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时期(公元208—公元28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它既是东汉的末年(220年之前)又是西晋的开端(公元265年之后),国家既是分裂状态又各自在不断争取统一,既是群雄混战又各自在努力发展经济。>>东汉末年,随着各地割据势力之间的兼并,很多小的集团被逐渐消灭,幸存者的实力不断增强,终于到了强强对抗的时候。首先,实力正快速上升的(“少壮派”)与黄河下游拥有强大实力的(“元老极”)之间的一场战役在所难免,他们之间发动了一场彻底改变双方格局的战争,史称“官渡之战”。>>在此战正式打响之前,袁绍和曹操在军事上的局部战争经常发生,其中对官渡之战影响较大的战役就是白马之围。建安五年(公元200)袁绍首先对曹操发难,率领10万大军向曹操猛扑过来,并迅速占领黎阳(今河南浚县);随后为保障主力部队迅速渡过黄河,派大将颜良围白马(今河南渭县),给进攻东郡等地作掩护战。曹操在极其被动的局面下,听取谋士建议,采取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渡河去进攻袁的后方,迫使袁绍重新布置兵力,往延津增兵。曹操见机会到来,便迅速派大将和轻兵奔袭白马,攻其不备。颜良为之大惊,仓促应战,自己也被关羽所斩,袁绍方军队大溃败。曹操利用声东击西之计,白马之围迎刃而解,还给袁绍军队以沉重打击,重挫袁军士气。此战之后,曹军士气大增,为即将到来的更大战役做好了充分准备。袁绍在这次战役中虽然失败,但其主力尚存,与曹操相比优势仍然明显。同年7月,袁绍大军挺进阳武,准备攻打曹的中心地许昌。8月,袁军主力逼近官渡,就地扎营,曹操也在对岸扎营,双方对峙长达半年。场面看似平静,其实战局在这一时段已慢慢地发生着变化,长期的量变自然会引起质的转变。>>双方的谋士都为之谋划。因袁绍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任人为亲,谋士许攸进谏受阻,愤而投降曹操,向曹操透露了袁方军情,最主要的是暴露了袁绍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的储粮据点。相反,曹操能虚心听取谋士意见。认为,曹军如果用正常的战争思路,面临的是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反之,袁军自恃人众,轻敌大意,内部不和,相持得越久,内部的分化就会越厉害,必将有变,此时便可出奇制胜。曹操根据许攸情报、荀分析,便派兵袭击并烧毁袁绍的军粮车;又亲自带领精锐5000人,奔袭袁军乌巢的储粮地,全歼当地袁军,烧毁全部囤粮。军粮被烧的消息传开后,袁方军心动摇。曹军全线出击,袁方溃不成军。此次战役攻杀袁军约7万人,袁绍父子仅存800余骑兵逃回。>>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大战之一,这场战役以曹操的大获群胜而终。北方的割据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华北逐渐由原来的群雄分割状态开始走向地区性统一,这种局部的统一为整体的统一做好了前期准备,符合广大人民意愿。官渡之战后,袁绍主力被消灭,从此一蹶不振,袁绍自己也忧愤而死。他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并未忍辱负重,重振旗鼓,而是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发生内讧。曹操乘胜追击,利用这个有利时机继续打击袁绍的残留部队,先后攻下邺城,杀死袁谭,驱逐袁尚,自此基本上占据了袁绍以前的势力范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派兵从卢龙塞出发,大破北界经常侵扰自己后方的乌桓,收降乌桓和汉人20余万口,于军事上巩固了自己后方,避免了以后南北两线作战,基本上统一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确定了他在北方的势力,三国中一极逐渐形成。曹操为增强自己实力,经济上,在北方开始恢复生产,实行屯田制,积蓄国力,为进一步统一南方做好后勤工作,同时也得到百姓认可,赢得北方民心;政治上,得到广大中小地主阶级拥护,并“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并巩固。北方的异己势力逐一被铲除后,曹操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南方各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亲自带领20万兵力南下,当时号称80万,开始攻打荆州。江夏太守刘表刚死,他的次子刘琮继承荆州地盘。此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主动投降。荆州地盘主要的抵抗力量,有刘表的长子刘琦和樊城的。这两股微弱的力量怎能挡住曹军强大的攻势?刘备在长坂被曹军击溃后,百般无奈之下,派军师到江东说服联合抗曹。>>刘备(公元161—公元223,字玄德)是涿县(今属河北)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汉朝远支宗室,早年过着平凡的日子,与母贩鞋织席为生。桃园三结义后,拥有了两位得力的兄弟——关羽和张飞,在日后的大事中成为左膀右臂。他在镇压黄巾起义时开始崭露头角,与公孙瓒师事卢植,打败袁术。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他也开始拥有部分武装力量,但势力很小,只能依靠强大的军阀,曹操就是他曾投靠过的主。在曹营时,两人煮酒论英雄,得知曹操将自己视为将来的劲敌,马上离曹而去。官渡之战后他又投靠刘表,先是被派驻新野,后移驻樊城。他在樊城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一面搜寻人才,为以后成就大事作好准备;其中就有广为流传的,将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的诸葛亮请出山,作为自己的主要谋士。诸葛亮(公元181—公元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自比、乐毅,时人称为“卧龙”,在《隆中对》中精辟、深远地为刘备提出了联孙抗曹、向益州发展、逐步复兴汉室的方向以及应该采取的战略和策略。