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中宗李显

5、中宗李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1/9 18:06:32

唐中宗李显(656~710),是高宗第七子,母武后。2岁封周王,仪凤二年(677),改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680)八月,废太子李贤,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初四,高宗病死,十一日中宗即位。中宗尊母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取决于武后。第二年改元嗣圣,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

元月初十,中宗欲以岳父韦玄贞为侍中。韦玄贞此前为州参军,不过七八品的小官,前几天刚刚提升为州刺史,现在又要擢升当宰相,实在太快了,而且,无论从资历,还是从才能上看,都不合适。中宗还要授乳母之子五品官。宰相裴炎反复劝谏,中宗不听,竟耍小孩子脾气,说了句气话:我都可以将天下给韦玄贞,还吝惜侍中吗?一听这话,裴炎害怕了,便告诉了太后武则天,并密谋废中宗。二月初六,武则天便废了中宗,中宗不服气,问道:我有什么罪?武则天回答说:你要将天下给韦玄贞,怎么说没有罪!一句气话,丢了皇帝位。当然,武则天要掌权,中宗要么当傀儡,要么被赶下台。中宗当皇帝不足两个月便被废为庐陵王,幽禁了起来。五月,迁到均州(今湖北均县西),不久迁至房陵(治所今湖北房县)。中宗与韦氏被幽禁14年,每当武则天派使者到房陵,中宗都以为母亲要杀自己,准备自杀。每次韦氏都劝他:祸福无常,我们还怕一死吗,何必这样呢?中宗就忍耐下来了。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李武二家争夺太子位,武则天为稳定政局,决定接中宗回来。圣历元年(698)三月,中宗被接到东都。九月,皇嗣李旦请让位中宗,武则天同意了。于是中宗又被立为皇太子,恢复李显之名。这时后突厥进犯,中宗以河北道元帅讨突厥。百姓听说太子为帅,应募人数激增,可知虽然已改唐为周了,但是当时人心仍向着唐朝

长安四年(704)十一月,武则天在洛阳宫病,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侍疾。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政变,拥中宗进玄武门,杀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让位。二十三日,武则天命中宗监国,二十四日传位中宗,二十五日中宗再次即皇帝位。武则天徙至上阳宫,中宗上武则天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一,中宗率百官到上阳宫向武则天问安,从此,中宗十天去看望武则天一次。二月初四,恢复国号“唐”,武则天所改的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都恢复唐高宗永淳(682~683)时制度。

二月十四日,复立韦氏为皇后。又追赠韦后父玄贞为上洛王,虽臣下进谏“异姓不王”,也不听。在房陵时,韦后与中宗同患难共甘苦,常安慰、照顾中宗。当时中宗私下对韦后讲:以后如重见天日,任你所欲,决不禁止和制约你。所以韦氏再当皇后,便干预朝政,一如当年武则天在高宗之时。

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没有对武姓动手,而希望由中宗来诛杀诸武。谁知中宗爱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成为儿女亲家。中宗嫔妃上官婉儿党于武氏,私通武三思,又引武三思与韦后私通。由此武三思接近中宗,共谋政事,张柬之等反受武三思的制约,武家势力又兴起来了。二月十六日,中宗封武三思为司空(三公,正一品),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第二天,又封武攸嗣为司徒(三公,正一品)、定王。虽然十天后,武三思等辞去新官爵和宰相,但武家的权势依旧。

武三思与韦后在中宗面前诋毁张柬之等五位神龙政变的功臣,并为中宗谋划,封张柬之等五人为王,罢去宰相职务。表面上五人受到尊宠,而实际上权力被剥夺了。第二年,武三思连续制造事端,诬陷张柬之等,先贬后杀。此外,武三思让百官行武则天时之政,凡不依附武氏的,排斥出去,政变时被驱逐的又恢复官职,大权归于武三思。

中宗治国并未从武则天那里学到什么,只学虚名,当皇帝10个月,便效法武则天,由群臣给上尊号:中宗为“应天皇帝”,韦后为“顺天皇后”。中宗与韦后所生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卖官鬻爵,操纵刑狱,权势倾于朝野。常常自己写好了诏敕,掩盖其文,要中宗签署。中宗毫无原则,看都不看,就答应了。安乐公主还想当皇太女(女皇位继承人),中宗亦不加责备。

中宗与韦后所生儿子李重润,在大足元年(701),被武则天命人杖杀。所以,中宗即位后,于神龙二年立后宫所生李重俊为皇太子。韦后对李重俊很厌恶,武三思也忌李重俊,安乐公主和武崇训夫妇更是经常凌侮李重俊,见了李重俊,呼之为奴。武崇训教安乐公主向中宗要求废太子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这一切让李重俊严重不安。景龙元年(707)七月初六,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等军300人,冲入武三思家,杀三思、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然后进玄武门。中宗登上玄武门楼,一方面组织右羽林军自卫,一方面向楼下喊话,瓦解叛军,李多祚部下见状,将李多祚等斩杀,李重俊也为左右所杀。事变平息。

