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管理

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管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35 更新时间:2024/1/5 13:21:27

政府对矿冶业的管理,虽然不能称之为完善,但是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际执行内容上看,比宋以前的各个朝都更为缜密。

在矿产地的开采阶段,除一部分矿场由承买者自主进行采炼生产外,其的官营矿场和重要的私人承买场地都在宋政府的管理与监督之中。政府推行了以奖励为手段的矿产地告发政策和私人承买者可预借本钱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间找矿、开矿的积极性,同时又明令禁止在国家、宗族举行礼法活动的场所地区滥挖乱采,适时采取了废罢衰竭的坑冶、减免过重的岁收课额等体恤民力的政策,缓和了封建国家与矿冶业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宋代许多矿藏的开采与发展,都是在上述诸政策综合作用的推动下实现的。而在宋徽宗宋高宗和南宋后期的几个时期内,由于当政者采取了一味搜刮、竭泽而渔的做法,对加速矿冶业的衰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宋政府的矿产品收买政策,无论是从投入的本钱数量上看,还是从资金来源上看,都可以划分为兴盛发展与下降停滞两个阶段。北宋时期是兴盛发展的时期,转运司与提点坑冶铸钱司基本上承担了收买矿产品所需支付的资金。特别是宋神宗时期,提点坑冶铸钱司支付的矿冶业本钱曾高达175万贯,直接以货币的形式拨往各地矿场,收买的各类矿产品保证了宋政府的多方面需求。而南宋以后是下降停滞的阶段。旧有的矿产品本钱发放制度已被破坏,提点坑冶铸钱司的铸钱额锐减到15万贯,全部交纳到中央府库,转运司支付的矿冶业资金年也只有十几万贯,南宋政府只能依靠地方民众搜刮以及临时调拨度牒、茶引、官会等苟且支付。尤其是在宋高宗时期,上述现象尤为严重。

宋政府对金、银、铁三种矿产品的禁榷与通商政策,是随着国家政局、财政、军事、社会经济情况的需求而变化的。有时推行较为严厉的禁榷政策;有时采取较为宽松的通商政策;即使在推行禁榷政策时,对某些产品也会依据当地的供求情况作相对灵活的调整。总的来看,铁的禁榷活动,在宋代特殊的社会局势下,首先保证了宋政府对军器、铁钱、胆铜生产用料等多方面的需求,其次再通过官府专卖的手段,向民间供应制器原料。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宋政府在福州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铁的自由通商政策,以及宋神宗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铁冶户拥有矿产品的自主贸易权的政策,对民间铁器制造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市场的活跃无疑是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

金银的禁榷,起初主要是为了满足向统治者提供储积财富、减少诸路上供物力耗费、向辽交纳岁币以及为上等统治阶层提供奢侈性、观赏性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其后,金银因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而逐渐转变为货币替代品,运行到比前代广泛得多的地域和经济活动之中。宋神宗时期推行的金银自由贸易政策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了金银货币化职能的加强。南宋以后,由于铜钱铸造额的锐减,会价的日益贬值,银的货币化职能进一步彰显。南宋高宗以后,部分地区的金、银矿场虽然一度获准恢复了自由贸易政策,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有大相径庭的情况。此外,自北宋后期起一直到南宋期间,东南各路金银矿区常由官府设场买发上供、大礼、圣节所需金银。由于这类活动带有强迫和掠夺的性质,矿冶户的经济收益常常受到损害。

宋代铜、铅、锡的禁榷最为严厉,一直遵循着国家垄断的原则。两宋时期,即使在宋神宗颁行新敕、实施开放铜之!贸易与铸器阶段,官府仍然紧紧地把握住了对矿产品的收买及分配权。北宋时期铜铅锡禁榷政策常常卓有成效,与当时较为合理的收买价格密切相关。而南宋矿产量低徊,禁榷垄断权不断遭到破坏,亦主要是由于政府过度的剥夺矿冶户所致。

在边疆地区的矿冶业政策方面,宋朝北部沿边地区与西南部沿边地区各有特点。北部沿边地区因辽国、金国军力强盛,掠夺欲望强烈,对宋王朝统治造成极大的威胁,故宋政府在北部沿边地区采取了严禁采矿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求和苟安的懦弱心理,客观上虽有减少辽、金侵掠之作用,但亦阻碍了当地矿冶业的发展。西南部沿边地区是多民族居住区,各部族军事力量弱小,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无法与宋王朝相抗衡,宋王朝在这一地区仍保有传统的宗主国地位和权威。但是宋王朝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这一地区的统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故宋政府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式统治下,允许当地少数民族自由开采矿产、制作器物;与少数民族接境的宋统治区内亦可审时度势,或者禁采,或者由官府经营矿山开采,甚至还可以将矿产地赐与属国,以示优宠。这些做法体现i『.宋政府在制定西南部边境地区矿冶政策时,既有一定之规,又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两宋期间,矿冶业管理奖惩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建全而逐步完善,成为宋政府考查矿冶业官员治绩的重要依据。除北宋徽宗后期、南宋高宗时期及南宋末期外,两宋的大部分时期均较好地执行了奖惩制度,保障了矿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而宋徽宗、宋高宗时期,由于宋政府搜刮财利无度以及矿业衰落等方面的原因,对矿冶业官员治绩的考课和奖惩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一方面重视考查官员岁收矿课的数量,极力褒奖;另一方面,却忽视对官员素质的综合考查,不能及时对那些邀功请赏、剥削勒索矿冶户的官员进行惩处。因此,尽管矿冶业机构建全、条令完备,仍不能有效地发挥管理监督职能。

