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气度最小的家族: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

三国气度最小的家族: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49 更新时间:2023/12/21 6:36:25

三国气度最小的家族: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东吴有个替丈夫报仇的徐氏,被称赞为东吴女丈夫,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那句赞叹孙氏的诗:“不及东吴女丈夫。”其实很有意思。从内容来看,显然是折射刘备为报仇而忘大义的过错。那么,从全书内容来看,还有没有其他影射呢?还影射谁不及这位“东吴女丈夫”呢?不是别人,而是孙翊的父亲、徐氏的公公――孙坚。借用孙坚之弟孙静的劝谏说,就是影射他“为一小恨而起重兵”,最终中箭身亡一事。

经过是这样的:袁术刘表借粮被拒绝,便联合孙坚联手攻击刘表。孙坚收到刘表的书信后说:“刘表昔日断我归路,今天不乘此时报仇,更待何年?”“昔日”又是怎么回事呢?

起因在第六回,孙坚意外地得到了传国玉玺,起异心离开袁绍集团,以为能独得天下,便向袁绍(袁绍当时为十七镇太守讨伐董卓的盟主)称病回江东,“一心别图大事”。袁绍致书荆州刺史,要他截住孙坚,夺下玉玺。刘表奉命拦截,虽然有过一场恶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像这样的争战,在当时常有发生,算不得什么大事。如果与曹操父亲和家人被杀的仇恨相比,的确只能算是“小恨”而已。但是,孙坚对刘表一直怀恨在心。在他认为,刘表要截下他的“传国玉玺”,几乎坏了他的大事,所以成了大恨。

孙坚的弟弟孙静在他出征前劝谏说:“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江东方稍宁,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愿兄详之。”

孙坚说:“弟勿多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程普劝谏说:“袁术多诈,未可准信。”

孙坚却说:“吾自欲报仇,岂望袁术之助乎?”意思是说,即使没有袁术相约和相助,我也要单独起兵报此仇。孙坚执意出兵攻打刘表,其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徐氏是孙坚的三儿媳,为丈夫报了仇,并且保持了自己的贞洁和尊严,这显然是值得称赞的;但孙坚身为江东太守,仅为一区区小恨而起重兵,并丧失了自家性命,显然是极不值得的。这里说一句孙坚不及儿媳妇,仅仅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对世人的警示呢?讽刺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警示。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孙氏报仇”这一段看似可有可无的叙述,“不及东吴女丈夫”这句诗,不仅仅是影射刘备和孙坚,应该说,旨在影射世人的报仇乃至抱怨的心态。因为书是写给世人看的,而不是写给刘备和孙坚看的。刘备为小义而舍大义的报仇心态,孙坚为一小恨而起重兵的心态,都是世人的反面教材。

从人物关系、人物地位,以及故事结构上来看,孙氏报仇与孙坚报仇,这一正一反似乎不成比例,然而,艺术的效果往往在这种不成比例中找到比例的平衡点。这里的比例平衡点在哪里?在“演义”的关键处:有时小义中能见大义,有时大义却被小义所遮障。大义与小义、平凡与伟大、弱女子与大丈夫、可赞与可惜、喜剧与悲剧……等等,都归于一种主要原因,即理智与利令智昏的区别上。也就是说,理性是平衡大义与小义的杠杆。读了这些章回和段落,掩卷沉思,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实生活中面对这类事例,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呢?

标签: 重兵

更多文章

  • 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真不知道有伏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会有

    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真不知道有伏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曾说道,当今天下有一龙一风,得其一者可得天下。“龙”当然是指诸葛亮,“凤”则是庞统,然而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曾经是刘备的谋士,可是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了诸葛亮,忽略了庞统。可是能够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并称的两人,

  • 吕布死前说出了刘备的真面目,奈何曹操上了刘备的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吕布死前说出了刘备的真面目,奈何曹操上了刘备的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要说吕布那真的是死的冤啊,他本来过着富家公子的生活,奈何先后被貂蝉和刘备使绊子,最后连小命都没保住。想他当年一人能打刘备兄弟三个,结果在刘备的谗言下,竟然被曹操杀掉了。本来吕布是抱着曹操收下他做手下,就凭借他的武艺,以后一

  • 揭秘:曹操麾下的大将于禁为什么会完败于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将于

    揭秘:曹操麾下的大将于禁为什么会完败于关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于禁在三国时期堪称一代名将,为曹氏集团的振兴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樊城之役,因为一着不慎,被关羽水淹了七军。于禁兵败后先是被关羽羁押,吕蒙夺取荆州以后,又被孙权软禁在江南。曹操死后,孙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从改善孙曹关系的角

  • 刘禅是怎样的人 人们怎么评价后主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的人

    刘禅是怎样的人人们怎么评价后主刘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是怎样的人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待三国时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颇。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在演义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无建树,亡国后还在洛阳安逸渡日,对于蜀国毫不怀念。他一直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传于世人之间

  • 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又去

    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

  • 著名将领周瑜是哪国人 周瑜最大的官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将领

    著名将领周瑜是哪国人周瑜最大的官职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瑜是哪国人周瑜字公瑾,是东汉末年吴国人。周瑜从小就出生在士族大家庭,祖辈父辈都是显赫的士族官员,因此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军事才能显著,而且能文能武,这为他日后辅佐孙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孙坚成就霸业,建立吴国。吴国就是三国的其

  • 无曹操怎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无曹操怎有献帝

    年幼的刘协刘协对曹操有着非凡的感情。在即位之前,刘协或者据说过曹操。年幼的他能够以为曹操只是家奴、大宦官曹腾的孙子。而这个孙子,也还是曹腾收养乞丐曹嵩为儿子后,曹嵩再生上去的。曹操这样的出生,很被世人看不起。贵为陈留王的刘协也不例外。之后,刘协莫明其妙地被大军阀董卓扶持为皇帝,末尾了傀儡生存。关中大

  • 能谋善断的三国十大政治领袖:曹丕刘禅也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十大

    1)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 华佗简介_揭开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佗

    华佗简介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名旉,字元化。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

  • 东吴后期的两次鸿门宴 孙休以孙之道诛杀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吴

    东吴后期的两次鸿门宴孙休以孙之道诛杀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休是孙权的第6个儿子,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当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王。258年,孙派两个大臣去请孙休登基时,24岁的他都傻了,馅饼还是陷阱?去还是不去?头脑中两个小人不停地打架辩驳。几天以后,才磨磨蹭蹭地动身,诱惑实在太大了,就拿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