>>孙权(公元182—公元252,字仲谋,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人),孙坚次子、孙策弟。孙坚曾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升为长沙太守;在军阀混战中追随袁术,后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长子孙策代领武装力量,开始向江东方向发展。孙策死后,由弟弟孙权袭领旧部,经过一段时间苦心经营,势力渐强,雄踞东南。刘备与曹军战斗激烈之际,孙权收到在江陵的曹操要“会猎于吴”的挑战书信,连忙召集众文武大臣商议。大臣们主战和主和的双方各执己见,一时难以断决。诸葛亮奉刘备之命,来到江东说服孙权共同抵抗曹操。诸葛亮舌战群儒后,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孙刘联军组建后,由“雄姿英发”的担任联军前敌总指挥。>>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今属湖北)隔长江对峙。由于曹军基本上是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决定将所有战舰首位相连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给孙刘联军以机会,老将黄盖承受苦肉计,以骗取曹操信任。当万事具备,东风也来了时,黄盖率领载有膏油干柴的数十艘蒙冲斗舰向曹营驶去。当船离曹营不远时,黄盖命令将船点燃,自己率部众乘坐随带的小船,数十艘蒙冲斗舰犹如火龙直冲曹营。曹军首尾相连的船舰当即着火,霎那间“樯橹灰飞烟灭”,曹军大乱,丢盔弃甲,四处逃窜,相互踩踏,人马被烧和溺死者甚众。周瑜又指挥联军水陆并进,乘胜追击。可惜关羽念曹操当年对他的恩情,将慌不择路、狼狈不堪的曹操及其残部从华容道放走。此役史称赤壁之战,也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印证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俗话。数量上,曹军确实占有明显优势,可是其中很多都是刚刚收编的荆州降众,心怀犹豫,不肯用命,军心不一;而其主力又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且长途跋涉,远来疲惫,水土不服,很多士兵发生病变死亡,战斗力大减;曹操本人又麻痹大意,傲慢自负,屡中联军谋士之计;急于求成,连锁战船,这种就短避长的做法给了对方以可乘之机。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此后,刘备趁周瑜与曹仁江陵战役之际,无暇顾及南部,率先拿下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公元209年,曹仁撤回北方后,孙权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大将程普为江夏太守,分别坐镇江陵和沙羡。事后周瑜又将南郡长江以南的地盘割让给刘备,孙权还将妹妹嫁给刘备,这一年,刘备既得江山又得美人。公元210年,刘备向孙权借用荆州,理由是自己南方四郡太小,容不下人马。周瑜得到消息后,马上发信给孙权,坚决反对此事。英雄所见略同,和曹操一样,周瑜也看出了刘备的枭雄之相,他既有两个神勇无比的兄弟,又有谋划,野心不小。他希望孙权抓住这次机会,扣留刘备,以绝后患。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英雄气短,周瑜此时身患重病,不久死去,程普接替其南郡太守一职,鲁肃则接管周瑜之军。而刘备与鲁肃关系不错。与周瑜主张相反,鲁肃力劝孙权将荆州之地借予刘备,孙权也表示同意。这样一来一去,刘备的实力不断增强,孙权却损将少地。双方的实力由赤壁之战初期的大相悬殊,现在却日趋接近。刘备和其祖上一个德行,都是属于流氓型,借人家的就不还;还让自己最厉害的亲信关云长镇守荆州。因为荆州军事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水陆枢纽,东西南北必经之地,不容半点闪失,可最后还是让关羽大意而失。>>曹操回到北方后,再也没有大规模南下进攻孙权和刘备,进一步在北方恢复生产,推广农业技术,改革赋税制度,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抑制兼并,加强集权,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孙权则尽力发展自己在江东的地盘,占领山越地区,多次进兵岭南,公元230年还曾派卫温至夷洲(今台湾),发展经济,推行屯田,兴修水利,不断增强自己实力。刘备依诸葛亮之计,往长江上游的益州地区发展,于天府之国,赏罚分明,务农殖谷,发展经济,并在其周围扩展地盘,搞好少数民族关系;诸葛亮还创制木牛流马,革新连弩。公元215年前后,刘备与孙权为荆州而开战,曹操趁机出兵攻占汉中,直接威胁着刘备的蜀地。刘备与孙权和解,回兵汉中,击溃曹军,并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公元219年,关羽进攻曹操的樊城,曹操遣使与东吴联盟,孙权大将吕蒙也建议借机袭取江陵。于是孙曹两军夹击,斩关羽于麦城。孙刘联盟被彻底破坏,北方局势得以缓和。>>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即延康元年(公元220)正月病逝。同年10月,其子废汉献帝,自己称帝,即魏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至此东汉彻底结束。随后,公元221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即昭烈帝,为与西、东汉有所区别,世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即吴大帝,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中国正式进入三国鼎立时代。
更多文章
