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是三国狠角色两次救了曹操的命最终被坑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恶来,是商朝时期纣王手下的大将,素以相貌凶猛、武艺高强闻名于世,成为远古时期最为著名的猛将。后世不少战将也以成为恶来这类的猛将为荣。典韦就是《三国演义》中堪比恶来的猛将。尽管他没有关羽、张飞等人那么多勇冠三军的事迹,但小说中几个简短的情节,已经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的猛将之不凡之处。
典韦出场是在第十回。当时曹操正在兖州招贤纳士,扩充自己的实力。在夏侯的推荐下,典韦参加了曹操的军队。关于典韦的来历,夏侯是这样向曹操介绍的:“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典韦的“勇力过人”是有两个实打实的例子的:“手杀数十人”和“逐虎过涧”。曹操见到典韦后,认为典韦“容貌魁梧,必有勇力”,夏侯又补充了一句:“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
这里对典韦的勇猛又进一步进行介绍。但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典韦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接下来马上又出现了两个事例。先是曹操让典韦表演挥舞双戟的马上功夫。典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这就印证了夏侯的“挟之上马,运使如飞”。之后曹军大旗被大风所吹,众军士上前仍然无法稳定,大旗摇摇欲坠。这时,典韦下马,呵退军士,“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这样的表现让曹操满心欢喜,称赞典韦是“古之恶来”,任命为帐前都尉,又脱下自己的锦袄披在典韦身上,并将骏马雕鞍赐之。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到,知道此时典韦尚未说过一句话,单凭行动就足以征服读者。读者们也都在期待他接下来的精彩表现。
典韦有多勇猛,第十一回中就有呈现。曹操与吕布在兖州激战,曹操陷入重围,被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拦住去路,形势危急。曹操惊慌失措,大喊:“谁人救我!”挺身而出的便是典韦。只见典韦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为什么有八十斤重的双戟不用而改用短戟十数枝呢?说明典韦并非乱杀一气,而是战场的形势改变自己的对敌方式。双戟的杀伤力大,但施展起来不但费力,而且容易被人所诱离开曹操,使敌军有机可乘就曹操进行攻击。用短戟一则可继续坚守在曹操身边加以保护,二则也可应付各个不同方向的敌兵。典韦下马使用短戟,杀伤距离比上马用双戟要短很多。因此,典韦又招呼士兵说:“贼来十步乃呼我!”一面保护着曹操,一面冒着箭雨向前冲。这说明了典韦的细心。
等到敌军来到十步之内,军士通知典韦之时,典韦又说了一句:“五步乃呼我!”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短戟的杀伤距离很可能不超过五步。直到敌军进入典韦五步范围之内,典韦出手了:“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这就犹如现代战争中的狙击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中。敌军惊慌,“众皆奔走”,曹操的安全有了保证。这时候,典韦才放心大胆地“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敌将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都不是典韦的对手,各自逃走。敌军溃败之后,典韦再度回到曹操身边,与众将一起掩护曹操返回军寨。这一系列举动,典韦的勇猛一览无余,其细心和周到也得到了展现。毛宗岗就这样点评道:“忽下马,忽上马,忽用小戟,忽用大戟,写典韦如生龙活虎。”
第十二回中,曹操中计,被困在濮阳。面对敌将臧霸、郝萌、曹性、高顺、侯成等人的围攻,典韦毫无惧色,“怒目咬牙,冲杀出去”。当发现不见曹操之后,典韦又“翻身复杀入城来……杀入城中,寻觅不见;再杀出城壕边……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视凶悍的吕布军士为无物,在濮阳城中来去自如。找到曹操后,“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方到门道边,城门上崩下一条火梁来,正打着曹操战马后胯,那马扑地倒了。操用手托梁推放地上,手臂须发,尽被烧伤。典韦回马来救,恰好夏侯渊亦到。两个同救起曹操,突火而出。操乘渊马,典韦杀条大路而走”,可谓单凭一己之力救了曹操的性命。“古之恶来”的雅号名副其实。
曹操起兵十五万,亲讨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率众投降,曹操不战而胜。这原本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曹操色心又起,居然偷偷与张绣叔叔张济之妻邹氏偷欢,激起张绣的满腔怒火,打算起兵反叛。摄于典韦的勇猛,张绣、贾诩等人又让手下将领胡车儿以请喝酒为名将典韦灌醉,偷偷将典韦的大戟偷走。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张绣向曹操发动突然袭击,
推荐阅读:
唐代同昌公主做个梦就死了吗?最后结论是什么?
钱起《紫参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梦见自己还别人钱有什么预兆?是什么意思?
汉文帝的皇后和嫔妃们,还有GAY同志们!
梦见打狗、狗被打意味着什么–周公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