品评人物,甚至是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原则。

于是,长相丑陋,朝天鼻,黑面孔的庞统,不受欢迎,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过,孙权毕竟是一位有英雄气质的君主,不会完全因为长相而把庞统一棍子打死。

庞统真正得罪孙权,是因为贬低周瑜,抬高自己。

孙权问庞统,平生所学,以什么学说为主?在当时,无非是儒学,法学,兵学等等。可是庞统却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这个不必,孙权听了就更加不开心了。不必就是何必,何必一定要拘泥是什么派别的学说呢?我庞统是无门无派,随意应变而已。庞统的这句话,很明显有轻视孙权的意思。

但是,孙权依然忍着。

孙权看到庞统这梦看重自己,就使出自己杀手锏,抬出自己的偶像周瑜来了。他问庞统,你的学问比周瑜周公瑾怎么样呢?

庞统听了笑着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庞统的语言中没有直接说自己如何高出周瑜,但是却笑着回答,在一向崇敬周瑜的孙权看来,庞统的笑就无异于是嘲讽,无异于说周瑜算什么呢,怎么能和我相比。

于是孙权就很不开心了,告诉庞统,你先下去吧,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用你好了。

权谋背后的真三国:凤雏庞统主动投奔,孙权为何坚决不用?于是,庞统知道自己没戏了,长叹一声出门了。

应该说,庞统的狂傲,让他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

但是,庞统在东吴出仕的机会并未断绝。孙权说话也还留有余地,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以后有需要,孙权还是会来找庞统的。

可是,由于鲁肃的一番话,完全堵死了庞统在东吴的仕宦之路。

鲁肃到底说了什么,让庞统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呢?

当鲁肃知道孙权不准备用庞统时,就进去询问原因,孙权告诉他:狂士也,用之何益!孙权不满意的,是庞统的狂。其实,狂士未必无才,或许人家是有资格狂傲呢?比如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人就认为诸葛亮很狂。可是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根本不应该和管仲乐毅相比,那样太屈才,应该和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相比。狂与不狂,因人而异。

如果鲁肃这么解释,孙权未必会生气。可是,鲁肃说了一番话,让孙权大怒,发誓绝不用庞统。

鲁肃怎么说的呢?权谋背后的真三国:凤雏庞统主动投奔,孙权为何坚决不用?鲁肃说: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

鲁肃高度评价庞统,认为赤壁之战胜利的首功当属庞统,没有庞统献上连环计,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

可是孙权听了这句话非常刺耳,尤其是对于第一功,极为反感。孙权说: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孙权认为是曹操自己想要把船钉起来,和庞统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孙权讲的话自然是有错。庞统连环计的高明之处,正在于让敌人曹操看来,连环计是有利于自己,其实长远来看,确实重大陷阱。正如老子所推崇的无为之治的最高境界,明明君王实行了一些改革,但是百姓们都认为是自己要如此,一点不觉得是官府强迫自己一样。

但是,鲁肃的话其实也有偏颇。

赤壁之战的成功(不谈历史,只谈演义),有三大功劳,周瑜作为孙刘联盟的主帅,施展苦肉计,然后用火攻大败曹操,当然应该是第一功。诸葛亮借来东风,让火攻之计策能够顺利实施,可谓第二功。庞统的连环计,让火攻计策杀伤力更大,可谓第三功。

我们可以反过来推理。没有连环计,孙刘联盟难获大胜;没有借来东风,孙刘联军无法获胜;可是没有周瑜江东主战,孙刘联军都注定了灭亡。

于是,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第一功臣,这个观点毋庸置疑。

那么,鲁肃为什么要歪曲事实,故意夸大庞统的功劳呢?权谋背后的真三国:凤雏庞统主动投奔,孙权为何坚决不用?可以从两方面设想。

一方面是鲁肃一片好心,老好人鲁肃继续扮演着老好人的角色,为了要孙权留住庞统,夸大庞统的功劳,没想到孙权听了大怒,结果适得其反。

一方面是鲁肃用心险恶,老好人鲁肃也有着奸诈的面目,故意夸大庞统,甚至凌驾于周瑜之上,必然会激发孙权强烈不满,然后就可以排挤走庞统,自己独霸江东政坛。

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是真相只有一个。

我不相信第一种。作为年纪轻轻,第一次见到孙权,就敢于做出江东版隆中对,提出孙权可以立足江东,吞并荆州,入川占据蜀地,三分天下,进而二分天下的宏伟构想的伟大政治家鲁肃,不可能是目光短浅的人。鲁肃不知道孙权性情?鲁肃不知道掩盖周瑜功劳会引发什么严重后果?

