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的历史鉴赏: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

《三国演义》的历史鉴赏: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03 更新时间:2024/1/5 15:50:55

《三国演义》的历史鉴赏: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因为素材大部分来源自民间,固然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也为写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它们进入小说文本时,伴随着不同思想及不同审美趣味的渗入。而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并不总是一致的,甚至可能互相冲突,这就对写定者的创作构成了严峻的考验。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妥善地处理了民间情感与良史精神的关系,并独出机杼,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巨大包容力的艺术世界。三国史事的历史著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式和基本倾向。求实传真精神与经世意识是史官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史书编撰中要求编撰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同时又重视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求,以达到“资治”、教化等目的。这些特征在《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魏、蜀、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示,因此具有极大的魅力。

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面对丰富、复杂的史料和民间故事,作者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史实为依据,剔除来自民间文化中过于荒诞、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节。《三国志平话》是民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三国演义》创作时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该书的情节大多撷自民间传闻,其中有不少荒诞无稽的情节,如以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开头,以刘渊灭晋兴汉收尾,使全书带有明显的因果报应色彩。这样的安排代表了下层民众的一种愿望,但放在历史小说中不仅不协调,而且显得十分荒诞。罗贯中删去了这一头一尾,不仅避免了枝蔓,而且淡化了因果报应色彩,使小说成为蕴涵更为丰富的历史悲剧。此外,《平话》中的一些与史实不符或与人物性格不符的情节,如刘、关、张杀督邮后上太行、刘备从黄鹤楼私遁等,都被作者舍去了。

其次,精心提炼情节,增强小说的文学性。《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著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杂乱、原始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和工,《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尊重历史,使情节框架合乎史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将这些来自史书、民间的各种素材整理、提炼成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从而使小说的艺术性大大提高,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关于“赤壁大战”的“重写”。对来自民间的各种传说以及过于荒诞、不符合史实的情节,作者做了大量删削,但是对其中的一些虽违背史实却不背离情理、不背离人物性格的故事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连环计”、“千里独行”等却予以保留,并使它们成为小说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

总的来看,《三国演义》虽然保留了许多虚构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故事的生动有趣,但同时又尽可能地靠拢历史,而在处理两方面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时,它基本遵守的是史实优先的原则。章学诚称《三国演义》的特点是“七实三虚”,不论这个说法是否准确,但道出了《三国演义》成功的一个秘诀――“实”是史官文化的成分,“虚”则多与民间文化有瓜葛,只有融纳各种文化,才能丰富小说的内容。但也只有经过精心整合,才能使各种异质文化水乳交融,才能提升小说的艺术品位。

标签: 演义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蜀国的文武大部分死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国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蜀国的文武大部分死的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看看三国历史,四十七岁就病死了的马超绝对是个令人扼腕的人物,这位纵横西北的将军体魄强健,惯于征战,怎么会早早就死了呢?其实仔细察看,蜀国将帅短命的很多,而且往往象乔伊娜那样死的年轻,死的健康,这类属于“自然死亡”说得上的,除了马超,

  • 盘点蜀国得天下错过的几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国

    盘点蜀国得天下错过的几次机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盘点蜀国得天下错过的几次机会。事实三国争战中,魏国最后胜利好像是必然的(你蜀国和吴国还在创业中魏国就占了一半江山了)但魏国几次错误而导致三国的促成。东吴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一直采取守势,偶尔象怔式的战争刚开始打就说要退兵了,只是一直守着。而蜀

  • 曹操老爸曹嵩是个追星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是个

    曹操老爸曹嵩是个追星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嵩本是汉桓帝、汉桓帝时期的大长秋(宦官最高领袖)曹腾的养子,出身豪门。可是,家底虽然厚实,曹嵩本人却没有官二代的浮躁,做人做事,还是很低调。对当朝明星人物,曹嵩非常仰慕,并上演一场粉丝千里追星的喜剧。在这场喜剧中,主角自然是更加伟岸,而配角曹嵩也

  • 三国历史上的十大神奇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

    早在时期,就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NO10之煮酒论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一个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投奔到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

  • 跟错了人的谋士荀:拼尽一生助曹操却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谋士

    跟错了人的谋士荀:拼尽一生助曹操却下场凄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荀在曹操手下发挥的作用,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发挥的作用类似,而历史声名,却远不及诸葛亮。主要是刘备早丧,给诸葛亮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诸葛亮是以谋臣的名义行霸主之事,所以易中天说三国英雄是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二人身份不同,很难全

  • 三国中惨死他人之手的六大猛将:关羽之死最悲惨(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猛将

    乱世,群雄均分,出现了很多勇猛之将才,恒流逃不过成王败寇的命运,自然有喜有悲,但是下面小编介绍的六大猛将并不是战死沙场也不是被掳不屈而死,而是惨死在小节上,可谓死无所得命运悲惨,其中身陷阴谋死得最惨的就是。第一名: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降于禁、斩庞德。可谓英名传天下,

  • 惊心动魄!火烧连营七百里 刘备含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惊心动魄!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含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忍字上面是一把刀刃,可见忍受之难。古代战争中常常由于能够忍之须臾,战场形势就会产生变化,有了克敌制胜之机。唐人宋之问有一句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忍草是一种草,也是借其意而讲能忍,有忍耐和忍受的工夫才能得奇妙的灵花。魏文帝曹丕(pi

  • 曹操和关羽 他们曾经那么近 又为何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分道扬镳

    曹操和关羽他们曾经那么近又为何分道扬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不管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陈寿的《三国志》,曹阿瞒对于人才的渴求,都有着近乎一致的描述。而说到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关羽无疑是最好的例子。曹操一方面是借助爵位、金钱等糖衣炮弹来笼络关羽,另一方面默认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

  • 赵云的妻子马云J是马超的妹妹?赵云老婆的四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四种

    赵云的妻子马云J是马超的妹妹?赵云老婆的四种说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对于他有几个妻子,历史上存在着几种说法,一个叫樊夫人,一个叫马云J,还有孙夫人、李夫人。可能赵云的妻子没有什么花边可以说吧,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三国演义》记载,赵云的妻子是马超的妹妹,叫马

  • 三国美女小乔是谁 何晴小乔是最经典小乔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小乔

    三国美女小乔是谁何晴小乔是最经典小乔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乔是谁在三国时期能混出名气的女人也不过几种可能:自己美貌无敌,嫁了个当时很有名的人;自己家的背景很厉害,自己也是个上阵杀敌的女中豪杰。小乔的话,明显是属于第一种的。况且在三国时期,赤裸裸的男人争权夺利凭谋略的年代,女人一般都是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