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如何一统三国:曹操傲视三国群雄的秘密武器

曹操如何一统三国:曹操傲视三国群雄的秘密武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3/12/24 22:15:08

曹操如何一统三国:曹操傲视三国群雄的秘密武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纵观三国时局,可以说,在战术层面上,曹操并不比对手强大,也没有占到很大的优势。可是曹操有一个强大的智囊集团,进行战略方面的策划,这点才是曹操傲视天下的绝对优势。开始的时候,曹操与吕布争霸濮阳,相持不下。曹操虽然有众多谋士和名将,可吕布也不逊色。谋略方面,陈宫是三国的天才军师,战术高手。战斗力方面,吕布武力天下第一,手下更有张辽、高顺等等。

曹操虽然奇谋迭出,但一直没占到便宜,反而是刘备乘机夺了徐州的控制权。想当年,曹操可就是为了报父仇,一意孤行攻打徐州,结果被吕布偷袭,差点全军覆没。好不容易才缓过起来,如今刘备坐得徐州,曹操很是生气,想要攻打刘备。

这个时候,荀提出了中原争霸的重要战略,他指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才能够“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劝曹操不要急于攻打徐州,一则防止吕布偷袭,二则防止战线过长。并且提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对策,“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当时黄巾党多有金帛、粮食,“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更是一举多得。

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战略实施后,虽然曹操在战术上败于陈宫、败于贾诩,却始终不能动摇根本。吕布、刘备原来都拥有自己的地盘和不弱于曹操的实力,可是当曹操全力经营自己领地、实行屯田制的时候,他们却如梦游一样无所作为,最终败于曹操之手。取得中原腹地四州后,曹操就直接面对北方豪强袁绍。袁绍自从破了公孙瓒后,实力大增,势不可挡,不久打着奉诏的名义征讨曹操。

曹操乘着袁绍迟疑用兵之机,快速袭击了刘备,招降张绣,免除了后患。官渡。前期曹操良将颜良文丑虽被斩杀,但在官渡相持的时候,兵力仍相差很大,虽然事先作了很多的军事准备,比如制造投石车、巩固城防等。但也只能勉强保住城池不失。这样相持了两个月,粮食供应不上来,部队也疲惫不堪。曹操怕支撑不了,派人问荀对策。荀替曹操下了决心,并且以超凡的远见指出“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果然不出所料,形势真的发生了变化,曹操也抓住了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赢得了官渡的胜利。官渡之后,袁绍病死,袁尚继位。袁氏实力犹存,曹操急攻不下。郭嘉指出“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提出“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于是曹操退兵,开始向荆州进兵。

袁谭、袁尚见曹操退兵,马上开始了互相算计。袁谭斗争失败,前来投降曹操。此时曹操军面临先攻荆州还是取河北的问题。荀攸指出:“天下有事,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

可见在曹操的战略中,荆州并非没在考虑之中,而是次序问题,主次问题。辛毗也指出:“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加之饥馑并臻,天灾人困:无问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灭袁氏之时也。今明公提兵攻邺,袁尚不还救,则失巢穴;若还救,则谭踵袭其后。以曹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况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

曹操采纳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继续前进。直到收复并州。并商议西进乌桓。曹洪等将领认为“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今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都,救应不及,为祸不浅”,请求回军。郭嘉极力反对,认为“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尚与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以免后患。另外指出“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所以纵然曹操大军在外、远离国都,却不必担心。

西进之路极为艰难,“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曹操有回军的打算,郭嘉坚持“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终于破乌桓,袁熙、袁尚逃往辽东。当时天气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粮,杀马为食,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条件恶劣之极。曹操回易州时,郭嘉病死。留下遗书,这就是郭嘉的辽东战略。“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曹操停兵耐心等待。不久,公孙康献上二袁首级。至此,北方完全平定。纵观曹操的北方战略,令人叹服。在曹操这些重要战略中,竟然大部分时候都需要不攻才能取胜,的确是难以想象。曹操面临的局面之艰难,对手实力空前的强大,实在是超过了三国任何一个君主,包括刘备。可以说,在战术层面上,曹操并不比对手强大,也没有占到很大的优势。可是曹操有一个强大的智囊集团,进行战略方面的策划,这点才是曹操傲视天下的绝对优势。而曹操本人能够采纳正确的战略,并且不错过可乘之机,的确是三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更是三国最杰出的君主。

