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赏析

才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1/15 10:58:22

才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赏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对音乐颇有研究的著作,书中不仅对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做到移风易俗有介绍,还涉及音乐美学这一个大学问,他讨论音乐的本质和本体问题。提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哀乐是人们的情感被触动之后的表达。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音乐本身的动不动听,和人情感上对哀乐的认识是没有关系的,嵇康认为,之所以有人会认为音乐中有悲哀的,是因为听的人自己心情不好,心情很悲哀,听到的音乐声自然也就很悲哀。

音乐有着诱导和传播的作用,嵇康反对,两汉以来的统治者把音乐当作政治社交的工具,他反对只有君才能听音乐,一般人听音乐是违反法律的。他反对那些无视音乐艺术性的行为,对于将音乐作为占卜的道具更是嵇康不能接受的。

嵇康看到的是音乐所表现出的形式美,关于探讨音乐的表达内容和欣赏这之间的矛盾,也是嵇康第一个提出来的。嵇康看到了人们对音乐的误读,正确认识到音乐本质要表达的是,作曲者想要所有听者表现的美。

《声无哀乐论》反映出的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主张推行“礼乐刑政”的音乐思想,是开中国封建社会关于音乐的理解的先河,也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嵇康对于音乐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这篇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音乐的走势,让人们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嵇康广陵散

《广陵散》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鼓琴曲,嵇康在临死前弹奏这首曲子,让《广陵散》被人们所知道。

嵇康广陵散

嵇康除了在文学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魏晋时期的资料,在音乐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特别的感应能力,在乐器演奏上有极高的天赋。说嵇康在联系弹琴的时候几乎是无师自通。

嵇康对于琴和琴曲的嗜好,让人们对他产生了种种猜测,嵇康也伴随着他的音乐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美丽的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琴,他把自己的家业卖了,向尚书令讨了一块玉,把玉切成薄片镶在琴上,嵇康对这张琴十分热爱,日夜守护者它,有一次,嵇康的好友山涛开玩笑,在嵇康睡觉的时候说要剖琴,嵇康用生命相威胁,才让爱琴逃过一劫。

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可以看出嵇康的影响力有多大。

传说有人看到嵇康晚上的时候到山上采药,冬天的时候用长发保暖,夏天的时候就用编稻草当衣服,正是因为嵇康这种表现,那种不拘小节的洒脱,让他在音乐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

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是嵇康加工而成的曲子,在长期的流传中,就像民歌一般影响着人们,正是因为嵇康在临死前弹奏了这首《广陵散》这样有名的乐曲才被人们知道,嵇康的名字也一直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嵇康酒会诗

《酒会诗》是三国时期嵇康所著的五言诗,全诗写的是嵇康和竹林七贤游山玩水,坦荡的生活,诗的前半部分就写出山水的好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极其放松的心态下,有了这酒会的感慨。

嵇康《酒会诗》

“竹林七贤”是在魏晋更替的时期,他们大多仕途艰难,为了避免在朝廷做官惹上杀身之祸,开始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找寻目标,他们有时作诗弹琴抒发对世道不公的感叹,有时登高远眺向自然倾吐自己远大的抱负。在大自然的洗礼后,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寄托了愉悦。

诗歌的前半部分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溢于言表的快乐。“乐哉”二字一出,就奠定了全文欢快的基调,一开始诗人就因为自己置身于大自然,远离官场感受到了莫大的乐趣,面对美妙的景色,诗人陶醉了。

花朵盛开的芳香馥郁,极目远眺的高台峙立,林木枝叶交错纵横,深池里鲤鱼欢快的嬉戏。此情此情都是自然为人们展示的自己神秘的一面,这样美不胜收的景色怎么能让作者不为之动容。

诗的下半段意境有明显转折,从写景转到抒情,感情色彩也由原先的高兴陷入思考。想到这样美好的景色自己的好友阮侃不能销售到,不由得多了点淡淡的忧伤,但是嵇康在饮酒的同时,幻想出自己的友人就在身边,充分表达了诗人想要分享这份快乐的心情。

诗人因为欣赏到山水而产生的快乐之情的背后,流露出的是莫名的爱上,给整首诗蒙上一层暗淡的色彩,这是嵇康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是当时魏末时期诗人共同的感情。

