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

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6 更新时间:2024/1/13 2:12:16

刘备儿子为何被认定为不如曹操儿子?有七大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做囚徒。

曹操的女人比较多,所以儿子生下一大堆,据说有二十五位。

捡骨干的两位来说:

太子曹丕,曹魏的真正创立者,从父亲手里接过魏王和相国的权柄,一把扯掉曹阿瞒羞答答的伪装,直接将汉政权更名为魏,自封文皇帝,后给父亲一个武皇帝的尊号,理直气壮地坐了江山。

三儿子曹植,武不能建功,文却名传千古,建安文学的当然代表,后世赞其“才高八斗”――天下的“才”一共只有十斗!

曹操的儿子在父亲死后,光大了老子的事业,武能治国,文能传世,刘备的儿子在爹死后,特别是在大管家诸葛亮死后,力不能支,被人吞并,束手就擒。

同样的“官二代”,差别怎么那么大呢?

首先恐怕还是基因的关系。

后世公认,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正面说,叫机智、果敢、有雄才大略,反面说,是狡黠、凶狠、怀狼子野心。而刘皇叔呢,仁厚、宽爱。《三国志》概括得比较准确,说曹操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说刘备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英雄之器焉。”两个个性气质完全不同的父亲,生出的儿子,遗传自然各异。曹丕比他的爸爸心眼更多,刘禅则比他爹更温和绵软。这是两人事业未来发展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关乎生长环境。

曹丕早早地就参与到权力的运作之中,亲历了宫斗的惨烈,对皇权政治的认识极为深刻到位;阿斗幼年倒是随父南征北战,但他经历的似乎只有被人护持逃亡,入蜀后,又冰火两重天,安逸得只知斗鸡走马。

三是政治经验差异。

曹丕生长在兄弟争宠的环境下,机变权谋这些政治手段,在他与同胞相互内斗的过程中,即已见识、练就和熟悉了,且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和执政团队。而刘禅,蜀汉确立的唯一皇储,一直又被先主刘备溺爱,养尊处优,静待接班在他这儿,是铁板钉钉的事,是故缺乏复杂权力争斗的历练,内心尚天真而质朴。

四是客观条件有别。

曹丕提前有父亲手把手教其治人理政,而刘禅呢,不光有父皇罩着,最要命的是有丞相加军师的诸葛亮在。有诸葛在,连刘备都许多军机大事不用操心,更何况年少的太子刘禅,玩你的就是了。请看曹操和刘备分别给太子的遗嘱,不难弄清两个接班人的担当,在其父那里区别多大――曹操遗嘱:“天下尚未安定,未得尊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者,皆不得离屯部。”江山重要,安葬我是小事,稳固社稷是大事。

刘备敕刘禅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这时候了才提醒儿子多读书多看报,了解历史和政治?又专门交待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言下之意,别自作主张,一切听诸葛亮的。显然,曹操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信心的,一以贯之地叮嘱其执政弄权;而刘皇叔呢,临死前只能无奈地托孤。两个接班人,谁能很快进入角色,擎起天下,不言而喻。

五是年龄成熟度的问题。

曹丕就位时三十四岁,刘禅接班年仅十七。曹操死时,权力放心移交儿子,而刘备临终前,是“托孤于丞相亮”,性质完全两样。曹丕上来即独当一面,刘禅就位,连父皇治丧期间的细节,都得诸葛一字一句交代。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是诸葛亮治蜀而非刘禅治蜀。诸葛死后,刘禅一直无法真正形成自己的权威。在这一点上,刘备对儿子是了解的,所以他在永安病重时对诸葛说:“君才十倍曹丕,…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连刘皇叔自己都认为阿斗不行,跟曹丕压根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只有军师诸葛亮才能与曹丕抗衡。

