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活佛济公:并非“犀利哥”的造型

历史上真实的活佛济公:并非“犀利哥”的造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3/12/24 2:29:30

历史上真实的济公:之前,型男乞丐“犀利哥”红遍网络,用韩乔生老师的话来说,那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然而,网络上的事儿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犀利哥”真实身份的迅速揭秘,一张照片带来的想象空间,顿时由“无限大”变到“归零”。如今,“犀利哥”显然已成了过去时。不过,犀利哥若是早出生800多年,估计就有机会成为一个永不褪色的真正“红人”。南宋绍兴十八年,浙江天台永宁村出生了一名男婴,叫李修元。若干年后,这位李先生出名了,他在江湖上的名号叫“济公”。直到今天,论知名度,济公依然算得上是华人世界的“一线名人”。

济公很有型,他一身“混搭”,“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一形象设计非常经典,后来许多成功人士身上都有类似“基因”,比如金庸笔下的北丐洪七公。当然,光凭这一点不足以成名,正如“犀利哥”,一身酷装,照样会被人遗忘。济公成名,其实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他长期生活在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杭州,那里云集着当时中国最多的文人。在新闻学还没有诞生的年代,文人,尤其是社会底层文人,承担着新闻传播的主要职能。于是,济公的事迹得以被创作、被加工、被传播,最后济公得以“被出名”。有人说2009年是“被时代”,其实济公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经“被”了。摄影师创造的“犀利哥”神话,只能维持几个月,而古代文人集体创造的济公神话,却能恒久远永流传,关键原因就在于一个“被”字。

真实的济公有两大亮点:擅长诗文,医术高明。南怀瑾曾评价济公的诗作:“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然而时至今日,有几个人知道济公的诗作?至于医术,普通老百姓更是难以了解。于是,我们的文人前辈用上了济公的“外壳”,而摆脱了史实的约束,很快,一个既能巧断家务事,又能反腐除恶,无所不能的济公就诞生了。经过几百年来文人们不断地添油加醋,济公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大有红到永远的趋势。

在济公的诸多传说故事中,《大闹秦相府》最为人所津津乐道。济公与秦桧对对子,拆字,赛打油诗……最终济公大获全胜,秦桧出尽洋相。和东方朔、徐文长的传说相似,济公与秦桧智斗,用的也是底层文人最常用的那些文字技巧。而那些恶势力的代表人物,似乎都是君子,他们不仅乐意耐心地陪一个弱势对手磨嘴皮子,并且输了也不会使出强力手段,而是灰头土脸地自认倒霉。世上的坏人若都有这样的境界,人间肯定会变成美好的乐园。

像东方朔、徐文长一样,传说中的济公和现实中的他本人,已经没有太多关联。他们都只是容器,里面装的是底层文人和老百姓对于“文侠”的幻想。其实,假如“犀利哥”穿越到南宋,行走于杭州街头,巧遇一位落魄文人……若干年后,他也有可能成为“济公”,他会具有超人的能力,每天忙着维护世界和平……“犀利哥”不是济公,他容纳不了我们对于“文侠”的意淫,所以我们依然浮躁着,因为我们无法造出一个神来保佑自己。像东方朔、徐文长一样,传说中的济公和现实中的他本人,已经没有太多关联。他们都只是容器,里面装的是底层文人和老百姓对于“文侠”的幻想。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从1922年12月入宫,到1924年11月和末代皇帝溥仪一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在紫禁城总共生活了两年时间。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她在宫中的生活又是哪般情形?透过原始的清宫档案,我们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溥仪结婚是在1922年12月1日,他和婉容这一年都是17岁。清朝皇帝结婚称为大婚礼。这时的清王朝虽然已被推翻11年,但按照皇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保持着皇帝的尊称,并继续住在紫禁城,所以对内对外仍然称为大婚礼。这次迎入紫禁城的,除了皇后婉容,另有淑妃文绣