中宗时期,政治腐败,大量设置员外官(定员以外设官),从京城各衙门到各州达2000多人,宦官擢升到七品以上的员外官有近千人。安乐公主、长宁公主、韦后之妹郡国夫人、上官婉儿及其母、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仗势弄权,受贿鬻官,不问什么人,只要给钱30万,便可得斜封官(敕书斜封中书省,时人谓之“斜封官”),给钱3万,可度为僧、尼。其他员外置官、员外同正之官、试官、代理官,又有数千人。当时政出多门,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各树朋党,互相攻击。吏治败坏,滥官充溢,人说“三无坐处”,即宰相、御史和员外官无坐处。官员之多之滥可见。

贵戚专横、奢侈。上官婉儿及后宫嫔妃,都在宫外建府第,朝士与之交往,以求进升;安乐公主最骄横,朝中宰相以下官,大多出其门下。她还与长宁公主比府第之侈丽,造的府第可比拟宫廷,而精巧超过皇宫。汉武帝时开的昆明池,是捕鱼之处,安乐公主向中宗要此池。中宗认为,前代以来,昆明池从不与人,拒绝了。安乐公主便广役人众,另挖一池,名“定昆池”,广袤达数里,其假山像华山,引水似天河,其跋扈不惜民力可见。安乐公主的裙,是织成的,价值一亿钱,上面花卉鸟兽,都像粟粒大小。正面看、旁边看、太阳下看、阴影里看,花色都不一样。中宗好马球,于是风俗相尚,武崇训、杨慎交都洒油筑球场。中宗、韦后、公主仿武则天,大造佛寺。造寺又很宏大华丽,多则花钱数百万、数十万,少的也要三五万。如扩建东都圣善寺,就使数十家百姓失去生计。不仅如此,长宁公主、安乐公主让僮仆虏掠百姓子女为奴婢。贵族食封之家,从唐初的十几家,这时有上百家;以前封家占封户不过百余家,现在达千家或万家;这些贵族一年得绢120万匹,比国家每年收百万匹(少时才六七十万匹)还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秘李世民为何要拿女儿去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有人曾经把管理称为“权力控制的游戏”。如果从人与人之间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此言可谓确论。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今天的一个组织领导,要想高效地运用权力,除了依靠明面上的制度和规则之外,更要有一些隐性的驭人手段。在古代,这种隐性手段就是帝王术,称之为“恩威并施”。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

  • 李世民为何拿自己的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自己的

    有人曾经把管理称为“权力控制的游戏”。如果从人与人之间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此言可谓确论。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今天的一个组织领导,要想高效地运用权力,除了依靠明面上的制度和规则之外,更要有一些隐性的驭人手段。在古代,这种隐性手段就是帝王术,称之为“恩威并施”。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

  • 被儿子光芒掩盖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他的功绩可不比李世民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他的

    唐高宗李渊生于566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北周的贵族家庭,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皇帝的后裔,身份十分的显赫,因此从小李渊受到教育的等级也是非常的高,李渊的祖父和父亲当时都在北周的朝廷中身居要职,地位尊贵,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的姐姐,这样看来,李渊的家庭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李渊父亲和祖

  • 唐朝历史:揭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和睦”的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睦

    所谓明君与贤臣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历史的真相是,初唐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关系,特别是山东问题,决定了两人的微妙关系。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同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一方面令人修纂国史,让国人认识自己继承大

  • 【唐朝·孙思邈】德艺双馨一代药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德艺双馨

    孙思邈(541或581~682)西魏时代出生,卒于682年,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为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

  • 明君圣主逃不出历史怪圈?竟因不老药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不出

    大多数的圣君贤主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在继位前期勤廉为政、爱民如子,社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到了后期就开始骄傲自满、穷奢极欲起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逃脱这个“怪圈”。在“贞观盛世”的成功面前,他自认为在文治、武功及怀远三个方面都超越了古人,于是,骄傲自满的情绪开始滋长,思想与行为也逐渐发生变化。

  • 因为一句传言错杀了一名武将,他竟然会是为武则天而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名

    在历史的政治谶言中,“女主昌”无疑是较为神秘的一个。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宫廷内外突然流传“女主昌”这句话来,同时流传的还有“女主武王”。事后来看,女人领导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这说的其实就是武则天。作为一种隐语或预言,谶言往往准的令人后怕,更不要说政治谶言了。而关于“女主昌”,《旧唐书》、《新唐书》

  • 身高一米九的寡妇竟别样风采的迷倒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寡妇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贵妃也是命中显贵之人,因为她原本已经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个寡妇,后来不仅重嫁,还嫁给了李世民,所以说真是命中注定的显贵之人。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韦孝宽,是北周太傅,据说还是非常着名的军事家,老当益壮,七十多岁高龄时还能骑马率军驰骋疆场。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高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相竟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来的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两个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那么震惊一时的玄武门之变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孙老师为大家讲述:玄武门之变。李渊称帝后,重用佞臣、猜忌功臣、爱好酒色,这些都使得他无法有更大的作为

  • 褚遂良简介与评价:简述褚遂良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褚遂良书法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书法家。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西)人。父亮,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精于书法,以善书由魏徵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十五年,他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