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神宗赵顼临终慨叹改变祖宗成法实在难

宋神宗赵顼临终慨叹改变祖宗成法实在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67 更新时间:2023/12/23 8:55:08

赵顼[xū]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赵顼一病不起,尽管只有三十八岁,却做了十八年的皇帝。他在临死之际想到“变法”,而这变法又与久负盛名的王安石连在一起。

他在即位之前就读过王安石写的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书中极言时弊:天下财力困穷,在于吏治败坏,不知法度。

不懂武事的文官担任边防重任,只能委托奸悍无赖,焉能不令防务积弱?恩荫制度下的官吏不学无术,只为利蠹……这些言辞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法先王”、“为天下理财”的主张更令他赞赏,很想一试。

他即位时,宋王朝已经存在了一百零七年,自宋初就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三大灾害越演越烈。国库空虚,债台高筑;兵员激增至一百二十五万人,仍败在东辽、西夏的夹击下,不得已,只好年年还向他们进贡,即此,也不得安宁……祖宗的“成法”失灵了,要求“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他的爷爷辈宋仁宗曾实行过“庆历新政”,但却激起了巨大的反对浪潮,主持新政的宰相范仲淹被迫出京,写出了《岳阳楼记》,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限感慨。他的父亲英宗只当了四年皇帝,在变法上也未能有所作为。现在轮到他了,他血气方刚,有一种锐意求进的胆略,于是一即位就亲自选拔了王安石作为襄助他改革的大臣。“龙墩”尚未坐暖,就颁诏任命他为江宁知府。王安石赴任数日,又奉诏进京。君臣一席谈,王安石进献《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宋神宗细览奏章,直到深夜,决心将国事委任王安石。认为王安石确实是个人才,连恪守祖宗成法的司马光都称道他:“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识与不识,咸谓介甫(王安石字)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也。”天下归心,神宗立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这个过程,在病榻上辗转反侧的宋神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的,因为两人志同道合,全力推动改革,且历尽风险,堪称“知音”。然而对这个“知音”,宋神宗却又两度罢了他的宰相,让“变法之途”生出诸多波折来。

“不要抱怨我,介甫!”病榻上的宋神宗在内心里说:“要改变一下祖宗成法实在大不易,因为它实质上是一场权力的再分配,必然要触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而且还是一种‘连锁反应,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的。我比你承受的压力更大啊!”

是的,一个“免役钱法”虽为国家财政增加了收入,但却侵犯了那些历来恣意勒索的商行和从中渔利的上下官司的利益。于是这本来只是商贾领域的事,却遭到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的反对。神宗只得对王安石说:“取免役钱太重,人情咨犯怨。近臣以至后族,没有不说不便的。两宫(太皇太后,皇太后)乃至泣下。”王安石对目光短浅的后族十分反感,便道:“皇后的父亲向经从来就‘影占行人,因推行免役新法,依条例收入。他曾来文交涉,没有被理睬。又如曹后的弟弟曹佾,赊买人家树木不给钱,反而由内臣(宦官)用假姓名诬告市易司。陛下试看此二事,后族怎会不反对?”

诸如此类的事,神宗不知经历了多少,他只能在心里说:“介甫,介甫,你说的都是事实,我也尽知后宫与内臣的种种弊端。然而我无法抵挡两宫的眼泪呀!”

于是他想到了与王安石的冲突。

推行“青苗地”时更是阻力重重,本来这种政府贷款是让农民避免高利贷盘剥的,免得老百姓卖青酉。司是大地主、大商人却攻击为“官盗”,“与民争毫利”,是“官放息钱”。神宗无可奈何做了让步,下诏暂缓。王安石火了,称疾家居,不久又上表辞职,令神宗左右为难。如果允许王安石离朝,那么新法将蹈“庆历新政”的覆辙半途而废;若挽留他继续任相,则帝王的面子又一扫而尽。他让翰林学士司马光拟旨批答。司马光却趁机指责王安石:“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乃欲委事任,退取便安。卿之私谋,固为无憾,朕之所望,将以委谁?”王安石见诏大怒,立即抗章自解,弄得神宗很下不来台,只好亲书手札安慰他:“诏中二语,失之详阅,今览之甚愧。”才算把这个“拗相公”留住了。