六是事业心的强弱之分。

曹操的儿子大多自小即怀扬名立功的理想,以曹丕为例,政治上的地位未确立前,他和弟弟曹植首先学着父亲的样子,在文学领域勤奋耕耘,展示出非凡的才华。三曹的文章词赋,至今传唱。所以说曹家子孙功名事业心要远远强于刘氏。刘备自知儿子是个贪图享乐的主,了解自己儿子的能耐几斤几两,故有能干则干、不能干则由诸葛取代的遗言;曹操深信儿子的雄才大略,曹丕继承了父亲的雄心,而刘禅更多的是但求安逸享乐,家国江山可有可无。

七是基业规模悬殊。

曹魏占据中原腹地,地广物丰,兵强马壮;蜀汉偏居一隅,地狭民野。以企业规模作比,二者经营规模和资本实力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蜀汉被曹魏兼并,是刘禅自身难以挽回的必然结局。

刘备的儿子不如曹操的儿子,历史已经证明,但有一个事实我们却不能遗漏,那就是,曹丕开国只干了七年皇帝,三十九岁上便一命呜呼,而那个败了蜀汉基业的刘禅,却以安乐公的身份,在洛阳活到了六十五岁,并亲眼看着曹魏又被司马氏家族所取代。世事无常,得失怎论?

标签: 儿子

更多文章

  • 曹操身上发生过哪些小故事?曹操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生平事迹

    曹操身上发生过哪些小故事?曹操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有一次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

  •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 对其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言听计从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对孙策纵论天下大势,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豪杰太多,有所作为不容易,不如到南方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张劝孙策到南方发展当时的能人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周、秦、汉的都城在长安、洛阳,英雄豪杰们的思维定势就

  • 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人

    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颜良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代大将颜良是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军阀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火荼毒。在各地方诸侯之中,河北军阀袁绍人强马壮,麾下猛将如云,是当时一股迅速崛起的地方军事势力。在袁绍阵营的诸多将领中,颜良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

  • 典韦的是怎样的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的人

    典韦(?~197),东汉末、初部下将领。陈留己吾(治所在今河南宁陵西南)人。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向节操,好任气行侠。典韦曾替人报仇,杀人后从容回家,有几百人追赶,但没人敢过分靠近。这样走了四五里,典韦遇见了伙伴,于是一起边战边退,脱身而去。从此之后,好多豪杰都认识了他。汉献帝初平年间,张邈起

  • 绝世天才英雄流泪:揭秘诸葛亮为何会抱憾终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终生

    导读:在中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为什么却没有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关羽。据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需先占有荆州,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再攻占西川一带,到时分兵

  • 费祎是谁?费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诸葛亮,费祎

    费祎是谁?费祎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最终还是为蜀汉操碎了心,溘然长逝,留下年轻的后主和被吴魏虎视眈眈的蜀汉。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是蜀汉政权还在,那么必然要有人来接手,那么此人是谁呢?便是蜀汉名臣费祎,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费祎是蜀汉第三任执政者,

  • 曹操的雄才大略 那么曹操当得起这四个字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雄才大略

    曹操的雄才大略那么曹操当得起这四个字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和准皇帝们,魏武帝曹操绝对算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如果说“雄才大略”这个词语是对一个皇帝的最高赞美,那么曹操绝对当得起这四个字。先说“大略”。所谓“大略”,其实就是战略眼光。曹操是一个极具长远眼光的人。当初,汉献帝四

  • 操控三国历史的十个人 诸葛亮竟然未进前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前三

    操控三国历史的十个人诸葛亮竟然未进前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么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的十个三国人物都是谁呢?一、曹操而要说这影响三国格局的头号人物我想曹操当之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可以说从群雄割据以来,曹操一直是争霸的主角,而其在北方的争霸战场也一直是斗争的中心,这

  • 刘禅简介_刘禅怎么死的?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还能

    刘禅简介_刘禅怎么死的?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简介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07年-公元271年),别名公嗣、升之、阿斗,刘备之子,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为帝,在位期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后因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蜀汉灭亡

  • 第三十三章 曹操乌巢烧粮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粮草

    第三十三章曹操乌巢烧粮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斩了颜良、文丑,这两场仗打下来,袁军将士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用完了,他们自然就不战自败了。”袁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