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广南西路行政区划

宋朝广南西路行政区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3/12/4 19:20:43

广南西路

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开宝四年至建炎三年

广南西路:乾德元年(963)省溥州;

开宝四年(971)义州更名为南义州;五年(972)省浔州、宾州、白州、富州、峦州、潘州、澄州、常乐州、

绣州、禺州、顺州、党州、牢州、罗州、南义州、崖州;振州更名崖州、思唐州更名思明州;

开宝六年(973)省思明州;仍置浔州、宾州、南义州;七年(974)复置白州;省严州;

太平兴国元年(976)南义州更名南仪州;五年(980)辩州更名化州;八年(983)降廉州为太平军;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广南西路,治桂州,以桂州、容州、邕州、融州、象州、昭州、梧州、

藤州、龚州、浔州、柳州、贵州、宜州、宾州、横州、化州、高州、雷州、钦州、白州、郁林州、

琼州、平州、观州、儋州、万安州、崖州、窦州、南仪州、蒙州、太平军来属;

咸平元年(998)仍升太平军为廉州;

景德元年(1004)省高州;三年(1006)仍置高州;

熙宁四年(1071)省窦州、南仪州;五年(1072)省蒙州;

熙宁六年(1073)降儋州为昌化军、降崖州为朱崖军;七年(1074)降万安州为万安军;

崇宁四年(1105)置平州、格州、允州[沿革见黔南路];五年(1106)格州更名从州[沿革见黔南路];

大观元年(1107)分置广南西、黔南二路,广南西路仍治桂州,以桂州、邕州、融州、象州、昭州、梧州、

藤州、龚州、浔州、贵州、宾州、横州、化州、高州、雷州、钦州、白州、郁林州、廉州、琼州、

平州、观州、昌化军、万安军、朱崖军来属,并置溪州、镇州、延德军来属;置庭州、孚州、观州

属黔南路[沿革见黔南路];

大观二年(1108)析广南东路贺州来属;三年(1109)并广南西、黔南二路为广西黔南路;四年(1110)仍更

名广南西路;省溪州、庭州、孚州[庭孚二州沿革见黔南路];

政和元年(1111)省龚州、白州、镇州、平州、从州、允州、延德军[平从允三州沿革见黔南路];三年

(1113)仍置龚州、白州;四年(1114)置隆州、兑州;七年(1117)朱崖军更名吉阳军;复置孚州[沿

革见黔南路]

宣和三年(1121)省隆州、兑州、孚州[孚州沿革见黔南路]。

桂州:大都督府,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开宝三年(970)归宋,初为”下都督府”,大观元年(1107)升为”大都督

府”。

临桂县:紧,倚。

兴安县:望。初为全义县,为溥州”倚郭”;乾德元年(963)来属桂州,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兴安县。

灵川县:望。

阳朔县:望。

荔浦县:望。

永福县:上。

修仁县:中。熙宁四年(1071)省入荔浦县为修仁镇,元丰元年(1078)仍置修仁县。

义宁县:中下。有桑江寨。

理定县:下。

古县:下。

永宁县:中。熙宁四年(1071)省入荔浦县为永宁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永宁县。

慕化县:嘉祐六年(1061)省入临桂县为慕化镇。

容州:下都督府,普宁郡,宁远军节度。初为”防御州”,开宝四年(971)升州格为宁远军节度。

普宁县:上,倚。

陆川县:中。开宝九年(976)徙治公平,淳化五年(994)又徙治故温水县。

北流县:中。

欣道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普宁县。

渭龙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普宁县。

陵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北流县。

邕州:望,下都督府,永宁郡,建武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州”。

宣化县:下,倚。

武缘县:下。景佑二年(1035)徙治葛圩苏村(原属乐昌县)。

如和县:景佑三年(1036)省入宣化县。

乐昌县:初为晋兴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乐昌县,景佑三年(1036)省入武缘县。

朗宁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宣化县。

封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武缘县。

思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如和县。

————左江道:辖太平、永平、古万、迁隆寨;

