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何德何能可以成为一代枭雄?曹操的为人之道

曹操何德何能可以成为一代枭雄?曹操的为人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1/18 12:03:08

东汉末年,时逢乱世,群雄并起,有志之士,或待价而沽,或揭竿而起,你方唱罢我登场,要么名垂青史,要么建功立业。曹操,三国时与刘备孙权争天下的枭雄,凭借过人的智慧,杰出的用人之道,最终统一北方。三国鼎立中,为什么曹操能三分天下有其二?《三国演义》中,曹操曾与袁绍纵论时局时,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一句话,道出了曹操的谋略:得人才者创基业!难怪《三国志》作者陈寿如此评价: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唯才是举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以超越同时代人的魄力与胸襟,发布求贤令,一时间天下英才纷纷归之。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曹操其中的可借鉴之处:1、指明自古成大业者,皆有贤人辅助,既表明自己的愿景,又渴望有志之人加盟。2、表明现在是创业之初,正是人才加盟之最好时机,也是表明结发与未起之时、相助于创业之际才是投资的最好时机。3、强调不论地位高低,不求全责备,不设门槛,只要有才,皆可使用。4、求贤令的发布,既表明自己有爱才之心,同时打造个人爱才的美誉度。5、鼓励下属发现人才,推荐人才,将个人爱才之心,转化为团队爱才之意,借用团队的力量,去选择、提拔人才。

知人善任

曹操的知人善任表现在对曹氏集团第一谋士郭嘉的使用上。郭嘉,原为袁绍阵营之人,怀才不遇,后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郭嘉对曹操之用,犹如诸葛亮之于刘备。曹操曾说:天下相知者甚少唯奉孝(郭嘉)为知孤意。当然郭嘉在性格上也非十全十美,甚至表现出对礼法的不屑,但是在曹操眼里却是: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曹操与荀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荐嘉。召见,论天下事。曹操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曹操为什么引郭嘉为知己?因为郭嘉为其出谋划策,无一失误,每逢征战,必随其左右,经典之处是曹操战袁绍时,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为曹操平定中原奠定了基础,也是官渡之战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郭嘉用他惊人的洞察力赢得了曹操的认可与尊重。难怪赤壁之战败后,曹操曾叹说: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曹操用郭嘉的可借鉴之处:1、用人不限出身,哪怕竞争对手的人,只要投奔,且有才,就可以使用,此举为后续引才做铺垫。2、兑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承诺。3、郭嘉有大局观,战略思维强,能洞察曹操的愿景,作为随军参谋,第一谋士,人岗匹配性强。4、郭嘉与曹操性格相似,互为知己,也就是说,只有知根知底的人才能进入关键的位置。

容人之量

曹操的用人有度,实为大度,有容人之量,对待人才,容人之过,容人之失。比如对待陈琳一事可见一斑,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为袁绍写讨曹檄文(《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骂人之刻薄,让曹操看后冷汗直流。曹操如何对之?官渡之战后,陈琳被抓的描述: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官渡之战同有一事,也能说明曹操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如:(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同样的事,如发生在刘备,或是孙权之处,相信结果必然不同,而曹操却做到了,这就是政治家的度量。曹操其中可借鉴之处:1、不杀陈琳,表明自己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意、更证明自己有容人之量。2、任用陈琳,不仅因其有才,更是因为此举可以安抚人心,让其他归降人员看到被重用的希望。3、用人能换位思考,理解人才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4、焚书信,不查暗通之人的胸襟,更是高明的收心之举,也是用人的难能可贵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己所欲,推己及人,对于自己都有可能犯的错误,不要苛求别人不犯。

当然,曹操爱才,惜才、容人之度的案例数不胜数,不管是对关羽挂印封金,还是长坂坡惜赵云,或是赤足相迎许攸等尽显曹操用人之大家风范。用人之道,唯在洞悉人性,明察人心,争天下必争人才,曹操本着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思想,唯才是举,最终成就一番大业。

