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肃的性格特点解析 鲁肃的性格特点侧重

鲁肃的性格特点解析 鲁肃的性格特点侧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60 更新时间:2024/1/9 22:51:03

鲁肃的性格特点解析鲁肃的性格特点侧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鲁肃的性格特点

鲁肃

(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鲁肃的性格特点鲁肃的性格:1、善言辞

可以说,鲁肃这个人物在当时对东吴、对“孙刘联盟”、对三国鼎立,作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他是一个相当有头脑和眼光的人,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个表现得十分憨厚而近乎愚笨的“鲁肃”。

鲁肃家境富裕,却喜欢仗义疏财。袁术聘用他代理东城县令的时候,他审时度势,知道袁术虽然胸有“异志”,却并非是打天下创大业的人,于是转而投奔东吴周瑜。孙权常常单独请鲁肃同榻共饮,商议国策。鲁肃谏议孙权割据江东,然后称帝。赤壁大战之前,鲁肃与周瑜力谏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周瑜病危时推荐鲁肃接替他负责防务。46岁的鲁肃病死后,孙权亲为吊孝。

鲁肃的性格:2、愚商的作用大于孔明的智商

当吴太夫人谈到时常患病的周瑜,好与诸葛亮比较,容易动怒,担心年寿不永,影响江东发展时,同样也为周瑜担心的孙权则对吴太夫人说,子敬(鲁肃)之才不亚于公瑾(周瑜)。有此人在,可安江东20年。这是一句中肯的评价,充分体现出了青年孙权的慧眼识人。

鲁肃是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倡导者。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路线图,而实际上诸葛亮也清晰地看到了汉室的气数终将耗尽。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势力削减,而刘备在迅速崛起,孙权固有江东后,势力也得到了发展。三足鼎立的雏形已经形成。

鲁肃的性格:3、忠厚不代表无用

说中的周瑜,风流倜傥,足智多谋,胆识过人,当机立断,就是有一点不足,不能容人,气量不大。由于小说的缘故,人人皆知周瑜同诸葛亮斗法处处吃亏,“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遗憾。《三国演义》读到这里,多数人即便惋惜也不同情周瑜,反而会对诸葛亮产生出佩服。

小说中的鲁肃在见识和决断上,比不上周瑜,但忠厚老实远远过之。在小说的描写下,那个深谋远虑、眼界非凡的历史人物鲁肃没有了,只有老实得近乎窝囊的小说人物鲁肃。当鲁肃这个借荆州的保人被刘备君臣“装进去”之后,以及当他为了收回荆州而往返奔波,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时候,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产生以鲁肃为做人榜样的念头。

鲁肃的性格特点鲁肃的特点:1、吟诗解危机

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吴蜀联合抗曹之事。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诸葛亮听罢,随口便道:“有木便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听了大怒,但碍于有言在先,不便发作,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诸葛亮听后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夫人长得丑,便立即应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中吴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就要发作。

剑拔弩张之时,鲁肃在一边和了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斗岂不糟!”诗罢众人齐声喝彩。

周瑜见有人从中和解,无奈只好收场。

鲁肃的特点:2、关云长抢了鲁肃的名气

长期以来,“关云长单刀赴会”已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在宋元时期便广为流传,《三国志平话》和宋元戏曲都有此内容,元曲大家关汉卿还著有《关大王单刀赴会》一剧。《三国演义》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演绎。说的是:刘备取得益州以后,东吴要索回荆州,双方争夺荆州的斗争激烈起来。鲁肃和关羽各带重兵,在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一带对峙,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鲁肃思得一计,在陆口寨外临江亭上邀关羽赴会,暗中伏下刀斧手,伺机杀之。届时关羽只带亲兵十余人,由周仓扛着大刀,单刀赴会。由于关羽事先有所准备,约见后才得以脱险,转危为安。