标签: 群雄

更多文章

  • 身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武器到底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猛将

    是演义中的第一猛将,那么的是什么呢?相信不少朋友都很感兴趣,小编和大家来聊聊吕布的这个话题。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使用的武器是方天画戟,根据资料上的解释,方天画戟是一种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戟又分为单刃和双刃,其中方天画戟为双刃,由于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在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

  • 三国二十四名将――周泰人物生平 英勇救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名将

    三国二十四名将――周泰人物生平英勇救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平江东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公元195年(兴平二年),袁术派遣孙策的舅舅吴景去进讨横江,孙策趁此机会向袁术请求要去助吴景一臂之力,袁术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在会稽,孙策未必能够成功,于是把原来孙坚的旧部全部拨给孙策,让孙策出兵,

  • 第六十四章 诸葛亮计激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六十四

    第六十四章诸葛亮计激周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达江东劝说孙权共同抗曹,鲁肃带他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难以用言语说动,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语激他。寒喧之后,孙权问道:“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答:“马步水军,共100余万。”孙权不信。诸葛亮说:“曹操在兖州

  • 甄姬被曹操父子三人同“爱”却为何悲剧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父子

    甄姬(公元182――221年),甄洛,又名甄宓(fú),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原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后袁绍为曹操所灭,被曹丕娶为妻。生魏明帝曹焙团儿东乡公主。因幽怨作诗而被曹丕赐死,尸首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后其子魏明帝

  • 揭秘:曹操生前两大谜团 难倒了国人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两大

    揭秘:曹操生前两大谜团难倒了国人上千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即公元1

  • 三国趣闻:曹操在南征荆州时旁观者刘备有多受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州

    三国趣闻:曹操在南征荆州时旁观者刘备有多受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的网友认为曹操南征刘表是其战略错误,因此才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破坏了曹操统一全国的大略。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曹操南征刘表,是当时绝对正确的选择。而取西蜀,则无疑于自杀行为。首先,我们看一下西蜀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当时汉中由张鲁据

  • 三国时期刘焉和刘璋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而刘氏一族打着皇亲国戚的旗帜也获得了一席地,而刘氏一族中有个汉朝宗室刘焉。刘焉出世于东汉末年,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到处任职,当过讲学教授,被当地的人及政府所共识,公认为贤良端正之人,在历任多年后,又担当过太守、宗正之类的大官,刘焉在政治方面大有作为,眼光比较放的长远。当时有许多

  • 揭密!关羽中箭了…刮骨疗伤的医生不是华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疗伤

    三国的名将里面,关羽中箭很多次,简直就是超级磁铁,先不论为何那么容易中箭,到底谁帮他刮骨疗伤,也是历史之谜!《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写,关羽在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之后,进攻樊城时被曹仁毒箭所伤,神医华佗帮他刮骨疗毒。关羽说不用当时的麻药麻沸散,他一面与马良下棋,一面伸出手臂接受治疗。其间还可以喝酒聊天,尽

  • 三国时代除了魏蜀吴,这些人都想推翻汉朝!他聚十万大军称帝,却不费一兵一卒就被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

    就算你的历史老师常请假,也应该听过林俊杰的歌,都知道“东汉末年分三国”也就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最后再由晋朝的司马炎一统天下。可是在东汉末年兵荒马乱的乱世,割据一方之后否认汉朝天子的合法性,称王称帝的人可不只魏蜀吴。有名的像是官五代大军阀袁术就曾经凭着玉玺自立为帝,以下就来介绍东汉末年那些未竟

  • 三国名人之魏国奠基人曹操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

    三国名人之魏国奠基人曹操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到了东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