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的起因?

玄武门之变的起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1/15 23:01:19

玄武门之变起因:渊根据皇位嫡长继承制,立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功盖天下,中外归心”,威胁太子的地位。李建成要保太子的地位,企图除掉李世民,世民先发制人,发动军事政变。

标签: 起因

更多文章

  • 厚片女出头天!独揽唐玄宗万千宠爱杨贵妃侍寝靠这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厚片

    杨玉环贵为古代四大美女,却与其他着名后妃不同,她对政治事务从不关心,仍遭遇过群臣围攻,根据史料记载,杨玉环是微胖型的美女,为何李隆基会这么喜欢她?杨玉环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杨玉环的人生经历十分特别,她出生在官宦世家之中,十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杨玉环也成为三叔的养女,但寄人篱下的生活,并未对她造成任何

  • 杨玉环替老胖安禄山「洗三」 唐玄宗却不皱眉、不动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却不

    安禄山是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他虽然是个大胖子,身体却非常灵活,心思缜密,精通6种语言,因此获得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官场生涯可说是扶摇直上,甚至还认了杨贵妃当干妈,安禄山还曾给杨贵妃洗澡,但唐玄宗却不阻拦,全因他对安禄山深信不疑,简直是当成自己的儿子。据史书记载,安禄山体重约320斤(192公斤

  • 唐朝的景教是正牌基督教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景教

    唐朝的景教(原名:Nestorianism)背景:聂斯脱略(Nestorius)西元第五世纪的一位教父。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基督人性的完整。认为基督的人性不因祂同时是神,便有所亏损。他坚持耶稣具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人性。然而他无法解决神性、人性如何结合于同一体,而不混淆的问题。另外,他对耶稣的母亲马利亚

  • 唐朝是否仍有古体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体诗

    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诗的一种。又称古风。有下列几种定义最基本的说法是指年代古久到作者,诗体等都已不可考的诗词,一般就称之为古体诗。最早的古诗据称为:「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较学术的定义在中国唐朝之前的诗,往往都称为古体诗,而唐朝之后,就称为近体诗。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古体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多半是

  • 中国唐朝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

    在唐代(618-907CE)是在帝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这是一个改革和文化进步的黄金时代,为今天中国仍然遵守的政策奠定了基础。第二位皇帝太宗(公元626-649年在位)是一位模范统治者,他改革了政府、社会结构、军事、教育和宗教习俗。在太宗的继任者高宗(公元649-683年在位)的领导下,当高宗的

  • 唐朝贯休法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贯休的罗汉画故事:唐末五代年间,有个年径和尚叫贯休。这和尚喜的是吟诗作画,爱的是游山玩水,随身带看一瓶一钵,云游天下。听人说遂昌有座唐山,是名冠处州的风景胜地,他就特地赶来探名胜访古迹。这唐山果然景物幽丽,风光秀美,站在山头的香炉岗上望去,脚下是一片云海。只有南北对峙的观音峰和罗汉峰,露出半截峰顶,

  •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贵妃

    一对乱伦的****。杨玉环是唐玄宗儿子的老婆,唐玄宗看上自己的儿媳妇,就把她弄过来自己用了。就是所谓的“扒灰”啦!

  • 唐朝当红诗人自愿献身武则天却因为「这个原因」被退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控鹤监(次年改称奉宸府),是一个全新的机构,由武曌本人设立。其工作内容比较有意思,主要是负责插科打诨,外加陪同吃喝玩乐,有点像今日休闲娱乐中心的经营范围。不过,作为一个政府机构,控鹤监可比休闲娱乐中心厉害多了。首先,该机构的负责人就很厉害,是由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负责主持。张氏兄弟的能量之大,不用多说

  • 唐朝李世民三兄弟 你觉得谁的心机最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你觉得

    亲们都知道唐朝开国的三位小伙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位可谓各有特色,李建成温和,李世民老成,李元吉霸气。但他们中最才是真正的大忽悠呢?我们介绍一下两起比较奇怪的事情。一件是杨文干事件。这个事件很简单,李建成的老部下庆州都督杨文干突然要造反,趁唐高祖李渊去仁智宫度假的时候起兵。李建成为了共襄盛

  • 一代才女徐惠妃:竟为李世民武则天牵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才女

    徐惠生于浙江湖州。湖州盛产女神童,李季兰和徐惠都是这种特产中的精品。在别的孩子的舌头还在舔脚趾的时候,她的舌头已经开始给爹妈点名了,那时她才五个月大。四岁时,当别的孩子还只认得一二三四的时候,她已经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了。八岁时,她已经能出口成诗了,而且辞致清丽,颇有水准。当时父亲徐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