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人

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3 更新时间:2023/12/31 3:57:55

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他是中国史上知道集思广益的第一人―

《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

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文集》卷二〈阴符经序〉,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诸葛亮非常重视“多见多闻”,以为“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他要求做到“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同书卷三〈便宜十六策视听〉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想有片面性,在〈致法正书〉中,指出法正“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志诸葛亮传〉他认为“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便宜十六篆思虑,“视微知几,听细之大”〈便宜十六策视听〉,高下、前后、隐显、大小两方面是有关连的,都要留意,决不可只顾一方面,决不可以为是细微的东西,轻易忽略过去。在〈便宜十六策治乱篇〉中,他说到要使政治由乱到治,应当“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身,后理人。”之所以分先后,是因为“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但绝不能只顾先,不顾后。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以丞相身分,自校簿书。评论者往往说这是诸葛亮的“事务主义”的表现。下这种评论,表明未深究诸葛亮的思想。殊不知诸葛亮极端重视兼顾事物的两个方面,大事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他抓得很紧;小事,像自校簿书,他也不忽略。他知道大小之间是相通的,治实不能忽视小事。关于自校簿书,丞相府主簿杨J曾用“坐而论道谓之三公”、“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等话劝过他《蜀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但在他看来,这些是治名不治实。丞相府的簿书能反映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诸葛亮要治理好蜀国,怎能不翻?

在治实上,诸葛亮还有一个可贵的地方,他懂得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毕竟有限,提出了“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的思想。集思广益是诸葛亮的一句带有民主性的名言。他说他在隆中,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见诲”。并且用了“处兹不惑”的话,称赞徐庶元直做到了集思广益《蜀志董何传》在益州,他把“集众思,广忠益”当作丞相参署的办事方针。他要求做到“听察采纳众下之言,旨笆?俊!供z〈便宜十六策视听〉他称赞董和参署七年,对他“每言必尽”,“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称赞胡济对他“数有谏止”。他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人们还曾称道他“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蜀志诸葛亮传》附〈董厥传〉注引《汉晋春秋》他是古代一个少有的懂得“集众思”的好处,具有民主精神的人。集思广益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实,治实。从他所说的在隆中、在益州都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可知他的求实、治实精神是一贯的。

这就可以解开早在隆中的时候,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为什么那样准确之谜了。他在隆中所以能熟知北方曹操、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的情况,所以能预见到“鼎足之势”可以争取实现,所以能提出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一系列制胜方针与政策,是因为他始终一贯地“治实不治名”,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

标签: 神机妙算

更多文章

  • 黄忠简介 三国蜀汉老将之黄忠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蜀汉

    黄忠简介三国蜀汉老将之黄忠生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忠(?-220年),字汉升(《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并助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

  • 三国名将马超简介,马超最后是怎么死的?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名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羌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本文揭秘三国名将马超简介以及马超怎么死的。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

  • 诸葛亮同门向刘备献三条密计 奠定三分天下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同门

    诸葛亮同门向刘备献三条密计奠定三分天下格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在《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两人都是当时著名的贤士。诸葛亮、庞统和司马徽,都是襄阳隐士庞德公的弟子;三人的号,也都是这位老师给起的。而历史

  • 三国时能令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奇才

    三国时能令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时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刘巴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时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

  • 三国历史上,曹魏的智囊荀为何找个剩女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智囊

    三国历史上,曹魏的智囊荀为何找个剩女结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古人不注重恋爱,更不注重自由恋爱,他们注重的是门当户对,注重的是家庭,是香火的延续,男人三妻四妾不说,还常常有婚外情,所以有很多悲剧故事,很多痴男怨女。就拿荀来说吧,这可是曹操的首席智囊,因功高获得曹魏的最高殊荣,除封侯赏爵

  • 貂蝉最后去了哪里?被曹操收入帐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去了

    貂蝉最后去了哪里?被曹操收入帐下了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们都知道貂蝉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奇女子,大家有没有猜想过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个人?作为三国历史中最为闻名的女子,貂蝉的事迹在史书中却少得可怜。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旧闻钞》说,有一本失传的《汉书通志》记载:曹操未得志

  • 谁是让曹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目的

    谁是让曹操父子三人几欲反目的女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如果要在美女群落中找出一个最是语焉不详的女人,人们很可能会选中甄妃。曹操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三人俱是如雷贯耳式的人物。父子三人同追甄妃,足见甄妃在那个动乱时世里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了。《世说新语》中载:太祖(曹操

  • 三国演义中战绩辉煌的王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演义

    三国演义中战绩辉煌的王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的王平跟随诸葛亮六出祁山,被罗贯中写得有辉煌的战绩,虽然小说是加了工的,但数十载北伐紧随军师左右立下汗马功劳,罗贯中也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上描述的战役演化而成的,有的情节虚构,但事实确实如此,王平成为了诸葛亮的左右臂。建兴九年(23

  • 第一百二十章 龙洲与九龙桥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二十章

    传说关公归天以后,作了荆州的守护神,保佑一方平安。有一天,关公奉玉皇大帝之命回天庭议事,返回荆州时,见江边跪了一大排老人和妇女,摆着香案,面向江水磕头。关公落下祥云,心想俺去天庭不过三日,荆州发生了何事?于是他摇身一变,化着一位过往客商,来到江边。他向一位老翁问道:“老人家,近来风调雨顺,您们摆香案

  • 文聘也曾摆过空城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空城计

    我们知道曾经摆过“空城计”,这在《演义》里面是个很大的亮点。而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里面没有记载,但在《三国志》裴注所引的《魏略》里我们可以找到。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要大些。《魏略》中说,在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