————右江道:辖横山、温润寨。

————有慎乃金场,熙宁六年(1073)置。

融州:下都督府,融水郡,清远军节度。初为”中州”、”军事州”,大观元年(1107)改属黔南路,三年(1109)升

州格为清远军节度,仍属广西黔南路;同年升为”下都督府”。

融水县:中,倚。有安厢寨,有古带铅场,有铁坑。

武阳县:熙宁七年(1074)省入融水县为武阳镇。

罗城县:开宝五年(972)于桂州珠川洞置罗城县,来属融州,熙宁七年(1074)省入融水县为罗城镇。

————有武阳寨,崇宁元年(1102)置于武阳镇;有乐善寨,崇宁二年(1103)置于羁糜乐善州。

————有罗城堡,崇宁元年(1102)置于罗城镇,二年(1103)废。

象州:下,象郡,防御。景德四年(1007)升州格为”防御州”。

阳寿县:中下,倚。

来宾县:中下。初属严州为”倚郭”,开宝七年(974)来属象州。

武化县:下。熙宁四年(1071)省入来宾县,元祐元年(1086)仍置武化县。

武仙县:下。

昭州:下,平乐郡,军事。开宝三年(970)归宋。

平乐县:中,倚。大中祥符元年(1008)徙治州城东。

立山县:中。初属蒙州为”倚郭”,熙宁五年(1072)来属昭州。

昭平县:中。初为龙平县,属富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昭州;熙宁八年(1075)改属梧州,元丰八年

(1085)仍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更名为昭平县。

恭城县:下。太平兴国元年(976)徙治于北乡龙渚市。

永平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平乐县。

贺州:下,临贺郡,军事。开宝三年(970)归宋;初属广南东路,大观二年(1108)来属广南西路。

临贺县:紧,倚。有太平银场。

富川县:上。

桂岭县:中。

荡山县:开宝四年(971)与宝城场省入临贺县。

封阳县:开宝四年(971)省入临贺县。

冯乘县:开宝四年(971)省入富川县。

梧州:下,苍梧郡,军事。

苍梧县:下,倚。

孟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苍梧县为孟陵镇。

戎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苍梧县为戎城镇,六年(973)复置戎城县,熙宁四年(1071)仍省入苍梧县为戎圩镇。

藤州:下,感义郡,军事。

镡津县:中,倚。

岑溪县:下。初属南义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改属窦州,六年(973)复属南义州;熙宁四年(1071)来属藤州。

有棠林银场。

宁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镡津县。

感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镡津县。

义昌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镡津县。

龚州,下,临江郡,军事。政和元年(1111)省入浔州,三年(1113)仍置龚州。

平南县:中,倚。政和元年(1111)改属浔州,三年(1113)仍属龚州。

阳川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武林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隋建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大同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平南县。

武郎县:初属思明州为”倚郭”,开宝六年(973)来属龚州,嘉祐二年(1057)省入平南县。

浔州:下,浔江郡,军事。开宝五年(972)省入贵州,六年(973)仍置浔州。

桂平县:下,倚。开宝五年(972)改属贵州,六年(973)仍属浔州。

皇化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桂平县。

柳州:下,龙城郡,军事。大观元年(1107)改属黔南路,三年(1109)仍属广西黔南路。

马平县:中,倚。庆历三年(1043)宜州辖羁糜思顺、归化二州入版籍,省入马平县。

洛容县:中。

柳城县:中。初为龙城县,景德三年(1006)更名为柳城县。

象县:嘉祐四年(1059)省入洛容县。

贵州:下,怀泽郡,军事。

郁林县:中下,倚。初为郁平县,开宝四年(971)更名为郁林县。

怀泽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

义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

潮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

宜州:望,龙水郡,庆远军节度。初为”下州”、”军事州”,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州”,改属黔南路,三年(1109)

仍属广西黔南路;宣和元年(1119)升州格为庆远军节度。

宜山县:上,倚。初名龙水县,熙宁八年(1075)羁糜怀远军辖羁糜述昆县入版籍,省入龙水县为述昆镇;宣和元

年(1119)更名为宜山县。有怀远寨,熙宁八年(1075)羁糜怀远军辖羁糜古阳县入版籍,改置来属;有思

立寨,熙宁八年(1075)来属。

天河县:下。大观元年(1107)以天河县改属融州;靖康元年(1126)仍属宜州。有德谨寨,有堰江堡。

忻城县:中下。庆历初年,羁糜芝州更名为羁糜芝忻州;三年(1043)羁糜芝忻(下,忻城郡;辖忻城、平西、富

川、乐光、乐艳、思龙、多云七县)、归恩(辖逻遵、履博、都恩、吉南、许水五县)、纡(辖东区、吉陵、

宾安、都邦、纡质、南山六县)三州入版籍,合并置忻城县,来属宜州。

思恩县:下。初为羁糜思恩县,属羁糜环州;熙宁八年(1075)为思恩县,徙治带溪寨,来属宜州,并羁糜镇宁州

辖羁糜礼丹县入版籍,省入思恩县;元丰六年(1083)仍徙旧治。有普义、带溪、镇宁三寨。

崖山县:景佑三年(1036)省。

洛曹县:初属柳州,淳化五年(994)来属宜州;嘉祐七年(1062)省入龙水县。

富仁监:乾德二年(964)置富仁监。负责矿冶。

富安监:淳化二年(991)置富安监。负责矿冶。

————有北遐寨。

————有玉田场。

宾州:下,安城郡,军事。开宝五年(972)省入邕州,六年(973)仍置宾州。

领方县:下,倚。开宝五年(972)改属邕州,六年(973)仍属宾州。

迁江县:中。初为羁糜迁江县,属邕州辖羁縻思刚州;天禧四年(1020)入版籍,置迁江县,来属宾州。

上林县:中下。初属澄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改属邕州,端拱三年(980)来属宾州。

