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与日本的交流?

宋朝与日本的交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6 更新时间:2024/1/3 20:33:59

唐朝的化,以一种广方面的、全面性的方式传到日本。因此我们谈到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时,几乎只知道唐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完完整整的保存着唐代的古寺、佛像、日用品、舞乐等等。然而唐朝的文化至今仍在日本保存其生命力的并不多。

以比重来说,勿宁说朝的文化影响今天的日本,要比唐朝多些。五代十国分裂的时代,就如同日本德川时代的诸藩国一般,各自奖励适合其土地之产业,所以各地都有其特产品。

而且,从前那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已经结束,而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时代,因此产量比从前更大。产业之所以兴盛,是因为销路的扩大。而销路扩大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唐末的兵农分离政策所造成的。兵农的分离产生很多佣兵,这也是意味着产生大量的消费阶级。佣兵一增加,管理佣兵的官吏也随着增加,当然商人也跟着增加起来。此外,这个时代,很多农奴都被解放成佃农。他们离开主人,必须自己谋求生计,因此消费也自然增加。

虽然消费阶级的增加刺激产业的发展,但是分裂的各国都设有关税的障碍,商品的流通受到阻碍,商业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要拓展销售的管道,必须要削除各国的疆界。在五代,想要统一天下的独裁君主商人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这段期间就如同欧洲中世纪末到近世初期,商人在独裁君主的保护下逐渐茁壮,独裁君主也因为商人而建立了财政基础。宋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的乱世。

和平一来临,五代时期所培养的产业,就如鱼得水,由于产销管道扩大到全国,所以产业快速的发展。另一个加速宋朝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宋朝与外国的贸易非常兴盛。维吾尔商人的商队,从遥远的西方越过沙漠,到宋来购买丝织品、陶器、及其他物资。

在福建的泉州、广东的广州、浙江的明州(宁波)等地,都停满了拉伯人、南方人、日本人、高丽人的船只。

火力革命宋朝的生产力之所以大幅提高,是因为火力革命(煤炭的使用)与钢铁的生产量有关。火力革命不仅增加了钢铁的生产,同时也使得宋朝的陶瓷器不管在质或量方面都呈现空前的发达。欧洲直到十八世纪都无法模仿。

铜币宋代的铜钱不只在中国内地流通,也因为与外国贸易的关系而流到日本、南洋、波斯、非洲等地。若以金银与铜钱的比价来看,日本的金银价格比中国的还便宜,所以中国的铜钱大量的输出到日本,相反的,金银则输入到中国。此事影响到日本镰仓时代以后的社会经济。

日本的各地的佛寺废墟,经常可以发掘到装着宋钱的坛壶,这些宋钱几乎是宋朝输入到日本的。火药火药被当作兵器使用是在唐末,也就是在十世纪初。而火药在历史上的发展,重要的是将发射器从抛石器改良为筒形发射器(十二世纪前叶),并将纸容器改良为铁容器(十三世纪初),换句话说,在宋朝几乎改良完成。

后来蒙古军攻击镰仓幕府时,以勇武着名的镰仓武士也被这种「铁炮」吓得惊慌失措。印刷术活版印刷是在北宋中期(十一世纪中叶)发明的。当时仍然是以木版印刷为主,活版印刷并不普遍。

这活版印刷传到高丽,反而实用化而更加进步。后来丰臣秀吉的军队攻打朝鲜时,将活版印刷术传回日本,而造成德川幕府初期印刷术的进步。然而使用汉字的中国,因为使用活字并不方便,结果仍然继续使用木版印刷。茶喝茶的习俗虽然起源于三国时代的吴国,但是在唐朝中期(八世纪中叶)才普及到全中国。

到了宋朝,因为流通路线的扩大,所以形成了茶叶的专卖制度。茶的消费不仅在中国内地增加,连带也使得周边民族的需要量增加。茶传到日本是在奈良朝,相当于中国的唐朝。然而要到镰仓初期,日本才开始制造茶,而且喝茶的习俗也才开始普遍。

换言之,日本开始茶树的栽培,是由临济宗之祖师--荣西(1141~1215年),从宋带回茶种,并将之送给洛西高雄的明惠上人,然后明惠上人将茶种种植。之后,茶树传到宇治。由于宇治是种植茶树最适合的地方,所以宇治茶变成铭茶的代名词。朱子学禅禅宗、枯山水、茶道、水墨画等。日本的美术受到南宋画家马远(1175~1225)「一角」体的影响,而它与日本画家那种尽量减少线条或笔触的「减笔体」的传统是一致的。在绘画中,过分注重或强调精神的重要性时,便会产生对形式的忽略。