总之,北宋徽宗以前,特别是宋神宗熙丰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采取了较为合理的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管理政策密切相关。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矿冶业生产迅速下降,虽然后来部分矿冶业生产(如铁和胆铜的生产):有所回升,但是矿冶业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状态。出现这一局面,应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生产者密切相关。

标签: 宋朝政府

更多文章

  • 宋哲宗赵煦:哲宗屡立废孟皇后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谜,宋哲,皇后

    帝王档案赵煦:1086年-1100年在位,原名赵佣,神宗第六子,性格具有两面性。在位15年,重用变法派,但改革并无实效。病死,终年25岁,死后葬于永泰陵(今河南巩县)。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哲宗屡立废孟皇后之谜宋哲宗赵煦是神宗之子,1086-1100年在位。元祐年间(1

  • 李南公明察断案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公明,故事

    智慧能让你变得更加有魅力;智慧能让你遇到问题后迎刃而解;智慧能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你轻松脱身。但是,正确的、为人称颂的智慧才算得上大智慧,骗人的,投机取巧的坏点子不叫智慧,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你智慧的发挥,看下面的故事:宋朝的李南公尚书,出任长沙县令时,一天,有甲乙两个汉子来告状。李南公见

  • 承大统宋孝宗嗣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孝宗嗣位

    高宗赵构虽然后宫妃嫔如云,但儿子只有元懿太子赵旉一人。建炎三年(1129)秋天,年刚三岁的赵旉突然薨逝,使高宗悲痛不已。赵旉生于建炎元年六月,母亲是潘贤妃。赵旉体质孱弱,自幼多病,高宗戎马倥偬,自顾不暇,没有过多照料他,他的病也就一直没有痊愈。到了建康以后有一次在行宫中碰倒了一只金香炉,香炉落地有声

  • 宋朝荆湖南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湖南路,行政区划

    荆湖南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四年至建炎三年荆湖南路: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荆湖南路,治潭州,以潭州、衡州、道州、永州、邵州、郴州、全州、桂阳监来属;崇宁五年(1106)置武冈军。潭州①:上,长沙郡,武安军节度。乾德元年(963)降州格为防御州,端拱元年(988)仍升州格为武安军节度。

  • 隐士陈抟,可谓神仙一般存在,实际上他还有个身份赵家皇朝的托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他还,托儿,有个

    于宋朝时期,隐士在社会中的地位很高。被民众景仰,每当皇帝们发现境内出现着名隐士,都会周到、隆重、热情的召见他们,可以说他们生前不仅能得到很多精神及其物质方面的鼓励,死后还可以获赠谥号,极尽哀荣。宋代开国以来的第一位着名隐士是陈抟,在民间传说中,他是神仙般的存在,他和吕洞宾是好友,能够未卜先知,预知天

  • 宁宗赵扩大事记,赵扩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宁宗赵,生平简介

    宁宗赵扩(公元1168年~公元1224年)在位时间:公元1194年~公元1224年曾用年号:庆元、嘉泰、开禧、嘉定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庙号:宁宗安葬地:不详公元1168年,宋光宗光宗的第二子赵扩出生。公元1178年,赵扩被封为英国公,又于公元1185年进封为平阳郡王。随后在公元

  • 宋元明清时期士兵制度介绍:宋元明清时期的兵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勇,宋元,明清

    宋元明清时期的兵勇宋元明清时期战争频发,各个朝代不仅承袭了上一个朝代的兵制,而且还根据当时局势做了大量更改。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严峻的现实向执政者提出了如何征兵的问题。至明清时期,我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因此,这一时期的征兵方式复杂多样。宋代全面推行募兵制,使军队

  • 北宋柳永的粉丝:最大牌的竟然是皇帝宋仁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宋,大牌,皇帝

    热闹非凡的“超女”、“超男”曾轰动大半个中国,节目空前火爆,“偶像”红得发紫,若论功行赏,这绝对与一大帮子铁杆“粉丝”有关。尽管他们自称“新新人类”,其实,这“粉丝”是古已有之。北宋词人柳永,就有一帮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是说柳永的“粉丝”

  • 宋代婚配奇观:“榜下捉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奇观,宋代,榜下捉婿

    宋代的时候,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相貌堂堂,举止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揭榜之日,权势之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无奈,只好被裹挟着前往。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

  • 矿冶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演变及其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作用,方式,生产经营

    宋代矿冶业中曾同时或先后采用了劳役制、召募制、承买制三种生产经营方式,它们之间此消彼长的变革运动,对矿冶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章即是对上述三种经营方式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所作的探讨。一、北宋前期至宋神宗时期劳役制生产的削弱与召募制生产的兴盛劳役制生产的典型特点在于封建国家或地主阶级依靠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