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晃为曹魏政权立下的赫赫战功

徐晃为曹魏政权立下的赫赫战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14 更新时间:2024/1/15 1:29:44

徐晃为曹魏政权立下的赫赫战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徐晃(?―227),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与张辽、乐进、于禁、张A并称曹操手下五子良将。

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镇压黄巾起义军蓝本部有功,被升为骑都尉。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杀董卓。董卓部将李榷、郭汜等人又杀王允和朝官,并屠长安城。徐晃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汉献帝渡河至安邑时(今山西夏县北),封赏保驾有功人员,徐晃封为都亭侯。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在河南太守张杨、兴义将军杨奉等残余朝官的保护之下,回到了洛阳。杨奉被拜为车骑将军,驻兵大梁。徐晃见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和卫将军董承之间争斗日益加剧,就劝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决定听从徐晃的建议。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要迁都许昌的时候,杨奉在韩暹的挑拨下又改变了归附曹操的主意,而是跟韩暹一起出兵去劫驾。杨奉在梁(今开封)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从此,他便成为曹操的一名忠实战将,跟随曹操转战南北,为曹魏的建立了功勋。曹操分兵给徐晃,派其攻打卷、原武两地,破之,被拜为裨将军。又随曹操攻吕布,降吕布将领赵庶、李邹等。后与史涣在河内斩杀眭固。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徐晃随曹操击败了投靠边袁绍的刘备,又随曹操击败颜良,攻克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参见白马之战),进至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此击败文丑,被拜为偏将军。后与曹洪击(氵隐)人祝臂,破之。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作战,不胜而还,坚壁自守。时袁绍数千车粮草至官渡。谋士荀攸对曹操说:“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击可破也”。曹操问:“谁可使?”荀攸说:“徐晃可”(《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曹操于是派徐晃和史涣带着几千骑兵共同攻打韩猛,在故市(今郑州西北)截烧其辎重。此战,徐晃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利用袁绍死后袁谭和袁尚争立后嗣的矛盾,发兵北上攻打冀州。曹操先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未下。四月,便留曹洪等人继续围邺,自己带兵攻打毛城,断邺城粮道。攻下毛城后,曹军又攻破了邯郸(今河北邯郸),至此,两大战略要点均被曹军攻下。易阳(今河北永年东南四十五里)令韩范诈降而自守,曹操派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兵临城下,给韩范写了封信,用箭射入城中,陈明利害,劝韩范投降。韩范被说服后改变主张,决定以全城投降。

徐晃更懂得把政治斗争与军事个争结合起来,曹操在与袁绍的斗争过程中,由于双方交战时间较长,仇恨较深,所以曹操每攻占袁绍占据的地方,往往有屠城之举。徐晃认为,这样只能更加激起袁绍势力的反抗,阻碍曹操的统一。所以当他易阳后,就留劝告曹操队“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诚,则莫不望风”(《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采纳他的意见,封韩范为关内侯。接着,又收降了涉县(今河北涉县西北)长梁岐,同样赐爵关内侯。曹操能够很快翦除邺城羽翼,攻克邺城,夺得翼州,和他听取了徐晃的这一建议是分不开的。

旋即徐晃又攻毛城(今河北涉县东南),设伏兵大败袁军,破三屯。之后,随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大破袁谭,袁谭被曹军所杀。徐晃又平定平原叛贼。建安十二年(207年),徐晃随曹操北征乌桓,在白狼山之战中,大败敌军,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被杀,曹操最终讨平乌桓,彻底铲除袁氏残余。徐晃被为拜横野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参见曹操统一北方战争),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徐晃随曹操出征,攻中庐、临沮、宜城地,又与满宠在汉津征讨关羽。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曹操留徐晃与征南将军曹仁共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同年,徐晃还与曹仁在江陵共同抗击吴将周瑜的进攻。