琅玡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岭方县。

保城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岭方县。

横州:下,宁浦郡,军事。

宁浦县:下,倚。

永定县:下。初属峦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横州;熙宁四年(1071)省入宁浦县,元祐三年(1088)仍置

永定县。

乐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宁浦县。

从化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宁浦县。

化州:下,陵水郡,军事。初名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0)更名为化州。

石龙县:下,倚。

吴川县:中。初属罗州,开宝五年(972)来属化州。

高州:下,高凉郡,军事。景德元年(1004)省入窦州,三年(1006)仍置高州。

电白县:下,倚。景德元年(1004)改属窦州,三年(1006)仍属高州。

信宜县:中下。初名信义县,属窦州为”倚郭”;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信宜县,熙宁四年(1071)来属高州。有

怀德银场。

茂名县:下。初属潘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改属窦州,徙窦州来治,三年(1006)

仍属高州。

良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电白县。

保宁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电白县。

雷州:下,海康郡,军事。

海康县:下,倚。有冠头寨。

遂溪县:开宝四年(971)省入海康县。

徐闻县:开宝四年(971)省入海康县。

钦州:下,宁越郡,军事。天圣三年(1025)自灵山县南宾寨徙治安远县。

安远县:下,倚。初为保京县,宋初更名为安京县,景德三年(1006)又更名为安远县;天圣三年(1025)钦州自灵

山县来治。有如洪、如昔二寨。

灵山县:望。有咄步寨。天圣三年(1025)钦州徙治安远县。

遵化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灵山县。

内亭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灵山县。

钦江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灵山县。

白州:下,南昌郡,军事。开宝五年(972)省入廉州,七年(974)复置白州;政和元年(1111)省入郁林州,三年

(1113)仍置白州。

博白县:中,倚。

南昌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博白县。

建宁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博白县。

周罗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博白县。

郁林州:下,郁林郡,军事。至道二年(996)自兴业县徙治南流县。

南流县:中下,倚。初属牢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至道二年(996)郁林州自兴业县徙来治。