婉容能被挑选当上皇后,真是费尽了周折。当初,要为溥仪选皇后的消息传开后,提亲的人便接踵而来。但按清朝定制,皇后都从满蒙王公大臣家的女儿中挑选。所以,像徐世昌、张作霖提亲推荐的,都被婉言谢绝了。据说,当时负责汇总提亲情况的溥仪叔父载涛的桌子上,女孩的照片都可以装订成册了。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女子堆里,经过反复筛选,有4人入围成为候选人。再经仔细挑选,最后剩下婉容和文绣。

皇后只有一个,是选婉容,还是文绣,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特别是那些太妃们,都想让小皇帝选自己看中的姑娘,以巩固各自在宫中的势力。这样争来争去,各不相让,最后只好让溥仪来“圣裁”。他看过婉容和文绣的照片后,最终选中婉容作皇后,文绣则封为淑妃。民间传说是婉容的父亲荣源花了20万两黄金,为女儿买下了皇后这顶凤冠,这只是传闻,已很难证实了。

迎娶婉容作皇后的礼节仪式,全都按照清朝的旧例来办,分为纳彩礼、大征礼、册立礼、大婚礼四个步骤。具有订婚意义的纳彩礼,是在1922年10月21日这天,溥仪派正副使臣带着近千人的仪仗队伍和100多抬轿的礼品,到北京地安门外帽儿胡同婉容的家,向其父荣源送上彩礼。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先后举行了大征礼和册立礼,大征礼是告诉女方家里确切的成婚日期,册立礼则是正式给予皇后名分。说起来,婉容的婚礼也还是有些遗憾的。按清朝惯例,奉迎皇后入宫,不论皇后的家住在京城哪个方位,迎亲队伍都要经过大清门,再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进宫。大清门在平时除皇太后、皇帝可随时出入外,任何臣工都不能擅自行走,皇后也只有在大婚之日才能享用一次。而婉容却没有享受到这份荣耀,她入宫不仅没走大清门,而且也没走午门。婉容走的是东华门大街,从东华门入的宫。从这点说来,她这个小朝廷时代的皇后,还是与大清帝国的真正皇后不一样的。这时的溥仪已是退位的皇帝,虽获准住在后宫,但紫禁城内乾清门以南的地方已归北洋政府了,因此也就不能再那么讲究了。

屈指数来,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先后共立过24位皇后。如果婉容还可以称得上皇后的话,那么她就是第25位,也是古代中国的绝版皇后。在保存下来的溥仪档案里,有两本大婚典礼时的礼品账簿,封面上写着《大婚典礼进奉衔名物品册》,里面一一开列了送礼的人名、物品种类和数量等。清单里,不仅有清朝的遗老旧臣,还有民国政府的要员、军阀政客,外国使节也名列其中。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专门派特使带着2万银元前去祝贺。像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徐世昌、张作霖等民国要人,以及康有为等社会名流,也都送了如意、家具等礼品。

为了操办婚礼,当时的小朝廷成立了专门的“大婚礼筹备处”,他们查阅《大清会典》和清朝历代皇帝大婚的档案,最后决定按照同治帝婚礼的规模来办,因为那次大婚相对花钱少些。虽然小朝廷已不能过于铺张,但最终算来,还是花费了40多万银元。当时,两元钱能买一袋面粉。而光绪帝大婚,竟花费了550万两银子!大婚期间,宫里连续唱了3天戏,光这就花了3万多银元。值得一提的是,还专门请梅兰芳、杨小楼演了《霸王别姬》这出戏。当时曾有人提出,在这样大喜的日子里,演这样伤感的戏不太合适。但溥仪认为没关系,还是决定演了。当戏演到动情的地方时,太妃和王公的女眷们都流下泪来。散戏之后,一些王公旧臣心事重重,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两年后,当溥仪和婉容被赶出宫的时候,还有人说:这都是大婚时演《霸王别姬》惹的祸!