建安十五年(210年),徐晃随夏侯渊去太原平叛,攻克大陵,斩其首领商曜,并屠太原城。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参见渭南之战)。曹操发兵进取关中,徐晃奉命屯守汾阴,以镇抚河东。曹操至潼关后,遇到关中马超阻击,不得前进。曹操问计于徐晃,徐晃说:“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蒲渡坂津(即蒲阪西的黄河渡口),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曹操至同意此举,并派徐晃、朱灵率4000精兵从蒲坂津(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阵地尚未建成,贼人梁兴夜间率步骑五千余人攻徐晃,徐晃将其击走,随即建立了桥头阵地。闰八月,曹军从此渡河。九月,曹操又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离间马超和韩遂,最终大破关中军,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逃往凉州(今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平麋,和曹操会师于安定。曹操还邺后,又派徐晃与夏侯渊平~(今陕西省延安地区)、夏阳余贼,斩杀梁兴,降三千余户。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徐晃随曹操征讨张鲁,徐晃因功升为平寇将军。不久,解将军张顺之围,击陈福等三十余屯,皆破之。同月,曹操回邺,任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徐晃与张A驻守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以拒刘备,自己返回邺城。

标签: 战功

更多文章

  • 揭开曹操至死不称帝原因,奸雄之名果然不是白叫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奸雄

    揭开曹操至死不称帝原因,奸雄之名果然不是白叫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毛泽东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曾豪迈地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是一代伟人对曹操的赞许。从曹操一生的经历看,他完全实现了追求人生最高目标,即成为帝王将相的理想。特别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迎驾汉

  • 古代七尺男儿有多高,三国人物的真实身高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高

    古代七尺男儿有多高,三国人物的真实身高是多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代七尺男儿有多高,三国人物的真实身高是多少大家都知道自古都有“堂堂七尺男儿”的说法,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人讲的这个七尺具体是什么数字。《史记·禹本纪》说,大禹定自身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为尺

  • 三国演义中的一起冤案:荀之死应是煤气中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冤案

    三国演义中的一起冤案:荀之死应是煤气中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是曹操手下最厉害的谋士,罗贯中说他被曹毒死,其实是煤气中毒荀,曹操手下最厉害的谋士之一,三国演义里说他被曹操赐毒酒而死,而魏氏春秋则说他被曹操自杀,总之都是死在曹操之手。不过真实的历史很可能不是这样的。因为三国演义这样描写只是为了

  • 揭秘三国名将诸葛恪的悲剧命运:诸葛恪结局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

    揭秘三国名将诸葛恪的悲剧命运:诸葛恪结局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是蜀汉名相诸葛亮的亲侄,是东吴重臣诸葛谨的长子,文武全才,胆识过人,与生性跳脱的吴主孙权臭味相投、相处甚欢。孙权是个蛮横而喜欢生事的老帝崽,他与张昭斗气,火烧张宅的大门,他派人谴责陆逊,害得陆逊

  • 杨修怎么死的?杨修因太聪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修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的才子。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

  • 三国无间道:那些骂人刀刀见血的三国英雄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刀刀见血

    三国无间道:那些骂人刀刀见血的三国英雄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动口不动手”。本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最好是动口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要动手争斗厮打。然而,古往今来,许多自认为君子的人竟把“动口”变成了骂人艺术,以至于有人发出“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会骂人的人

  • 刘备一生中错过了哪些人才?盘点刘备抛弃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

    刘备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涿郡起兵到赤壁大战前,人生如浮萍;第二阶段从借居荆州到白帝城托孤,辉煌很短暂。在刘备第一阶段的人生里,避居新野,三顾诸葛亮于南阳,为他设计实现抱负的战略蓝图,因此他才能够步入第二阶段的辉煌人生。刘备对待人才方面,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天赋了,涿郡起兵时,有关羽、张飞

  •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一美女是谁?非貂蝉莫属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莫属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一美女是谁?非貂蝉莫属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向来盛产美女,古代更有好事者闲来无事,遂把貂蝉、玉环、西施、昭君列为四大美女,分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美誉。也正是这样一个榜单,让貂蝉坐稳了三国时代第一美女的宝座,久久不曾下来。其实,貂蝉究竟能否称得上三国第一美女,如若按

  • 吕布辕门射戟:终于做了一把好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辕门

    “辕门射戟”选自《三国演义》的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水。“辕门射戟”主要讲述了吕布为了平息刘备和袁术之间的争夺,运用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厮杀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吕布高超的箭法和过人的机智,知道人与人之间只有和平共处,才能成就大事。★心灵之旅在三国时期,袁绍的弟弟袁术派大将纪灵率

  • 揭秘:历史上功劳比诸葛亮还大的一个三国谋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谋臣

    揭秘:历史上功劳比诸葛亮还大的一个三国谋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三国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应是指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280年吴国被灭,这六十年的时间叫做三国。但是《三国演义》没有受这个限制,实际上是从东汉后期,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写起,达百年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风起云涌,各地的军阀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