嵇康幽愤诗

嵇康幽愤诗,是三国时期嵇康的作品,这首诗是嵇康因为吕安被诬陷的时候抒发自己愤愤不平所作的,道出了自己生平的忧郁,道出了这个世道的黑白颠倒。全诗鲜明的表明了嵇康自己的立场,他坚决反对司马氏的政治态度,要与这不公的社会斗争到底。

幽愤诗

《幽愤诗》是嵇康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嵇康个性和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在看这首诗的时候不得不先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这时候嵇康的好朋友吕安因为被兄长诬陷入狱。

所以嵇康为了证明自己的兄弟是清白的,就说吕安的兄长才是罪魁祸首,但是当时的朝廷已经不是嵇康想的那样了,结果没想到把自己也赔进去了,但是嵇康没有因为这个怪罪吕安。

这首诗就是在吕安被捕入狱后所做的,其实这首诗的产生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时代原因,与诗人独特的个性有着极其相关的联系,我们知道魏国末期政治相当黑暗,在朝中正直的知识分子随时都有可能让小人拿去了性命。

竹林七贤这是因为看到了这一黑暗,才对为官生涯避而不提,而作为七人当中最有成就的嵇康他他要做一名斗士奋战在反对司马氏家族的第一线上。

《幽愤诗》的写作虽然直接原因是吕安倍抓蒙受冤屈,但更深层的意思是作者处于被囚禁的特定环境,表达出的对这个世界的是非不分的愤怒之情,在这首诗中嵇康再一次表明了他拒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倔强态度。

嵇康四弄

嵇康四弄,说的是他创作的四首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也被称为“嵇氏四弄”,这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一组琴曲,和东汉的“蔡氏五弄”一起成为“九弄”。

嵇康四弄

其中嵇康在死前弹的《广陵散》更是成为十大古琴名曲,而嵇康本人也在历史上被誉为“琴之师长”。

长清、短清两曲,是从皑皑白雪中取意,想要表达的是洁身自好的精神,嵇康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个魏晋交错的年代,我们文人墨客唯一的出路就是不要和官场有半点关系,在哪个黑暗、无序的朝廷中,只有自取灭亡。

同时嵇康还彰显了自己超凡脱俗的志趣,他不但自己做到淡然洒脱,还通过言行影响身边有抱负的人,竹林七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长侧和短侧应为解释的意思很多,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明,但是这两首的结构应该是和长清、短清大致相近,都是借洁白的雪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清高的品质。

嵇康四弄有异曲同工的感觉,都是在表述自己的志向高远,在这个乱世没有选择随大流的嵇康,通过写文章、作曲来对这个世界呐喊,他是魏晋和官宦斗争的典范,他主张不做官,不是不想报效国家,而是想让更多的有志之士认识到,社会的腐败,官员的无能,就算只做一个铁匠也有铁匠的志趣,有当官的没有的高洁。

四首曲子意味深长,当人们在弹奏的时候,是不是能想起嵇康的坚持,是不是能看到嵇康的心酸泪。

嵇康绝交书

嵇康的这封绝交书是写给为司马氏做官的山涛的,作为竹林七贤,他们深深感受到司马氏统治的王朝昏庸,所以才决定一辈子不做官,追求的是更高尚德井生生活,但是作为自己的好友,首先打破了这个约定,是嵇康不能接受的。

嵇康绝交书

绝交书的开头就表明了自己和山源不同的立场,他认为山源没有羞愧之心,嵇康用先人的例子来示山源,《与山源绝交书》本来是用作对山涛的做官邀请,是一封辞谢信,但是嵇康在文中表明了自己的意志。

全文从论述处世大方向,到友情的小观点,嵇康责备对方做了对不起朋友的做法,表面上行文流畅,洋洋洒洒但是却有着极强的逻辑性,嵇康的文章风格有很重的时代印记。一方面受汉朝末期文人写作的大影响,文章的普遍言简透彻,另一方面士人多高傲,这种思想会渗透到文章中。

