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名将周瑜为何得不到公平的认可?

东吴名将周瑜为何得不到公平的认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59 更新时间:2023/12/25 19:50:21

东吴名将周瑜为何得不到公平的认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宋神宗元丰五年,一代文豪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

其实,早在三国时代,周瑜便以他的胆略兼人,气度恢宏和雍容大雅赢得了大家,甚至是敌人的仰慕。但遗憾的是,随着千年岁月的流浙,这样一位才华卓越,气度雍容的一代懦将却在百姓的心目中蜕变成一名妒贤忌能,器量狭小,目光短浅而又意气用事的青年将领。以至于虽然没有任何一部史籍提及那位诸葛孔明在赤壁大战开始后到底做了些什么,但在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论苏轼词中那位“羽扇轮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英雄到底是谁。由此,不禁令人感叹岁月待周瑜太不公平。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儒雅雍容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呢?

陈迩冬在《闲话三分》一书中说周瑜“这个人对孙氏忠;对朋友谅;划策有绝招;风头足;名声好;加上人漂亮;夫人更是美人…那些碌碌之辈,自惭形秽之流,难免不生嫉妒之心。”这段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但周瑜受贬低,最主要的是周瑜投身的是孙吴集团。

从《三国志》到《汉晋春秋》,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反反复复,众说纷纭。而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身处夹缝中的东吴,无论在哪一种正统观念下都处于颇为尴尬的地位。

周瑜虽然以他卓越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在历代的史传文学中始终保持着固有的稳定性。无论是“拥曹反刘”或是“帝蜀寇魏”,在这些熟读经史深受雅文化熏陶的士大夫们的字里行间依旧始终如一地充盈着对周瑜的无限崇敬和由衷钦佩,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雅俗两种文化,虽然以礼乐诗书为内核的雅文化系中,周瑜的形象没有发生多大变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民间意识为内核的俗文化系统中周瑜几乎成为“妒才忌能、意气用事”代名词。

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出现了质的下跌,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三分事略》是完全把周瑜作为刘备集团的对立面来处理的,并且采用了一种低层次的单向、平面的手法来贬斥周瑜,以此来反衬出刘备集团人物的忠义智信。这种幼雅朴素的手法,使得周瑜的性格只能显现出单一而平面的狭隘与平庸,甚至是愚蠢,相当的脸谱化,简单化,不过这倒是颇为符合说唱文学易懂易唱,人物性格单纯而鲜明的特征。

元代社会废止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没有了进身之阶,由此一大批满腹诗书的文人放弃了儒业,加入到市井文学的创作中来,使其创作日趋成熟。罗贯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能否认,《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比宋元以来任何一部戏曲作品中的周瑜形象都更接近史籍中的原形。在塑造周瑜胆略兼人,雄姿英发的儒将风范时,作者广征博引各类史料,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光有历史的有实性,并不等于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更何况指导全书的“拥刘”的思想倾向和小说的创作规律迫使作者必须具有鲜明的立物,于是,在作品中的刘备之仁关羽之义,张飞之猛,赵云之勇以及孔明之智,无不绚丽多姿,闪烁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浓厚的古典浪温主义色调。对于其他人物,便只能以陪衬面出现。

标签: 东吴

更多文章

  • 三国美女貂蝉的结局怎么样 貂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貂蝉

    的结局貂蝉是《演义》中一位出众的美女,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美貌古人用“闭月”来形容,传说貂蝉在夜晚拜月焚香时,连自负美貌的月亮都觉得自己不如貂蝉,害羞地藏到云层中。貂蝉出生在西汉未年那个动荡的年代,由于家道中落,流落到汉王朝的官员司徒王允家作为一名歌妓,还好王允对她比较关心照顾。当时朝中的奸臣

  • 三国中被意淫最多的两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意淫

    在金戈铁马的三国乱世,有两位绝色佳丽的故事,被作为英雄美人的典型广为流传,同样也成为当代猥琐男们意淫的绝好对象。这就是江东二乔(古汉语中“桥”“乔”二字通用)。这两位“著名”的美女,可惜历史上甚至没有记载她们的名字,只说她们是皖

  • 才德高远!诸葛亮的两封家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家书

    三国诸葛亮,字孔明,是众人心目中的智者代表。图为襄阳市的诸葛亮广场的塑像。(网络图片)一、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 不娶文姬不称帝:揭开曹操生前的两大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大

    不娶文姬不称帝:揭开曹操生前的两大千古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

  • 三国趣闻: 诸葛亮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能

    三国趣闻:诸葛亮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为什么却没有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关羽。据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国人姓名为何多是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两个字

    第一百四十三章三国人姓名为何多是两个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的出场人物,有人做过统计分类,其中有名有姓者共1092人,有姓无名者40人,无名无姓,但在书中有活动和涉及具体情节者27人。有几个人物出场不多,姓名不全,却容易记住。一是有名无姓的貂蝉,按杂剧里貂蝉的表白,她原是山西忻州木

  • 一丘之貉说曹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貉说曹刘

    作为晋之史官,陈寿在撰志时,多有为司马氏讳之曲笔。这是一个疵点。但也只是一个以今人眼光来论之疵。毕竟身处封建专制之旧时代,以完全公正客观来要求陈寿可谓苛责。那种年头,达官贵胄倘且常因利害之争或一言不慎而满门遭戮,区区一介史官,敢于忤逆天朝,等于不要自己的脑袋了。然正因为此,反更见出陈寿撰时的种种非凡

  • 揭秘:《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物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演义

    揭秘:《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物是何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中曹魏人物被黑的是最严重的,如领袖曹操,武将如曹仁,夏侯,李典,于禁,乐进,曹休等;说客有蒋干,王朗等。群势力董卓其实有点被黑化,另外还有公孙瓒,刘表,李啵郭汜,蔡瑁等人。吴势力周瑜被黑化,鲁肃被弱化,另外还有吕蒙,潘璋,朱

  • 揭秘:诸葛亮一手捏造了小乔与曹操的绯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绯闻

    揭秘:诸葛亮一手捏造了小乔与曹操的绯闻事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小乔绯闻: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中。事实上,小乔与曹操素未谋面,也没有什么实际瓜葛,纯属莫须有的关系,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生

  • 揭秘:孙权发誓不用庞统的真正原因是庞统长的丑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

    揭秘:孙权发誓不用庞统的真正原因是庞统长的丑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