今日在病榻上,神宗忆起往事倒想说:“介甫呀!变法是对旧有秩序的冲击,你就只能迂回曲折。一斧子劈下去,激浪涌起,稍做缓冲,再下二斧。急跑三步,必众情晓晓,你就俯允,退上两步,待舆情稍缓,众人不备时,你就再跑上三步,又是朝野大哗,你就再退两步稳住士夫,总算账你已进了两步了。这理卿非不知,只是性情固执,操之过急了。”

他又想到了朝臣对王安石的攻击:“拗相公啊,拗相公。那真是铺天盖地,你又不是不知道。所以你才用‘人言不足畏来自我安慰。有些‘人言很凶猛哩!那个御史中丞吕诲弹劾你有‘十大过,把你攻击得‘人格卑下很不像样哩!”

病榻上的宋神宗已记不清吕诲的奏章说了哪些话语了,只记得是很有文采的。那奏章上说:“臣闻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安石外示朴野,内藏巧诈。骄蹇慢上,阴贼害物,诚恐陛下悦其才辩,久而倚畀,大好得路,群阴会进,则贤者尽去,乱由是生。臣究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立异于人。徒文言而饰非,将网上而欺下,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者,必斯人也!”神宗当时就将这奏章封还了,意即不采纳。“介甫,你知道我在冒士子‘腹非的风险吗?”

临终的神宗在心中又说道:“吕诲先后三次任言官,均因弹劾大臣而被罢官,是天下闻名的‘鲠直之臣。有‘老本让君臣忌惮的呀!我为你遮蔽的事还不够多吗?”

由王安石,他想到了变法之难,其实并不难在这些公开的反对派上。对这些人,王安石也好,他自己也好,早就有思想准备,跳也好,喊也好,均在意料之中,还不太可怕,可怕的是变法者内部的分裂。别的不说,只说那吕惠卿吧,安石初为相时,极力推荐他为变法的指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检详文字:“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也比不上他。学先王之道而能运用的,独有惠卿一人。”

事无大小,安石必与惠卿共同谋划,凡有新法章奏,皆由惠卿执笔,时人称安石为孔子,吕惠卿为颜子。可是司马光却说:“惠卿惍巧,不是正人,正是他使王安石负谤于天下!”后来的事实不幸却被司马光言中了。王安石罢相之后,带头破坏新法的正是这吕惠卿,他要标新立异,以防王安石再次被起用。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他把推行新法的王安石的肱股全部排斥,对此,王安石复相之后慨叹道:“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里还有烧开的时候呢?”变法之难,正难在推行新法的新贵身上,这却是始料不及的。

“变法师就坏在这一群庸吏手里!”在病榻上的宋神宗继续想道:“这是些不学无术的庸碌利蠹,积其平生,唯知迎合上宪,哪里对变法有半点初衷?上先说板鸭之喙有棱,他便立即响应,而且加码说他看见尖了;上司又说其喙为扁,他便立即改口道,扁平如砥。哪里懂得什么新法?他们喊什么‘变法只不过是要迎合君主所好,喊一喊以升官发财而已。与这样一些昏愦之人讨论变法,岂不是对牛弹琴?可悲的是,王安石也好,我宋神宗也好,明知如此,还不得不依靠这样一些人去各地推行新法。这些人,明明是‘唯官是求之辈,却以‘新派自居,又以‘变法标榜,怎奈他何?”