标签: 枭雄

更多文章

  • 吕布之死:吕布怎么死的? 吕布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

    刘备为何主张杀吕布呢?一是吕布曾夺取刘备的地盘,备当然怀恨在心;二是刘备担心如果吕布为曹操所用,则使曹操如虎添翼。刘备最大的敌人是曹操,当然不愿看到曹操势力的强大,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形成更大的威胁。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

  • 赵云武力:赵云为何是三国演义武艺最高的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艺

    赵云武力:赵云为何是三国演义武艺最高的第一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谁的武艺是第一,一直是个极有争议的话题,有的说是吕布、有的说是赵云、有的说是马超、有的说是关羽、也还有人说是许褚……,好多人在网上谈说了看法,本人同意一些,但也有不同的观点,现仅以《三国演义》书中的事例谈谈:谁

  • 历史中皇帝刘备爱开玩笑、爱记仇的普通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历史中皇帝刘备爱开玩笑、爱记仇的普通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的蜀汉皇帝刘备千百年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个不苟言笑、谨慎严肃、宽厚仁义的忠厚长者形象。例如在当阳长坂坡,面对汹汹而来的曹魏骑兵,他坚决不愿意抛弃跟随的十数万百姓。然而在真是的历史中,他其实也是一个爱开玩笑、爱记仇的普通人,甚至

  • 曹操与张绣:为何“盗婶”仇人相见分外亲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仇人相见

    曹操与张绣:为何“盗婶”仇人相见分外亲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绣的那笔旧账,曹操父子都明明白白地记着呢!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族子,张济死后,张绣接手他的工作。不久,曹操打来了,张绣吃了败仗,投降了曹操。本来,张绣这次是准备跟着曹操闹革命的,但没有想到曹操会在吃紧的战事里,和自己的婶婶,即叔

  • 三国故事集 三国小故事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国小

    《故事集》全篇完

  • 揭秘:曹操为什么死于洛阳却不葬于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洛阳

    揭秘:曹操为什么死于洛阳却不葬于洛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早年是“愤青”曹操没有了“疑冢”,还去疑谁?没有了《击鼓骂曹》,还能骂谁?我爱被“戏说”的曹操,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风景。我爱被“曹操墓”的“疑冢”,因为它是我们心中的文化景观。其实,还原历史中的曹操,毁不掉“戏说”曹操的文化风

  • 徐庶临别时是怎么对刘备评价诸葛亮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怎么

    徐庶临别时是怎么对刘备评价诸葛亮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庶怎样评价诸葛亮?正史上徐庶这样推荐诸葛亮,当时并不是临别: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真实纪录:猛将赵云在长坂坡共斩杀多少曹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坂坡

    赵云一人在长坂坡共斩杀多少曹军大将?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氏,白袍银甲,白马银枪。赵云的枪法学自三国时期武术名家童渊。童渊本来只收徒两人,一人是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张任。两人均学了他的百鸟朝凰枪,并且闯下了极高的名望。童渊晚年隐居深山,后经赵云求拜,收了赵云为关门弟子。谁也不知道,赵云

  • 穿上龙袍的丑角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丑角

    穿上龙袍的丑角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这个称号,可谁也不敢公然犯规,尝试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只有这个袁术,染指了一下,当了几天皇帝,谁知犯下致命的错误,结果失败得最惨。这也是所有那些一叶障目,利令智昏,而且自以为是的人物,在错

  • 曹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如何评价曹魏皇帝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是一个

    中国皇帝很多,不过文人做皇帝并不算多。至于李后主陈叔宝不过是末代皇帝之流,不懂得治理国家,只晓得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之类。其实要是文人兼有政治家,曹丕倒算上一个。首先,曹丕很阴损。当年曹操在两个儿子之间确立太子犹疑不定,最后选了曹丕,作为当年最大的政敌,曹丕很不客气。曾经逼着老弟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