我不相信鲁肃不知道。

但是我又不愿意相信第二种。毕竟第二种的鲁肃过于阴险。

不过,生活中也好,历史中也好,许多我们不相信的事情,都经常发生了并经常发生着。

推荐阅读: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标语2017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标语2017年

冷知识:武当山「”雷火炼殿”奇观,证明中国避雷针早于世界1800年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韩非子有度里写了什么

【初交】的意思是什么?【初交】是什么意思?

儿媳妇不孝,因果报应不爽

标签: 东吴

更多文章

  • 铜雀台真的是曹操为“二乔”建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的是

    “铜雀台”在哪里?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铜雀台都只是一个凭各人想象的虚拟形象。真实的铜雀台,是在今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十七公里的古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西。这里原是三国时邺城的旧址,前临河洛,背倚漳水,虎视中原,凝聚着一派王霸之气。曹操到底是为什么建造铜雀台的呢?公元810年,唐朝诗人杜牧与友人在

  • 孙坚简介:一夫之勇孙坚中计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一夫

    孙坚简介:一夫之勇孙坚中计身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策和的父亲,官任长沙太守,为十八镇诸侯之一。作战勇猛,后以轻骑出战,被江夏黄祖射杀。孙坚年轻时做过县吏。17岁那年,他与父亲一起乘船到钱塘去,正巧遇上海盗胡玉等人从船里劫取了商人的一批财物后,正在岸上分赃。那些过往

  • 孙策是怎么死的? 孙策被杀和大乔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怎么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被杀和大乔有没有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历史上关于孙策的死因是说他被刺杀的,真的是刺杀吗?着其中还有什么样的背后故事?小霸王孙策为父亲孙坚报仇,打算进攻黄祖。向西进军时,任命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一起出兵。他们打下了皖城(安徽潜山),就是在那里遇到了乔老太爷和

  • 三国里刘备的儿子阿斗是怎么死的?刘禅的死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斗

    三国里刘备的儿子阿斗是怎么死的?刘禅的死因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t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

  • 程昱:算无遗策的兖州智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兖州

    程昱是早期加入曹操集团的主要谋士之一,他不但在曹操集团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曹操集团的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谓曹操集团谋士群体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不过,尽管程昱功勋卓著,在其晚年却突遭不幸,不仅被人诬告谋反,甚至遭到了撤职的羞辱。他的一生,不仅仅是曹魏集团谋士群体的一个缩影

  • 三国历史上的9大悍将:吕布第一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悍将

    三国历史上的9大悍将:吕布第一无争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特征值:帅兵刃:方天画戟座驾:赤兔马;相信不会有人对吕奉先排第一有什么异议。温侯吕布虎牢关战三英,十八路诸侯如同草芥,一些成名多时的大将,在吕布的马前走不上三个照面就销声匿迹了。辕门射戟,大将纪灵在他掌控中如同小孩般;还曾以一敌六大战六

  •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魏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A、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魏恩宠,成为五子第一人呢?说起排名,在中国一向有讲究。首先是论亲疏,于是才

  • 以死谢国的王允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闲话

    有句成语,叫做“功亏一篑”。就是说,本来一件可以完成得很漂亮的事情,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出了纰漏,于是砸了锅。正如下棋,一着不稳,满盘皆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教训。如果失败是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那还可以叹一声“非战之罪也”,但很多不该失败的失败,往往由于决策者自身的,甚至是毫无道理

  • 张飞简介 张飞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是怎么

    张飞简介张飞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飞简介张飞是怎么死的?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廿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那么张飞简介,张飞是怎么死的?下面就

  • 常山赵子龙、燕人张飞…“地名+人名”梗从三国时代就会玩?揭秘出身背景对古人来说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常山

    看以三国为时代背景的小说或是影视作品时,时常看到许多人物会用“人名加地名”来自称,像是常山赵子龙、燕人张飞、九原吕奉先、汝南袁术等等,为什么他们要这样自称呢?难道他们跟PTT的三重刘德华、新庄金城武一样,只是想取个酷炫的ID吗?其实这跟东汉“门阀世族”的社会体制有非常大的关系…“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