受主观情绪影响大了之后,更多的是表达了嵇康对朋友的决定的不理解,和希望能唤醒朋友的心,不要被官场仕途迷惑了。

从绝交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嵇康责备山涛不懂自己,但是这是说明嵇康不理解山涛的为人吗?山涛虽然没有嵇康那样的放荡不羁,但是他的中年持重,刚正不阿确是嵇康对他放心的表现。

嵇康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山涛,就是对山涛的理解,嵇康的高洁放任,山涛的雅致庄严,都是对魏晋人物最好的全诗。

标签: 哀乐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怎么被陆逊破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怎么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怎么被陆逊破掉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当蜀汉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三国演义》中有一

  • 三姓家奴还是直爽男儿:天下无双之将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家奴

    如果说演义把“奸绝”曹操的残暴奸诈与刘备的宽仁信义放在一起对比的话,那么关羽和吕布,就是“义绝”和“三姓家奴”间的对比。因此这位在文学上有其相应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其一定地位的吕布,在演义的前期,唯一的主角诸葛亮还未出场的阶段中

  • 曹操“安阳高陵”中所葬的两具女骨是他的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他的

    曹操“安阳高陵”中所葬的两具女骨是他的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墓的发现,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可能还不是那具男性遗骨,而是那两具女性遗骨,她们会是谁呢?笔者在新浪博客上抛出这个话题后,短时间内点击量就达到50万,可见大家的兴趣之浓。两具女骨,其中一个有不完整的头骨,带牙齿的下颌,部分肢骨和

  • 十八路诸侯讨董轶事:为何鲍信会选择支持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轶事

    十八路诸侯讨董轶事:为何鲍信会选择支持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190年,因为董卓擅自废立,关东诸侯纷纷起兵。当时,关东联军公推袁绍为盟主。可是,在天下豪杰纷纷归附袁绍的时候,有一位叫做鲍信的将军,却公开宣称:“夫略不世出,能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败。君殆天之所启乎!”鲍信认

  • 揭秘哪个女人让曹操临死仍念念不忘亲自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念念不忘

    揭秘哪个女人让曹操临死仍念念不忘亲自安排一个人的一生会说很多话,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一般说来,遗言当然都是最重要的话,甚至是一生所悟出来的道理。但有些人也会在遗言中说些“不重要的话”,这里还不乏名人,甚至是曾经很“重要”的人。曹操,三国时的大政治家、

  • 三国最繁华的都市在哪?竟被刘表给占了19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占了

    三国最繁华的都市在哪?竟被刘表给占了19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的文化大舞台上,襄阳不仅是两汉文化起承转合和枢纽与坐标,而且也是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的战略起点与支点,更是天下归一的战略基地与圆点。在汉末到魏晋跌宕起伏的三国文化全景图中,襄阳处在群雄瞩目、星汉灿烂的核心地位。在

  • 三国奇葩相国竟然还是个盗墓贼?董卓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个

    三国奇葩相国竟然还是个盗墓贼?董卓的真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卓进京以后,不久升任为太尉,掌握了汉朝廷军事大权。于是,他把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不久又将他和何太后杀死,立了汉灵帝的小儿子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升任为相国,被封为d侯,一切军政大权全部集于一身。董卓敢于废立皇帝,其他就没有

  • 曹魏权臣司马昭有多少个兄弟?司马昭的兄弟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

    曹魏权臣司马昭有多少个兄弟?司马昭的兄弟都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

  • 臧洪为何成为汉末诸侯盟主?臧洪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有什么

    臧洪为何成为汉末诸侯盟主?臧洪有什么过人之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臧洪少年成名,和刘繇、赵昱等三国名士一样,在汉灵帝年间年纪轻轻就被选拔担任县长职务。汉灵帝末年,臧洪看到宦官当政,外戚弄权,就辞官不做,回到家乡。后来,董卓废掉少帝,残暴不法,全国震动。但是大多数公卿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只要是不

  • 第四十五章 吕蒙攻心胜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吕蒙攻心胜关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这些战绩使他愈发骄傲轻敌。东吴的年轻将领陆逊利用了这一点。他备礼呈书给关羽,口气极为谦恭,这使得原就轻视陆逊的关羽放松了警惕,不复有江东之忧,他撤走了荆州(今湖北荆门)的大半兵马去攻打樊城。结果吕蒙乘机而入,偷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