兴业县:下。初为”倚郭”,至道二年(996)郁林州徙治南流县。

郁平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兴业县。

兴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兴业县。

潭栗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兴业县。

廉州:下,合浦郡,军事。开宝五年(972)徙治长沙场;太平兴国八年(983)降为太平军,徙治海门镇,咸平元年

(998)仍升为廉州。

合浦县:上,倚。开宝五年(972)廉州徙治长沙场,太平兴国八年(983)省入石康县,咸平元年(998)仍置合浦县

于海门镇。有鹿井、三村二寨。

石康县:下。开宝五年(972)并常乐州博电、零渌、盐场三县地于长沙场置石康县,来属,为”倚郭”;太平兴国

八年(983)廉州徙治海门镇。

封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合浦县。

蔡龙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合浦县。

大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合浦县。

琼州:下,琼山郡,靖海军节度。初为”军事州”,熙宁四年(1071)徙今治,政和元年(1111)移靖海军节度来驻。

琼山县:中,倚。熙宁四年(1071)徙今治。有感恩、英田场二栅。

澄迈县:下。初属崖州,开宝五年(972)来属琼州。

昌县:下。初属崖州,开宝五年(972)来属琼州。

临高县:下。开宝五年(972)徙治英丘都。

乐会县:下。后徙今治;大观三年(1109)改属万安军,后仍来属琼州。

舍城县:初属崖州为”倚郭”,开宝五年(972)来属琼州;熙宁四年(1071)省入琼山县。

昌化军:同下州。初为儋州、昌化郡,熙宁六年(1073)降为昌化军。

宜伦县:下,倚。初名义伦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宜伦县。

昌化县:下。熙宁六年(1073)省入宜伦县为昌化镇,元丰三年(1080)仍置昌化县。有昌化寨。

感恩县:下。熙宁六年(1073)省入宜伦县为感恩镇,元丰四年(1081)仍置感恩县。

万安军:同下州。初为万安州、万安郡,北宋初年徙今治,熙宁七年(1074)降为万安军,大观元年(1107)徙治水口。

万宁县:下,倚。初名万安县,北宋初年更名为万宁县,并徙今治。

陵水县:下。熙宁七年(1074)省入万宁县为陵水镇,元丰三年(1080)仍置陵水县。

吉阳军:同下州。初为振州、延德郡,开宝五年(972)更名为崖州,熙宁六年(1073)降为朱崖军,政和七年(1117)更

名为吉阳军。

宁远县:下,倚。熙宁六年(1073)省入朱崖军为临川镇,移驻军东。

吉阳县:下。熙宁六年(1073)省入朱崖军为藤桥镇。

————有通远寨,政和六年(1116)以通远镇改置。

平州:见黔南路平州

观州:见黔南路观州

富州:下,开江郡。治龙平县,辖龙平、马江、思勤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昭州。

马江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龙平县。

思勤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龙平县。

峦州:下,永定郡。治永定县,辖永定、武罗、灵竹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横州。

武灵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永定县。

罗竹县:开宝五年(972)省入永定县。

潘州:下,南潘郡。治茂名县,辖茂名、南巴、潘水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高州。

南巴县:初属潘州,开宝五年(972)省入茂名县。

潘水县:初属潘州,开宝五年(972)省入茂名县。

澄州:下,贺水郡。治上林县,辖上林、止戈、无、贺水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邕州。

止戈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上林县。

无虞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上林县。

贺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上林县。

常乐州:无倚郭县。辖博电、零渌、盐场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廉、辩二州。

博电县:开宝五年(972)与零渌、盐场二县合并置石康县。

零渌县:开宝五年(972)与博电、盐场二县合并置石康县。

盐场县:开宝五年(972)与博电、零渌二县合并置石康县。

绣州:下,常林郡。治常林县,辖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

常林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普宁县。

阿林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普宁县。

罗绣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普宁县。

禺州:下,温泉郡。治峨石县,辖峨石、????、扶来、罗辨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

峨石县:倚郭。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北流县。

扶莱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北流县。

罗辨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北流县。

顺州:下,顺义郡。治龙化县,辖龙化、龙豪、温水、南河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

龙化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龙豪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温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南河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容州陆川县。

思明州:下,武郎郡。初为思唐州,治武郎县,辖武郎、平原二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思明州,六年(973)省入

龚州。

平原县:初属思明州,开宝六年(973)省入武郎县。

溥州:治全义县,辖全义县;乾德元年(963)省入桂州。

严州:下,循德郡。治来宾县,辖来宾、循德、归化三县;开宝七年(974)省入象州。

循德县:开宝七年(974)省入来宾县。

归化县:开宝七年(974)省入来宾县。

党州:下,宁仁郡。治容山县,辖容山、怀义、抚康、善牢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

容山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怀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抚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善牢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南流县。

牢州:下,定川郡。治南流县,辖南流、定川、宕川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

定川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郁林县。

宕川县: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州郁林县。

罗州:下,招义郡。治廉江县,辖廉江、吴川、干水、零绿四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化州。

廉江县:倚。开宝五年(972)省入吴川县。

干水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吴川县。

零绿县:开宝五年(972)省入吴川县为零渌镇。

窦州:下,怀德郡。治信义县,辖信义、怀德、潭峨、特亮四县,开宝五年(972)省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太

平兴国元年(976)信义县更名为信宜县;景德元年(1004)省高州来属,徙治茂名县,三年(1006)复置高州,

仍治信宜县;熙宁四年(1071)省入高州。

怀德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信义县。

潭峨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信义县。

特亮县:开宝五年(972)省入信义县。

南仪州:下,连城郡。初为义州,治岑溪县,辖岑溪、连城、永业三县;开宝四年(971)更名为南义州,五年(972)

省入窦州,六年(973)仍置南义州,省连城、永业二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南仪州,熙宁四年(1071)

省入藤州。

连城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岑溪县。

永业县:开宝六年(973)省入岑溪县。

蒙州:下,蒙山郡。治立山县,辖立山、正义、东区三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昭州。

蒙山县:初为正义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蒙山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立山县。

东区县:初属蒙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立山县。

崖州:下,珠崖郡。治舍城县,辖舍城、澄迈、文昌三县,开宝五年(972)省入琼州。

溪州:??,无倚郭县。初为宜州思恩县带溪寨,大观元年(1107)置溪州,四年(1120)省入宜州思恩县仍为带溪寨。

镇州:下都督府,??????,靖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于黎母山夷峒置镇州、靖海军节度;政和元年(1111)省

