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或许是后汉三国时期的谋士群体中最令人诟病的一位了。此人在凉州残余势力面临土崩瓦解之时发挥了助纣为虐的关键作用,导致东汉朝廷从此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和权势,也间接地推动了汉末诸侯争雄局面的形成;之后他又屡次献出奇策,为曹魏集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晚年却深居简出,不攀权贵,俨然一副大隐之势。不仅如此,曹丕篡汉之后贾诩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太尉,但是当这个消息传到东吴君主孙权的耳中时,孙权竟然只是哈哈一笑,一副不屑一顾之态。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位汉末时期的凉州奇士会有如此传奇的一生呢?本文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对贾诩这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一>>贾诩,字文和,东汉末年凉州武威姑臧人,生于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就在贾诩出生的前一年,汉质帝刘缵被外戚梁冀毒死,刘志继位为帝,史称汉桓帝。此时东汉朝廷的统治已经逐渐步入衰落,外戚、宦官、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冲突日趋激烈。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东汉边陲的凉州地区也因此变得更加纷乱不堪,以羌族为首的少数民族叛乱此起彼伏,不但严重影响了东汉政权的稳定,同时极大削弱了东汉政权已经非常脆弱的综合国力,也为后来中原地区的军阀争雄提供了先决条件。>>贾诩的家族在东汉中期也算是一个大族。贾诩的祖父贾衍曾经担任过兖州刺史,父亲贾龚也做过轻骑将军,这是个比较典型的官宦之家。>>大约在贾龚任职期间,全家迁徙至凉州武威。贾龚除了贾诩之外,还有一个叫做贾彩的儿子,不过在史料中并没有多少关于这位贾彩的记载。>>贾诩的青少年时期还是比较幸运的,虽然毫无名气,但是凉州名士阎忠却认为这个貌不惊人的孩子与众不同,并公开评价贾诩具备张良、陈平那样的才能,贾诩的名气也因为阎忠的这次人物品藻而逐渐树立起来。依靠家族的背景,弱冠之年贾诩就顺理成章地被推举为孝廉,后来又进入洛阳担任郎官,至于贾诩在这段时间内的表现,史料中并没有提及,只是介绍在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担任郎官的贾诩因为水土不服而患病,最后不得不辞官赶回凉州治疗。这个记载就比较耐人寻味了,究竟是贾诩的表现不佳还是借故回家躲避汉末的乱局呢?不得而知。是年贾诩三十三岁。>>就在贾诩在洛阳为官的这段时间,凉州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羌族、氐族为首的叛乱愈演愈烈,呈星火燎原之势。贾诩在返回武威的途中就遭遇了氐族叛军,包括贾诩在内的一行数十人全被叛军抓获,结果除了贾诩之外,其余人皆为叛军所杀,只有贾诩安然无恙返回了武威,不仅如此,贾诩还与叛军首领结成了好朋友。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并非贾诩有什么高强的武功,而是他急中生智,用出色的嘴皮子功夫愣是把叛军们都给唬住了。>>当时贾诩告诉叛军:“我是大汉太尉段的外孙,你们不要把我给活埋了,我家里有的是钱,派个人去通知我家人,让他们备上厚礼来赎我就行了。”贾诩所说的段,是贾诩的同乡,同时也是汉末时期镇压凉州叛乱的名将之一,与皇甫规及张奂一起被称为“凉州三明”,在凉州地区具有崇高的地位,就连叛军都非常惧怕他。事实上,除了与段是同乡之外,贾诩与段就再无瓜葛。不过,贾诩的这一通胡诌说得有鼻子有眼,叛军唯恐因杀害眼前这位段的外孙而遭到报复,最后也只能将其释放了事。从这个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贾诩自保的功夫的确非同凡响,不过,贾诩的机智单单就保全了自己却未能同时挽救同行的数十人的性命。>>回到凉州后,贾诩的病也基本痊愈了,后来他又加入了凉州军阀董卓所率领的军队,并与董卓一起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进入京城洛阳。为了加强对东汉朝廷的控制,董卓擅自废掉了少帝刘辩而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董卓自己则先后自封为太尉、相国等,独擅朝政。>>这也埋下了董卓与士大夫及各路军阀之间公开决裂的伏笔。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军阀组成关东联军发动了讨董之战。>>为了应对联军的进攻,董卓一方面迁都长安,一方面在洛阳周边地区进行军事部署。此时已经由太尉掾、平津校尉升迁为讨虏校尉的贾诩被安排与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一起驻扎在陕县一带,还曾经与牛辅的部将李、郭汜、张济一起出兵关东,对联军将领孙坚发动进攻。>>一年之后,关东联军由于内讧而自行解散,董卓也得以继续维持对东汉朝廷的控制。不过,董卓在长安的为所欲为也并未维持多久。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并州实力派人物、时任司徒的王允联合与董卓产生剧烈矛盾的吕布一起诛杀了董卓,铲除了这个为祸东汉朝廷达数年之久的凉州势力首脑人物。>>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出之后,其残余势力一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其代表人物董卓的女婿牛辅更是担心陕县失守,整天拿着象征权力的辟兵符,并在辟兵符的旁边摆上各种刑具,以此来壮胆。每次与人会见之前都要让相士看看吉凶,并用占卜来判断来者是否有反叛之心。有一次牛辅的手下、中郎将董越来见,牛辅居然听从了占卜者的蛊惑,断定董越意图反叛,不问青红皂白就将董越斩首。牛辅的情绪也极大影响了手下的士气。之后在与吕布派来征讨的部将李肃发生的战斗中,虽然勉强取胜,但其军营之中却出现了一片慌乱,部分士兵趁着黑夜叛乱出逃,此时已如惊弓之鸟的牛辅以为所有的士兵都背叛了自己,仓皇之中竟然带着金银细软与自己的好友胡赤儿等五六个人一起,越过城墙北渡黄河,却不料胡赤儿谋财害命,将牛辅斩首并把他的头颅送到了长安邀功。>>牛辅之死使得董卓残余势力群龙无首,此时又从长安传来消息,说是朝廷要对这股残余势力赶尽杀绝,众人更加慌乱,校尉李派人到长安请求赦免。但此时主持朝政的王允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一年之内不得两次发布赦免为由,拒绝了李等人的要求。李等人惊恐之下,打算解散军队,由小路返回凉州以躲过王允的追杀。>>眼看着凉州士兵大祸临头、不知所措,贾诩及时站了出来,为李等人作出了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贾诩认为:目前已经得知朝廷不打算实行赦免,诸位因为害怕才打算遣散队伍独自回乡。若真如此的话,归途之中只要一个小小的亭长就可以将诸位抓获,那诸位的下场就会更加悲惨。与其这样坐以待毙,还不如带领所有的士卒西进,一路之上招募人马,然后攻打京城长安为相国董卓报仇,这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万一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诸位就可以效仿相国董卓以国家的名义征服天下;即使是战争失利,到时候再各自逃走也不迟。
