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3/12/25 1:37:01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多少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而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平反”,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奸雄”帽子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且不论这种“平反”是否恰当,我倒是觉得应该先看一看,是谁最早给曹操戴上这顶“奸雄”的帽子的,这样就会知道有没有摘帽的必要了。我们只要认真读一读《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中的一段话,一切真相也就会大白于天下了。

这段话不长,现录述如下:“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J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J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子劭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尝为郡功曹,府中闻之,莫不改操饰行。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这段文字很简洁,把曹操的身世和出道前的情况都交待清楚了。其大意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中常侍在东汉末年是手握大权,能呼风唤雨的大太监),因为曹嵩是宦官养子的原故,所以其出生本末就难以查清了,也有人说是夏侯氏的后代(从以后曹操阵营中几员受到重用姓夏侯的大将的情况来看,此说应是真的)。文中又说,曹操年轻时就很机警,也很懂权术(大概受宦官家风熏陶而成),但生活放荡无度,既喜欢飞鹰走狗,也喜欢行侠仗义;就是不喜欢从事有关生计方面的职业(热衷于搞政治权谋的人大抵都是如此);曹操在当时的种种表现,让世人对他并不看好。只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J认为他非同一般(桥玄,在汉灵帝中期任太尉,因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是知名高士;何J,南阳名士,南阳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之地,所以南阳人是当时最牛的人,说出话来,也是如雷贯耳的)。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就要大乱了,不是天命济世的人才,是不能拯救天下的。将来能安天下的人,可能就是你了。”何J见过曹操后,感叹地说:“汉室将要灭亡了,能安定天下者,一定是这个人了。”(何J说得比桥玄还要肯定,这两位高人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在古代,凡经过高人评论的人,是很快就能够出名的)

桥玄为了进一步提高曹操的知名度,便对他说:“你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应该赶快去结交许子将。”许子将何许人也?许子将即许劭,是东汉三公许训的堂侄。他善于待人接物,能够判断人的品行和能力,他和堂兄许靖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他们喜欢共同对当地的人物进行深刻的评论,每个月都要更换品评的题目,因此在汝南郡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风气(他们自发结成的这个评论社会人物的民间社团,影响力和杀伤力都很大,既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能让一个人一夜毁誉)。许劭曾做过汝南郡的功曹(郡府的重要官吏),州府的官吏们知道他在当地评论界的巨大影响力,所以都不约而同的约束自己,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就连当地的公族子弟也都收敛了平时不当的言谈举止。

曹操按照桥玄的指点,前往汝南拜访许劭。见到许劭就开门见山地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许劭会相人,这样问也符合曹操的秉性)许劭从心眼里就看不起曹操的为人(许劭大概己经听说过曹操了,名士一般都看不上有权术、又放荡、且不务正业的人),所以对曹操置之不理,不予回答(曹操可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的礼貌和耐心)。“操乃劫之”,曹操就劫持了许劭(这个“劫”,究竟是用的什么手段,如今己不得而知了),在曹操的逼迫之下,许劭十分无奈,只好对曹操作了一个评语,说:“你呀!在太平岁月里,你就是能臣;在天下大乱时,你就是奸雄。”曹操对许劭这样的评语非常满意,遂大喜而去。也就是高兴得屁颠屁颠地跑回去了。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曹操也因此而扬名。许劭真不愧是高人,明明不喜欢曹操,却在曹操的逼迫下,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就是说,曹操有可能成为“能臣”,也有可能成为“奸雄”,许劭之所以这样说,既为了摆脱曹操对他的纠缠,也为了避免曹操可能对他的加害。其实,许劭对当时的时局是看得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就要大乱了,曹操必定会成为“乱世之奸雄”。可令许劭想不到的是,曹操对这样的评价也很高兴,因为许劭不知道曹操来造访他的目的就是为扬名。“能臣”也罢,“奸雄”也罢,只要能扬名,安什么名头,戴什么帽子,都可以不在乎。这很符合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用任何手段的作风;也很符合他“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座右铭。