入昌化军。

镇宁县:??,倚。大观元年(1107)置镇宁县,来属镇州;政和元年(1111)省入感恩县。

延德军:??????。崇宁五年(1106)于朱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置延德县,属朱崖军;大观元年(1107)升为延德

军,政和元年(1111)省入朱崖军,六年(1116)置延德寨。

通远县:??,倚。大观元年(1107)置通远县,来属延德军,政和元年(1111)省入朱崖军为通远镇,六年(1116)改

置为通远寨。

隆州:政和四年(1114)于溪洞置隆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邕州。

兴隆县:倚。政和四年(1114)置兴隆县,来属隆州;宣和三年(1121)降为威远寨,改属邕州。

兑州:政和四年(1114)于溪洞置兑州,宣和三年(1121)省入邕州。

万松县:倚。政和四年(1114)置万松县,来属兑州;宣和三年(1121)降为靖远寨,改属邕州。

广南西路

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炎三年至祥兴二年

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广南西路:绍兴三年(1133)升桂州为静江府;四年(1134)省观州、平州[沿革见黔南路];六年(1136)省龚州、白州、

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十三年(1143)仍置万安军、吉阳军;十四年(1144)仍置昌化军;

端平二年(1235)昌化军更名南宁军;

咸淳元年(1265)升宜州为庆远府。

静江府:大都督府,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初为桂州,绍兴三年(1133)升为静江府。

临桂县:紧,倚。

兴安县:望。初为全义县,为溥州"倚郭";乾德元年(963)来属桂州,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兴安县。

灵川县:望。

荔浦县:望。

永福县:下。

修仁县:中。熙宁四年(1071)省入荔浦县为修仁镇,元丰元年(1078)仍置修仁县。

义宁县:中下。有桑江寨。

理定县:下。

古县:下。

永宁县:中。后省入修仁县。

容州:下都督府,普宁郡,宁远军节度。

普宁县:上,倚。

陆川县:中。

北流县:中。

邕州:望,下都督府,永宁郡,建武军节度。

宣化县:下,倚。

武缘县:下。

————左江道:辖太平、永平、古万寨;