标签: 活佛济公犀利

更多文章

  • “女侠名姝”柳如是:理学大师周敦颐后代都为之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之,周敦颐,理学

    柳如是这个女人,的确不简单。她身后三百年,出了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他竟然当了柳如是的“骨灰级粉丝”。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身体衰弱,却一字一句地口述,从1953年,写到1963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学术巨着——《柳如是别传》。整整80万字啊,虔诚地献给他心中的“女侠名姝”。少女时代,柳如是聪明乖巧

  • 和尚原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战,历史背景,和尚

    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指挥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当中,南宋军队给金军以重创,并获得最终的胜利。金军南下金朝南宋形势金军于1127年(金天会五年,南宋建炎元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许多地区,并曾一度深入江西、浙江等地。广

  • 宋太宗赵光义简介:太宗登基和“金匮之盟”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之谜,太宗,简介

    帝王档案赵光义:976年-997年在位,原名赵匡义、赵炅,赵匡胤之弟,性格沉谋英断。太祖死后即位,在位22年,武略稍逊,文治英明,国势强盛。统一中原,北伐契丹;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勤于政务,关心民生;完善科举,编撰典籍。在位期间两次北伐均告失败,社会各阶层贫富开始加剧。后因箭伤屡发而死,终年59岁,

  • 北宋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农民起义,北宋,时期

    北宋初期的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农民、士卒和少数民族的起义不断地出现。淳化二年(992年),四川大旱,粮食欠收。官府、商人勾结,囤积居奇,乘机渔利。广大人民生活无着,阶级矛盾急剧激化。淳化四年初春,茶农王小波在故乡青城县(今四川灌县东南)领导农民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r

  • 秦观是如何让苏东坡接纳自己为弟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弟子,秦观,苏东坡

    秦观没有显赫的出身,父亲只做过小官,但曾在太学学习过,学历不低。优秀的基因使秦观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不幸的是,在他1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生活也陷入了贫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30岁的秦观第一次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这时的他意气风发,大有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可惜开榜

  • 姜夔喜欢上了一个歌女,为何却只能写诗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上了,歌女,自己的

    历来文人咏梅的诗词层出不穷,但论真正的翘楚,诗是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词是南宋文学家姜夔的《暗香》《疏影》,千百年来,堪称经典,无人能及。所谓“爱之深才能写之切”,姜夔跟林逋一样,也是爱梅成痴的人,所作诗词中的咏梅之作很多,像极了他清丽孤绝却品格清奇的一生。姜夔的母亲早逝,父亲虽然当过汉阳小县

  • 《宋史论稿》二十五、明代的运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二十五,宋史,明代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漕运高度发展的时期之一,所谓“京师百司庶府,卫士编氓,仰哺于漕粮”。在大规模的明官方漕运业中,存在着人数达十数万人的专业运输军队,明人称其为“运军”。这支庞大的运军对维持大部分时期里明王朝漕运的正常进行,无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支运军的情况,如构成来源、内部组织、工作状况、地

  • 抗击金军的着名将领牛皋是大笑而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将领,而死,著名

    牛皋是南宋时期抗击金军的着名将领,一生堪称戎马倥偬,多次重创金军,在抗金斗争中声名显赫,一开始的时候牛皋在自己的家乡组织抗金力量保卫自己的家乡,后来牛皋因为抗击金军而声名远播,走上了抗金的全国战争,成为了岳家军中的一员,得到了岳飞的重用,一直担任岳家军的副帅。下面就做一下牛皋简介。牛皋(1087年-

  • 宋朝江南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路,江南,行政区划

    江南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开宝八年至建炎三年江南东路:开宝八年(975)降江宁府为昇州,雄远军更名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平南军更名太平军;四年(979)置广德军;七年(982)置南康军;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江南路,治昇州,以昇州、宣州、歙州、江州、池州、饶州、信州、太平军、南

  • 宋理宗稀里糊涂当了皇帝,死之后头骨被做成了饮酒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头骨,成了,稀里糊涂

    在南宋历史上,宋理宗是一名好运一起又悲剧的皇上。南宋宋宁宗嘉定十七年(西历1224年),宋宁宗驾崩,在权臣史弥远的控制下,原本和帝位没一切并集的赵昀,足以即位做皇上,这大便次数多在历史上的宋理宗。宋理宗当政期内,见证人了南宋老冤家金朝的灭绝宋理宗端平年间(西历1234年),蒙古灭绝金朝,南宋在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