所以「一角体」与「减笔体」皆有助于获得孤绝的效果,这种不完美本身即是一种美的形式。日本艺术的另一显着特色即是「非对称性」,这「非对称性」经常表现在佛教建筑,特别是其次要建筑通常在主线两侧呈非对称性排列。

这「非对称性」的观念,有人认为是从禅宗「一即多、多即一」的思维方式发而来的。东方水墨画中所体现的,诸如质朴、清澹、灵悟、完美等种种特性,几乎毫无例外与禅有着有机的联系。禅宗的自然观认为,溪声、山水即佛声、佛身;展现大自然之姿的庭园,亦即是所谓的佛土。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宋朝最高可以封到什们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爵位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宰相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称为东、西「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

  • 宋朝有“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宋朝盛世-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起,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立国三百一十九年,比唐朝持续的时间略长,但其影响却远在唐朝之下。不过,这一时期,却是继唐朝之后,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又一辉煌时期:绘画,文学方面等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并与唐代文化共同影响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宋太祖-赵

  • 南宋时期的物价如何呢?一两银是几文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

    小说里都是说「几文钱」、「白银几两」、「黄金几两」,一两黄金是几两银呢?而一两银又是多少文钱呢?那实际上宋朝的物价又如何呢?一般人的月收入又有多少「两」啊?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1文铜钱=0.3元人民币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

  • 宋朝开国将领中有人姓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宋朝黄氏名人黄得礼黄得礼(1055-1120)宋丰城(今属江西)人。香公三十三代孙,才智过人,元佑三年(1088年)黄履黄履(1030-1101)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字安中。嘉佑进士。神宗朝,累官御史中丞。哲宗即黄潜善黄潜善(1107-1182)宋汀州宁化(今福建宁化)人,祖籍邵武。聪敏好学,十

  •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着。说也奇怪,各朝代创业之主,虽凭军事力量夺取江山,只有赵匡胤是个职业军人。其他如汉高祖为亭长,唐高祖和隋文帝是贵族,元太祖和清太祖是少数民族的领袖,明太祖是农民,他们的政治背景在创立帝业时先声夺人。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军功起家,即创立朝代之日

  • 大理国跟宋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理

    大理国(937-1253)是宋朝西南边境的大国,和宋朝关系密切,1115年段和誉再度派使请求册封,次年宋封段氏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王等。大理国不仅在政治上奉宋为正朔,文化上的影响更是深远,商人李观音曾以货换回《文选‧五臣注》、《初学记》等书籍;南诏时,白文日趋完善,全面借重汉字标白音,大理国时

  •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

    《贡举》(1)贡举科目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贡举科目前后有很大变化。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承隋制,又有很大发展。除隋代四科之外,又增加明法、明书、明算三科;明经科中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三史、开元礼等。俊士、秀才科不久被废,明法、明书、明算科均为录用专

  • 宋朝人民的宗教信仰有哪些?宋太祖的信仰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祖

    宗教与唐朝相比,宋朝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略有下降,宗教也更加世俗化与汉化。后周时,周世宗下令限制佛教,废除各地非敕额的寺院,又贬斥儒学,废除孔子后代的免税权。宋太祖建立宋朝,致力于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在一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周世宗的政策。宋太宗任用文臣执政,儒学随之逐渐兴起,佛教也渐流行

  • 宋高宗赵构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宗

    能否说明赵构的生平及年表.还有他到底因避金去过哪些地方.当时的首都定在哪?西元1127年,岁在丁未,既是北宋靖康二年,又是南宋建炎元年。按照生肖纪年,这一年属羊。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这个年份。开年,一进入正月,大宋帝国遭遇灭顶之灾:继帝国首都沦陷敌手,它的两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宋钦宗赵桓相

  • 宋朝有那些州?乡?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宋朝的行政区「路、府/州/军监、县」,县以下的行政区名称可能查不到了。而且宋史记载:「迨宣和四年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可谓极盛矣。」也就是说北宋末期有1234个县,光是县名与间隔用的标点符号都要超过维基百科2000字的限制了,不可能通通列出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