————右江道:辖横山寨。

融州:下都督府,融水郡,清远军节度。

融水县:中,倚。

怀远县:??。初属平州为"倚郭",绍兴四年(1134)降为口寨,来属融州;十四年(1144)仍置怀远县。有高峰寨,

有临溪、文村、浔江三堡。

————有武阳寨。

象州:下,象郡,防御。景定三年(1262)因战争徙治来宾县蓬莱镇。

阳寿县:中下,倚。

来宾县:中下。

武仙县:下。

武化县:后省。

昭州:下,平乐郡,军事。

平乐县:中,倚。

立山县:中。

龙平县:中。初为昭平县,景定五年(1264)仍更名为龙平县。

恭城县:下。景定五年(1264)仍徙故治。

贺州:下,临贺郡,军事。

临贺县:紧,倚。

富川县:上。

桂岭县:中。

梧州:下,苍梧郡,军事。

苍梧县:下,倚。

藤州:下,感义郡,军事。

镡津县:中,倚。

岑溪县:下。

浔州:下,浔江郡,军事。

桂平县:下,倚。

平南县:中,倚。初属龚州为"倚郭",绍兴六年(1136)来属浔州。

柳州:下,龙城郡,军事。咸淳元年(1265)因战争徙治柳城县龙江。

柳城县:中,倚。

马平县:中。

洛容县:中。

贵州:下,怀泽郡,军事。

郁林县:中下,倚。

庆远府:下,龙水郡,庆远军节度。初为宜州,咸淳元年(1265)升为庆远府。

宜山县:上,倚。有怀远、思立二寨。

天河县:下。

忻城县:中下。

思恩县:下。有普义、带溪、镇宁三寨。

河池县:下。

富仁监:负责矿冶。

富安监:负责矿冶。

宝积监:初属观州,绍兴四年(1134)来属宜州。负责矿冶。

————有北遐寨;有高峰寨,初为观州,绍兴四年(1134)降置,来属宜州。

宾州:下,安城郡,军事。

岭方县:下,倚。

迁江县:中。

上林县:中下。

横州:下,宁浦郡,军事。

宁浦县:下,倚。

永淳县:下。初名永定县,后更名为永淳县。

化州:下,陵水郡,军事。

石龙县:下,倚。

吴川县:下。

石城县:??。乾道三年(1167)析吴川县西乡于石城冈置石城县,来属化州。

翔龙县:祥兴元年(1278)于吴川县硇洲寨置翔龙县,来属化州。

高州:下,高凉郡,军事。

电白县:下,倚。

信宜县:中下。

茂名县:下。

雷州:下,海康郡,军事。

海康县:下,倚。有冠头寨。

遂溪县:??。绍兴十九年(1149)仍置遂溪县。

徐闻县:??。乾道七年(1171)仍置徐闻县。有冠头寨。

钦州:下,宁越郡,军事。

安远县:下,倚。有如洪、如昔二寨。

灵山县:望。

郁林州:下,郁林郡,军事。

南流县:中下,倚。

兴业县:下。

博白县:中。初属白州为"倚郭",绍兴六年(1136)来属郁林州。

廉州:下,合浦郡,军事。

合浦县:上,倚。

石康县:下。

琼州:下,琼山郡,靖海军节度。

琼山县:中,倚。有感恩栅。

澄迈县:下。

文昌县:下。

临高县:下。绍兴二年(1132年)又徙县治莫村。

乐会县:下。

南宁军:同下州。初名昌化军,绍兴六年(1136)省入琼州,十三年(1143)于宜伦县置南宁军使,十四年(1144)仍置

昌化军,端平二年(1235)更名为南宁军。

宜伦县:下,倚。绍兴六年(1136)改属琼州,十三年(1143)以知县兼昌化军使,十四年(1144)仍属昌化军。

昌化县:下。绍兴六年(1136)改属琼州,十四年(1144)仍属昌化军。

感恩县:下。绍兴六年(1136)改属琼州,十四年(1144)仍属昌化军。

万安军:同下州。绍兴六年(1136)省入琼州,于万宁县置万安军使,十三年(1143)仍置万安军。

万安县:下,倚。初名万宁县,绍兴六年(1136)改属琼州,以知县兼万安军使,十三年(1143)仍更名为万安县,

仍属万安军。

陵水县:下。绍兴六年(1136)改属琼州,十三年(1143)仍来属。

吉阳军:同下州。绍兴六年(1136)省入琼州,十三年(1143)仍置吉阳军。

宁远县:下,倚。绍兴六年(1136)于故军城仍置宁远县,属琼州;十三年(1143)仍属吉阳军。

吉阳县:下。绍兴六年(1136)于故吉阳军藤桥镇仍置吉阳县,属琼州;十三年(1143)仍属吉阳军。

龚州,下,临江郡,军事。绍兴六年(1136)仍省入浔州。

白州:下,南昌郡,军事。绍兴六年(1136)仍省入郁林州。

宋代部分地名考

荔浦县:今荔浦县青山镇荔江村;邕州/宣化县:今南宁市;来宾县:今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城厢村;

岑溪县:大致今岑溪市马路镇一带;富川县:今钟山县;武缘县(景佑徙治):今武鸣县太平镇葛阳村;

澄迈县:今澄迈县老城镇;贵州/郁林县:今贵港市;贺州/临贺县:今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

吴川县:今吴川市吴阳镇;信宜县:今信宜市镇隆镇;横州/宁浦县:今横县横州镇郁江南岸;

钦州(旧治):今灵山县旧州镇;茂名县:今高州市;高州/电白县:今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

万安州/万宁县(旧治):今万宁市北;陆川县(开宝徙治):

陆川县(旧治):大致今陆川县马坡镇东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东路镇下路桥南约1里处;

武缘县(旧治):大致今邕宁县长塘镇东北;临高县(开宝徙治):大致今临高县波莲镇东北;

柳州(咸淳徙治):今柳城县凤山镇南丹村;上林县:大致今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上水源庄一带;

徐闻县(旧治):今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后坡;遂溪县(旧治):今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

徐闻县(乾道置县):今徐闻县角尾镇;廉州/合浦县(旧治):今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村;

儋州/昌化军/宜伦县:今儋州市中和镇;琼州/琼山县(旧治):今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

临高县(旧治):今临高县光村镇临机村;庭州/怀德县/河池县:今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

罗州/廉江县:今廉江市河唇镇龙湖村东侧;象州(景定徙治):今来宾市兴宾区蓬莱洲旅游度假村;

永定县/永淳县:今横山县峦城镇;理定县:今永福县广福镇;思恩县:今环江南族自治县东南;

桂岭县:今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立山县:今蒙山县东南;洛容县:大致今柳江县西安乡一带;

天河县:今罗城县四把镇旧县屯;义宁县:今临桂县五通镇;宾州/领方县:今宾阳县宾州镇[镇城驻地];

乐会县(旧治):今琼海市东北;修仁县:今荔浦县修仁镇;乐会县(北宋徙治):今琼海市东南;