想到这里,宋神宗不由得十分悲哀:是的,是的。普天之下像王安石这样的人太少了,真正是凤毛麟角。许多人之所以跟随自都辞掉了,早已退隐山林。

宋神宗无法召回王安石,也无法抵挡住死神,只好无可奈何地慨叹:“变法实在难!”怀着遗恨离开了人间。

标签: 临终祖宗成法神宗

更多文章

  • 享乐主义者蔡京:赵佶不谋而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不谋而合,主义者,蔡京

    蔡京书法宋徽宗赵佶喜欢奇花异石。蔡京为了投其所好,早在赵佶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崇宁元年(1102年),就在苏、杭二州设置造作局,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征集数千名能工巧匠,为皇上制造做工精细、形态奇巧、用料考究、造价昂贵的工艺品,供他享受。蔡京还特地找了苏州大商人朱冲、朱勔父子二人,大办花石纲,凡民间有可用

  • 宋朝两浙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两浙路,宋朝,行政区划

    两浙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太平兴国三年至建炎三年,镇江府/常州/江阴军-开宝八年至建炎三年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两浙路:太平兴国三年(978)衣锦军更名顺安军;五年(980)省顺安军;淳化元年(990)省江阴军;三年(992)复置江阴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两浙路,治杭州,以

  • 同文馆之狱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同文,始末

    同文馆之狱元祐8年(1093年),宋哲宗的老奶奶去世了。其实她去世的时候还不是太老,也就62岁,但是哲宗已经觉得她是“老不死的”。在元祐时代,朝中大事小事高太后说了算。那些老臣都是看着高太后的脸色办事,没把小皇帝放在眼里,小皇帝还是他们教育的对象。小皇子活在太后的阴影之下,怨

  • 靖康之耻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靖康

    从公元1118年起,北宋以向金国买马为名,派人渡海与金国统治者接洽,表达自己联金伐辽的愿望。金感到此举有利于灭掉辽国,便同意了北宋的要求。北宋大臣中有人向宋徽宗提出了女真是虎狼之心,不可结交,不如早作防范准备的建议,但被宋徽宗当作了耳旁风,一心去结交野心极大的金国。公元1120年,宋金订下所谓&ld

  • 北宋为何灭亡,是童贯断送了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是童贯

    童贯(公元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情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蔡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

  • 男人怕老婆太对了!据说怕老婆的国家更民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对了,怕老婆,民主

    历代“惧内”佳话中,最着名者,莫过于“河东狮”与“胭脂虎”,两个典故都出自宋朝。河东狮吼一群朋友在围观“河东狮”指北宋名士陈季常的妻子,据洪迈《容斋三笔》记述,陈季常“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先生’,好宾客,喜畜声妓”,家里来了客人,陈季常以美酒相待,叫声妓歌舞助兴,但陈季常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时

  • 秦九韶的历史影响——中世纪数学泰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世纪,数学,泰斗

    秦九韶是着名数学家,他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被誉为“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秦九韶所提出的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及其名着《数书九章》,是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靖康之役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之役,历史意义,靖康

    靖康之役(北宋)北宋帝国选择了一种非正常死亡法,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死得很窝囊战争概述: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吞灭了辽国的金国向北宋发起第二次大规模南侵战争,于当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俘北宋徽、钦二帝。北宋帝国宣告灭亡。将帅星数:★★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李纲宗泽郭药师精彩星数:★★政治影

  •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宋金采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之战,以弱胜强,战例

    800多年以前,在现在安徽省境内长江沿岸的采石矶,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水陆大战。交战的一方是南宋,另一方是金。结果人数少、实力比较弱的宋军,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金军,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完颜亮大举进攻12世纪,我国女真族在东北兴起,建立金朝。金朝的势力不断向南扩张,于公元1127年

  • 蔡京与蔡襄是什么关系 蔡京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儿子,有几个,蔡京

    ?蔡京是北宋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书法家,一度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蔡京出生在官宦人家,之后考中进士进入官场的。他先是在地方做地方官。后来出使辽国,回来之后被封为中书舍人。之后的十年间,蔡京在当时朝野中的两个派系之间周旋,一路平步青云,这时也有人发现了蔡京的艰险狡猾。后来因为蔡卞已经做了右丞相,有人记恨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