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澶渊之战:大宋不败而败

澶渊之战:大宋不败而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65 更新时间:2023/12/21 6:51:06

宋太宗两度进军幽州失败后,完全丧失了继续对辽用兵的勇气。他曾对大臣发表议论道:“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是边事,可以预先防备。只是奸邪难以觉察,若为内患,深为可怕。帝王当用心于此。”太宗按“内外相制”的原则,在京城周围屯驻数十万甲兵,以防“内患”;而在边境对辽则实行消极防御。这便是“守内虚外”政策。

太宗死后,即位的宋真宗继续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对辽完全采取守势。辽统治者看到宋朝在边境上的力量日渐削弱,遂加强了对宋的军事攻势。

宋咸平二年(999)至咸平六年(1003)间,辽对宋发动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宋军将领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无能,使辽认为宋软弱可欺。于是,辽统治者决定对宋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入侵行动。

辽统和二十二年(宋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越过许多州县,直向黄河挺进,大有兵临开封之势。

告急文书雪片似的飞向京城,宋朝举国上下为之震骇。宋真宗慌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参知政事王钦若和佥署枢密院事陈叟都主张迁都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直去成都。真宗左右为难,就召见新任宰相寇准,征求他的意见。

寇准是坚决的主战派。他看了看两边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中便有了数,严厉地说:“谁主张迁都逃跑?应该先斩了这些人,然后北伐。”他分析道,真宗御驾亲征是上策;若出奇兵骚扰辽军,宋军坚守,使辽军长期不得进展而疲劳涣散,也是获胜之策。但如果弃都南下,跑到江南、川蜀去,必会使人心溃散,敌人长驱直入,宋朝的江山恐怕就难保了。

宋真宗虽惧怕同辽作战,但听到寇准言明利害关系,也不得不思考再三,最终接受了寇准的建议,放弃了弃都南下的主张。

十一月,宋真宗终于鼓起勇气,决定率军亲征,向河北进发,由寇准随同指挥。

适值初冬,天气严寒,朔风凛冽。有部下给真宗拿出锦帽貂裘,真宗以与将士同受苦寒为由加以拒绝。宋军将士闻知后都非常感动,顿时勇气倍增,士气大涨。

但在宋军大队人马到达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时,又有人趁寇准不在,向真宗建议暂时退兵,往幸金陵。真宗本来就不很坚决,经这么一劝,又看到强敌就在附近,不禁又想退却了。寇准得知这个情况后,激动地对宋真宗说:“主张南逃的人如此懦弱无知,陛下怎能受他们左右呢?如今敌兵迫近,人心惶惶。陛下只能进一尺,不能退一寸了。河北的军队日夜盼望圣驾到来,士气会因此百倍增长;如果回辇数步,则令万失望,军心势必瓦解。敌人乘势进攻,到那时恐怕想要到金陵都不可得而至了。”

寇准苦口婆心,还是未能使宋真宗去掉畏敌情绪。真宗沉吟片刻,答道:“卿所言亦是,容朕细思!”寇准看到真宗推委搪塞,只得怏怏而出。

寇准出了行宫正好碰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就对他问道:“太尉受国厚恩,今天何以报国?”高琼毫不含糊地回答:“我本一介武夫,情愿以一死报国。”

寇准上前拉住高琼的手,又带他一同返身入见宋真宗。寇准重申只能进不可退的主张,厉声说道:“陛下若不信我的话,请问问高琼便是了。”

高琼随即下跪,说:“宰相说得对。随军将士的家眷都在汴京,必不肯弃京南行,愿陛下速幸澶州(今河南濮阳),有臣等拼死力战,辽军并不难破。”

在寇准、高琼和将士的敦促下,宋真宗才下令离开韦城,向澶州进发。

澶州跨河分为南、北二城。十一月二十四日,辽兵抵达澶州北城,对澶州形成三面围攻。辽军先锋统军萧挞览带领数骑视察地形,不料中了宋军的伏弩,伤重死去。辽军先锋一死,士气顿受大挫。萧太后只得下令稍向后退,解除了对澶州的包围。

二十六日,宋真宗率军到达澶州南城。此时辽将萧挞览阵亡、辽军后撤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在要不要请真宗过河的问题上,群臣又发生争执。许多人认为辽军势盛,宋真宗不能过河;寇准与高琼等人则坚持要求宋真宗过河,以安定人心,鼓舞前线将士的士气。

高琼恳切地对真宗说:“陛下若不过河,河北百姓人心益危,哪儿还有取胜之机呢?”