迁江县:今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石康县:今合浦县石康镇;昌化县:今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

感恩县:今东方市感城镇;古县:今永福县百寿镇;陵水县:今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东北;

振州/崖州/朱崖军/吉阳军/宁远县:今三亚市崖城镇;翔龙县:今湛江市东海岛试验区硇洲镇;

南昌县:今博白县三滩镇境内;周罗县:今博白县凤山镇境内;建宁县:今博白县水鸣镇境内;

欣道县:大致今容县浪水镇;慕化县:大致今鹿寨县中渡镇东北;象县:大致今鹿寨县雒容县长沙一带;

宁风县:今藤县太平镇;陵城县:大致今北流市新荣镇一带;朗宁县:大致今南宁市兴宁区那龙镇;

隋建县:大致今平南县大安镇;大同县:大致今平南县同和镇东;感义县:大致今藤县天平镇江口一带;

义昌县:今藤县金鸡镇义昌口;渭龙县:大致今容县容西镇东南;义山县:大致今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北;

武化县:大致今象州县罗秀镇;西平县:大致今平南县思旺镇南;思陵县:

戎城县:今苍梧县大坡镇大城村;武林县:大致今平南县丹竹镇东北;阳川县:

孟陵县:今苍梧县人和镇孟陵村;永宁县:大致今荔浦县花篢镇境内;崖山县:今宜州市东南;

皇化县:大致今桂平市江口镇;荡山县:大致今昭平县富罗镇一带;洛曹县:今宜州市东;

琅玡县:大致今宾阳县宾阳镇;连城县:大致今岑溪市大隆镇一带;保城县:大致今宾阳县黎明镇细江一带;

特亮县:今信宜市金垌镇木威村;遵化县:大致今灵山县檀圩镇一带;淳化县:大致今横县云表镇中团村一带;

潭峨县:今信宜市水口镇旧县村;内亭县:大致今灵山县陆屋镇一带;怀德县:今信宜市池洞镇太安村围底街;

郁平县:今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潭栗县:大致今兴业县大平山镇东;零渌县:

蔡龙县:大致今浦北县福旺镇西;封山县:大致今浦北县北通镇东北;武罗县:大致今横县石塘镇张道一带;

大廉县:今合浦县公馆镇境内;思勤县:今钟山县英家镇英家村;博电县:

吉阳县:今三亚市藤桥镇;潘水县:大致今高州市根子镇一带;怀义县:

开江县:今昭平县马江镇;止戈县:大致今武鸣县府城镇一带;宕川县:

灵竹县:今横县灵竹镇;贺水县:大致今忻城县遂意乡西南;善牢县:

常乐州:今合浦县常乐镇常乐圩;扶莱县:大致今北流市大伦镇一带;抚康县:

罗绣县:今桂平市罗秀镇;平南县:大致今平南县大鹏镇一带;武郎县:大致今平南县国安瑶族乡东北;

温水县:今陆川县;兴德县:大致今兴业县石南镇西北;观州:

零绿县:今廉江市营仔镇凌禄村;南河县:大致今陆川县清湖镇一带;孚州/归仁县:

盐场县:今合浦县石康镇附近;蒙山县:大致今蒙山县蒙山镇西北;从州/乐古县:

溪州: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东区县:大致今蒙山县汉豪乡东;允州/安口县:

保宁县:今电白县电城镇东;永业县:大致今岑溪市筋竹镇一带;

封陵县:大致今南宁市邕宁区伶俐镇一带;潮水县:大致今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东北鲤鱼江北岸;

如和县:大致今南宁市江南区延安镇一带;冯乘县:今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连山脚村;

武仙县:大致今武宣县武宣镇长寿村一带;武阳县:大致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东南;

龙豪县:大致今陆川县温泉镇西南龙豪;怀泽县:大致今贵港市港南区思怀乡新城村一带;

永平县:大致今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东北;乐山县;大致今横县云表镇站圩村伏波庙一带;

钦江县:今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上东坝村;良德县:今高州市东岸镇河口村西10里良德水库水底;

舍城县:大致今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一带;封阳县:今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河东村贺江东岸高寨;

无虞县:大致今上林县澄泰乡香潭庄一带;南巴县:今电白县麻岗镇南巴坡,一说今电白县覃巴镇;

绣州/常林县:大致今桂平市大洋镇一带;阿林县:今桂平市东南40里,大致今油麻镇一带;

禺州/峨石县:大致今北流市六麻镇一带;顺州/龙化县:大致今陆川县乌石镇龙化村;

循德县:大致今来宾市兴宾区石牙乡一带;党州/容山县:今兴业县卖酒乡党州村;