更多文章
曹保褐罡鹆磷畲蠖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保褐罡鹆磷畲蠖允
“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谓“还于旧都”,就是要干掉曹魏,回到洛阳重建大汉江山。如此,坐镇洛阳的魏明帝曹,自然是他最大的对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死,常使人叹息感慨。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在当年的三国相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被尊为魏明帝,这个“明”字,
古人秀身材:司马懿能看自己后背,刘备能见双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能看
古人秀身材:司马懿能看自己后背,刘备能见双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移动互联网时代,隔三差五就有人跑出来显摆。譬如近段时间,从反手摸肚脐、酒窝夹笔套到反手摸脸等,引起了网络一股炫腹、炫脸热,有人认为是一种病,有人觉得是炫技,有人视为秀身材、颜值。翻了古代传奇志怪笔记小说《独异志》后,顿觉现代人借
诸葛亮骂王朗是哪一集 诸葛亮骂王朗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搞笑
诸葛亮骂王朗是哪一集诸葛亮骂王朗搞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骂王朗诸葛亮骂王朗诸葛亮骂王朗是哪一集:三国诸葛亮骂王朗,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诸葛亮骂王朗是中国历史上骂人的至高境界。后被演绎为戏剧,电影。蜀汉诸葛武侯伐魏,取天水、安定、南郡三城。魏主曹睿
刺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刺孙策
但是孙策虽然“放过”许昭、盛宪,那只是暂时性的“放过”,就在远在北方的孔融都知道孙策迟早要加害盛宪的,孔融在给曹操的书中形容盛宪的处境是:“身不免於幽执,命不期於旦夕。”在这种情况下,盛宪等人必然不会甘心等死,盛宪本人素有高名,有丈夫之雄,天下谭士依以扬声。在吴郡、会稽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势力。故此
诸葛亮北伐中原却壮志未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壮志未酬
诸葛亮北伐中原却壮志未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平定南中以后,诸葛亮就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所以就集中力量,练兵讲武,准备北伐曹魏。消灭曹魏,然后统一天下,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奋斗目标,现在他终于可以开始施行了。蜀汉建兴四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年仅二十二岁的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这时诸
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懿
关于司马懿的故事司马懿,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但也不很熟悉,他似乎是与曹操齐名的历史人物。一方面,他们两人事迹有相同之处,虽未篡位自立,但已牢牢掌握权势,为子孙的窃取大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大家可能记得羯人石勒那句雄爽豪迈的话:「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
刘备是因为个人私怨而杀张裕的吗?刘备为什么杀张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
刘备是因为个人私怨而杀张裕的吗?刘备为什么杀张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杀张裕众所周知,刘备很少杀自己手下的人,而在占领益州之后却是主动的杀了一个叫做张裕的官员,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杀他?很多人认为的刘备是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要杀张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刘备的影视形象首先应该仔细看看两人的接触经历,
三国史新论之:魏延为何不参加伐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国史
三国史新论之:魏延为何不参加伐吴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19年,关羽从江陵出兵,北攻襄樊,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可惜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战事进展的出乎意料的顺利,使关羽忽略了对根据地江陵的防守,而抽调江陵守军,北上增援,终至吕蒙白衣渡江,陆逊溯江而上,封堵关羽退蜀
第一百六章 王司徒路收貂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徒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个有名无姓的人物。在民间,传说是“露生貂蝉”。这传说从何而来呢?这里有一段故事。一天,司徒王允外出途中,在轿里看见前面有一女子,身影不凡,花枝招展,走路风摆杨柳,身后紫烟飘渺。王司徒心中一怔,忙叫落轿,对中正官说:“我见前面有一女子,气度非凡,你快快赶上去将她喊来见我。”中正
解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简介: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为何会发生?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赤壁之战简介。赤壁之战是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