顾雍幼年曾拜谁为师?东吴重臣顾雍是谁的徒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顾雍幼年拜谁为师?顾雍是谁的徒弟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
王允简介,计诛国贼王允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贼
王允算得上是古代标准的知识分子,读五经,习六艺,史书记载: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可谓是文武双全了。同许多官僚子弟一样,王允很早就投身仕途,他为人秉直,有股子牛脾气,这就注定了他的仕途必然是坎坷不平。王允虽有除乱臣于朝堂,缓危局于一时之壮举,却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
英雄难过美人关 揭秘关羽和貂蝉之间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
英雄难过美人关揭秘关羽和貂蝉之间的那些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和貂蝉的那些事: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骨子里都希望:男子个个是英雄,女子个个是贤妻。按照中国文人的说法,“声妓晚景从良,十年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节,―世之清名俱非”。民间传说中“西施随范蠡,关羽纳貂蝉”,将“四大美
曹植简介,曹植为什么会会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植
曹植简介,曹植为什么会会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植广为流传的七步诗的故事,尤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文学成就斐然、史称建安之杰的曹植,怎样从一个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狂放豪迈之斗士,沦落为饥者易食,寒者易衣的摇尾乞怜之狗奴?这还得从他与同母之兄曹丕夺
日本的貂蝉静御前 一代“绝世舞女”的薄命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薄命
日本的貂蝉静御前一代“绝世舞女”的薄命人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189年,在日本京城的一座尼姑庵里,一位年仅二十岁、貌美如花的女子去世了。就在不久前,她的丈夫和刚出生的儿子都被源赖朝杀害了。要知道源赖朝是日本镰仓幕府首任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这位女子与他有什么深仇大恨?实际上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谜案: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要杀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谜案: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被扣上恶贼、小人的帽子,原因是《三国演义》第四回的曹操杀义父吕伯奢全家案。可以说,这是一宗从法律、道德、人格诸方面审判曹操、否定曹操、诋毁曹操的案件。只可惜,作者罗贯中的故事编得太不高超,该故事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第一百二十二章 曹魏民屯的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二十二章
曹魏屯田原来并无所谓民屯与军屯之别,近代史家为了叙述和研究的方便,始加以区分。实则,二者很难截然辨别,因二者有同有异,同处在于均为供应军粮而兴办,且均采取军事编制,有战争时参加民屯的劳力亦需执干戈以对敌;异处在于军士以战守攻取为主,屯田民则主要从事农垦生产,二者在编制与待遇上亦有区别。论创办先后,民
益州牧刘璋为何主动邀请白眼狼的刘备入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益州
益州牧刘璋为何主动邀请白眼狼的刘备入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刘备的入侵。而刘备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川中,恰恰是刘璋自己发出的邀请。赤壁战前,曹操已经消灭了盘踞北方四州的袁绍,三分天下有其二。当时的曹操踌躇满志,满以为只要自己出兵江南,定可以一统天下。远在益州的刘璋,对益州的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谁为关羽实施刮骨疗毒手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
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几天后,有一人身穿素衣来到帐前,此人姓华名佗,听关云长是天下英雄,偶中箭伤,特来治疗。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
浅谈三国武将之魏延:脑后真有反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将
浅谈三国武将之魏延:脑后真有反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蜀国名将。子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人。关羽攻长沙时,魏延杀主献城,后随刘备入川,一路战功不少。任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随诸葛亮平定南蛮,在陈仓力劈曹魏大将王双,迁升为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诸葛亮死后,与长史杨仪争兵权,被诸葛亮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