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一生做了英雄之事 为何后世多贬其为“奸雄”

曹操一生做了英雄之事 为何后世多贬其为“奸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4/1/14 7:22:27

曹操一生做了英雄之事为何后世多贬其为“奸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成于时势。但从其个人的领袖品质来讲,无一不是识人用人的高手,无一不是以仁义王道服其心、权谋霸道服其身来凝聚人心,宽严相济、恩威并重。谁也不是一蹴而就成为领袖的,行臣道、知事,行王道、知人。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一刀一枪向前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男人现在没有钱,不重要;没有权力,也不重要;没有人脉关系,更不重要。所谓的钱、权力、人脉关系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移势易。只要自己肯努力,总有一天,时间会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你自己是否有一飞冲天之志,是否有一飞冲天之才,又是否能顶住所有的人压力、等到你一飞冲天之时?

曹操:成于斯者毁于斯

一提起曹操,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奸贼”、“奸雄”二词。说他是国贼也好、雄主也罢,总之离不开一个“奸”字。有人盛赞其文治武功,有人大骂其祖宗十八代。

在我看来,天下何人不骂人,天下何人又不被人骂呢?指指点点、骂来骂去,有一个事实终究无法改变:曹操的确在乱世之中,建立了一番霸业,被他打败的所谓的正人君子不计其数。至于说他的“奸”,那就更没有什么了。你所表现出来的,在敌方阵营里叫做“奸”,在己方阵营里就是“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是奸猾无比,还是神机妙算,不过是立场问题。

今天,我想谈一谈我所认知的曹操。首先一点,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英雄。什么是英雄呢?按照他自己说的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那么他做到了吗?当然做到了。

曹操一生,讨董卓、迎献帝、亡吕布、灭袁术、败袁绍、征韩马、平北疆,天下豪杰,十灭其八,唯江东孙权与西蜀刘备未曾剿除。是时天下大乱,不出百里,各种名目的将军诸侯扑面而来。如果没有曹操,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其次,曹操是一个不幸中之大幸之人。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他最终能变乱为治,乃不幸中之大幸。变乱为治,实际上有两条路径:安天下和取天下。安天下者,不易旗帜;取天下者,改弦易帜。安天下也好,取天下也罢,最终都取决于时势。如果不顾时势,一味要求安天下,那么中国岂不是只有一位开国皇帝、一个朝代、一本史书了吗?

东汉末年,天下土崩瓦解,九州民心思变,各路豪强并起。可是天道人心不会随着你是不是正统王朝而走,而是跟着老百姓的切实需求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讲白了,谁能给老百姓一碗饭吃,谁能让他生活的更好更有尊严,他就跟着谁走。因为这不单单是一碗饭,这碗饭里,还有一份希望,一份憧憬,一份太平。

曹操也是一个极其善于识别机会、把握机会的人。每个人都知道天下大乱,机会等于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可有人认为它不是机会,是不幸、是无奈、是无助,即便看出是个机会,也都在争官争饷争城池和地盘。传国玉玺、一块石头,况且所有人都争来争去,怎么一个活生生的皇帝,就没人看出他的价值呢?反倒认为是秋风中的落叶和累赘。等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变成了挟天子以攻诸侯,其它所有人都输掉了政治上的优势。皇帝不抓在手里,你就是逆匪、就是乱兵,就是在抗拒天下一统。

有人说曹操是一个非常残暴不仁的家伙。那么请问,他在执政期间对谁残暴?逼迫献帝、杀害国舅、诛灭皇族、以下犯上,这些还不算是残暴不仁?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他眼下或者以后的政敌,对待政敌的仁慈毫无疑问就是对待自己的残忍。连历史上著名的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诛灭的下场,更何况是卷入政治斗争当中的人呢?

曹操执政时有对百姓残暴过吗?出征期间,践踏良田都要割发代首!有人说这是作秀,不足论道。那么曹操做这事儿就是作秀,刘备做这事儿就是仁义爱民了?什么判断标准呢?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全力北伐,耗尽了西川的民力物资,最后失败身亡,那他又是什么呢?

曹操其实本就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富争议的人物。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最后仅赋词一首,结束此文。“男儿只手带吴钩,何处觅封侯?江山多少帝王业,悠悠,到如今、空中楼阁。挂帆西子芦苇舟,功名值几斗?雄风万里书生气,梦游,莫不如、水调歌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奸雄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谋士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程昱程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谋士,为曹操手下得力部将,兖州东郡东阿人,黄巾起义时,东阿县令胆小怕死,抛下全县百姓私自逃跑了,程昱临危不乱组织有能力的民众抗击黄巾军,使东阿县得以保存。后曹操挥军至兖州时听闻程昱事迹,遣使过去游说,将程昱招为麾下。

  • 三国历史解密: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辈

    三国历史解密: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峻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作为皇族近亲,孙权十分信任他。这个家伙虽然长了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却是个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借机勾引孙权的侍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只瞒住了孙权一个。赤乌十二年(公元二四九年)正月,孙权

  • 张角黄巾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黄巾起义

    张角黄巾起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经过几代外戚和宦官的折腾,国库里的钱早就花得差不多了。汉灵帝只知道终日荒淫挥霍,可钱从哪儿来呢?宦官们就给汉灵帝出了个主意,开一个挺特别的铺子,让有钱的人来买官职和爵位:四百石的官职定价四百万钱,两千石的官职定价两千万钱,没有钱的也可以买官做,等他上任之后

  •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既生瑜何生亮”也是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也是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既生瑜何生亮”也是冤案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在军事上的传奇功绩大半出于作者虚构,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说中

  • 曹植七步成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七步

    曹植七步成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自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大权和兵权全掌握在曹操手里

  • 曹操喜欢美女少妇,但为何偏爱结过婚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少妇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智激周瑜的精彩情节。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全线压境。东吴上下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文臣言和,武将请战,孙权一时犹豫不决,只好让大都督周瑜决策。就在这关键时刻,诸葛亮星夜前来拜访周瑜。《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写的就是这段精

  • 三国时期的人是通过什么寄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

  • 新证:刘备和诸葛亮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凶

    新证:刘备和诸葛亮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日前,“四大名著”研究学者汪宏华撰文指出,《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他人恶意放纵的外因。除了有下属范疆、张达近身操刀之外,还有上司刘备和

  • 颓势渐露,曹魏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颓势

    颓势渐露,曹魏统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丕、曹的统治曹丕,字子桓,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做其父丞相操的副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立为魏王太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死,曹丕继位为魏王。十月,曹丕代汉为帝,即魏文帝,国号魏,

  •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向秀《思旧赋》及其写作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竹林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向秀《思旧赋》及其写作缘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向秀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向秀及其名作《思旧赋》。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