站在一旁的佥署枢密院事冯拯闻听后,斥责高琼说话不顾分寸,想给高琼浇浇冷水,同时讨宋真宗的欢心。高琼转身愤慨地对冯拯说:“你以文赋升到两府高位,今天到了这种情势还指责我高琼无礼。那你为何不赋诗一首来退敌呢?”一席话把冯拯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高琼不等宋真宗表态,就指挥卫士推动真宗的辇车,继续前行。不多时,车驾到了河岸边,对面便是连接澶州南、北两城的浮桥。宋真宗又犹豫起来,叫把车子停下。高琼见此情景,急忙过来用木条抽打车夫的背,说:“还不快快走!今天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犹豫的!”硬让把真宗的辇车推上了浮桥。宋真宗无可奈何,只好下令起驾过河。

宋真宗虽然勉强过得河来,但他的到来却给了守城将士们一个莫大的鼓舞。他们一见皇帝亲临督战,顿时士气高涨,欢声雷动。“万岁”呼声响彻数十里。不少人喜极而泣,纷纷决心为守城誓死力战。

士气低落的辽兵,听到宋真宗亲临前线的消息后,军心更加动摇。在这种情况下,萧太后明白,要想在澶州城下打败宋军是不可能的了。她又顾虑辽军此次南下乃孤军深入,沿途许多州县由宋军把守,后路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因此不愿在澶州与宋军相持太久,遂决定同宋朝议和。她以左飞龙使韩杞为代表与宋谈判,并非常策略地提出要宋朝“归还”关南之地,作为议和的条件。

宋真宗听说辽朝提出议和,正中下怀。他本来就没有与辽作战的信心,在离开汴京前就派了殿直曹利用为门祗侯,假崇仪副使北上同辽朝进行调解斡旋。但听说辽提出“归地”,宋真宗不禁面露难色,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我怎么能够丢掉呢?如果每年给些金帛,解决解决困难,好在我们家大业大,倒也无妨。”

正在双方使臣往来、讨价还价之际,天上忽然发生日食,宋真宗大为惊恐。司天官员连忙向他解释说,日食并非凶兆,主两国和解,他这才惧色稍释。

萧太后、辽圣宗对于得不到关南之地,作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称“若不遂所图,则本国负愧多矣”,但“南北通和,实为美事”,为了两国的共同利益,宋朝必须立誓,不在缘边开移河道,广浚壕堑,对辽采取军事行动,在辽退兵之时,不得袭其归师,并需岁赂金帛以助军旅。

曹利用从辽营归来,告知宋真宗辽朝议和的条件改为索要金帛财赀。宋真宗听了如释重负,说:“汉代曾有赠玉帛与匈奴修好的先例。朕亦应效法前人,为社稷着想,输些财赀在所不惜。”

宋真宗又召寇准商议,寇准上奏说:“陛下若要为长久考虑,就要借此机会使辽向大宋称臣,及献还幽、燕等地。这样才能确保百年无事。否则数年后,他心必生,辽人又要来扰境了。”宋真宗听后颇为不快,说:“如卿所言,那这仗非打不可了?但你能料定谁胜谁负么?就算我们胜了,也须伤亡若干兵民,朕实在于心不忍。况且数十年后,自然会有能御辽的人。眼下答应与辽讲和,总能使边境如故,不妨就此了事了吧。”不等寇准答话,便又吩咐曹利用说:“如若迫不得已,就是每年百万财赀,也可以答应。”

寇准见宋真宗执意议和,也没有了办法,但他又不甘心让辽朝得到太多的利益,就私下里对曹利用说:“虽有敕旨,但你答应的数目若超过三十万,回来我定要你的脑袋!”曹利用吓得直伸舌头,连连称是。

曹利用到了辽营,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宋朝每年给辽朝银绢三十万。

曹利用回澶州向真宗复命,真宗正在用餐,急于知道谈判的结果,就叫太监出来向曹利用问明情况。曹利用认为这是机密大事,不便明说。真宗再次派人问他:“你先说个大概数目。”曹利用伸出三个指头,做了个手势。