鲁肃的特点:3、迟钝又擅于调和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个反应迟钝又擅于调和的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个反应迟钝又擅于调和的人。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新版三国对鲁肃做出了新的诠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虽然在心高气傲的周瑜和才略超群的诸葛亮面前显得暗淡无光,但高明的长线思维和谋略艺术,总是在他的主公孙权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高人一筹。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稳固的孙刘联盟,就没有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也就没有后来江东基业发展成为吴国的升华。

鲁肃其实是个忠厚平庸的好人

将帅的才能,并不只限于排兵布阵,纵横沙场。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却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无论在小说或在影视、戏剧中总是被人忽视,乃至遭到贬损,这便是东吴大将鲁肃。在罗贯中先生的笔下,鲁肃不过是一个忠厚而又平庸的好人,好到有几分颟顸,平庸到成为诸葛亮神机妙算和关羽忠勇过人的反衬。

推荐阅读:

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

【椎冰】的意思是什么?【椎冰】是什么意思?

古代乾隆皇帝的娴妃是谁?娴妃简介

【暴死】的意思是什么?【暴死】是什么意思?

武则天是如何满足性欲的

标签: 性格特点

更多文章

  • 曹操袁绍联手干过的龌龊事:两恶少闹洞房抢新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恶少

    曹操袁绍联手干过的龌龊事:两恶少闹洞房抢新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这小子并非历史上正点的英雄,所以他出生时分,他娘并没有梦见一条龙横空出世,或者看见霞光万丈等等征兆。这些征兆是给历史上偶像派的英雄准备的。这小子长得貌不惊人,不但貌不惊人,而且长得相当坷碜,身材短小是不说了,相貌还相当委琐。

  • 才女蔡文姬父亲蔡邕为什么会得董卓的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才女

    才女蔡文姬父亲蔡邕为什么会得董卓的喜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才女——蔡文姬,有一段复杂的个人经历,尤其是突变的家庭氛围,让这位美丽女人,派生出传奇历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可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他当过左中郎将,后人又称之为

  • 刘备为何要借荆州?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荆州

    刘备为何要借荆州?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郡在江南。公元20

  • 挽狂澜于既倒的谋士―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狂澜

    荀(公元162―212年),字文若,东汉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本郡望族。祖父荀淑,父亲荀绲、叔父荀爽均担任过地方官,在当时颇有名望。荀后来投奔曹操,为他用兵筹划,建功立业,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审时度势投靠明主荀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曾任朗陵县令,父亲荀绲曾做过济南相。叔父荀爽后来

  • 解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最痛恨的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演义

    解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最痛恨的人物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祁山骂死王朗的故事,不少网友应该都听说过;而对这个故事的真假,相信也有不少网友也明白,那只是文学故事,并不是史实。但罗贯中为何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原来是有依据――《三国演义》中展现诸葛亮口才的地方主要有两

  • 曹操在经济方面的成就:兴修水利成绩卓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水利

    曹操在经济方面的成就:兴修水利成绩卓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经济方面屯田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

  • 历史上真实的孙策怎么对待孙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

    历史上真实的孙策怎么对待孙权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1孙策没有看不起这个

  • 蜀汉历史第一大冤案,魏延究竟为何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蜀汉历史第一大冤案,魏延究竟为何要“谋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汉,深得刘备依赖和重用的良臣。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领部属随刘备入蜀,想为光复汉室建立一番功绩,因而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夺取汉中,封汉中王,迁治成都,需要一位将军镇守汉中。众将皆

  • 曹操墓中的两块小孩的遗骨到底是属于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遗骨

    曹操墓中的两块小孩的遗骨到底是属于谁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专家们发现曹操墓,并进行挖掘,却在墓中发现了两块小孩的遗骨,那么这个小孩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与曹操葬在一起。我们都知道汉末,天下大乱,曹操为筹集军费,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用来替他盗墓寻宝。而曹操死后害怕

  • 三国史上东吴大乱序幕:孙权晚年痛失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三国史上东吴大乱序幕:孙权晚年痛失接班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尖刀刺过孙权胸膛,痛得难以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