由此可见,曹操的奸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强迫当时的名士许劭给自己戴上的,而且还挺高兴。因为后来天下确实大乱了,所以这顶奸雄的帽子也让曹操一戴就戴了一千八百年,谁想摘,还真不一定能摘得掉呢!原因是曹操本人就很喜欢这顶帽子,“操大喜而去”。即然曹操这么喜欢这顶帽子,也就没有必要给他“摘帽”了。

标签: 奸雄

更多文章

  • 曹操去世后三子夺权,邺城的曹丕为什么能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子

    曹丕称帝如何收拾曹植曹彰?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远在邺城的曹丕接到消息,以魏国太后卞夫人的名义发布诏令,宣布在邺城登基,即王位,大赦天下。然后,汉献帝的使者才匆匆忙忙赶到邺城,册封曹丕为汉丞相、魏王。曹丕为何如此匆忙,甚至连汉献帝正式任命的诏令都等不及了?首先,曹丕对汉献帝根本不在乎。在曹操

  • 三国时期的董卓是谁?董卓废汉少帝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理由

    三国时期的董卓是谁?董卓废汉少帝的理由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卓是谁董卓,三国时期东汉权臣,出身于豪强家族,其家乡所在地区极为殷富,与西北羌人聚集地相邻。董卓自幼养尊处优,少年时期性情便极为放纵,顽劣至极,无人可以教训他。董卓剧照虽然董卓为人粗猛,但在处事方面极有谋略,常常在羌人部落中

  • 罗贯中的特意安排:三国演义中吕布拜董卓为干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干爹

    罗贯中的特意安排:三国演义中吕布拜董卓为干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里,吕布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并没有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

  • 少年奇才凌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奇才

    少年奇才凌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后拜为偏将军。生平年少名盛父亲凌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时兴兵,每次凌操从征,经常作先锋首当其冲。守永平

  • 三国陈宫和曹操 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原因

    三国陈宫和曹操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陈宫和三国曹操有什么关系?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曹操因父亲之死,迁怒徐州民众,屠杀了无数无辜百姓。是真是假?陈宫和曹操的事迹。更多详情请看正文《三国陈宫和曹操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三国陈宫陈宫照片陈宫和曹操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正史上陈宫与曹操

  • 匪夷所思:三国史上的蜀汉竟然因为仁义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

    匪夷所思:三国史上的蜀汉竟然因为仁义而亡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不管是读小说《三国演义》,还是读史书《三国志》,都会让后人感觉刘备所建立的蜀汉是最有机会统一中国的。但是历史给所有人开了个玩笑,蜀汉在建立之后仅仅到刘备儿子刘禅手中就悄然灭亡了。这其中有很多的历史偶然性,更多的却是历史的必然性,而

  • 曹操设摸金校尉专司盗墓取财 民国盗墓贼叫土夫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摸金校尉

    曹操设摸金校尉专司盗墓取财民国盗墓贼叫土夫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鬼吹灯之寻龙诀》剧照近来,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很火爆,关于盗墓贼的话题飙升,电影中的盗墓贼有一个官味十足的别称“摸金校尉”。其实,这个“摸金校尉”在历史上是一个官衔。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曾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

  • 三国时期的疆域形势是怎样的?各国以哪为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疆域

    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建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继续称汉朝,后世称为蜀汉或蜀。孙权接受魏的封号称吴王,以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为都,实际并不受魏的控制,到公元229年也即皇帝位,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三国之间虽不时发生战争,但疆域大致稳定:魏与

  • 探秘三国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双方的兵力共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兵力

    探秘三国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双方的兵力共有多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赤壁之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玩一款叫做三国杀的游戏,不久之后,一系列类似的游戏就接种而来。看着在三国赤壁之战里杀红眼的那些游戏迷们,大家对三国了解多少,对赤壁之战了解多少?赤壁之战海报我一直很佩服曹操,他不只是一

  • 官渡之战兵力:曹操在官渡真的「兵不满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战

    官渡之战兵力:曹操在官渡真的「兵不满万」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曹操在官渡兵不满万的来历《三国志武帝纪》里面非常明确地记载说: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而做为这一记载旁证的是《三国志荀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