太监回禀宋真宗,真宗以为曹利用答应的数目是三百万,不禁有些心痛。但是转念一想,三百万能换来边境无事,也就宽下心来。

宋真宗吃完饭,便召见曹利用详细汇报情况。当他最终弄明白赔款数目是三十万时,喜不自禁,认为讨了个大便宜,直夸曹利用能干,会办事。

是年十二月,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辽结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朝每年向辽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作“岁币”。因澶州郡名澶渊,所以历史上把澶州城下达成的这个休战协议,叫作“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订立后,辽军得以从险境中脱身,而且还得到了战场上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宋朝却在军事上占有优势的情况下,由于宋真宗的坚持,委身求和,不败而败。宋朝统治者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最终推出了“澶渊之盟”这么个结果。

标签: 不败之战澶渊

更多文章

  • 传奇女人黄道婆的生平事迹,黄道婆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物,生平事迹,黄道婆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

  • 杨辉的历史影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教育家,数学,杰出

    杨辉是着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他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杨辉三角: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画了一张表示二项式展开后的系数构成的三角图形,称为“开方做法本源”

  • “尚文不尚武”,完颜璟的哪些做法最终导致金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做法,完颜,金朝

    文艺范的金朝皇帝种下亡国祸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1189年,人称“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病逝,接班的是皇太孙完颜璟,史称金章宗。完颜雍有七个儿子,出于对嫡妻乌林答氏(追封为昭德皇后)的怜惜思念,把她生的大儿子完颜允恭早早地立为皇太子,可惜完颜允恭英年早逝,完颜雍哀伤之余,爱屋及

  • 北宋六贼之一梁师成,竟自称是苏轼的遗腹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苏轼,遗腹子

    梁师成(?1126),字守道。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为“六贼”之一,政和间为徽宗(赵佶)所皇帝宠幸,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请人模仿帝字字迹仿冒诏书,因之势力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十恶不赦,以至于连蔡京父子俩也谄附,故时人称作“隐相”。

  • 揭秘:大宋朝第一多情才子偏偏冷落美艳娇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才子,美艳

    大宋词坛第一多情才子柳永,最让人传唱的爱情名章是《雨霖铃寒蝉凄切》,千里烟波,晓风残月,与子执手,泪眼相看,何等情深,然而,这背后的不堪,却是常人所不知晓的。柳永估计是在1001年结婚,妻子美艳且贤惠,后人的口水不能做证据,还是用柳永自己的话来证明吧。柳娘子很美艳,身材好:“宫腰纤细”,“如描似削身

  • 岳飞被陷害的时候,手下王贵为什么还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手下,落井下石

    1142年1月27日,这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九,即除夕。就在万家团聚、其乐融融之际,着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秦晖杀害于大理寺狱中。岳飞时年39岁。正所谓“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岳飞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他一手带出的“岳家军”,本是河北一带的农民,加上各路溃散部队而成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从宋与辽夏金签订的几个和约说开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几个,和约,开去

    宋朝建立后,太祖、太宗经过数年征战,终于将南面、西面的几个封建割据权利及北面的北汉剿灭。五代十国时期的分割格局结束。本来,宋太宗还幻想着收复被辽朝占据的燕云十六州。然而,太平兴国四年(979)和雍熙三年(986)的两次征伐,均失败而归。最后一次连太宗也险些丧命。宋、辽、西夏形势图从此,大宋君臣对收复

  • 北宋历史常识与重大历史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历史事件,常识

    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世宗柴荣死后,年仅7岁的周恭帝继位,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开始动荡不安。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即后周二禁军统帅,掌握着后周的军事大权。公元960年春,他令人谎报北汉和辽会师夹攻,并奉命带兵北上。大军行至开封东北的陈桥

  • 解梦故事之沈括梦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故事,沈括,解梦

    导读:沈括在其约30岁左右的时候曾做有一梦,梦到一个地方“登小山,花木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梦中情景淡雅,沈括也十分高兴,希望可以安居在这样一个地方。奇怪的是,自此之后此梦就开始常常出现,甚至有时一年会有三四次梦到这个地方,因为太熟悉,所以每次做梦都犹如旧地重游一般。大约在十年

  • 秦观《江城子》诗词赏析 《江城子》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江城子,秦观,诗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观《江城子》诗词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创作背景此词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