定川县:大致今玉林市玉州区成均镇古城村;镇州/镇宁县:今东方市东河镇广坝村;

隆州/兴隆县:大致今东兰县东南红水河以西;兑州/万松县:大致今东兰县东南红水河以东;

平州/怀远县:今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

延德军/通远县:大致今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黄流镇与法峰镇白沙村之间);

乐昌县:今武鸣县双桥镇苏宫村板苏屯;一说今南宁市新城区中山街道办事处凌铁村;

标签: 宋朝广南行政区划

更多文章

  • 赵禥的故事:一天宠幸三十多个女人的荒淫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帝王,故事,荒淫

    赵禥(12401274),原名赵孟启,宋太祖十一世孙,宋理宗的侄子,南宋第六任皇帝,在位十年。赵禥是一个有先天缺陷的人,据《宋史·度宗本纪》记载,赵禥“七岁始言”,也就是说他长到七岁时才开始说话。史书称其“资识内慧,言必合度”,不足为信。

  • 采石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战,历史意义,简介

    战争概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61年)秋,金帝完颜亮调集三十二万大军,分路出兵,企图一举灭宋。东路,完颜亮率十七万大军顺利渡淮,占据和州(今安徽和县),宋军败退采石。虞允文临危受命,集兵一万八千人,于采石大败渡江的金军,完颜亮采石渡江不成,被迫率军转向淮东,企图从瓜洲(今属江苏邗江)南

  • 宋元时期的道教:道教香火非常兴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元,道教,香火

    宋朝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帝王的支持,道教的香火非常兴旺。宋太祖赵匡胤在未作皇帝之前,便与道士有所交往。他在夺取后周政权时,曾利用符命知道舆论,特别是华山道士陈抟,就积极为之奔走,称帝之后,对道教的发展尤为重视,召见京师的道士,请教“治世养生”的法术,并对道教的&ld

  • 张宪是谁?岳家军二号人物,一生只服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人物,岳家,岳飞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张宪的故事。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站在武将顶峰的一颗将星,其一生不仅光彩夺目,更令人惋惜的是岳飞悲惨的结局。岳飞是一颗耀眼的将星,而他身边的将领也同样优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岳家军的二号人物张宪,虽然无法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农民起义,宋代,朝代

    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全国的播映,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英雄们的传奇故事与悲壮结局在更大的范围内广为流传。但是众所周知,《水浒传》从小说到电视剧,都是文艺创作,自不免虚构。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宋江起义呢?小说的创作究竟与历史的真实距离多远?据史学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

  • 北宋司马光的一生以及与资治通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故事,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生于北宋天禧三年,其家世代贵胄,远祖是西晋皇族平献王司马孚,原籍河内(治今河南沁阳)。到北魏时传至司马阳,曾为征东大将军,死后葬在夏县涑水乡高堠里。司马光的四世祖司马林、曾祖父司马炳都是以布衣终身。直到北宋初年司马光的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

  • “红杏尚书”宋祁的奋斗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尚书,红杏

    宋祁既是北宋的官员又是词人,名气很大。最为后人熟知的《玉楼春》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颇得人激赏,流传至今,为他挣得了大名,人称“红杏尚书”。王国维《人间词话》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rd

  • 唯一当上朝廷最高军事首长的太监——童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当上,朝廷,首长

    公元1111年,即宋徽宗政和元年,大太监童贯官拜掌控朝廷军事大权的枢密使,领枢密院。北宋时,枢密院同中书省分立并称二府,枢密使主军而宰相则主政。宋史上说“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枢密使,是朝廷中的最高军事首长。从此,童贯全国兵权在握,权

  • 赵廷美是怎么丢掉属于自己的皇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是怎么,皇位,自己的

    你们知道北宋滑头丞相赵普,让本该继位的赵廷美丢失皇位,郁闷而终,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在北宋初期的宰相中,赵普是比较特殊的一位,除了与赵匡胤关系特铁外,还和赵氏皇族的其他成员打得火热,尤其深得赵氏兄弟的母亲杜太后的青睐。皇室的核心机密,别人掺和不得,赵普则是例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杜太后生染重病,

  • 宋代清官黄琮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故事,清官

    黄琮字子方,唐校书郎黄璞的后裔,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中进士,授长溪县县尉,县尉主管社会治安。每次派员下乡巡查,他总是预先约束手下官吏,不得任意骚扰百姓。遇有重大巡查急务,他从不向地方百姓派款派亻夫,因此深得百姓敬重。不久,父亲病故,竟至于无钱安葬。长溪县令见状,就与手下官员捐集了几千缗钱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